学术投稿

血清骨桥蛋白诊断卵巢癌的meta分析

黄晓春;孙晓冰;胡志德;孙懿;邓安梅;朱荣荣;张蕾

关键词:卵巢癌, 骨桥蛋白, 诊断, Meta分析
摘要:目的:评价血清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检索万方、维普和清华同方2014年5月以前发表的关于血清 OPN诊断卵巢癌的文献。以 QUADAS工具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通过随机效应模型分析血清OPN诊断卵巢癌的总体敏感度、特异度、阳/阴性似然比和诊断优势比。以 SROC曲线法分析血清 OPN诊断卵巢癌的总体性能。结果该次meta分析共纳入6项研究,血清 OPN诊断卵巢癌的总体诊断敏感度为0.83(95%可信区间:0.78~0.87),总体诊断特异度为0.91(95%可信区间:0.88~0.94),总体诊断阳性似然比为9.00(95%可信区间:5.91~13.71),总体诊断阴性似然比为0.19(95%可信区间:0.15~0.25),总体诊断优势比为47.58(95%可信区间:27.93~81.05)。SROC曲线下面积为0.87,Q值为0.80。结论血清 OPN对卵巢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蛋白电泳的特点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血清蛋白电泳(serum protein electrophoresis,SPE)的特点及与CHF预后的相关性,并初步探讨其原因。方法收集因 CHF于天坛医院心内科住院的患者68例作为研究组(CHF组),同期住院的70例心功能正常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 SPE的差异。出院后电话回访 CHF患者以观察不良事件率(再住院率或死亡率)与 SPE的关系。同时分析 SPE和其它生化指标的关系来探讨 CHF患者 SPE异常的原因。结果 CHF组β1-球蛋白水平为(6.01±1.06)%,明显高于对照组(t=3.417,P<0.001)。CHF组β1-球蛋白≥6%的患者与<6%的患者相比在出院后7~24个月内的事件率明显增高(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β1-球蛋白与血肌酐、尿酸和血钠有明显相关性。结论 CHF患者 SPE中β1-球蛋白水平较心功能正常患者升高,β1-球蛋白水平升高可能增加了心衰患者的再入院率及死亡率。其原因可能与免疫活化致肾功能损伤有关。

    作者:王蕊;刘子矜;王德昭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早期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实验室检测项目评价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和白细胞(WBC)计数共四项检测项目在早期诊断新生儿败血症中的方法学评价。方法选取2013.6.1~8.31期间新生儿科败血症患儿84例,正常新生儿140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患儿血清的PCT和 IL-6水平,散射比浊法测定 hs-CRP水平,同时用 XE-2100检测患儿全血的白细胞。结果败血症患儿的血清 PCT,hs-CRP 及 IL-6和正常新生儿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t=6.37~10.58,P<0.01),而 WBC在二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15,P>0.05)。而 PCT,IL-6和 hs-CRP三项联合检测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灵敏度为98.81%,特异度为90.24%,高于其中任何一单项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同时 PCT在检测新生儿败血症,0.5 ng/ml≤PCT≤2 ng/ml时,以革兰阳性菌感染为主;PCT>2 ng/ml时以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革兰阳性菌感染和革兰阴性菌感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46.37~35.05,P<0.05)。结论 PCT,hs-CRP和 IL-6的检测可用于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临床诊断,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特点,为早期的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梁玉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用临床生化分析仪的室间质评回报靶值结果评价干式生化分析仪回归校准后的准确度

    目的:用日立7170生化分析仪的室间质评回报靶值结果来评价Vitros350干式生化分析仪回归校准后的10个项目的准确度。方法用相同质控品分别在两台仪器上测试后上报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将 Vitros350卫生部室间质评回报结果代入回归校准方程后所得的数据与日立7170室间质评回报靶值结果进行偏差分析,以美国临床实验室修正法案(CLIA’88)规定的总误差范围为标准,在参考区间内,偏差<1/2CLIA’88允许总误差,作为可比性的判断标准,即符合要求,在参考区间外,偏差<CLIA’88允许总误差,作为可行性的判断标准,也符合要求,仪器也无需校准。如不符合要求的项目,则必须以日立7170为标准仪器,重新做 Vitros350的回归校准工作。结果7个项目的偏差均<1/2CLIA’88允许总误差的要求,偏差(%)范围分别为 LDH 0.16~-9.89,CK 2.92~6.25,ALT -4.64~-8.07,TBIL 0.08~2.67,TP-0.37~4.41,ALB 2.74~4.77,URIC 1.04~3.0,不需要重新校准。而 GLU和CREA只有1份在参考区间外的标本的偏差>1/2 CLIA’88允许总误差,而<CLIA’88允许总误差的要求,其余标本的偏差范围均<1/2 CLIA’88允许总误差,偏差(%)范围分别为 GLU -0.99~5.41,CREA-2.0~9.6,按规定,也无需校准,而BUN所求的偏差(%)范围为-23.7~-29.6,>CLIA’88允许总误差,则必须重新做回归校准工作,以保证仪器的准确度。结论用临床生化分析仪的卫生部室间质评回报靶值结果来评价 Vitros350回归校准后的准确度是可行的,是经济的、适用的。

