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美萍;李春红;李蓉
目的:观察香椿总黄酮(total flavonoid from Toona sinensis,TSTF)对糖尿病小鼠及正常小鼠血糖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注射四氧嘧啶的方法造成糖尿病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香椿总黄酮低、高剂量组(0.06、0.12 g/kg)、苯乙双胍组(10mg/kg),灌胃1次/d,连续15 d,另取正常小鼠40只,分组、给药同上,第16d剪尾采血用血糖仪测定血糖.结果:高剂量香椿总黄酮组血糖下降百分率可达16.05%,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12g/kg香椿总黄酮对四氧嘧啶所致的糖尿病小鼠有降血糖作用.
作者:任美萍;李春红;李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通过观察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移植治疗脊髓损伤后对bFGF表达的影响,探讨经静脉移植骨髓基质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的可行性.方法:用改良的Allen's WD法建立脊髓(T12节段)损伤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FGF的表达.结果:bFGF在各组大鼠脊髓中均呈阳性表达,损伤后对照组与BMSCs移植组各个时点的表达量仍高于正常组(P<0.05),7d高,后渐下降,但21d表达仍高于正常.其中BMSCs移植组与对照组各个时点的bFGF表达量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BMSCs移植治疗大鼠脊髓损伤模型有助于脊髓功能的恢复.
作者:邓莉;梅志强;严冬梅;李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几种变异的辨别和处理方法.方法: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LC术中可能遇到的解剖变异.总结本院在LC术中对几种变异的处理方法.结果:本院11500例LC,发现1例胆囊管低位汇合,中转开腹完成手术;9603例LC,迷走胆管损伤引起术后胆漏5例.均经再手术治愈;11500例LC,发生肝中静脉及其属支损伤5例,4例腹腔镜下止血成功,1例中转开腹止血成功;11500例LC,发现胆囊动脉损伤止血2例,均在腹腔镜下止血成功.结论:正确辨认LC术中常见的变异,对提高LC成功率,减少LC的并发症发生,减轻患者痛苦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夏先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非酮症高血糖合并偏侧舞蹈症(NC-NH)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影像学表现及治疗.方法:我院2009年4月至2011年5月收治非酮症高血糖合并偏侧舞蹈症患者3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讨论并复习近20年文献,总结其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影像学表现及治疗.结果:3例患者均为老年人,急性起病.舞蹈样症状可累及单侧或双侧肢体或面部.既往有或无糖尿病史.发病时血糖水平为15~31.8mmol/L,尿酮阴性.头部影像学检查:CT显示患肢对侧尾状核头和壳核呈高密度,MRI于T,加权像呈高信号,T2加权像呈稍低或等信号,DWI像呈稍高或等信号.首选降糖、补液治疗,必要时联合应用氟哌啶醇药物治疗效果较好.结论:非酮症高血糖、偏侧舞蹈症以及CT表现为基底节区高密度和(或)MRI表现为基底节区T1高信号,可能构成典型的HC-NH表现三联征;影像学改变可能与高血糖导致血液高黏度、低灌注、血脑屏障破坏有关.采用降糖、氟哌啶醇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李玲;徐双;吕志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破坏性地震可造成震区卫生设施极其严重甚至毁灭性的损坏.致灾区给水排水设施毁损,使人们的生活用水失去保障;同时灾区的用水又面临严重的生物和化学污染威胁,极易造成水介质传染病的爆发流行;垃圾处理系统设施的破坏和瘫痪.使垃圾收集和运输趋于停止,大量垃圾的堆积对水源、空气、土壤可造成大面积的污染;房屋结构的毁损,使水、电、煤气供应中断,可造成储存水和食品的污染:食品加工系统的破坏、运输通道的堵塞、救灾食品的污染和变质,给灾区食品供应带来空前的危机;环境卫生的恶化,将直接导致病媒昆虫大量繁殖、人媒接触机会增多,加上灾后虫媒疾病控制工作力度的减弱,虫媒传染病发生的几率大增.
作者:颜丹;潘英;王永发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在膝骨性关节炎关节镜术后康复中的疗效.方法:将80例确诊为膝骨性关节炎,需进行膝关节镜清理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4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膝关节局部安慰剂熏洗,观察组给予中药熏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能够明显减轻患者主观疼痛程度、关节肿胀、促进膝关节功能、运动能力恢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洗在膝骨性关节炎关节镜术后康复中疗效显著.
