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T导向经皮细针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

彭志远;宋争放;姚健;施崇敏;朱劲

关键词:穿刺活检, CT导向, 临床应用
摘要:CT导向经皮细针穿刺活检属于介入性放射学,是在不作手术的情况下,经皮穿刺抽吸获取病变组织作病理细胞学诊断的方法.我院于1999年7月以来共开展30例,现报告于下.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一起大学生疥疮暴发流行的调查

    2001年10月20日至12月21日,我校大学生中发生一起疥疱暴发流行,现报告如下.1 流行病学调查1.1 发病率与流行情况

    作者:陈善喜;陈德芬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人工心脏瓣膜替换130例报告

    目的:探讨人工心脏瓣膜替换术中的心肌保护及围术期处理.方法:对1988.5~2000.5我院130例人工心脏瓣膜替换术的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比较晶体冷停跳液与温氧合血停搏液的心肌保护效果及围术期处理原则.结果:1993年以前59例应用冷晶体停跳液和1993年以后71例应用温氧合血停搏液进行心肌保护比较,病死率和术后并发症有明显差别.结论:人工心脏瓣膜替换术中应用温氧合血停搏液的心肌保护和良好的围术期处理及手术方法的改进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和减少手术并发症是十分有益的.

    作者:谢邦富;沈回春;彭华利;李远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鼻中隔电池烧伤致穿孔1例

    患儿,女,3岁.因右鼻腔电池(纽扣样)取出2周,伴鼻腔发臭1天于2001年9月28日入院.2周前患儿玩耍时将一枚电池(纽扣样)塞入右鼻腔,当日在外院门诊将电池取出,鼻腔未作特殊处理.1天前其母亲发现患儿鼻腔呼气中有臭味,遂来我院就诊,门诊以右鼻腔异物?右鼻腔碱烧伤收入院.查体:外鼻无畸形,鼻中隔中前份两侧均有较多暗褐色痂块,痂块质硬、触痛、不易取出,鼻粘膜充血、肿胀不明显,右鼻腔少许粘涕,双鼻腔均未见异物及新生物.

    作者:颜光堂;肖世强;王小琴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红外线理疗在尿道下裂术后应用

    1 临床资料本组36例,年龄1~16岁,平均5.8岁,其中阴茎型24例,阴茎阴囊型9例,阴囊型3例,均伴不同程度阴茎下曲畸形,手术一期尿道成形重建新尿道3.0~5.5cm,平均3.5cm.

    作者:吴大勇;徐小川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胃低度恶性神经鞘瘤1例

    1 一般资料患者,女性,20岁.上腹饱胀不适1年.近两次解黑大便后头昏眼花.查体:剑下有压痛,未扪及包块.胃镜:幽门前壁有4cm×3cm大的包块隆起.钡餐显示:幽门部占位并有龛影.手术发现:幽门近端前壁有4cm×3cm大的包块.行胃大部切除术.

    作者:宋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基层医院重型颅脑伤患者气管切开的临床体会(附106例报告)

    我院自1993年8月~2000年12月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468例,106例行气管切开,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智仁;王萍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我院试行学分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探讨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将占主导地位,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将越来越取决于教育的发展,取决于科学技术和知识创新的水平.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及加入WTO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近年来各高校进行了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探索,教与学的竞争机制逐步引入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和教学活动中.

    作者:代天祥;谭群英;吕春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胃结核1例报告

    患者,女,25岁,上腹疼痛1+年,胃镜提示胃癌.入院行全胃切除术.手术见肿物由胃体向贲门方向浸润,侵及浆膜,表面有粟粒状种植结节,第3~12、14组淋巴结肿大,行全胃切除及淋巴清扫,术后组织送检.

    作者:唐红;唐学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脑血管病基因治疗

    脑血管由于其特殊的位置和血脑屏障的存在,脑血管病的基因治疗更为复杂.随着近年导管血管基因转移技术的成熟,特别是颈动脉和颅内血管基因转移在体内和体外(in vivo and in vitro)的成功实施,使脑血管病的基因治疗研究不断发展,并就目前的研究基础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现综述如下.

    作者:吴峰阶;何延政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灌肠合剂对家兔急性毒性试验

    1 试验材料1)受试材料:灌肠合剂100ml/瓶(系临床成人日用量).每毫升约含生药0.81克.试验用浓度约为4.86/ml生药,由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自制(批号9801109).稀释液用蒸馏水.对照组用蒸馏水.

    作者:许琼;王红星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PRL检测对诊断垂体肿瘤的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血清垂体泌乳素(PRL)浓度的检测,了解PRL对诊断垂体肿瘤的临床意义.方法:体外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检测PRL,其中60例垂体瘤患者,25例手术后患者,54例健康志愿者.结果:垂体瘤患者与正常比较,垂体瘤患者血清PRL明显升高(P<0.01),敏感性73.33%.结论:血清PRL检测是诊断垂体肿瘤的一种有效、安全、方便、经济的方法.

