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琼;陈霞
目的:建立复方氨酚烷胺胶囊中对乙酰氨基酚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方法:采用Water Spherisorb C18(5μmm 4.6×150m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20:80:0.5);检测波长为249nm.结果:该方法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5%,RSD为0.67%(n=4).结论:可用于测定复方氨酚烷胺胶囊中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
作者:王中兰;冯碧敏;陈菊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从1895年伦琴第一张X平片的诞生到如今64层螺旋CT以及3.0T磁共振等技术的临床应用,医学影像走过了110余年的曲折历程,对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医学影像在医学诊断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作者:唐光才;欧光乾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多种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用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测定分析45例乳腺癌患者和50份正常对照人群血清的12种常见的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糖原125(CA125),糖原15-3(CA15-3),糖原242(CA242),糖原19-9(CA19-9),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铁蛋白(FER),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人生长激素(HGH).结果:45例乳腺癌患者血清中有36例血清肿瘤标志物为阳性(敏感性为80%),50份正常对照血清中有4例血清出现肿瘤标志物(特异性92%).结论:多种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对乳腺癌患者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雷开键;贾钰铭;裴玲;殷圣群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我科从2000年开始,坚持对麻醉专业本科实习生开展医学英语教学,主要学习麻醉方面的专业英语,使学生对常用麻醉专业的英文术语有一定的了解,为学生学习医学英语打下一定的基础.现将几年来的实施情况和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欧册华;唐显玲;王晓斌;魏继承;石恒林;屈强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组织谐波显像对胆囊小隆起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2例胆囊小隆起病变患者进行基波显像和谐波显像对比观察.结果:组织谐波显像对胆囊小隆起病变的边缘、内部回声、胆囊壁显示清晰度优于基波显像.结论:组织谐波显像能明显提高图像质量,使胆囊小隆起病变的显示率和准确性明显提高.
作者:万映;张策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脾动脉部分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的临床处理.方法:23例脾功能亢进患者均经皮穿刺行脾动脉分支栓塞治疗,并注意栓塞的范围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23例患者中22例血细胞成分均有不同程度回升或恢复正常,无1例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或死亡.结论:脾动脉部分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注意脾脏栓塞的范围,预防性抗感染治疗,控制腹胀,治疗腹水,加强保肝治疗及其它对症处理,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涂国建;李玉伟;郭召友;李云辉;斯光晏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认识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CT表现.方法:选用11例临床资料较完整,经钡餐检查诊断为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病例行上腹部CT扫描(9例平扫,2例增强,2例同时行俯卧位平扫)观察胃及十二指肠有无扩张,肠系膜上动脉对十二指肠的压迫以及小肠内造影剂情况.结果:①11例胃及十二指肠球部,降段及部分水平或升段有不同程度扩张;②11例肠系膜上动脉对十二指肠水平或升段形成明显光滑压迹,压迹前后肠管管径差异明显,有截然分界现象;③进入小肠内造影剂较少,2例俯卧位时见小肠造影剂明显增多.结论:CT可以直接显示肠系膜上动脉对十二指肠的压迫,同时对非血管性压迫引起的十二指肠梗阻有鉴别意义.
作者:曹存友;郑明;黄升刚;赵志贤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特征为粉刺、丘疹、脓疱、囊肿、结节、以及常有瘢痕.它是一种青春期疾病,90%的青少年在不同程度上患有此病.其治疗方法很多,近年来也取得一些进展,现综述如下.
作者:周培媚;熊霞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流鼻涕是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症状之一,多系自限性,一般3~4天自愈,但有很大一部分患儿不能自愈,有的流鼻涕还相当顽固,治疗效果不好,故研究它的治疗方法很有意义.
作者:胡敏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了解维思通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依从性.方法:对我院门诊和住院首发精神分裂症100例患者用维思通治疗3月时,有68例依从性较好,后继续治疗12月,在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3月、9月、12月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结果:维思通治疗精神分裂症12月随访治愈25例,显著好转37例,有效6例,无效18例.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治疗前后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维思通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确切,依从性好,不良反应少.
作者:瞿波;白克镇;张雪丽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通过细致周密的护理过程尽量避免接受ATV-NDV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方法:对ATV-NDV疫苗的制备及治疗全过程采取一系列护理措施.结果:接受ATV-NDV治疗者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ATV-NDV治疗是生物治疗的一种,对术后肿瘤患者提供了难得的辅助治疗机会.其制备及治疗过程相当复杂,为保证治疗的安全有效,必须做好各阶段的护理.
