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细胞癌MSCT多期增强扫描与Survivin、VEGF及MVD表达关系的研究

刘翠红;赵可辉;王滨

关键词:肝细胞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Survivin蛋白,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微血管密度, 免疫组织化学
摘要: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的MSCT多期增强扫描与Survivin、VEGF表达及微血管生成之间的关系.方法:对36例病理证实为HCC的患者术前行MSCT平扫及增强扫描,术后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测定 Survivin、VEGF以及MVD表达情况,将MSCT强化特征与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分析.结果:①36例HCC组织中Survivin表达阳性率为69.4%(25/36),VEGF表达阳性率72.2%(26/36).26例VEGF表达阳性的HCC中,20例Survivin表达阳性,Survivin表达与VEGF表达呈显著正相关.②HCC的MSCT征象中肿瘤大小及瘤体中心有无坏死与Survivin、VEGF的表达无关(P>0.05).有静脉癌栓组的Survivin表达明显高于无癌栓组(P<0.05).边缘不清、有静脉癌栓组的VEGF表达明显高于边缘清楚、无静脉癌栓组(P<0.05). MVD值表达与VEGF表达相同.结论:Survivin、VEGF及MVD在HCC呈高表达且三者密切相关,HCC的MSCT表现特征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Survivin、VEGF的表达以及肿瘤微血管生成情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从分子水平判断HCC的侵袭、转移.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相关文献
  • 新生儿小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自然闭合的超声随访研究

    本文应用彩色多普勒技术,对我院自1996年1月~2003年1月检出的不伴心脏复杂畸形的小继发孔型(小于10 mm)房间隔缺损(ASD)的新生儿127例进行观察,并对所有病例每隔6月进行随访,观察自然闭合的情况与缺损大小的关系,从中找出规律,给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作者:周慧杰;杨素国;吴圆圆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MRI 1例异常图像故障分析

    东软SUPER OPEN P035磁共振为0.35T永磁型,在扫描中出现如图1所示异常图像.初步检查设备,系统初始化和调频都能通过,说明系统硬件都能得电工作.为查找故障,从图像产生的基本原理和信号流程入手.

    作者:李强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肾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正常值的测定

    为了更好地判断肾动脉血流速度变化与肾动脉狭窄的关系,肾动脉血流速度的测定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中年以上的人群中,发生高血压概率明显增加,利用肾动脉血流速度的变化可以判断出是否有肾动脉狭窄的存在,以便在治疗措施上更有针对性.

    作者:张峰;郭健;王力建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彩色多普勒评价射心通胶囊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室重构的影响

    目的:探讨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射心通胶囊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5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射心通组和培哚普利组,各29例,除常规西医治疗外,射心通组以射心通胶囊治疗3月,培哚普利组以培哚普利治疗3月.治疗前后均运用彩色多普勒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收缩末期内径(LVIDs)、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和左室射血分数(EF)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LVIDd、LVIDs、EDV、ESV和EF用药前后均有明显改变(P< 0.05),组间疗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对射心通胶囊抑制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有较好的评价作用.

    作者:葛嘉;余晓梅;高翠玲;郑琼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2009年第4期继续教育选择题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螺旋CT表现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是肝内少见的瘤样病变,并非真正的肿瘤.既往普通CT术前诊断率较低,随着多层螺旋CT广泛应用,特别是多期增强扫描可充分反应FNH血供特点和强化特征,可进一步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

    作者:裴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螺旋CT对胃癌的诊断分析

    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占胃肠道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1位,在某些高发地区甚至居全身癌肿的首位[1].传统的诊断方法主要依靠钡餐及内窥镜检查,但两者均有局限性,只能观察到胃腔内的病变,无法了解胃癌对周围组织器官是否侵犯,以及有无肝脏、胰腺、淋巴结等处的转移.

