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一春;徐婷婷;杨超;廖宏;刘珉甬
[18氟]-氟化钠(18F-NaF)是一种用于诊断骨骼异常疾病的高灵敏性正电子类放射性药物,将其静脉注射入受检者体内后,利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设备(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收集、处理[18氟]-氟原子(18F)在受检者体内发射的γ光子信号,生成可反映受检者骨骼代谢情况的影像学资料,医师对这些资料进行解读判断,达到诊断疾病的目的.作为近年来国内外临床研究的热点,本文就 18F-NaF药物的研究现状和临床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万强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盆腔调强放疗计划会在肿瘤靶区周围产生剂量的梯度陡降,因此对患者的精确摆位至关重要.摆位误差一旦超可控范围,肿瘤靶区周围的正常组织将受不必要的照射. 本文为量化放疗摆位方法的科学性,并且讨论体重指数对摆位误差的影响.方法:对我科2014年1~6月通过盆腔调强放疗治疗的35名妇科肿瘤患者分别进行多组CT图像的采集,获得患者在RL(左右),SI(头脚)和AP(腹背)方向的偏移数据,从而计算出摆位误差,验证摆位方法.同时,我们通过多次测算每个患者体重指数,将其平均值与其个体误差数据进行比对,了解体重、身高等因素对摆位误差的影响. 结果:系统误差在RL、SI和AP方向分别为2.1、2.4和3.0 mm,随机误差在RL、SI和AP方向分别为2.8、2.6和3.5 mm. 结论:肯定了摆位方法的科学合理,确定了CTV到PTV的外扩边界大小,患者摆位误差与体重指数并无相关性.
作者:唐涛;石翔翔;庞皓文;孙小杨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对32例妊娠期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探讨妊娠期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征及治疗与预后,总结临床经验,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32例妊娠期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资料.结果:32例患者均有上腹痛表现及血淀粉酶升高.46.8%患者有胆系疾病;30例(93.7%)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高脂血症,但其中甘油三酯( TG)水平≥11.3μmol/L者8例(25%);孕妇死亡1例,病死率3.1%;胎儿死亡6例(18.7%);本组资料误诊率达到21.8%.结论:胆道疾病仍是造成妊娠期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病因,增强对该病的认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作者:陈霞;赵宏贤;王忠琼;李昌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通过蛋白质组学方法,以人乳腺癌MDA-MB-435细胞为对象,筛查红景天苷干预所致的差异表达蛋白质,为后续研究红景天苷治疗乳腺癌的分子机制提供初步依据. 方法:用双向电泳、软件分析和质谱分析等常用蛋白质组学技术检测4 mg/mL的红景天苷对MDA-MB-435细胞蛋白质表达谱的影响. 结果:获得了红景天苷作用MDA-MB-435细胞的双向电泳图谱,初步鉴定了6个与红景天苷作用相关的差异表达蛋白质,包括细胞质肌动蛋白1、膜联蛋白A5、原肌球蛋白3亚型CRA c、原肌球蛋白α-4链亚型2、原肌球蛋白3亚型CRA e、酪氨酸3-单加氧酶/色氨酸.结论:成功建立了红景天苷作用于MDA-MB-435细胞的蛋白质组双向电泳分离体系,筛选出6个与红景天苷作用相关的差异表达蛋白质.
作者:龚舒;李佳凌;梅志强;张春燕;李娟;甘淋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多生牙也称多余牙或额外牙,是指牙齿数目多于人体生理牙数的牙齿发育异常,多见于上颌前牙区. 上颌前牙区多生牙约占98.24%,磨牙区多生牙临床上较为少见[1],同时发生于上前牙区及上颌磨牙区,且前牙两个多生牙及磨牙区第四磨牙横向远中低位阻生的更为少见,笔者在临床上发现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中文;刘仪红;秦建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护生护理风险认知状况,为我校开设护理风险教育课程提供参考. 方法:通过查阅文献与专家咨询,自行设计问卷,随机对某医科大学180名在校本科护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36.1%护生认为护理行业存在明确的护理风险,以医护法律知识得分低.结论:在校本科护生护理风险认知水平低,风险意识淡漠,学校教育应加强对护生进行系统的护理风险教育,提高护生识别、预防、处理风险的能力.
