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庆庆;高玉丽
患者,女,47岁,因发现左乳包块2年,进行性长大半年入院.包块初发时约拳头大小,近半年来进行性长大,院外非手术治疗无效.入院时查体:生命体征正常,左乳见1巨大包块,皮肤表面血管充盈扩张明显并有局灶性皮肤溃疡形成;测量肿瘤约45cm×35cm×28cm大小(图1),左腋下能扪及肿大淋巴结.术前彩色多普勒提示肿瘤为分叶状,不透明,与周边组织界限清晰,小的病灶边缘界限稍模糊,腋下见多个孤立肿大淋巴结.钼靶乳腺摄片可见圆形以及分叶状高密度的巨大肿块瘤影像,边缘光整,未见钙化灶.
作者:叶念;左怀全;权毅;夏冬;王元正;徐亮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川崎病(KD)患儿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及一氧化氮(NO)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KD冠脉损害中的作用.方法:用固相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各组患儿血清中MMP-3、TIMP-1的水平,用硝酸还原法检测各组患儿血清中NO的水平.结果:川崎病CAL组血清MMP-3、MMP-3/TIMP-1与NCAL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血清TIMP-1水平较NCAL组明显降低(P<0.01);KD急性期和恢复期MMP-3、TIMP-1、MMP-3/TIMP-1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均明显升高(均P<0.01).川崎病CAL组NO水平明显高于NCAL组(P<0.05);血清MMP-3与NO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898,P<0.01);血清中TIMP-1与NO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772,P<0.01).结论:川崎病CAL组血清MMP-3和NCAL组相比明显升高,提示MMP-3可以作为KD伴发冠脉损害的血生化指标之一.KD急性期MMP-3、TIMP-1、MMP-3/TIMP-1水平明显高于恢复期和对照组,提示MMP-3、TIMP-1、MMP-3/TIMP-1可作为早期诊断川崎病的一个客观生化指标.NO过度表达参与了KD急性期冠脉损害的发生发展,可以将循环中NO水平作为判断KD冠脉损害的一个有效指标.
作者:陈书琴;杜娟;朱红枫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患者,男,45岁,因“阵发性心慌9年,发现血压高8年,呼吸困难4月”入院.9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慌,持续约2小时后到当地医院诊断为“阵发性室上速”,予“推药”后好转,以后上述症状反复发作,发作持续时间从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频率从1月1次到数月1次不等;8年前发现血压高达180/90m Hg,服用硝苯地平10mg tid控制在100~140/70~96mmHg之间;7年前来我院行射频消融术,术后数月再次出现心慌症状.4月前受凉后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伴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多汗,偶有左心前区疼痛,持续1~2min可消失.既往:无特殊.体检:T:36.5℃,P:120次/min,R:20次/min,BP190/130mmHg,心界左扩,余无异常.辅助检查:ECG:窦速,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TC:6.22 mmol/L;GLU:7.22 mmol/L,多次测空腹血糖7.3~9.3 mmol/L之间;CT:左肾上腺区肿块影,建议增强,心影重度增大;进一步行增强CT示:左侧腹膜后占位,结合临床考虑嗜铬细胞瘤可能性大,心影重度增大;心彩超:全心增大,左室收缩功能低,EF:36%.后诊断:①左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②射频消融术后.为进一步治疗,转入泌尿外科行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手术中发现左肾上腺1个直径约2cm的肿物,术后病理报告为嗜铬细胞瘤.术后随访1年,血压血糖血脂心率正常范围,症状消失.
作者:段丙军;黄维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评价微创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中期疗效.方法:自2006年2月至2008年8月,对31例高龄(平均73.4岁)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假体采用蒙太因双极头,均为非骨水泥型.29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2.5~6.0年,平均3.2年.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评估疗效.结果:手术切口长7~10cm,手术时间50~70min,术中出血100~240ml.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优19例,良8例,中2例,差2例,优良率达87.10%.结论:微创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较佳选择.
作者:唐华;陈浩贤;昝中学;陈思历;唐学军;杨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中药提取的传统方法包括浸渍法、渗漉法、煎煮法、热回流提取法,但这些方法普遍存在着有效成分提取率不高,杂质清除率低,能耗高,生产周期长等缺点,直接影响了中药制药产业的发展.为提高中药质量,让中药步入国际市场,一些现代高新工程技术正不断地被借鉴到中药生产中来,一方面使中药生产更加符合传统的中医药理论,确保用药的质量要求,另一方面也提高了现有中草药资源的利用率.因此将对以下几种研究和应用较多且有发展前景的中药提取分离方法作一综述.
