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深圳地区儿童腹泻A组轮状病毒检测和基因型分析

王琼;张银辉;何涛君;黄烈;杨来智;吴润香;陆学东

关键词:轮状病毒, 腹泻, 儿童, 基因分型
摘要:目的:了解深圳地区5岁以下腹泻患儿 A组轮状病毒的感染状况及其基因型特点。方法收集深圳市福田人民医院2007年8月~2009年2月腹泻患儿粪便标本413份,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 A组轮状病毒基因,阳性者再采用巢式 RT-PCR 分别针对病毒 VP7,VP4基因保守区进行 G/P型别检测。结果413份粪便标本 A组轮状病毒阳性率为52.5%(217/413),轮状病毒腹泻在深圳的主要流行季节是10~次年1月份,2岁以内的患儿占全部患儿总数的91.2%(198/217)。对217份轮状病毒阳性样本进行G/P分型,流行的轮状病毒G型分型依次为G3(52.1%),G1(31.3%),混合 G型感染(6.0%),G2(1.8%)及 G9(1.4%);P型分型依次为 P[8](85.7%),P[4](6.0%)及混合 P型感染(1.4%);G型和P型的组合以 G3P[8](47.5%)为常见,其次为 G1P[8](30.4%)。结论 A组轮状病毒是深圳地区婴幼儿腹泻的主要原因,G3P[8]和 G1P[8]是2007年~2009年深圳地区的主要轮状病毒流行株,此外混合型并不少见。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血栓弹力图与光电比浊法检测氯吡格雷抗血小板功能

    目的:采用血栓弹力图分析仪(thrombelastography,TEG)和光电比浊法血小板聚集分析仪(light transmission ag-gregometry,LTA)检测氯吡格雷抗血小板功能并分析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方法①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2011年3~7月在解放军总医院住院及门诊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48例(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男性32例,女性16例,年龄73岁(62~90)岁。②患者入院时均先顿服阿司匹林160 mg和氯吡格雷300 mg,之后用氯吡格雷75mg/d的维持量治疗9个月后,在某次服药后2 h抽取静脉血。③同时进行 LTA和TEG检测,分别得到服药后的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用AD-PLTA-INDU表示)、血小板聚集抑制率(用 ADPTEG-INHI表示)。所有志愿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该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结果48例观察对象均进入结果分析,ADPLTA-INDU值,41例分布在40%~80%(85.4%),7例>80%(14.6%),CV值:0.19;ADPTEG-INHI值,40例分布在10%~60%(83.3%),2例<10%(4.2%),6例>60%(12.5%), CV值:0.54;48例观察对象的(ADPLTA-INDU+ADPTEG-INHI)趋向一个常数(Mean=98%,SD=12.1),各值与 Mean做成组数据配对t检验(P双尾>0.05)。ADPLTA-INDU值和 ADPTEG-INHI值呈负相关(r=-0.75,P<0.01)。结论氯吡格雷抗血小板功能较温和,且两种方法存在同一性效用,但TEG精密度较低。

    作者:任军伟;张艳萍;丛玉隆;楚杜武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复方新诺明耐药的机制研究

    目的:检测 I类整合酶基因(intI 1)及 qacE△1-sul1和 sul2基因在耐复方新诺明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中的分布情况,并探讨基因分布与细菌耐药性的关系。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煮沸法提取总 DNA,采用 PCR法检测 intI 1,qacE△1-sul1和 sul2基因在复方新诺明敏感菌株和耐药菌株中的分布情况。结果28株耐复方新诺明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中有25株检出 I类整合酶基因,检出率为89.29%;21株检出 qacE△1-sul1基因,检出率为75%;15株检出sul2基因,检出率为53.57%;18株复方新诺明敏感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中有5株检出 I 类整合酶基因,检出率为27.78%,4株检出 qacE△1-sul1基因,检出率为22.22%,均未检出 sul2基因。结论耐复方新诺明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大部分携带有 intI 1,qacE△1-sul1和 sul2基因,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性与 intI 1,qacE△1-sul1和 sul2的存在有关。

    作者:赵苏瑛;刘宏祥;李岷;曹慧玲;史恒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深圳地区儿童腹泻A组轮状病毒检测和基因型分析