作者:辛大君;石镁虹;代凤玲;黎兰;傅静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BIOMED-2系统在检测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石蜡包埋组织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40例、其他淋巴结增生性病变10例,提取组织DNA,应用BIOMED-2系统中的61条引物分成9个组别进行PCR扩增,检测DNA质量及抗原受体基因重排克隆性.结果:94%(47/50)样本DNA长度在300 bp以上,BIOMED-2系统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IgH-A、IgH-B、IgH-C、IgH-D、IgH-E、IgK-A、IgK-B、IgL组检出率分别为45%(18/40)、27.5%(11/40)、87.5%(35/40)、55%(22/40)、47.5%(19/40)、80%(32/40)、50%(20/40)、22.5%(9/40),IgH-C 联合 IgK-A 组合检出率为100%. 结论:BIOMED-2系统适用于石蜡包埋组织B细胞抗原受体基因重排检测,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作者:黄娟;刘浩;曾凡才;陈明;刘萍;莫冬阳;李鑫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亚临床甲状腺机能亢进(SCHT)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SCHT患者128例作为亚甲亢组,另选取30例同期健康查体者作为对照.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血清CEA水平、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和游离甲状腺激素(FT4)水平. 统计两组心率并分析SCHT患者血清CEA水平与其血清TSH水平和心率的关系.结果:亚甲亢组和对照组血清FT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亚甲亢组血清TSH水平降低,血清CEA水平和心率则升高;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亚甲亢组血清TSH水平逐渐升高,血清CEA水平和心率则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CHT患者血清CEA水平与其血清TSH水平呈负相关(r=-0.736, P<0.05),与其心率则呈现正相关(r=0.843, P<0.05). 结论:SCHT患者血清CEA水平升高,且与其血清TSH水平和心率均相关,这可能与SCHT引发心脏损害导致血清CEA浓度升高相关,因此SCHT患者血清CEA水平可能作为其疗效和心脏损害评估的参考指标.
作者:丘文慧;廖奇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凋亡相关蛋白Livin和Caspase-3在皮肤癌前期病变-日光性角化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6例日光性角化病组织、16例正常人曝光部位和18例正常人非曝光部位皮肤组织和30例皮肤鳞状细胞癌中Livin和Caspase-3表达情况. 结果:Livin蛋白在免疫组织化学中阳性着色位于细胞胞浆, 其日光性角化病组、皮肤鳞癌组、正常曝光组和正常非曝光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11%、86.67%、12.50%和11.11%.Caspase-3蛋白免疫组织化学中阳性着色位于细胞胞浆, 其日光性角化病组、 皮肤鳞癌组、 正常曝光组和正常非曝光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78% 、36.67%、87.50%和83.33%. 结论:在正常皮肤组织、日光性角化病、皮肤鳞状细胞癌中Livin的表达率及表达强度呈现增高趋势, Caspase-3的表达率及表达强度呈现降低趋势,统计学分析提示二者在各组样本之间的表达存在负相关性.
作者:徐基祥;熊霞;杜宇;钟建桥;廖勇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18F标记的氟化钠(18F-NaF)于1962年首次被Blau等人[1]作为示踪剂用于骨显像. 而后在γ相机时代,99mTc标记的亚甲基二膦酸盐(99mTc-MDP)骨显像因其产生的单光子更适合用于γ相机成像,加之其作用广泛和价格低廉等特点,在19世纪中叶 18F-NaF逐渐被取代,而到2011年 18F-NaF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US.FDA)再次批准用于临床[2-3]. 经过50多年的研究和探索,也随着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 线计算机体层成像仪(PET/CT)发展的突飞猛进,正电子示踪剂 18F-NaF在骨骼病变探查方面的作用重新受到人们关注.18F-NaF相对于 99mTc-MDP拥有更高的离子交换率和血清清除率,加之PET/CT骨显像良好的空间分辨率和可半定量测定的优点[4],使得骨骼显像更加清晰,病灶显示更加明显. 这些特点使得 18F-NaF PET/CT骨显像被更加广泛的应用于骨骼病变尤其是骨转移瘤的探查[5-7].