    作者:史光华;姜慧英;王鹏飞;张庆;刘连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内毒素检测在上、下尿路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内毒素在鉴别上、下尿路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中的价值,为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及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动态浊度法检测患者尿液内毒素含量,同时进行尿培养;检测患者血液白细胞和 CRP水平。结果379例泌尿系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患者中,上尿路感染132例,下尿路感染247例。上尿路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组的WBC,CRP和内毒素水平分别为11.25(7.98,13.99)×109/L,81.36(76.64,83.50)mg/L和49.57(17.28,78.37)pg/ml,下尿路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组的WBC,CRP和内毒素水平分别为10.24(7.94,12.24)×109/L,70.46(70.46,77.32)mg/L和21.18(21.18,37.31)pg/ml,上尿路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组的 CRP和内毒素水平明显高于下尿路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ROC曲线分析,以39.7pg/ml为诊断 Cut-off值,内毒素用于分辨上、下尿路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的敏感度为84.1%,特异度为90.3%。结论动态浊度法测定尿液内毒素含量具有速度快,操作简便等优点,在鉴别上、下尿路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崔艳;汪明;乔斌;李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北京城区儿童维生素A水平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北京城区儿童维生素 A(vitamin A,VA)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11月~2013年3月在儿童保健门诊体检的0~14岁儿童292例为研究对象,完成问卷调查、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留取静脉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清VA水平。结果①292例血清VA均值(1.09±0.29)μmol/L。②亚临床VAD(subclinical vitamin A de-ficiency,SVAD)检出率5.8%(17/292);可疑 SVAD(suspected SVAD,SSVAD)检出率为38.0%(107/292)。③多因素分析显示:家长缺乏 VA相关知识(OR=13.76,95%CI 6.48~29.24)、摄入 VA不足(OR=15.77,95%CI 7.26~34.27)和反复呼吸道感染(OR=8.46,95%CI 3.56~20.14)是 SVAD和 SSVAD的高危因素。结论低水平 VA仍然是北京城区儿童的重要营养问题。家长缺乏 VA相关知识、儿童摄入 VA不足和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其高危因素。

    作者:王红;兰常肇;马少杰;毕颍薇;罗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糖尿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脂蛋白a、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糖尿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脂蛋白 a[Lp(a)]、超敏 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30例糖尿病并发微血管病变患者、30例单纯糖尿病患者、44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 Hcy,Lp(a)和hsCRP水平,用 SPSS13.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结果糖尿病并发微血管病变组血清 Hcy,Lp(a)和 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单独检测时,Lp(a)的阳性率高于 Hcy和 hsCRP 的阳性率,Hcy,Lp(a)和hsCRP联合检测时,阳性率高于各个项目单独检测的阳性率。结论 Hcy,Lp(a)和 hsCRP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三者联合检测对监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琳;涂欢;朱武;陈卫红;王华[;沈建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宝鸡地区甲状腺功能五项指标生物参考区间的调查