    目的:了解深圳地区5岁以下腹泻患儿 A组轮状病毒的感染状况及其基因型特点。方法收集深圳市福田人民医院2007年8月~2009年2月腹泻患儿粪便标本413份,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 A组轮状病毒基因,阳性者再采用巢式 RT-PCR 分别针对病毒 VP7,VP4基因保守区进行 G/P型别检测。结果413份粪便标本 A组轮状病毒阳性率为52.5%(217/413),轮状病毒腹泻在深圳的主要流行季节是10~次年1月份,2岁以内的患儿占全部患儿总数的91.2%(198/217)。对217份轮状病毒阳性样本进行G/P分型,流行的轮状病毒G型分型依次为G3(52.1%),G1(31.3%),混合 G型感染(6.0%),G2(1.8%)及 G9(1.4%);P型分型依次为 P[8](85.7%),P[4](6.0%)及混合 P型感染(1.4%);G型和P型的组合以 G3P[8](47.5%)为常见,其次为 G1P[8](30.4%)。结论 A组轮状病毒是深圳地区婴幼儿腹泻的主要原因,G3P[8]和 G1P[8]是2007年~2009年深圳地区的主要轮状病毒流行株,此外混合型并不少见。

    作者:王琼;张银辉;何涛君;黄烈;杨来智;吴润香;陆学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Th17细胞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伴发心血管疾病中的意义探讨

    目的:分析 Th17细胞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并发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中的意义。方法按照1997年美国风湿病协会修订的 SLE分类标准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11年9月~2013年3月住院的 SLE患者共61例,同时以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对照组20例作对照。SLE实验组分为 SLE并发CVD患者22例,SLE不并发CVD患者39例。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测定 Th17细胞,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 IL-17,并分析与疾病活动的相关性。结果①SLE并发 CVD组、SLE不并发 CVD组和健康对照组 Th17细胞的检测结果分别为(2.09±0.98)%,(1.75±0.75)%和(0.89±0.44)%,健康对照组与 SLE并发 CVD组、SLE不并发 CVD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17~5.030,P值均<0.001);IL-17在 SLE并发 CVD组、SLE不并发 CVD组和健康对照组的水平分别为85.64±20.76 pg/ml,75.25±28.14 pg/ml和35.06±6.58 pg/ml,健康对照组与 SLE并发 CVD组和 SLE不并发CVD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75~9.954,P 值均<0.001);两组 SLE之间 Th17细胞和 IL-17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20,1.513,P>0.05)。②SLE患者血浆 IL-17水平与 SLEDAI积分和抗 ds-DNA抗体滴度之间呈正相关(r=0.393,P=0.008;r=0.558,P<0.001),与补体 C3水平呈负相关性(r=-0.423,P=0.005)。SLE患者中 Th17细胞在CD4+T细胞中所占的比例与 SLEDAI评分和抗 ds-DNA抗体滴度之间呈正相关(r=0.681.P<0.001;r=0.492,P=0.015),而与C3水平呈负相关(r=-0.534,P=0.027)。结论 Th17细胞和 IL-17在 SLE中表达均升高,且与疾病活动性相关。心血管因素并未影响 SLE患者中Th17细胞和 IL-17的表达水平。

    作者:严静霞;高丽霞;吴霞;郭惠芳;靳洪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白藜芦醇抑菌作用及抑菌机制研究进展

    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是一种抵制真菌侵袭时植物产生的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对多种微生物有抑制作用的抗毒素物质。近几年研究表明 RES对各种微生物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该文对 RES干扰细胞壁蛋白质合成、细胞膜损伤和通过 RsbA介导的抑菌因子形成的抑菌机制进行了综述分析。

    作者:王鑫;张瑞;吴淑慧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特性及与疾病发生关系的概况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 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也叫血浆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pPAF-AH),是冠心病和肿瘤发生的一个重要炎症标志物,与粥样斑块的形成密切相关,其生物学变异小,特异性高,很少受其它炎症标志物影响,可作为临床诊治疾病新的检测指标。由于 Lp-PLA2主要具有促进动脉粥样硬化作用,降低体内Lp-PLA2浓度和活性将可能成为治疗冠心病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另外其对肿瘤的早期监测与个体化治疗也将有帮助。

    作者:王敬军;刘胜林;田刚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Vitek-2 Compact和MALDI TOF MS对棒状杆菌属细菌鉴定能力评估

