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岑;马跃荣;史书龙;陈秋
目的:观察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6年10月至2010年10月重庆长安医院收治采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病例150例(男性106例、女性44例),根据结石直径分为<1cm组127例及≥1 cm组23例,回顾性分析、对比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结石直径<1cm患者碎石成功率(96.1%)显著高于≥1cm组(91.3%)(P<0.01).第1次输尿管镜碎石失败13例,其中输尿管镜无法前进至结石部8例(65.6%),碎石过程造成输尿管的损伤导致手术无法继续进行3例(24.6%),输尿管口扩张不足2例.第1次治疗失败的患者,再次输尿管镜碎石的成功率分别为80%(<1cm)和100%(≥1cm);而采用体外震波碎石术治疗成功率为100%(<1cm)和100%(≥1cm).术后门诊随访次数分别为1.09次(<1cm)和1.19次(≥1cm).150例患者中,9例(6%)发生输尿管镜碎石术相关并发症,泌尿道感染2例、血尿5例、剧烈疼痛1例、输尿管狭窄仅1例.结论: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高效、微创、安全,可作为输尿管下段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如初步输尿管镜碎石手术失败,后续辅助治疗采用体外震波碎石术具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周清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甲醛(FA)是一种无色、高度易燃的气体,是一种活性很高的化合物.甲醛能与不同的大分子物质发生反应,如蛋白质、核酸及小分子量物质如氨基酸.甲醛广泛应用于建筑、纺织、造纸业、合成木板、绝缘材料、油漆、塑胶、胶水及化妆品行业,在光化学烟雾、甚至水果中也有发现.因而越来越多的人暴露于有甲醛的环境当中[1].白血病是骨髓造血细胞,特别是白细胞和淋巴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突变后引起的造血组织癌变.随着环境污染的月益严重,环境甲醛暴露与白血病之间的关系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
作者:蒋龙扬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磨牙急性牙髓炎直接封失活剂法的效果.方法:选择260例磨牙急性牙髓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56例用直接封失活剂法,对照组104例用牙髓摘除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直接封失活剂法治疗磨牙急性牙髓炎是一种操作简单、快捷、安全、临床效果良好的方法,具有实用性及可推广性.
作者:何月琪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患者,男,27岁,因“活动后心累气促半年”入院就诊.查体:神志清楚,自动体位;体温37℃,血压115/78mmHg,呼吸20次/分;心界不大,心率108次/分,律齐,各听诊区均未闻及杂音;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速.超声检查:应用PHILIPSi E33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2~4 MHz.超声所见:各房室内径属正常范围.心室壁厚度正常,搏幅尚好.左心室腔内可探及2个独立异常回声团块,包膜完整,疑似带蒂.1个位于室间隔心尖段,大小约1.5cm×2.1cm;另1个位于左室下壁心尖段,大小约1.3cm×2.5cm;随心脏舒缩运动活动度较大.超声诊断:左室内多发性占位(粘液瘤?)(见附图).患者入院数日后在全麻及体外循环下行左心室内占位切除术.术中见:左室心尖和下壁包块附着,大小分别为2.5cm×2.0cm×2.0cm及2.0cm×2.0cm× 1.0cm,其蒂附着于左室侧后壁和乳头肌.将切除包块送病理活检,提示:血栓伴机化改变.
作者:王庆庆;高玉丽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无痛胃镜下套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方法:回顾分析我科肝硬化患者47例接受无痛胃镜下行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治疗的患者的护理问题及对策.结果:无痛组给药后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有不同程度下降,但大多在正常范围之内,术中无1例出血,医师对视野清晰度及食管蠕动情况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无痛胃镜下套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积极的术后监护,正确的治疗和护理方法对保证患者顺利恢复及减少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作者:降英;李昌平;余雪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内应用替罗非班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无复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行PCI治疗中发生无复流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62例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n=32)和对照组(n=30).两组手术方法相同,出现无复流现象后分别经冠状动脉内注入替罗非班和硝酸甘油.观察两组注射药物后首次和PCI中末次造影图像,评估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校正的TIMI帧数(CTFC),同时观察术后1周左室射血分数(LVEF)、术后60d内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及出血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替罗非班组2次冠状动脉造影TIMI 3级血流获得率、CTFC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LVEF、出血并发症高于对照组,PCI术后60d内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在不增加严重出血并发症的前提下可明显降低和改善ACS患者PCI后无复流现象,是一种有效的PCI辅助治疗手段.