作者:邵付强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CAG治疗方案药物阿糖胞苷(Ara-c)、阿克拉霉素(ACR)及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人T细胞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Jurkat细胞)的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的情况.方法:用CAG治疗方案药物分别处理Jurkat细胞和缺铁性贫血患者骨髓淋巴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 结果:CAG治疗方案药物作用Jurkat细胞48 h后增殖抑制率为93.67%,与Jurkat细胞PBS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缺铁性贫血患者骨髓淋巴细胞CAG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CAG治疗方案药物作用缺铁性贫血患者骨髓淋巴细胞48 h后增殖抑制率为7.16%, 与缺铁性贫血患者骨髓淋巴细胞PBS对照组比较, 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CAG治疗方案作用Jurkat细胞株12 h后,细胞早期凋亡率为46.12%,晚期凋亡率为5.79%;作用24 h后,细胞早期凋亡率为55.21%,晚期凋亡率为28.31%,Jurkat细胞PBS对照组细胞凋亡率为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CAG治疗方案对缺铁性贫血患者骨髓淋巴细胞的增殖抑制不明显,对缺铁性贫血患者骨髓淋巴细胞副作用小.CAG治疗方案药物能明显抑制Jurkat细胞的生长并杀伤Jurkat细胞,且能诱导较多细胞发生早期、晚期凋亡,凋亡在Jurkat细胞株死亡中起决定性作用,通过凋亡清除绝大多数细胞.
作者:邓禹;李金遥;刘云垚;杜竺蔓;段宏基;洪静;马明义;赵矫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吸嗅不同浓度薰衣草精油对于硝酸甘油型偏头痛大鼠症状的缓解作用. 方法:SD大鼠5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5组,1%、10%、100%天然薰衣草精油组、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吸嗅暴露后记录大鼠前肢挠头次数.结果:薰衣草浓度组中偏头痛大鼠挠头次数与空白组相比,各组各时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组和100%组大鼠挠头次数减少明显,10%组与阳性对照组差异小. 结论:薰衣草精油对于大鼠偏头痛有一定缓解作用,不同浓度的薰衣草精油缓解效果不同,其中缓解效果较为显著的为1%组与100%组,与阳性药物效果为相似的是10%浓度薰衣草精油组.
作者:陈安琪;龚成;孙佳晖;陈翠;汪洋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通过饭前饭后血压值的测量,探讨同体自身饭前和饭后血压值有无差异性,探究人体饭后困倦是否受自身血压的影响.方法:对160例观察对象采用同体自身对照,使用电子血压计分别测量饭前血压和饭后半小时血压,对测量的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160例同体自身血压测量,饭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饭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通过160例观察对象同体自身饭前饭后血压值的观察结果表明,饭后困倦与饭后人体大部分血液流经胃肠道帮助消化吸收,从而使循环血流量减少,导致血压下降有关.
作者:樊一春;徐婷婷;杨超;廖宏;刘珉甬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 IL-18)和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 COX2)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水平变化. 方法:将40只成年健康SD大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8只,假手术组、缺血组、再灌注2 h组(R2 h组)、再灌注12 h组(R12 h组)及再灌注24 h组(R24 h组). 构建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TTC染色,计算脑梗死体积,ELISA检测外周血IL-18和COX2的表达变化.结果:TTC染色显示,在缺血组和再灌注组都发现不同程度的脑梗死,缺血组梗死严重,而假手术组未发现脑梗死. 与假手术组相比较,缺血组和R2 h组IL-18和COX2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大脑遭受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炎症细胞因子IL-18和炎症介质COX2参与脑细胞死亡.