    目的:评估 VITEK-2 compact微生物鉴定系统、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及德国 Bruker公司的 MALDI TOF MS对棒状杆菌的鉴定能力。方法方法学评价研究选择来自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棒状杆菌40株,以16S rDNA测序为金标准,分别使用 VITEK-2 compact,VITEK MS及 Bruker MS进行鉴定,对其鉴定率、检测时间及耗材成本作描述性分析。结果 VITEK-2 compact,VITEK MS及Bruker MS正确鉴定至种水平的鉴定率分别为95.0%,88.9%和97.5%,平均检测时间分别为5~6 h,2~3 min和2~3 min,检测耗材成本约为50~70元、15~25元和10~20元。结论三种方法均具有较高的正确鉴定率,能够满足临床的鉴定需要,但 VITEK MS对无植酸棒状杆菌鉴定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

    作者:程敬伟;孙林英;徐志鹏;侯欣;徐英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2005~2012年无锡地区无偿献血者输血感染检测指标分析

    目的:了解无锡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传染性指标检测现状,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阻断经血液传播疾病。方法对2005~2012年无锡地区(不包括县、区)无偿献血血液标本329254(人)份的检测结果作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8年来,无锡地区无偿献血者的 HBsAg、抗-HCV、抗-HIV 及抗-TP 四项检测阳性率分别为0.587%,0.452%,0.212%和0.509%,总阳性率为1.76%,不同年份间的抗-HCV、抗-HIV及抗-TP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74~138.24,P值均<0.01),2011~2012年 HBsAg 阳性率有明显升高,与以往年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56,52.34,P<0.01),同时四项感染性指标的阳性人数在不同的性别、年龄和职业中有着不同比例的分布。结论多数指标阳性率逐年呈下降趋势,但个别指标仍有上升趋势,应进一步做好不同人群的科学无偿献血的宣传工作,确保血液安全。

    作者:许友山;夏卫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献血者献血心理需求分析及干预对策

    目的:探讨献血者心理活动特点,采取合理干预措施以提高献血者招募成功率和重复献血者的比例率。方法通过随机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献血者的心理活动数据,分析其心理特点及顾虑。结果在献血目的方面,首次献血者有62.73%以“功利心理”为主,重复献血者则有76.01%以“奉献心理”为主;在献血顾虑方面,首次献血者中以关注“献血安全”为主,占72.69%,重复献血者以关注“献血服务质量”为主,占77.91%。结论重视献血者心理需求和顾虑,两类献血者的献血心态有所差异,各有侧重,应针对不同类型的献血者采取不同的心理干预策略,满足他们的需求,消除其顾虑,可有效地提高献血者招募的成功率和重复献血者的比例率。

    作者:钟炽辉;吴严竣;李丽颜;徐华馨;陈庆恺;何子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糖尿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脂蛋白a、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糖尿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脂蛋白 a[Lp(a)]、超敏 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30例糖尿病并发微血管病变患者、30例单纯糖尿病患者、44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 Hcy,Lp(a)和hsCRP水平,用 SPSS13.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结果糖尿病并发微血管病变组血清 Hcy,Lp(a)和 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单独检测时,Lp(a)的阳性率高于 Hcy和 hsCRP 的阳性率,Hcy,Lp(a)和hsCRP联合检测时,阳性率高于各个项目单独检测的阳性率。结论 Hcy,Lp(a)和 hsCRP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三者联合检测对监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琳;涂欢;朱武;陈卫红;王华[;沈建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APRIL siRNA对 SW480裸鼠移植瘤的影响

    目的:探讨增殖诱导配体(APRIL)基因在 SW480裸鼠移植瘤中的作用。方法建立人结直肠癌(CRC)裸鼠移植瘤模型并随机分为3组,瘤块内分别注射 APRIL siRNA、空载体和 PBS液。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 A-PRIL水平和蛋白表达,人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3(IHC检测TIMP-3),多配体蛋白聚糖-1(Syndecan-1,又名CD138)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表达。结果①注射PBS组裸鼠移植瘤瘤块质量(2.15±0.30 g)明显高于注射 APRIL siRNA组(0.95±0.15 g,P<0.05),与注射空载体组(2.20±0.25 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注射 PBS组裸鼠 APRIL mRNA/18S rRNA比值(2.48±0.25)明显高于注射 APRIL siRNA组(0.39±0.15,P<0.05),与注射空载体组(2.51±0.3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注射 APRIL siRNA 明显抑制 SW480细胞侵袭转移,3组 TIMP-3 Allred得分为7.70±0.35,1.10±0.16和1.15±0.12;Syndecan-1蛋白分别为7.80±0.30,1.05±0.20和1.10±0.22;MMP-9蛋白分别为1.20±0.10,8.00±0.25和8.20±0.20。结论 APRIL与人结直肠癌细胞 SW480的生长和转移有密切关系。