    目的:调查宝鸡地区甲状腺功能五项指标(TSH,T3,T4,FT3和 FT4)的生物参考区间,为准确筛查及诊断甲状腺疾病提供依据。方法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C28-A2文件中涉及到的有关参考区间定义,调查,验证的描述,采用罗氏Cobas E601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标准品、质控品,对4820名健康人群的甲状腺功能五项指标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按性别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确定各项指标的参考区间。并与第三版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作比较。结果该地区甲状腺功能五项指标95%正常参考区间分别为男性:TSH 0.20~4.28 mIU/L,T31.22~2.46 nmol/L,T464.64~149.00 nmol/L,FT33.00~6.04 pmol/L和 FT411.93~22.21 pmol/L;女性:TSH 0.20~4.52 mIU/L,T31.24~2.44 nmol/L,T467.60~142.40 nmol/L,FT32.96~5.76 pmol/L和 FT411.86~21.54 pmol/L。男性TSH,FT3,FT4水平与女性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962,7.570,5.132,P 值分别为0.042,0.026,0.033)。男性T3,T4水平与女性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000,1.151,P 值分别为1.000,0.120)。该地区结果与第三版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相比较,男性 T3,T4,FT3和 FT4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t值分别为9.755,4.349,114.7,79.82;P值分别为0.000,0.003,0.000,0.000),女性 TSH,T3,FT3和 FT4差异亦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t值分别为5.304,9.548,128.9,72.99;P值分别为0.002,0.000,0.000,0.000)。结论该地区罗氏 Cobas E601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甲状腺功能五项指标生物参考区间的调查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了更准确的参考数据。

    作者:高海锋;葛珺琍;朱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血清骨钙素与骨密度检测在中老年健康体检者中的应用及相关性分析

    目的:研究中老年人群不同性别之间血清骨钙素水平是否存在差异,以及骨钙素水平与骨质疏松指标、其它骨代谢指标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1~8月中老年健康体检者270名,排除恶性肿瘤及慢性基础性疾病,其中男性101例,年龄50~89岁,中位年龄68岁,女性169例,年龄50~89岁,中位年龄64岁。使用骨密度仪进行骨密度检测,检测指标为T值;分别进行血清标本中骨钙素、25-羟维生素D、钙和磷检测。不同性别之间骨钙素水平的比较采用 Mann-Whitney检验,将骨钙素水平与骨质疏松风险指数、年龄、钙、磷和25-羟维生素 D的相关性进行 Spearman秩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70例中老年健康体检者的T值、骨钙素、25-羟维生素D、钙和磷水平范围分别为-3.5~-0.7(中位水平-1.6 ng/ml),3.59~264.90 ng/ml(中位水平12.84 ng/ml),4.0~34.0 ng/ml(中位水平10.5 ng/ml),1.79~2.69 mmol/L(中位水平2.36 ng/ml),0.43~2.89 mmol/L(中位水平1.12 ng/ml);不同性别之间骨钙素存在差异,女性水平显著高于男性(P=0.001);血清骨钙素与血清磷水平存在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243(P=0.001);与骨质疏松风险指数存在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197(P=0.002);与年龄(相关系数-0.157,P=0.056),25-羟维生素D(-0.156, P=0.194)、血清钙(相关系数0.055,P=0.368)均无相关性。结论在中老年人群中,女性骨钙素水平明显高于男性,在应用该指标时应该考虑性别因素;骨钙素与骨质疏松风险指数T存在相关性,可以用于评估骨质疏松。

    作者:谢而付;张巧娣;蒋理;张炳峰;徐华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凝血因子在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中检测的临床价值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凝血因子的改变,探讨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检测凝血因子,特别是 D-二聚体水平变化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组、脑梗死组及正常对照组进行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g)定量检测,酶法测定尿酸、肌酐、胆固醇、三酰甘油和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脑梗死组与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组患者 PT,APTT,TT和 Fg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5~0.42,0.31~0.44,0.65~0.96,1.09~1.58,均P>0.05);而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组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脑梗死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8,P<0.05)。心功能Ⅰ~Ⅱ级组与心功能Ⅲ~Ⅳ级组的TT,PT,APTT和 F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5~0.78,P>0.05),而心功能Ⅲ~Ⅳ级组患者 D-二聚体水平明显比心功能Ⅰ~Ⅱ级组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9,P<0.05)。结论凝血因子含量变化与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存在一定关系,特别是D-二聚体检测对脑梗死诊断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尹秀华;张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三种方法检测低浓度乙肝表面抗原的比较与分析