作者:黄康;张祖君;杨本伍;扶世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创伤性脑损伤(traumadc brain injury,TBI),亦称颅脑损伤,是由外伤引起的脑组织损害,其致残率和病死率较高.创伤性脑损伤的机制较为复杂,涉及细胞损害、死亡和星形胶质细胞形成胶质瘢痕等.对TBI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两种.即神经营养因子治疗和细胞替代治疗.对TBI发病的详细机制及其损伤修复治疗已成为近年来神经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实验研究发现神经生长因子(N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一2(FGF-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等生长因子能促进神经再生和修复.近年来开展的TBI细胞替代治疗尤其是干细胞治疗一直引入关注[1,2].这些细胞不仅能释放相关的神经营养因子,还能通过分化或转分化为成熟的神经细胞对受损的神经组织进行再生和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先德海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脂质体介导重组起搏基因pIRES2-EGFP-HCN2转染HEK293细胞,观察转染效率,探讨其构建生物起搏器的可行性.方法:对含hHCN2 cDNA的PTR载体进行转化和扩增,将所得hHCN2基因定向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中,双酶切来鉴定克隆的正确性.将重组质粒用脂质体转染HEK293,荧光显微镜观察EGFP的表达并计算转染效率.结果:构建了重组质粒pIRES2-EGFP-HCN2.荧光显微镜下可见转染后的HEK293呈绿色荧光,其转染效率可达90%以上.结论: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IRES2-EGFP-HCN2,并用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导人HEK293细胞,为生物起搏的研究奠定实验基础.
作者:贾建博;方易冰;卞铁荣;陈枫;于风旭;廖斌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封闭式负压持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探索和总结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将84例糖尿病足随机分为VSD组和对照组(使用藻酸盐、水胶体泡沫、水凝胶)治疗16周后,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期间伤口完全愈合:VSD组64.3%,对照组40.5%(P<0.05).伤口完全愈合的中位时间:VSD组58.2天,对照组72.6天(P<0.001).截肢率:VSD组无1例截肢,对照组3例(7.1%)截肢.结论:VSD作为糖尿病足的一种治疗措施,可以缩短治疗时间,增加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而合理、有效护理措施是保证疗效的重要因素.
作者:徐芬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总结混合牙列期矫治安氏Ⅱ类前牙深覆(牙合)的体会,探讨早期矫治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10例7~10岁安氏Ⅱ类前牙深覆(牙合)患儿的研究模型及临床资料.结果:矫治结束后6例患儿覆(牙合)覆盖基本正常;4例下颌后缩严重的息儿覆(牙合)覆盖控制在Ⅰ°以内;所有患者的软组织侧貌均有明显的改善.结论:对于安氏Ⅱ类前牙深覆(牙合)儿童,尽早解除下颌发育障碍,引导口颌系统正常发育非常重要.
作者:潘虹海;杨四维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动脉粥样硬化(AS)发病机制的实验研究已经进行了近一个世纪,美国、欧洲及日本死于该病者占死亡总数的50%左右.近年来随着人口的老化,本病的发生率在我国亦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尽管,发展了各种介入治疗相关新技术和导管技术,但治疗后再狭窄仍然是个不可忽视的问题.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miRNA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作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出现,已有初步的研究证明许多miRNA调节血管细胞的分化、收缩、迁移、增殖和凋亡,与人类和动物的血管病变发展相关.miRNA或许能成为多样化的血管病变的新生物标记物和新治疗靶点.本文就miRNA分子的概述以及近年有关miRNA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研究的部分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龙万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是指排除感染及其它明确病理改变的前提下,出现尿急,伴或不伴有急迫性尿失禁的症侯群,通常伴有尿频和夜尿,这些症状可单独出现,也可以任何复合形式出现,其中膀胱逼尿肌过度活动是其主要的发生机制.OAB可分为两种类型:①逼尿肌反射亢进:有明确的神经系统疾病;②逼尿肌不稳定:非神经系统疾病所致,为储尿期逼尿肌异常收缩引起的相应临床症状,目前其发病机制不清.OAB是膀胱功能障碍中常见的类型,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约16%的西欧成年人遭受OAB的困扰[1].
作者:邱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起源于胃肠道间质干细胞的肿瘤,其突出的特征在病理学改变.目前对于GIST的诊断仍主要依据病理学检测做出,但GIST目前尚无统一诊断标准,对其病理诊断的探索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本文就GIST的病理诊断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陈艳鸿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游离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示指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游离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示指共5例,男3例,女2例,年龄16~41岁,平均28.5±3.4岁.拇指2例,示指3例.急诊手术3例(2例拇指、1例示指,受伤致手术时间均6h内),二期手术2例(2例示指,分别急诊处理术后21d、24d进行手术).本组病例据顾玉东等再造手指缺损分度:拇指为Ⅲ度、Ⅳ度各1例,示指为Ⅳ度1例、V度2例.结果:本组5例中均未发生血管危象,全部病例顺利成活.平均住院时间19±3.5d.术后随访9~18个月,平均12.5±2.0个月.再造指痛温觉恢复良好,两点辨别5~10mm,再造指间关节屈曲10°~30°,掌指关节屈曲35°~80°.4例对掌指功能良好,1例对掌指功能欠佳.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良率80%.5例患者均于术后2~4月恢复正常的行走、负重功能.结论:第二足趾外形和组织结构与手指相近,大小与手的血管、神经相当.可供吻合,术后对供足的影响不大,大限度地恢复了伤手的外观及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开展的手术.