    作者:任晓娟;王敬春;储海丹;丛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北京城区儿童维生素A水平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北京城区儿童维生素 A(vitamin A,VA)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11月~2013年3月在儿童保健门诊体检的0~14岁儿童292例为研究对象,完成问卷调查、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留取静脉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清VA水平。结果①292例血清VA均值(1.09±0.29)μmol/L。②亚临床VAD(subclinical vitamin A de-ficiency,SVAD)检出率5.8%(17/292);可疑 SVAD(suspected SVAD,SSVAD)检出率为38.0%(107/292)。③多因素分析显示:家长缺乏 VA相关知识(OR=13.76,95%CI 6.48~29.24)、摄入 VA不足(OR=15.77,95%CI 7.26~34.27)和反复呼吸道感染(OR=8.46,95%CI 3.56~20.14)是 SVAD和 SSVAD的高危因素。结论低水平 VA仍然是北京城区儿童的重要营养问题。家长缺乏 VA相关知识、儿童摄入 VA不足和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其高危因素。

    作者:王红;兰常肇;马少杰;毕颍薇;罗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离株ermA,ermB,ermC和msrA基因检测分析

    目的: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相关基因与耐药表型的关系,探讨其耐药机制。方法对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检验科微生物室分离出的7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革兰阳性球菌药敏组合试验,同时采用 PCR方法检测 ermA,ermB,ermC和msrA等耐药相关基因。结果7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耐药相关基因 ermA, ermB和 ermC阳性的有29株,msrA 阳性的有2株。ermA,ermB,ermC 和 msrA 检测与红霉素耐药表型的符合率为82.9%;与克林霉素耐药表型的符合率为89.5%。结论该院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与其耐药相关基因 ermA,ermB,ermC和msrA的编码相关。

    作者:吴青;徐万洲;李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毛细管电泳仪检测 HbA2在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筛查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全自动毛细管电泳系统检测 HbA2在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筛查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经基因检测确诊的249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者和142例健康体检者进行毛细管血红蛋白电泳检测。以基因检测结果将研究对象分组,比较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组及各亚组与健康对照组 HbA2浓度的差异性,计算毛细管电泳系统检测HbA2在不同截断值时诊断α,β及α复合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健康对照组 HbA2均值为(3.03±0.27)%,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组 HbA2均值为(2.38±0.55)%,其中静止型、标准型及血红蛋白 H病分别为(2.61±0.46)%,(2.47±0.32)%和(1.07±0.17)%;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组为(5.65±0.47)%,其中β0杂合子和β+杂合子分别为(5.71±0.48)%和(5.56±0.43)%;α复合β型 HbA2均值为(5.7±0.82)%。与健康对照组相比,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及其静止型、标准型、血红蛋白 H 病亚组 HbA2浓度明显降低(t值分别为11.73,5.02,12.91和33.46,P均<0.01),血红蛋白 H病组较静止型和标准型 HbA2浓度明显减低(t值分别为15.62和21.31,P<0.01),但静止型和标准型亚组之间无明显差异(t=1.50,P>0.05)。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组及β0,β+亚组、α复合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组 HbA2浓度明显升高(t值分别为55.12,44.33,38.94和9.10,P 均<0.01),β0,β+亚组之间,HbA2浓度无明显差异(t=1.79,P>0.05)。124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毛细管电泳系统全部检出;117例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毛细管电泳系统只检出57例。分别以2.5%,3.5%为截断值,毛细管电泳系统检测单纯α,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分别为48.72%,97.18%,93.44%,69.70%,75.29%和100%,98.59%,98.41%,100%,99.25%;ROC曲线分析表明,毛细管电泳系统检测 HbA2浓度筛查诊断α,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佳截断值分别为2.8%和3.7%。结论在无异常条带的情况下,血红蛋白毛细管电泳检测 HbA2浓度升高(研究中>3.7%)可用于诊断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但不能排除是否复合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HbA2浓度减低(研究中<1.5%)及检出 HbH带可诊断血红蛋白 H 病;单纯检测 HbA2浓度对于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筛查诊断无实际应用意义。