    作者:谢立旗;郑卫权;刘健;刘丽娜;姜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免疫功能低下患者肺部感染的CT表现

    目的:分析免疫功能低下患者肺部感染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尿毒症长期血透治疗患者和肾移植术后致免疫功能低下肺部感染患者87例,分析比较CT上不同病原体的肺部感染病灶的形态、分布、密度等特征和动态变化的规律.并与病原学诊断结果对照.结果:本组87例肺部感染患者中,细菌性肺炎37例(42.53%),巨细胞病毒性肺炎14例(16.09%),卡氏肺囊虫肺炎6例(6.89%),肺结核19例(21.84%),真菌性肺炎11例(12.64%).CT表现为弥漫性斑片状和磨玻璃样伴点状或网状阴影共20例;表现为小片状或大片状阴影41例;其他表现为散在小结节、斑片状或条状不规则阴影.结论:本组病例中以细菌性肺炎多见,其次为肺结核.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不同肺部感染的CT表现有一定特点,巨细胞病毒性肺炎和卡氏肺囊虫肺炎主要表现为伴有肺间质增厚;细菌性肺炎和真菌性肺炎主要表现为肺实质渗出性病变;肺结核主要表现为不均匀粟粒影.CT对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

    作者:程瑞新;詹松华;毕小利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骨质疏松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后影像学评价

    目的:从影像学角度对我院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结合术中过伸体位治疗新鲜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收集近3年来我院应用PVP治疗OVCF患者37例(共39个椎体),分别对其术前、术后及术后半年随访时的侧位X线片进行测量,计算出其椎体压缩率及cobb's角,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从影像学角度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本组患者均得到了半年以上的随访,术前、术后椎体压缩率及cobb's角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术后椎体压缩率及cobb's角与半年后随访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和严格手术操作的前提下,采用PVP结合术中过伸体位治疗新鲜的OVCF,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恢复压缩椎体的高度,纠正脊柱的后凸畸形,并能有效维持椎体高度,防止椎体进一步塌陷,影像学评价满意.

    作者:郝延科;马良;徐展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神经根型颈椎病MR诊断

    目的:探讨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磁共振成像(MRI)特点.方法:使用常规自旋回波(SE)的矢状位T1WI、快速自旋回波矢状位(FSE)T2WI 和横轴位T2WI,观察椎体侧后方增生的钩椎关节、突出的椎间盘、肥厚的后纵韧带对椎间孔内神经根的压迫情况,并回顾性分析5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 MRI 影像资料.根据神经根受压的组织来源不同将其分为钩椎关节增生型、椎间盘突出型、后纵韧带肥厚型和混合型4种类型 .结果:5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中,钩椎关节增生型48例,30例为单侧神经根受压,18 例为双侧神经根受压;椎间盘突出型7例,均为单侧神经根受压;后纵韧带肥厚型2例,单侧、双侧神经根受压各1例;混合型 1 例,为双侧神经根受压.以 C4、C5、C6三节段发生率较多,C5、C6多.结论:MRI 能准确反映神经根型颈椎病神经根受压的组织类型和受压方向的影像学特点,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信息.

    作者:董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创伤性膈疝的影像学诊断

    创伤性膈疝是胸腹结合部严重损伤的一种类型,常因胸腹部损伤症状的掩盖而误诊、漏诊,死亡率高.笔者搜集2000年3月~2008年4月间经外科手术证实且临床、影像资料完整的14例创伤性膈疝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焦次来;胡桂荣;王宇翔;胡胜;程振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八纲辨证

    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它是通过四诊掌握辨证资料之后,根据病位的深浅、病邪的性质及盛衰、人体正气的强弱等加以综合分析,从四个角度归纳证候,称为八纲辨证.

    作者:胡卡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2009年第3期继续教育选择题答案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颈椎病的相关因素与中医证型

    颈、肩臂痛是颈椎病的常见和主要临床症状.颈椎病的发生是由于颈部的急慢性损伤和/(或)椎间盘退行性变后随椎间盘突出和相邻椎体后缘骨赘形成,而引起脊髓和神经功能出现障碍.本文通过影像学表现结合中医理论试述与颈椎病发生有关的因素和中医辨证施治.