    目的:初步探讨三种方法对低浓度乙肝表面抗原(HBsAg)定性与定量检测的结果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与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TRFIA)测定2013年10月~2014年4月间于湖南旺旺医院就诊及体检的85例低浓度 HBsAg(ELISA法0.6<S/CO≤3.0)标本,三种方法测定低浓度 HBsAg定性结果分为0.6<S/CO≤1.0,0.6<S/CO≤3.0两组采用检出阳性率进行χ2检验;HBsAg定量结果分为0.6<S/CO≤1.0,1.0<S/CO≤2.0,2.0<S/CO≤3.0,0.6<S/CO≤3.0四组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两两比较;HBsAg含量相关性采用相关系数t检验进行两两分析。结果①HBsAg检出阳性率0.6<S/CO≤1.0组 CMIA法(64.0%)和TRFIA法(54.0%)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为0.333,P>0.05),0.6<S/CO≤3.0组 ELISA 法(70.6%)与CMIA法(89.4%)及TRFIA法(87.1%)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9.412,6.907,P均<0.05),CMIA法和TR-FIA法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为0.227,P>0.05)。HBsAg检出阳性率 CMIA>TRFIA>ELISA。②HBsAg含量测定0.6<S/CO≤1.0,1.0<S/CO≤2.0,2.0<S/CO≤3.0三组除在2.0<S/CO≤3.0组 ELISA法与 CMIA法之间,ELISA法与TRFIA法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1.743~3.671,P均<0.05),0.6<S/CO≤3.0组三种方法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053,2.766,4.459,P均<0.05),总体含量CMIA>TRFIA>ELISA。③三种方法测定HBsAg含量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t值分别为2.928,2.939,60.915,P均<0.05),其中 CMIA法与 TRFIA法之间相关性好(r=0.989)。结论低浓度 HBsAg检测应首选 CMIA法,TRFIA法次之。对于 ELISA法检测低浓度 HBsAg标本应向临床建议用CMIA法或TRFIA法复查,避免漏检;并且不建议临床对不同方法测定定量或半定量结果间进行横向比较,避免误诊。

    作者:陈明;沈群;刘宇;梁日初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肠球菌溶血素cyl基因原始株、变异株在小鼠腹膜炎中的毒力差异

    目的:通过研究肠球菌溶血素的毒力,为肠球菌的致病机制及其临床感染的诊断防治奠定基础。方法取30只清洁级 ICR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其中1~4组按10倍梯度以每只1 ml的量腹腔注射5×107 cfu/ml~5×1010 cfu/ml的 EF A7,第5组为对照组腹腔注射0.5 ml生理盐水。同样方法另取30只小鼠腹腔注射5×107 cfu/ml~5×1010 cfu/ml的 EF A7 cyl mutant,比较原始株、变异株感染小鼠的 LD50,并在感染后连续一周每天观察小鼠的死亡情况。另取7组小鼠用同一细菌浓度(5×109 cfu/ml)分别进行腹腔注射 EF A7和 EF A7 cyl mutant,分别在感染后6 h,12 h和24 h比较小鼠外周血白细胞的数量、急性期细胞因子TNF-α的浓度。结果肠球菌溶血素 EF A7 cyl mutant在小鼠腹膜炎模型中的半数致死量(LD50)比原始株肠球菌 EF A7降低了100倍以上。在相同细菌感染浓度下(5×1010 cfu/ml),EF A7 cyl mutant组和原始株 EF A7组小鼠的存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F A7 cyl mutant组和原始株 EF A7组6 h和12 h外周血白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F A7 cyl mutant组和原始株EF A7组腹腔注射感染小鼠6 h后腹腔积液中的炎症因子TNF-α的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球菌溶血素在小鼠腹膜炎致病中起重要的作用,是肠球菌的毒力因子之一。