    作者:何英;徐玉红;张银辉;杨来智;陆学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肠球菌溶血素cyl基因原始株、变异株在小鼠腹膜炎中的毒力差异

    目的:通过研究肠球菌溶血素的毒力,为肠球菌的致病机制及其临床感染的诊断防治奠定基础。方法取30只清洁级 ICR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其中1~4组按10倍梯度以每只1 ml的量腹腔注射5×107 cfu/ml~5×1010 cfu/ml的 EF A7,第5组为对照组腹腔注射0.5 ml生理盐水。同样方法另取30只小鼠腹腔注射5×107 cfu/ml~5×1010 cfu/ml的 EF A7 cyl mutant,比较原始株、变异株感染小鼠的 LD50,并在感染后连续一周每天观察小鼠的死亡情况。另取7组小鼠用同一细菌浓度(5×109 cfu/ml)分别进行腹腔注射 EF A7和 EF A7 cyl mutant,分别在感染后6 h,12 h和24 h比较小鼠外周血白细胞的数量、急性期细胞因子TNF-α的浓度。结果肠球菌溶血素 EF A7 cyl mutant在小鼠腹膜炎模型中的半数致死量(LD50)比原始株肠球菌 EF A7降低了100倍以上。在相同细菌感染浓度下(5×1010 cfu/ml),EF A7 cyl mutant组和原始株 EF A7组小鼠的存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F A7 cyl mutant组和原始株 EF A7组6 h和12 h外周血白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F A7 cyl mutant组和原始株EF A7组腹腔注射感染小鼠6 h后腹腔积液中的炎症因子TNF-α的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球菌溶血素在小鼠腹膜炎致病中起重要的作用,是肠球菌的毒力因子之一。

    作者:蒋燕成;张志珊;强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用临床生化分析仪的室间质评回报靶值结果评价干式生化分析仪回归校准后的准确度

    目的:用日立7170生化分析仪的室间质评回报靶值结果来评价Vitros350干式生化分析仪回归校准后的10个项目的准确度。方法用相同质控品分别在两台仪器上测试后上报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将 Vitros350卫生部室间质评回报结果代入回归校准方程后所得的数据与日立7170室间质评回报靶值结果进行偏差分析,以美国临床实验室修正法案(CLIA’88)规定的总误差范围为标准,在参考区间内,偏差<1/2CLIA’88允许总误差,作为可比性的判断标准,即符合要求,在参考区间外,偏差<CLIA’88允许总误差,作为可行性的判断标准,也符合要求,仪器也无需校准。如不符合要求的项目,则必须以日立7170为标准仪器,重新做 Vitros350的回归校准工作。结果7个项目的偏差均<1/2CLIA’88允许总误差的要求,偏差(%)范围分别为 LDH 0.16~-9.89,CK 2.92~6.25,ALT -4.64~-8.07,TBIL 0.08~2.67,TP-0.37~4.41,ALB 2.74~4.77,URIC 1.04~3.0,不需要重新校准。而 GLU和CREA只有1份在参考区间外的标本的偏差>1/2 CLIA’88允许总误差,而<CLIA’88允许总误差的要求,其余标本的偏差范围均<1/2 CLIA’88允许总误差,偏差(%)范围分别为 GLU -0.99~5.41,CREA-2.0~9.6,按规定,也无需校准,而BUN所求的偏差(%)范围为-23.7~-29.6,>CLIA’88允许总误差,则必须重新做回归校准工作,以保证仪器的准确度。结论用临床生化分析仪的卫生部室间质评回报靶值结果来评价 Vitros350回归校准后的准确度是可行的,是经济的、适用的。