作者:曾建辉;吕湛;曹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联合甲钴胺治疗晚期青光眼的疗效.方法:选择46例晚期青光眼行小梁切除术,术中应用可拆除调整缝线,术后联合应用口服甲钴胺糖衣片0.5g tid,连续3~6个月.结果:术前眼压平均值为38.97+2.91mmHg,术后眼压平均值为14.41+2.17 mmHg.术后2周视力提高大于两行10眼(21.74%),视力提高小于两行20眼(43.48%),不提高14眼(30.43%),减退2眼(4.34%),追踪观察6~24个月,无视力丧失.视野改善8眼(17.39%),视野不变34眼(73.91%),视野缩窄4眼(8.70%).结论:晚期青光眼通过小梁切除术,联合视神经保护剂的应用,可有效控制眼压,避免视力过早丧失.
作者:罗谦;彭洁;黎静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患者,男,45岁,因“阵发性心慌9年,发现血压高8年,呼吸困难4月”入院.9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慌,持续约2小时后到当地医院诊断为“阵发性室上速”,予“推药”后好转,以后上述症状反复发作,发作持续时间从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频率从1月1次到数月1次不等;8年前发现血压高达180/90m Hg,服用硝苯地平10mg tid控制在100~140/70~96mmHg之间;7年前来我院行射频消融术,术后数月再次出现心慌症状.4月前受凉后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伴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多汗,偶有左心前区疼痛,持续1~2min可消失.既往:无特殊.体检:T:36.5℃,P:120次/min,R:20次/min,BP190/130mmHg,心界左扩,余无异常.辅助检查:ECG:窦速,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TC:6.22 mmol/L;GLU:7.22 mmol/L,多次测空腹血糖7.3~9.3 mmol/L之间;CT:左肾上腺区肿块影,建议增强,心影重度增大;进一步行增强CT示:左侧腹膜后占位,结合临床考虑嗜铬细胞瘤可能性大,心影重度增大;心彩超:全心增大,左室收缩功能低,EF:36%.后诊断:①左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②射频消融术后.为进一步治疗,转入泌尿外科行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手术中发现左肾上腺1个直径约2cm的肿物,术后病理报告为嗜铬细胞瘤.术后随访1年,血压血糖血脂心率正常范围,症状消失.
作者:段丙军;黄维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评价微创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中期疗效.方法:自2006年2月至2008年8月,对31例高龄(平均73.4岁)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假体采用蒙太因双极头,均为非骨水泥型.29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2.5~6.0年,平均3.2年.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评估疗效.结果:手术切口长7~10cm,手术时间50~70min,术中出血100~240ml.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优19例,良8例,中2例,差2例,优良率达87.10%.结论:微创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较佳选择.
作者:唐华;陈浩贤;昝中学;陈思历;唐学军;杨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总结乐山地区儿童中毒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四川省乐山市人民医院儿科住院的93例儿童中毒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儿童中毒无明显季节性,年龄以1~3岁为主,农村多于城市,男性多于女性,中毒途径以消化道摄入多见,中毒种类以农药多见,中毒原因以误服为主,年长儿可见自杀、自慰性服毒,小婴儿偶见误服家长的毒麻药品,临床表现以神经系统受累为主,其次为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等.结论:儿童中毒是儿科常见意外伤害,防治应以防为主,年幼儿做好监护及毒物管理工作,年长儿注意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
作者:岑琴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以空心菜为原料,研究不同的原料处理方式,对叶绿素提取率的影响.方法: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吸光度作为评价提取条件的评判依据,根据Amon公式计算叶绿素的含量.结果:通过实验得到叶绿素的佳提取条件是用烫漂晒干法干燥原料,经蒸馏水浸泡30min复水,用95%酒精为溶剂,在60℃水浴中搅拌提取2h.结论:空心菜富含天然绿色素,提取的色素稳定性较高,颜色鲜艳,是提取天然色素的理想原料.
作者:谢惠波;曹家松;龚红月;黄莉;陈平平;夏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细胞外液不同的钠浓度对培养新生小鼠心肌细胞Na+电流的影响.方法:采用膜片钳技术,在浴液不同的钠离子浓度下,记录培养新生小鼠的心肌细胞钠电流的激活、失活以及恢复曲线.结果:相对于低钠浴液,高钠浴液记录的培养新生小鼠心肌细胞钠电流明显延迟,电流幅度增加也不明显,激活曲线不圆滑.结论:胞外高钠不是记录钠电流合适的实验方案.
作者:李涛;李鹏云;雷明;李妙龄;陈桂兰;杨艳;曾晓荣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患者,女,2岁,因经常哭闹,跛行入院.查体:双髋左低右高,双下肢相差2~3cm,右足巴彬森氏征及踝阵挛均阳性.双下肢肌力减退,右下肢Ⅲ级,左下肢Ⅳ级.行MIRI检查示T11~12平面髓外硬膜下梭形肿块,边界清楚,呈混杂信号,其内见脂肪成分及钙化信号.MRI诊断:T11~12平面髓外硬膜下畸胎瘤(见附图).术中见髓外硬膜下肿块,边界清晰,切开瘤壁见豆渣样内容物,混有黄色脂肪成分和1钙化灶.病理诊断为畸胎瘤.