作者:熊永祥;郑熙琳;雷开键;贾钰铭;魏彪;黄启静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下腔静脉的变异类型包括双下腔静脉、左下腔静脉、下腔静脉肝后段缺失等,当肾切除处理肾蒂时应注意有无下腔静脉变异,切勿损伤左侧下腔静脉[1].由于发育异常而致双下腔静脉并不多见,据李瑞祥统计国内调查1292具尸体见有双下腔静脉的仅15例,其出现率为1.116%±0.29%,欧美人调查1271具尸体,双下腔静脉的出现率为1.03%±0.16%,日本人794具尸体中出现双下腔静脉的有10具,出现率为1.26±0.39%,因此人类双下腔静脉的出现率为1.14%±0.18%[2].截至2005年止,国内总共报告双下腔静脉36例,故双下腔静脉确系较为少见的变异.笔者在局部解剖学课上作尸体解剖时见有1例,现予报告.
作者:胡佳;蓝顺清;胡兴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对我院2004年10月至2005年10月间腹腔镜单纯性阑尾切除与传统阑尾切除术临床治疗资料进行比较研究.
作者:陈勇;罗义;吴科;周亮;门兴宽;高庆友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患者血清中CRP和免疫球蛋白的变化及其对疾病的影响.方法:采用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RP和免疫球蛋白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患者血清CRP和免疫球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血清CRP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而血清免疫球蛋白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免疫功能紊乱,检测血清中CRP和免疫球蛋白对疾病的诊断、指导治疗和评价预后的重要意义.
作者:彭宇生;王鹏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对我院2001~2004年收治的青光眼患者抗青光眼手术治疗的病历分析,总结术后发生浅前房的原因,以指导临床手术,减少术后浅前房的发生并及时正确处理.方法:对289例(347只眼)青光眼患者行巩膜下咬切术虹膜切除术的病历进行分析.结果:347只眼中,术后33只眼(9.5%)发生浅前房.经分析其原因有:①引流过畅(15/33只眼,占45.5%);②结膜瓣漏(5/33,占15.2%);③脉络膜脱离(3/33,占9.1%);④葡萄膜炎(2/33,占6.1%);⑤恶性青光眼(2/33,占6.1%);⑥综合原因(两种以上原因)(6/33,占18.2%).经治疗后,除1例恶性青光眼转上级医院外,前房均恢复正常.结论:抗青光眼手术出现术后浅前房的发生率高,但及时发现,针对原因,正确处理,可以纠正.
作者:肖贤柳;沈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有效减少尼莫地平输注中药液残留的方法.方法:将使用尼莫地平注射液的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输注尼莫地平注射液时,待茂菲氏滴管上段无药液流下,即更换药液瓶.实验组输注尼莫地平注射液时,待茂菲氏滴管上段无药液流下,下拉绿色针座插瓶针,使针头斜面至瓶塞口低处,引出瓶内残留药液,再更换药液瓶.将2组取下的尼莫地平药液瓶启开后倒出瓶内残留药液于小药杯中,用1ml注射器抽取计量.结果:对照组药液瓶残留药液量为3.0±1.5ml,实验组药液瓶残留药液量为0.3±0.1ml,P<0.05.结论:更换药液瓶时采用实验组的方法,能有效减少药液瓶内残留药液,保证临床用药的准确性.
作者:刘珉甬;陈海英;吴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现在对于缓控释制剂的研究不仅在空间方向上要求局部靶向给药,还在时间方向上要求提高对药物体内释放的控制.但是很多缓控释制剂在体内受吸收部位等因素的多变性影响不能充分发挥缓控释作用[1].
作者:范虹;张鸿珂;罗凤琴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隧道式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体植入的手术技巧及临床效果.方法:对368例388眼白内障采用9点钟到13点钟之间做反眉状或直线形隧道小切口约5~6mm,1/2巩膜半层切开,做成巩膜遂道弹性切口,小的较软的核用圈匙一次性取出,较大而硬的核用碎核器分成两块分次取出.结果:术后1周视力达0.5有317眼占81.7%,角膜散光度1.55±0.50,术后1月视力达0.5有355眼占91.5%,角膜散光度0.85±0.75.结论:该术式切口小、愈合良好,视力恢复快,而且手术易于掌握,适应证广,不需昂贵超声乳化设备,费用低.
作者:陈智刚;李燕平;杨乾芳;余赛;关方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丙型肝炎(HCV)为全球流行性疾病,据估计全球HCV感染者超过1亿人.每年受HCV新感染者在100万以上.HCV是一个单股正链RNA,属黄病毒科,编码约9600个核苷酸,可分为5'末端、3'末端和位于两个末端之间的约9400个核苷酸的开放读码框,编码由3010或3011个氨基酸组成的前蛋白多肽.
作者:陈霞;李昌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患者,男,80岁,以左侧阴囊内进行性长大包块1+年收入院.1+年以来包块长至成人拳头大小,无疼痛,无腹胀、腹痛,小便排出无障碍.生命体征正常.专科情况:阴茎无畸形,左侧阴囊内扪及一成人拳头大小包块,质韧,边界清楚,向上延伸至腹股沟区,可推动,未扪及左侧睾丸.
作者:郑莉;杨斯皓;李波 刊期: 200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