作者:袁平;李小刚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建立大白兔桡骨缺损模型,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 PRP)对游离自体髂骨移植桡骨骨缺损区再血管化及重建的影响. 方法:45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均分为甲、乙、丙三组,甲组为对照组,乙、丙组为实验组. 实验组制备PRP,并对全血和PRP中血小板进行计数.建立桡骨中上段1 cm骨缺损模型,取同侧自体髂骨备用.甲组单植入自体髂骨,乙、丙组植入加激活剂的PRP和髂骨混合物. 术后1周、3周、5周,丙组在桡骨植骨区注射0.5 mL激活的PRP,甲、乙组注射0.5 mL生理盐水.术后2周、4周、8周处死大白兔,进行大体标本观察、X光照片、病理切片观察.结果:三组骨缺损区域骨痂生长情况及X光片显示术后2周无明显差别,4周时乙、丙组骨痂形成较多,评分较高,8周时甲组与乙、丙组有明显差异,但乙组与丙组无明显差异;CD34染色阳性细胞数及新生骨量在术后2周、4周时甲乙、乙丙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周时乙丙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RP可以促进兔桡骨缺损自体髂骨移植的修复与重建作用,多频次PRP干预,能有效促进移植的自体髂骨再血管化和骨改建.
作者:葛建华;邓勇;鲁晓波;张忠杰;罗雷茗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建立新西兰兔的急性肺损伤模型,观察乌司他丁干预后的IL-4、IL-10、IL-13浓度水平的变化. 方法:将新西兰兔建模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 对照组新西兰兔致伤后注入5 mL生理盐水,实验组新西兰兔致伤后注入5 mL(2万U/kg)乌司他丁. 在伤前及伤后固定时相点抽新西兰兔动脉血做血气分析并检测炎性因子;处死实验兔,并取肺部组织标本于光镜下行病理学检查. 结果:外源性急性肺损伤后对照组抗炎因子分泌不足,炎性反应明显;乌司他丁干预后能明显提升IL-4、IL-10、IL-13抗炎因子的水平,3 h后下降,但12 h后实验组抗炎因子水平仍高于对照组水平. 结论:乌司他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外源性急性肺损伤的炎性反应.
作者:刘扬;雷跃昌;金健;宋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随着手术和麻醉量的日益增加,尤其是高危手术如涉及心脏大血管的手术越来越多,围术期心血管不良事件逐渐引起麻醉医生的高度重视. 应用各种措施和方法减少缺血缺氧所致的心肌细胞功能受损和心肌细胞死亡,成为围术期医学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麻醉药作为手术中必不可少的药物之一,可对术中及术后发挥心肌保护作用很早就得到广泛的关注. 本文就目前临床常用麻醉药对心肌保护作用机制做一简要综述.
作者:钟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E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脑氧摄取率(CEO2)及预后的影响. 方法:70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骨瓣减压手术组(对照组)35例与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组(实验组)35例,检测对比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4、7 d的血清 NSE 、脑氧摄取率(CEO2);随访12个月,应用格拉斯哥预后(GOS) 分级评价两组患者的预后. 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的血清NSE、CE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血清NSE与CEO2在术后第1 d均有升高,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4、7 d NSE在两组均进行性降低,实验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4 d两组CEO2均降低,对照组显著低于实验组(P<0.05),术后7 d两组CEO2均上升,对照组显著低于实验组(P<0.05);随访12个月实验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与常规骨瓣减压手术相比,标准大骨瓣减压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血清NSE表达、脑氧摄取率均具有改善作用,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熊章盛;司文;李庆龙;牛国盛;王文杰;吴瑞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酒精性肝病是由于长时间过量饮酒导致的肝脏疾病,首先表现为酒精性脂肪肝,进一步发展可致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以及酒精性肝硬化,严重者可致大面积肝细胞死亡甚至肝脏衰竭. 在我国,酒精导致肝病越来越成为国人不可忽视的一种疾病,近年来酒精性肝病(ALD)患者占相同时期肝脏疾病患者的病例构成比可以发映出酒精性肝病患病例数呈逐年上升趋势且不可逆转. 因此,我们对酒精性肝病的预防和治疗应得到极大的重视,现综述如下以指导临床.
作者:李铭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艾滋病患者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 方法:将51例确诊为艾滋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出院后采取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采用延续护理方案,疗程为9个月.干预前后,分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疾病心理社会适应量表(PAIS-SR)对两组患者心理社会适应能力进行评价. 结果:护理干预后,两组症状自评量表和疾病心理社会适应量表评分比较, 除人际关系敏感方面 (P>0.05), 其余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延续护理能改善艾滋病患者的心理社会适应能力,效果优于常规护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茜;李雨昕;黄艳芳;杨晓玲;孙鸿燕 刊期: 201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