作者:杨桂林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了解“5.12”汶川大地震后灾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间变化趋势,为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整群抽取地震后在成都异地复课的汶川县3所中学的学生,采用SCL-90自填式量表分别于震后4个月、7个月和10个月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测评.结果:3次调查结果显示SCL-90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均呈下降趋势(P<0.01).与中国青年常模比较,在地震后的3个阶段几乎均高于中国青年常模平均水平.结论:汶川地震灾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有必要采取长期持续且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
作者:刘娅;张俊辉;李爱玲;韩天旭;叶运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无痛胃镜下套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方法:回顾分析我科肝硬化患者47例接受无痛胃镜下行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治疗的患者的护理问题及对策.结果:无痛组给药后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有不同程度下降,但大多在正常范围之内,术中无1例出血,医师对视野清晰度及食管蠕动情况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无痛胃镜下套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积极的术后监护,正确的治疗和护理方法对保证患者顺利恢复及减少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作者:降英;李昌平;余雪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磨牙急性牙髓炎直接封失活剂法的效果.方法:选择260例磨牙急性牙髓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56例用直接封失活剂法,对照组104例用牙髓摘除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直接封失活剂法治疗磨牙急性牙髓炎是一种操作简单、快捷、安全、临床效果良好的方法,具有实用性及可推广性.
作者:何月琪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肾间质纤维化是各种病因引起进行性肾损害的主要病理特征,几乎是各种肾脏疾病进展到终末期肾衰竭的共同途径和主要病理基础.在肾组织活检标本的分析中发现,肾小球疾病时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与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的程度相关,而与肾小球内炎症细胞浸润程度无关[1].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对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机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多种细胞因子及其抑制剂对肾间质纤维化起着重要作用,对于肾间质纤维化的治疗提供了理想的靶点.本文将着重归纳针对细胞因子靶向作用在肾间质纤维化治疗中的新研究,探索人群中肾间质纤维化治疗的新途径.
作者:江燕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时对外周血中血浆肾素活性(PRA)、脑钠肽(BNP)及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97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地高辛)和治疗组(常规治疗药物+比索洛尔),治疗24周,测定治疗前后2组外周血中PRA及BNP水平.同时比较2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的改变.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中PRA、BN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外周血中PRA、BNP水平较常规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组LVEF和LVEDD明显改善(P<0.05).结论:比索洛尔能抑制慢性心衰患者神经内分泌的过度激活,改善患者左心室功能.
作者:何江;杜一平;刘丽;梁超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没食子酸(gallic acid,GA)又名五倍子酸,是一种天然产物化学成分,化学命名为3,4,5-三羟基苯甲酸,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广泛存在于掌叶大黄、大叶桉、山茱萸、干屈菜、马桑、化香树、乌桕、石榴、赶黄草、阿拉伯相思树等植物中,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多酚类化合物.研究者们不断发现没食子酸的药理作用,并进行了深入研究使其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对此,现将没食子酸的研究新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柯发敏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对牙齿解剖的掌握是口腔临床操作的基础.下颌后牙复杂的解剖形态是现代根管治疗术长期面临的挑战.下颌恒磨牙包括下颌第一、第二前磨牙,下颌第一、第二磨牙.其解剖形态研究内容涉及到牙根数目、根管数目、根尖形态,牙体解剖变异、以及性别和种族背景等.不同形态的牙、同一牙的不同牙根具有不同的根管系统特征.本文就下颌后牙牙体牙髓解剖学研究概况综述如下.1 下颌第一前磨牙牙体牙髓解剖形态研究概况下颌第一前磨牙是前磨牙中体积小、颊舌尖高度差别大者.颌面呈卵圆形有横嵴,牙根扁而细长,根尖略弯向远中,近中面常有根面纵沟[1].
作者:王瑶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6年10月至2010年10月重庆长安医院收治采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病例150例(男性106例、女性44例),根据结石直径分为<1cm组127例及≥1 cm组23例,回顾性分析、对比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结石直径<1cm患者碎石成功率(96.1%)显著高于≥1cm组(91.3%)(P<0.01).第1次输尿管镜碎石失败13例,其中输尿管镜无法前进至结石部8例(65.6%),碎石过程造成输尿管的损伤导致手术无法继续进行3例(24.6%),输尿管口扩张不足2例.第1次治疗失败的患者,再次输尿管镜碎石的成功率分别为80%(<1cm)和100%(≥1cm);而采用体外震波碎石术治疗成功率为100%(<1cm)和100%(≥1cm).术后门诊随访次数分别为1.09次(<1cm)和1.19次(≥1cm).150例患者中,9例(6%)发生输尿管镜碎石术相关并发症,泌尿道感染2例、血尿5例、剧烈疼痛1例、输尿管狭窄仅1例.结论: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高效、微创、安全,可作为输尿管下段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如初步输尿管镜碎石手术失败,后续辅助治疗采用体外震波碎石术具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周清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鼻泪管支架值入术治疗鼻泪管阻塞的护理.方法:对106例(110眼)经逆行扩张鼻泪道后植入鼻泪管支架治疗鼻泪管阻塞的患者进行积极的护理,观察其疗效.结果:110眼中,成功植入鼻泪管支架106眼,手术成功率96.4%,成功的106眼术后随访3个月,有效率为92.5%;随访1+年,有效率为80.2%.结论:鼻泪管支架植入术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治疗鼻泪管阻塞的方法,而手术前后合理的护理措施对保证手术疗效十分重要.