    作者:蒋燕成;张志珊;强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2010~2012年汉中地区大肠埃希氏菌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汉中地区大肠埃希氏菌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和预防院内感染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2年从临床标本分离的1081株大肠埃希氏菌的科室分布和耐药性,用BD公司PHOENIX 100进行细菌鉴定及药物敏感性测试,并用双纸片协同法进行确认,用 whonet 5.6软件对药敏结果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三年共检出大肠埃希氏菌1081株,检出率16.26%;其中2010年15.33%(308/2009),2011年16.42%(362/2204)和2012年16.86%(411/2437);标本来源前三位为尿液(16.56%,20.17%和17.27%)、痰液(17.53%,14.64%和14.36%)、血液(11.04%,12.64%和18.73%);分离菌株数多的科室依次为肝胆外科、小儿科、妇产科、重症监护病房。各主要分布科室三年来菌株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耐药分析显示大肠埃希氏菌对一,二代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头孢噻肟的耐药率较高(>50%);而对单环类的氨曲南、三代头孢菌素中的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在30%左右,对四代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酶抑制复合剂类、氨基糖甙类的耐药率较低(0.6%~13.6%),观察期间临床常用的抗生素耐药率的年间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SBLs(+)菌株对一,二代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头孢噻肟的耐药率均超过60%;对氨曲南、头孢他啶耐药率在45%左右;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等药物敏感率较高(0.7%~13.3%),ESBLs(+)菌株对哌拉西林、头孢噻肟、左氧氟沙星、氨曲南、头孢他啶的耐药率明显高于 ESBLs(-)菌株,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于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美洛培南、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大肠埃希氏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株偶有检出。大肠埃希氏菌主要来源于呼吸道、尿液、血液等标本,科室分布以肝胆外科、儿科、妇产科多;三年间大肠埃希氏菌对常见药物的耐药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埃希氏菌对哌拉西林、头孢噻肟、氨曲南的耐药率在50%以上;1081株大肠埃希氏菌中,ESBLs(+)菌株406株(37.6%);ESBLs(+)菌株对哌拉西林、头孢噻肟、左氧氟沙星、氨曲南、头孢他啶的耐药率明显高于 ESBLs(-)菌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汉中地区大肠埃希氏菌对一,二代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头孢噻肟的耐药率较高,已不适用临床常规使用;而对氨曲南、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在30%左右,对四代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酶抑制复合剂类、氨基糖甙类的耐药率较低(0.6%~13.6%),大肠埃希氏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性无重大变化,但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为敏感耐药率在逐年增加,合理使用抗生素对缓解大肠埃希氏菌耐药菌株的产生,控制其耐药性已经至关重要。

    作者:段发强;侯轩;辜依海;邓明慧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沉默Survivin基因对鼻咽癌CNE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研究

    目的:探讨 Survivin表达降低时,对鼻咽癌细胞的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运用 RNA 干扰技术,结合 RT-PCR,Western blot技术,观察干扰 Survivin效果。干扰 Survivn后用 MTT法和 TUNEL法检测鼻咽癌细胞增殖,凋亡的情况。用 Western-blot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 PARP,Bcl-2和Bax的表达。结果 RT-PCR检测显示 Survivin-siRNA干扰组,Survivin mRNA表达明显下调,其相对表达量为0.26±0.02,抑制率为43.7%,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检测显示 Survivin-siRNA组蛋白表达下调,其蛋白相对表达量下降了57%,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TT检测显示 Survivin-siRNA组对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在24,48和72 h的抑制率分别为21.9%,37.1%和29.6%,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unel染色结果显示 Survivin-siRNA组细胞凋亡数明显增高。Western blot结果显示Survivin-siRNA组凋亡蛋白PARP(89KD)显著升高,为对照组的3.9倍,抑制凋亡蛋白Bcl-2降低,降低了70%,促进凋亡蛋白Bax升高,为对照组的2.4倍;同时也抑制AKT的磷酸化,磷酸化水平降低了57%,与对照组相比以上结果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 Survivin表达,抑制鼻咽癌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Survivin基因可成为鼻咽癌基因治疗的一个潜在靶点。

    作者:王玉明;马小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APRIL siRNA对 SW480裸鼠移植瘤的影响

    目的:探讨增殖诱导配体(APRIL)基因在 SW480裸鼠移植瘤中的作用。方法建立人结直肠癌(CRC)裸鼠移植瘤模型并随机分为3组,瘤块内分别注射 APRIL siRNA、空载体和 PBS液。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 A-PRIL水平和蛋白表达,人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3(IHC检测TIMP-3),多配体蛋白聚糖-1(Syndecan-1,又名CD138)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表达。结果①注射PBS组裸鼠移植瘤瘤块质量(2.15±0.30 g)明显高于注射 APRIL siRNA组(0.95±0.15 g,P<0.05),与注射空载体组(2.20±0.25 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注射 PBS组裸鼠 APRIL mRNA/18S rRNA比值(2.48±0.25)明显高于注射 APRIL siRNA组(0.39±0.15,P<0.05),与注射空载体组(2.51±0.3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注射 APRIL siRNA 明显抑制 SW480细胞侵袭转移,3组 TIMP-3 Allred得分为7.70±0.35,1.10±0.16和1.15±0.12;Syndecan-1蛋白分别为7.80±0.30,1.05±0.20和1.10±0.22;MMP-9蛋白分别为1.20±0.10,8.00±0.25和8.20±0.20。结论 APRIL与人结直肠癌细胞 SW480的生长和转移有密切关系。