作者:廖波;韩福刚;牟晓庆;罗利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了解“5.12”汶川大地震后灾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间变化趋势,为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整群抽取地震后在成都异地复课的汶川县3所中学的学生,采用SCL-90自填式量表分别于震后4个月、7个月和10个月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测评.结果:3次调查结果显示SCL-90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均呈下降趋势(P<0.01).与中国青年常模比较,在地震后的3个阶段几乎均高于中国青年常模平均水平.结论:汶川地震灾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有必要采取长期持续且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
作者:刘娅;张俊辉;李爱玲;韩天旭;叶运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口腔颌面部损伤的临床特点及评价口腔颌面部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对568例颌面部损伤的发病情况、致伤因素、外伤情况分布进行统计分析,对软组织损伤进行清创缝合和控制感染,对外伤牙进行相应处理,颌骨骨折予以牵引复位、颌间固定或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结果:568例软组织伤均获治愈;89例外伤松动牙和38例牙槽骨骨折者治愈118例(92.9%),拔牙者9例;22例颌骨骨折和1例颧骨颧弓骨折均全部治愈.结论:颌面部损伤的急救处理应有整体观念,应特别注意全身情况,尤其是有无颅脑损伤.软组织伤予以清创缝合;牙齿损伤应尽量保存牙齿,外伤脱位的完整牙齿予以再植,骨折线上的牙齿虽然松动也应尽量保留,给予固定,以利咬(牙合)关系的恢复.
作者:任志伟;李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基层医生的营养知识认知状况的分布情况,为制定相应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填式问卷方式对219名基层医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生的营养知识总得分62.8±10.9,其中基础营养知识得分为34.1 ±6.3,临床营养知识总得分为28.7±7.0,及格率分别为59.8%、76.7%、42.5%,基础营养知识得分显著高于临床营养知识得分.不同科室和不同年龄组的医生营养知识得分有差异.结论:基层医生的营养知识认知分布不均衡,应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其营养知识水平.
作者:杨艳;苏红卫;刘杰;陈润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孙同郊,女,1928年生,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曾任第一、二届中国中医学会理事,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肝胆疾病防治研究,是我国著名中西医结合肝病专家,四川省第一批名中医,第三批全国师承导师,获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发的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孙老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科研工作50余年,有较深厚的中医理论水平及丰富的临床经验.学术上主张博采众长,择益而从,学无中西,西为中用.注重辨证论治,并结合辨病和参考微观检测指标,灵活立法处方用药.其独特的中医、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法,满意的临床疗效,高尚的医德,深受病员欢迎、同行敬佩.擅治内科杂病、肝胆病、老年病.
作者:魏嵋;汪静;杨思进;米绍平;刘鹏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心源性脑栓塞(CCE)的临床特点、栓塞部位和预后.方法:对48例心源性脑栓塞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14例(29%;好转26例(54%;死亡8例(17%,其中死于脑疝4例,急性左心衰竭2例,心脏骤停1例,1例放弃治疗者于出院后死亡.出院时生活不能自理8例,严重致残率为20%;生活能够自理或部分自理32例,占80%.结论:风湿性心脏病伴心房纤颤是心源性脑栓塞的主要病因,积极纠正和预防各种原发心脏疾病,减少或消除栓子来源,可减少CCE的发生.
作者:魏大萍;陈峰;雷雪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壳聚糖/β-甘油磷酸钠凝胶用作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载体体外构建可注射型组织工程软骨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壳聚糖/β-甘油磷酸钠制成注射型细胞/凝胶复合物并行体外成软骨诱导培养,通过倒置显微镜、扫描电镜和组织学检查等观察细胞在凝胶内黏附、生长、增殖、向软骨细胞分化及形成软骨样组织等情况.结果:在体外成软骨培养条件下,壳聚精凝胶支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长、增殖、向软骨细胞分化并形成软骨样组织.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壳聚糖/β-甘油磷酸钠凝胶复合物,有望用作可注射型组织工程软骨修复软骨缺损.
作者:李忠;叶里子;陈歌;王治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ETV)对慢性重症乙型肝炎临床疗效的影响,并比较慢性重症乙型肝炎早、中、晚期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期间收治的251例慢性重症乙型肝炎早、中、晚期患者按同期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综合内科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恩替卡韦.定期观察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HBV DNA载量及患者的治愈、好转率.结果:治疗组在血清生化学、HBV DNA载量、临床综合疗效方面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能显著提高总有效率,特别是早期给药更显著降低HBV DNA载量、降低病死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能有效提高重型肝炎治疗有效率,降低病死率,其疗效与抑制病毒复制有关,临床上应早期使用疗效更佳.
作者:王林;张鸿;张人风;金鸿;高峰 刊期: 201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