作者:陈莹;干锦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技术在地震致脊柱骨折复合伤患者救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5.12”汶川大地震致脊柱骨折复合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按损伤控制理论分三阶段治疗,经早期处理,进一步复苏后再行确定性手术,随访患者治疗结果,评估其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按损伤控制治疗效果满意,无死亡病列发生.12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24月,脊柱矫形满意,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5例伴神经损伤者除1例截瘫外,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都有1~2级的恢复.结论:地震致脊柱骨折复合伤是严重的创伤,及时应用损伤控制技术可以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降低伤残率.
作者:王松;康建平;王高举;钟德君;王清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基层医生的营养知识认知状况的分布情况,为制定相应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填式问卷方式对219名基层医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生的营养知识总得分62.8±10.9,其中基础营养知识得分为34.1 ±6.3,临床营养知识总得分为28.7±7.0,及格率分别为59.8%、76.7%、42.5%,基础营养知识得分显著高于临床营养知识得分.不同科室和不同年龄组的医生营养知识得分有差异.结论:基层医生的营养知识认知分布不均衡,应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其营养知识水平.
作者:杨艳;苏红卫;刘杰;陈润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联合甲钴胺治疗晚期青光眼的疗效.方法:选择46例晚期青光眼行小梁切除术,术中应用可拆除调整缝线,术后联合应用口服甲钴胺糖衣片0.5g tid,连续3~6个月.结果:术前眼压平均值为38.97+2.91mmHg,术后眼压平均值为14.41+2.17 mmHg.术后2周视力提高大于两行10眼(21.74%),视力提高小于两行20眼(43.48%),不提高14眼(30.43%),减退2眼(4.34%),追踪观察6~24个月,无视力丧失.视野改善8眼(17.39%),视野不变34眼(73.91%),视野缩窄4眼(8.70%).结论:晚期青光眼通过小梁切除术,联合视神经保护剂的应用,可有效控制眼压,避免视力过早丧失.
作者:罗谦;彭洁;黎静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经乳晕切口切除乳腺良性病变的美容效果.方法:对经乳晕切口切除乳腺良性肿瘤22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访美容效果.结果:切口均甲级愈合,乳头无坏死,3~6月后瘢痕软化,乳房无变形,外观无明显改变.随访3~36月,乳头、乳晕敏感度无减弱,也未出现其他并发症.结论:经乳晕切口切除乳腺良性肿瘤后瘢痕具有隐蔽性,可适合于符合指征的病人.
作者:何山;郑轲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细胞外液不同的钠浓度对培养新生小鼠心肌细胞Na+电流的影响.方法:采用膜片钳技术,在浴液不同的钠离子浓度下,记录培养新生小鼠的心肌细胞钠电流的激活、失活以及恢复曲线.结果:相对于低钠浴液,高钠浴液记录的培养新生小鼠心肌细胞钠电流明显延迟,电流幅度增加也不明显,激活曲线不圆滑.结论:胞外高钠不是记录钠电流合适的实验方案.
作者:李涛;李鹏云;雷明;李妙龄;陈桂兰;杨艳;曾晓荣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环孢霉素中毒性肾损伤大鼠血液流变学的改变.方法:实验大鼠分为3组,对照组,环孢霉素中毒组及参麦注射液处理组,分别橄榄油灌胃,环孢霉素灌胃,环孢霉素灌胃同时参麦注射液腹腔注射,连续4周后,取肾组织病理观察并行肾小管损伤评分,测血肌酐、尿素氮和血流变学指标.结果:环孢霉素中毒大鼠,肾脏功能明显受损,血肌酐、尿素氮明显增高;血液呈高粘滞状态,全血粘度和红细胞压积显著降低,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显著增高,与环孢霉素中毒组相比,参麦注射液组大鼠肾脏功能受损明显减轻,血肌酐、尿素氮降低,血流变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结论:环孢霉素中毒引起的肾脏功能损伤的机制与血液的高粘滞状态有关,参麦注射液能通过改善血流变性从而减轻肾损伤.
作者:黄珀;邓勇;张春梅;陈蓉;王顺容;万英;罗娜 刊期: 201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