    作者:任晓娟;王敬春;储海丹;丛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湖北地区 HCVNS5B基因天然耐药位点情况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湖北地区 HCV流行特点及 HCVNS5B基因天然耐药位点分布情况,为临床 HCV患者个体化抗病毒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检验科2011年3月~2014年4月253例 HCV患者标本,利用一代测序法进行 HCVNS5B基因部分序列测序确定亚型,将所测 HCVNS5B基因核苷酸序列在线比对,找出天然耐药位点记录统计。结果253例患者共四种基因型6种亚型,1a亚型3例、1b亚型192例、2a亚型38例、3a亚型3例、3b亚型11例和6a亚型6例。共发现13个天然耐药位点。2a 亚型天然耐药位点和变异数量较复杂,涉及13个天然耐药位点,其次是1b亚型。其中主要天然耐药位点是 L159F(475-477)占26.42%,C316Y(946-948)占16.98%,V321I(961-963)占15.09%和 S282T(844-846)占12.58%。结论在湖北地区 HCV流行情况和我国较一致,以1b亚型为主,2a亚型次之。HCVNS5B基因天然耐药位点较多较复杂,呈现一定分布特点,2a亚型天然耐药情况复杂,有13个天然耐药位点,1b亚型天然耐药位点有 L159F和C316N。可以为该地区 HCV患者个体化抗病毒治疗提供依据,为该地区 HCV流行病学提供资料支持。

    作者:卢恩昌;童永清;李艳;吴泽刚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Vitek-2 Compact和MALDI TOF MS对棒状杆菌属细菌鉴定能力评估

    目的:评估 VITEK-2 compact微生物鉴定系统、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及德国 Bruker公司的 MALDI TOF MS对棒状杆菌的鉴定能力。方法方法学评价研究选择来自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棒状杆菌40株,以16S rDNA测序为金标准,分别使用 VITEK-2 compact,VITEK MS及 Bruker MS进行鉴定,对其鉴定率、检测时间及耗材成本作描述性分析。结果 VITEK-2 compact,VITEK MS及Bruker MS正确鉴定至种水平的鉴定率分别为95.0%,88.9%和97.5%,平均检测时间分别为5~6 h,2~3 min和2~3 min,检测耗材成本约为50~70元、15~25元和10~20元。结论三种方法均具有较高的正确鉴定率,能够满足临床的鉴定需要,但 VITEK MS对无植酸棒状杆菌鉴定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

    作者:程敬伟;孙林英;徐志鹏;侯欣;徐英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抗体的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方法研究

    目的:研究建立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抗体(HIT)的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方法。方法人血小板4因子(PF4)与肝素形成的复合物作为包被抗原,加入待检血浆孵育洗涤后,加入酶标二抗,孵育洗涤后加入底物显色,终止反应后测定吸光度A450nm/A630nm ,根据阴阳性标准品判定检测结果,并与 IBL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对该方法进行优化和性能评估。结果用制备的人PF4建立检测方法,通过正交试验得到待检样品和酶标抗体的佳稀释度分别为1∶100和1∶1500,对三份阳性标准血浆重复测定,该方法的批内和批间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7.67%和7.76%(P均<10%)。对100人份无肝素使用史的健康人血浆测定,该方法的阴阳性参考值分别为0.304和0.456。与 IBL检测方法同时检测100份血液透析病人样品,检测结果经统计学分析,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0%,97.78%和97%,阴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1.8%和98.88%,K=0.84(K 值在0.81~1),Pexac=0.012<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一致性为优,95%可信区间为92.59%~99.17%。结论建立的 H IT抗体的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方法与 IBL检测方法相比性能相当、一致性程度良好,可以满足临床对 H IT患者的检测和诊断需求。

    作者:王红梅;田晶晶;段生宝;丁少华;蒙青林;陈晔洲;陈强;李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深圳地区儿童腹泻A组轮状病毒检测和基因型分析

