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聪颖
笔者自1999年~2001年度,以自拟益愈汤为主,治疗消化性溃疡63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魏茂荣 刊期: 2002年第03期
1.选蜜:从品种上讲,以白荆条花、刺槐花、荔枝花、椴树花粉酿的蜜佳;梨花、芝麻花蜜较佳,但产量低;苜蓿花、枣花、油菜花等蜜较次.从质量上讲,应选择乳白色或淡黄色粘稠糖浆状液体或稠如凝脂状的半流体,味纯甜,有香气,不酸、不涩的一、二等蜂蜜,当年产者为佳品.
作者:朱凌霞;鲁进元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中药学>的学习方法很多,如归类记忆法、整理比较法,名称近似药区别记忆法,趣味记忆法,理解记忆法等等.任学生如何使用,中药性效牢固记忆甚微,临证精选药物颇感困难.究其原因,是没有理解药物性能效用,没有掌握应用这些方法的诀窍.现将各种学习方法的具体使用做以介绍.
作者:胡锡琴;赵联社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汤剂是中药制剂中不可缺少的剂型之一,目前,我们制备的膏剂、糖浆剂、浓缩丸、浸膏片、颗粒剂等剂型,都是从汤剂煎煮工艺发展而来的,还有如回流、浓缩、蒸馏等工艺技术也是以汤剂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因此,进行中药制剂提取工艺时候,注意汤剂煎煮制备的原理、特点及规律,对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付晓霞;魏刚领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临床测定纤维蛋白原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免疫透射比浊法和凝固法.免疫透射比浊法系根据血浆中纤维蛋白原和抗血清结合生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的量(浊度)与纤维蛋白原含量成正比来进行测定;而凝固法常用自动血凝仪测定,又分为演算法(clauss法)和衍化纤维蛋白原法.
作者:马艳侠;张建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干姜、肉桂、附子是中医治疗里寒证的要药.三药配伍为用,药力强劲.而这三味药在治不同病位的里寒证时,又各有偏重.在辨证、定位明确的前提下,此三药的配伍比例应适当调整,灵活运用,分清主次.使三药的配伍应用更明确、更有效、更安全.
作者:费万全;杨西茹;陈启平;费国立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喘证临床常见,现代医学的慢性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哮喘等皆归其属,是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尚无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国内一些学者采用<张氏医通>中自芥子涂法,冬病夏治,取得了良好疗效,但方中麝香昂贵难求.笔者根据中医理论,改良药物组成和涂贴部位,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兹将资料完整的270例报告如下.
作者:程秀英;李忠杰;赵利群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以炙甘草汤加味治疗各种心律失常32例,其中显效26例,有效6例,显效率81%,有效率100%.本方有滋阴养血,润燥复脉的功能.通过辨证加味,使本方适应范围和气血双补、阴阳两调和振奋机能的功能,进一步扩大和增强,是治疗虚劳不足,心动悸,脉结代非常有效的方剂.
作者:袁新科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我们从1996年以来采用针刺配合刺络拔罐治疗颈性眩晕58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程小平;马志芳;李翠萍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一笑南宋·陆游半醉微吟不怕寒,江边一笑觉天宽.莫愁艇子急冲雨,何逊梅花频倚阑.①万事任从皮外去,百年聊作梦中观.②放翁纵老狂犹在,倒尽金壶烛未残.③[说明]此诗选自<陆游集>第一册第251页(剑南诗稿卷九).
作者:炎继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就隐匿性肾炎阴虚血尿的临床治疗提出了以舌脉为辨证的主要依据、滋阴补肾是治其根本、凉血止血能辅其正、止血勿忘化瘀、血尿切忌温燥五个方面的临证心得.
作者:张华;刘春莹;李希玲 刊期: 2002年第03期
<金匮>对痛证治疗用药有四个基本规律,即解表透邪止痛,善用桂枝、麻黄;温阳散寒止痛,善用附子、干姜;活血逐邪止痛,善用大黄;补虚养血止痛,善用芍药、当归、川芎.综合考察其痛证用药,出现率高的依次为:甘草、芍药、桂枝、附子、大黄.
作者:张建荣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探索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症的有效治疗途径.方法:采用能量合剂、茵陈三黄汤、鲁米那口服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症264例.结果:总有效率92.8%.提示本方法有疏肝利胆及清热利湿退黄之功效,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王斌科;来亚萍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六神丸为临床解毒疗咽之要药,其主要功能为清热解毒、消肿止痛.近代研究发现六神丸可用于临床许多病证.如上消化道晚期肿瘤、白血病、心脏病、暴发性乙型脑炎呼吸衰竭、急性肾炎、病毒性疾病、蛲虫病、滴虫性阴道炎、疖肿、痱子、粉刺、牙痛、牙周病、乳牙牙髓失活等,效果良好,使用得当,可药到病除.
作者:刘雪峰;逯敏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近年来,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较多.在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救治过程中,积极预防中间综合征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作者:房延兵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调肝为治疗妇科病之主要法则之一,如应用得当,选方用药合宜,常收良效.文中介绍了作者在调肝诸方的指导下应用疏肝解郁法和养血柔肝法的体会.
作者:钟挹秀;伍苏迪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整体观念是中医理论体系的特点之一,它既强调人体内部的统一性,又重视机体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这种整体观的思想,不但与现代免疫学在认识方法上有共同之处,而且与现代免疫理论有许多关联,深入探讨整体观念的免疫学意义,对于深化中医理论的研究有积极作用.
作者:孙理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对道地药材的产生作了详细的论述,着重对其研究现状作了细致的分析,为今后的深入研究提供可靠资料.
作者:苏天安;范少敏;雷国莲 刊期: 2002年第03期
Ⅱ型糖尿病(DM)中医以气阴两虚者为多,更有瘀血存在,经进行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23)、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CDL)和血流变的测定,分析Ⅱ型糖尿病糖、脂肪、蛋白代谢与瘀血的关系,结果:气阴二虚之瘀血症均明显升高.提示在有效调节饮食、控制血糖、血脂、蛋白的同时给以益气养阴,活血通络,祛瘀生新的治疗方法,可大限度的减缓DM患者的心、胸、肾和血管并发症,降低发病率和病死率.
作者:高文友;汤燕 刊期: 2002年第03期
通过现代医学与祖国医学相结合,探讨肝脾肾对高脂血症产生的机理.
作者:党琳 刊期: 200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