作者:葛建华;张德绸;尹一然;唐炼;阳运康;鲁晓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褪黑素(melatonin,MT)在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相关肾脏损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9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胰腺炎组、褪黑素组,各组按12、24、48h随机分配10只.采用5%牛磺胆酸钠逆行胰胆管注射的方法,复制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相关肾脏损伤模型.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大鼠血清淀粉酶,肌酐(Cr);用硫代巴比妥法测定MDA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SOD活力;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肾脏细胞凋亡率.结果:造模后各组大鼠血清淀粉酶,肌酐,MDA含量和肾脏细胞凋亡率逐渐升高,SOD活力降低;褪黑素干预后各组大鼠血清淀粉酶,肌酐,MDA含量和肾脏细胞凋亡率逐渐降低,SOD活力增加.结论: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相关肾损伤发病过程可能与脂质过氧化引起肾脏细胞凋亡有关,褪黑紊可能通过抗氧化作用对肾脏损伤起保护作用.
作者:周正端;王烜;刘翼;邓明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浅论中药足浴与药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体会.方法:采用传统的中药浴足法(我院制剂室生产的金水浴足散)联合相关穴位药炙(肺俞、肾俞、神阙、足三里).结果:中西医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χ2=8.89,P<0.01);治疗前后肺功能检测结果统计显示.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的改变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大呼气流量(PEF)与用力肺活量(FVC)的改变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此联合疗法可为中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手段.
作者:王俊峰;郭静;敖素华;彭素岚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应用SELDI蛋白质芯片检测胃癌患者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筛选候选肿瘤标志物以建立诊断模型.并探讨其诊断早期胃癌的临床意义.方法:表面加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及其配套蛋白质芯片检测80例胃癌患者(Ⅰ/Ⅱ期40例与Ⅲ/Ⅳ期40例)、80例良性胃病患者(胃溃疡40例与慢性萎缩性胃炎40例)和80例健康人的血清蛋白质质谱.将部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训练集(40例胃癌、20名良性胃病与20名健康人群)和验证集(40例胃癌、20名良性胃病与20名健康人群),前者用于筛选胃癌差异蛋白标志物并建立人工神经网络诊断模型,后者用于模型诊断效度的盲法验证.结果:质荷比(m/z)分别为2927、3217、3236、3287的4个蛋白质峰组合所构建的诊断模型能达到诊断胃癌患者的佳诊断效果.灵敏度90.0%,特异度92.5%.结论:SELDI蛋白芯片技术在胃癌的诊断尤其是早期诊断、术前分期及侯选肿瘤标志物筛选等方面具有一定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奉镭;王烜;王专;邓明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模式,提高手术配合质量,从而提高手术室护士整体素质和手术质量.方法:根据不同学科将手术室护士分为8个专科组,每组4~6人.以护士长-专科组长-组员三级管理模式进行规范化培训.结果:经过专科培训的8组护士能在较短时间内熟练掌握相应专科手术配合技能和手术应急能力,并熟悉本专科仪器设备的性能与保养,提高手术配合质量,利于手术室人员管理.结论:护士长-专科组长-组员三级管理模式有利于培养高度专业化和一专多能的手术室护士.从而促进手术学科的全面深入发展.
作者:丁玉辉;饶红;朱翠容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泸州地区8家医院门、急诊处方抗菌药物应用现状,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泸州地区8家医院(二级医院6家、三级医院2家)2011年3~6月共4800张门急诊处方指标进行评价分析(每家医院每月儿科处方、普通成人处方、急诊处方各50张).结果:4800张处方中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有1985张,占处方总数的41.35%;存在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使用比例较大,药物联用偏多,给药途径、用法用量不尽合理等问题.结论:应重视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制订相应制度,加强管理,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作者:罗宏丽;黄毅岚;肖顺林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血红蛋白电泳与突变基因检测诊断β-地中海贫血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对100例小细胞低色素贫血病人进行血红蛋白电泳分析,将检测结果中MCV<80%,HbA2>3.2%,或HbF>3.1%的判为β-地中海贫血表型阳性,对阳性患者进一步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结合反向斑点杂交技术(RDB)检测其基因突变类型.结果:47例病人经血红蛋白电泳定量检测为β-地中海贫血表型阳性,其中22例为β-地中海贫血,阳性率为46.8%,检出5种突变基因,依次为:IVS-Ⅱ-654(C-T)、CD41-42(-TTCT)、CD17(A-T)、TATAbos-28(A-G)、CD14-15(+G).以IVS-Ⅱ-654(C-T)突变类型占首位.结论:血红蛋白电泳联合基因诊断是目前诊断β-地中海贫血可靠的实验方法.
作者:赵华;李代渝;何婧菁 刊期: 201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