    目的:了解深圳地区5岁以下腹泻患儿 A组轮状病毒的感染状况及其基因型特点。方法收集深圳市福田人民医院2007年8月~2009年2月腹泻患儿粪便标本413份,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 A组轮状病毒基因,阳性者再采用巢式 RT-PCR 分别针对病毒 VP7,VP4基因保守区进行 G/P型别检测。结果413份粪便标本 A组轮状病毒阳性率为52.5%(217/413),轮状病毒腹泻在深圳的主要流行季节是10~次年1月份,2岁以内的患儿占全部患儿总数的91.2%(198/217)。对217份轮状病毒阳性样本进行G/P分型,流行的轮状病毒G型分型依次为G3(52.1%),G1(31.3%),混合 G型感染(6.0%),G2(1.8%)及 G9(1.4%);P型分型依次为 P[8](85.7%),P[4](6.0%)及混合 P型感染(1.4%);G型和P型的组合以 G3P[8](47.5%)为常见,其次为 G1P[8](30.4%)。结论 A组轮状病毒是深圳地区婴幼儿腹泻的主要原因,G3P[8]和 G1P[8]是2007年~2009年深圳地区的主要轮状病毒流行株,此外混合型并不少见。

    作者:王琼;张银辉;何涛君;黄烈;杨来智;吴润香;陆学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毛细管电泳仪检测 HbA2在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筛查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全自动毛细管电泳系统检测 HbA2在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筛查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经基因检测确诊的249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者和142例健康体检者进行毛细管血红蛋白电泳检测。以基因检测结果将研究对象分组,比较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组及各亚组与健康对照组 HbA2浓度的差异性,计算毛细管电泳系统检测HbA2在不同截断值时诊断α,β及α复合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健康对照组 HbA2均值为(3.03±0.27)%,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组 HbA2均值为(2.38±0.55)%,其中静止型、标准型及血红蛋白 H病分别为(2.61±0.46)%,(2.47±0.32)%和(1.07±0.17)%;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组为(5.65±0.47)%,其中β0杂合子和β+杂合子分别为(5.71±0.48)%和(5.56±0.43)%;α复合β型 HbA2均值为(5.7±0.82)%。与健康对照组相比,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及其静止型、标准型、血红蛋白 H 病亚组 HbA2浓度明显降低(t值分别为11.73,5.02,12.91和33.46,P均<0.01),血红蛋白 H病组较静止型和标准型 HbA2浓度明显减低(t值分别为15.62和21.31,P<0.01),但静止型和标准型亚组之间无明显差异(t=1.50,P>0.05)。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组及β0,β+亚组、α复合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组 HbA2浓度明显升高(t值分别为55.12,44.33,38.94和9.10,P 均<0.01),β0,β+亚组之间,HbA2浓度无明显差异(t=1.79,P>0.05)。124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毛细管电泳系统全部检出;117例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毛细管电泳系统只检出57例。分别以2.5%,3.5%为截断值,毛细管电泳系统检测单纯α,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分别为48.72%,97.18%,93.44%,69.70%,75.29%和100%,98.59%,98.41%,100%,99.25%;ROC曲线分析表明,毛细管电泳系统检测 HbA2浓度筛查诊断α,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佳截断值分别为2.8%和3.7%。结论在无异常条带的情况下,血红蛋白毛细管电泳检测 HbA2浓度升高(研究中>3.7%)可用于诊断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但不能排除是否复合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HbA2浓度减低(研究中<1.5%)及检出 HbH带可诊断血红蛋白 H 病;单纯检测 HbA2浓度对于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筛查诊断无实际应用意义。

    作者:何英;徐玉红;张银辉;杨来智;陆学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免疫抑制法测定血清CK-MB致结果偏高的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免疫抑制法测定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值高于总肌酸激酶(CK)的原因及解决方法。方法选择陕西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已经确诊心肌梗死的住院病人68例,肿瘤内科恶性肿瘤病人32名,其中肝癌8例、肺癌6例、胃癌6例、神经母细胞瘤5例、乳腺癌4例、卵巢癌3例以及来源于消化内科肝硬化患者16例。另选取门诊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于罗氏 MODUALR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采用免疫抑制法测定 CK-MB,酶偶联速率法测定总CK活性。结果在68例心肌梗死病人血清中CK-MB单项升高21例,总 CK单项升高39例,二项指标同时升高30例;在32例恶性肿瘤患者中血清CK-MB单项升高11例,总活性升高3例,二项同时升高3例;16例肝硬化患者2例 CK-MB单项升高。结论采用免疫抑制法检测CK-MB作为心肌梗死诊断指标存在一定缺陷,且CK-MB结果升高与某些重度炎症、恶性肿瘤等有密切关系。

    作者:张华;闫福堂;袁军;任健康;吕晓丽;胡淑玲;马娟;郑霄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卫生厅

主办:陕西省临床检验中心,陕西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