    作者:程玉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脾扭转的CT诊断1例

    1 病例资料女,15岁,突发急性腹痛1 h,伴向左腰背部放射入院.查体:T 38.5℃,P 95次/分,Bp 115/70 mmHg.痛苦面容,左中、上腹压痛明显,无反跳痛,左上腹可扪及一包块,比正常脾脏位置偏低,表面光滑,边界较清.超声检查发现腹、盆腔少量积液.入院后给予对症治疗,腹痛不能缓解,出现腹膜刺激症状.

    作者:姜传武;李文华;张明;曹庆选;杨世锋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钼靶与磁共振检查对乳腺疾病诊断的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全数字化X线钼靶摄影检查、磁共振动态增强序列及扩散加权序列诊断乳腺疾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探讨三者对乳腺疾病诊断的价值与局限性.方法:对50例乳腺疾病患者,分别行X线钼靶摄影检查、磁共振动态增强序列及扩散加权序列处理.病理证实恶性病变29例,34个病灶;良性病变21例,29个病灶.统计分析X线钼靶摄影、MR动态增强检查和病灶ADC值对全部病变诊断的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结果:X线钼靶摄影与MRI动态增强曲线诊断符合度比较(χ2=6.612,P=0.0092<0.01),X线钼靶摄影与MRI的DWI诊断符合度比较(χ2=4.375,P=0.0395<0.05),有统计学意义,MRI的TIC与ADC的诊断符合度比较(χ2=0.259,P=0.610>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X线钼靶摄影对乳腺疾病检出的敏感性较高,特异性较差.乳腺MR动态增强序列及扩散加权序列诊断乳腺疾病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高于X线钼靶摄影.两种MR扫描序列对乳腺疾病影像学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史秀珍;周景玮;赵善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2009年第4期继续教育选择题答题卡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X线胸片在早期心衰中的诊断价值

    心脏疾患如果未得到有效、及时、规律的治疗,终会导致心力衰竭,从而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这就需要临床医师在疾病早期作出正确诊断并及早进行干预治疗,从而控制病情的进展.在心衰的早期即作出正确诊断,无疑具有重要意义.而X线胸片在早期心衰诊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作者:王永丽;王志勤;孟晓红;王勇;王奇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乏脂肪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诊断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myolipoma,AML),又称错构瘤,是肾脏较常见的良性肿瘤,由于含有脂肪组织,绝大多数诊断不难.但少数脂肪含量甚少或无脂肪组织的病例,其影像表现不典型,极易误诊.笔者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乏脂肪性肾AML共8个病灶,以探讨此病的CT影像特征.

    作者:徐建玲;邓瑜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中老年人椎基底动脉在CTA上长度及内径正常值范围的研究

    目的:研究在CTA上我国中老年人椎基底动脉长度及内径的95%正常值范围. 方法:复习2003~2008年椎基底动脉CTA检查病例,选取符合条件者86例,年龄35~75岁.于图形工作站行三维图像处理,测量椎基底动脉各段的长度及内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椎基底动脉长度正常值范围:左侧(244.80±30.27)mm,右侧(236.07±32.73)mm;基底动脉(29.53±8.26)mm.椎基底动脉内径正常值范围:左侧V1段(4.10±0.76) mm,V2段(4.15±0.63)mm,V3段(4.01±0.88)mm,V4段(3.42±0.82)mm,右侧V1段(3.98±0.79)mm,V2段(3.96±1.18)mm,V3段(3.92±0.58)mm,V4段(2.98±0.83)mm;基底动脉(3.52±0.72)mm. V4段与其他段内径差异有显著性;V4段内径及V1段长度双侧差异有显著性;椎基底动脉长度与内径均无性别差异.结论:椎基底动脉在CTA上长度及内径正常值范围可为相关研究提供正常值参 考.

    作者:徐海滨;陈祥民;王学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