    作者:史光华;姜慧英;王鹏飞;张庆;刘连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外周血循环microRNA与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日渐成为了当今仅次于心脑血管病和肿瘤的第三类高度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研究证明外周血中存在的微小RNA(microRNA,miRNA)与糖尿病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由于循环 miRNA检测具有无创性、可重复性等自身特性,决定其对各类糖尿病的诊断和预后评估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文初步介绍循环 miRNA的来源与特性,特别是国内外研究循环miRNA作为糖尿病诊断标志物的进展,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作者:韩泽平;何金花;黎毓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脑脊液流式细胞术在检测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对患者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细胞免疫表型的检测,在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entral nervous system leukemia,CNS-L)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多色流式细胞术 CD45/SSC双参数散点图设门方法,对195例患者CSF细胞免疫表型进行分析,同时行细胞形态学检测,比较两种方法的差异。结果195例患者中有71例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患者,FCM检测有24例发现异常表型细胞,阳性率为33.80%。经形态学分析,15例发现异常细胞,其阳性率为19.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2)。5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ma leukemia,ALL)患者,FCM检测有13例发现异常表型细胞,阳性率为22.41%。经形态学分析,12例发现异常细胞,其阳性率为18.9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66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nonlymphocytic leukemia,ANLL)患者,经 FCM和形态学检测均有4例患者检测出异常细胞,其阳性率均为5.9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脑脊液 FCM检测敏感性高,淋巴瘤患者行 FCM分析更有助于中枢神经白血病的诊断,是细胞形态学检测方法的重要补充。

    作者:孙雪静;万岁桂;刘聪燕;贺景娟;刘艳;张维;赵弘;徐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抗体的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方法研究

    目的:研究建立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抗体(HIT)的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方法。方法人血小板4因子(PF4)与肝素形成的复合物作为包被抗原,加入待检血浆孵育洗涤后,加入酶标二抗,孵育洗涤后加入底物显色,终止反应后测定吸光度A450nm/A630nm ,根据阴阳性标准品判定检测结果,并与 IBL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对该方法进行优化和性能评估。结果用制备的人PF4建立检测方法,通过正交试验得到待检样品和酶标抗体的佳稀释度分别为1∶100和1∶1500,对三份阳性标准血浆重复测定,该方法的批内和批间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7.67%和7.76%(P均<10%)。对100人份无肝素使用史的健康人血浆测定,该方法的阴阳性参考值分别为0.304和0.456。与 IBL检测方法同时检测100份血液透析病人样品,检测结果经统计学分析,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0%,97.78%和97%,阴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1.8%和98.88%,K=0.84(K 值在0.81~1),Pexac=0.012<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一致性为优,95%可信区间为92.59%~99.17%。结论建立的 H IT抗体的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方法与 IBL检测方法相比性能相当、一致性程度良好,可以满足临床对 H IT患者的检测和诊断需求。

    作者:王红梅;田晶晶;段生宝;丁少华;蒙青林;陈晔洲;陈强;李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广州市番禺地区儿童血铅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广州番禺地区儿童2011~2012年血铅的检测结果,为以后儿童保健和预防铅污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使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对2011~2012年在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体检的6308例儿童全血血铅进行检测。将受检儿童血铅结果进行分析:①按年龄的不同分为5个年龄组:婴儿组(1~12个月,1511例),幼儿组(1~2岁,1558例),学龄前组(3~6岁,1704例),学龄期组(7~11岁,1076例),青春发育期组(12~18岁,459例);②在年龄组别的基础上按性别分成男、女两组;③根据不同检测年份分成2011年和2012年两组。结果2011年和2012年,该地区儿童血铅总体水平为37.01±29.18μg/L,总中毒率为1.66%;随着年龄的增长,血铅水平基本呈上升趋势,中毒率从幼儿期开始基本保持稳定;该地区男童血铅水平为38.87±30.18μg/L,中毒率为1.91%,女童血铅水平为34.13±27.32μg/L,中毒率为1.29%,大部分年龄段男童的血铅水平和铅中毒率都要高于女童。结论该地区儿童血铅水平与广州等大城市相比有所下降,但尚未达到理想水平,还存在一定程度的铅污染情况,政府除了需要加大控制污染的力度外,还需要加强家长和儿童对铅中毒的认识、教育和预防。

    作者:肖钘;何金花;黎毓光;韩泽平;胡淑芬;黄惠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卫生厅

主办:陕西省临床检验中心,陕西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