    作者:陈伯勋;陈跃;谭蓓蓓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二陈汤在戒毒治疗中的应用

    近年来,国内使用非阿片类药物治疗海洛因依赖,常并用莨菪类药物,为了解决因使用莨菪类药物引起呼吸道腺体分泌减少,咳痰困难的治疗矛盾,本人试用中药二陈汤加减来改善戒毒病人痰液粘稠问题,临床疗效甚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晓祥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右心室起搏联合β-阻滞剂治疗心衰伴慢房颤

    目的:观察右心室起搏后联合β-阻滞剂对慢性心衰伴缓慢房颤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7例慢性心衰伴缓慢房颤患者安置心室起搏器(VVI),再加口服倍他乐克,分别对照治疗前后1年患者临床症状、超声心功能、左心房室大小;结果:27例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心功能有改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1).左心房室大小有变化,但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右心室起搏联合β-阻滞剂倍他乐克对治疗心衰伴慢房颤有效.

    作者:梅霞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牙列缺损及牙列间隙修复前的正畸治疗

    目的:对20例牙列缺损及牙列间隙同时伴有错NFDA5畸形的患者进行了修复前的正畸治疗,使正畸治疗能为牙列缺损及牙列间隙的修复创造良好的条件,使牙列缺损及间隙修复后在功能上、美观上都能达到满意效果.方法:正畸治疗主要采用方丝弓、直丝弓矫治技术.牙列缺损的修复主要采用活动义齿修复10名,固定义齿修复10名(以烤瓷为主).结论:牙列缺损及牙列间隙修复前正畸是一种可行的比较完善的治疗方法.

    作者:明洪菊;刘长春;张丹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穴位埋线治疗60例黄褐斑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对黄褐斑的疗效.方法:选择一组能调节女性内分泌的穴位如肝俞、肾俞、足三里等穴位进行埋线治疗60例患者,观察3~6个疗程.结果:33例基本痊愈,15例显效,9例好转,3例无效.结论:穴位埋线治疗黄褐斑有满意疗效.

    作者:蒋晓丽;涂玲;刘梁友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低位阻生智齿拔除后局部并发症的预防

    目的:预防和减少下颌低位阻生智齿拔除术后并发症.方法:将阿斯匹林0.3g、地塞米松0.75mg、灭滴灵0.2g制成细粉,将1cm×1cm大小明胶海绵制成微球与药粉混合,分成3小份.共收集行下颌低位阻生智齿拔除术病例100例,治疗组(treatment group, T)与对照组(comparison group,C)各50例,只在治疗组牙槽窝放药粉海绵,分别于术后1、2、3、7d观察术后并发症.结果:T组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且症状轻.结论:阿斯匹林、地塞米松、灭滴灵、明胶海绵微球能有效预防下颌低位阻生智齿拔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综合预防功能.

    作者:谢家敏;田卫东;李罡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农村献血员铁缺乏症的调查

    目的:了解农村献血员中铁缺乏症发生情况.方法:分别随机测定845名男女献血员和147名男女健康对照者的血清铁蛋白等7项铁参数,诊断和计算其铁缺乏症及缺铁各期的发生率.结果:铁缺乏症和IDA的发生率,男女献血员明显高于男女对照组,不同献血年限间,献血1~5年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6~10年、11~15年、≥16年三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农村男女献血员铁缺乏症发生率较高,特别是献血超过5年者缺铁明显加重,这与献血后铁剂的补充不够有关.

    作者:高丹;周其来;余兰;谢波;袁永强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贝克曼全自动生化仪日常保养及常见故障处理

    BECKMAN CX9ALX是美国原装进口的全自动生化仪,具有性能可靠,试剂用量少,操作简便,精密度高,准确性好的特点.现将我们在使用过程中的日常保养及遇到的一些故障及处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张宁;袁平宗;李传达;陈秀珍;史德;殷运忠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肝性脑病2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肝性脑病发生的主要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对24例重肝肝性脑病的患者进行分析.结果:在肝性脑病患者中大多有低钾和高氨,且有低钾基础上产生氨中毒.结论:高血氨仍为肝性脑病的主要原因,而低血钾可诱发或加重高血氨,两者存在一定的耦联关系,故在治疗上针对这个问题及时处理,对改善患者预后是极为重要的.

    作者:周利民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60例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鉴别诊断分析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结核病.早期诊断,迅速治疗是治疗成功的关键,绝大多数患者首诊在综合性医院.本结核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非专科医生易因缺乏认识而误诊漏诊.作者回顾性分析1988~1998年10年中,我院住院确诊的60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临床资料.就鉴别诊断中的几个问题分析如下.

    作者:谢红旗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四川省教育厅

主办:西南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