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炙甘草汤加味治疗心律失常32例

袁新科

关键词:心律失常, 中医药治疗, 炙甘草汤加味
摘要:以炙甘草汤加味治疗各种心律失常32例,其中显效26例,有效6例,显效率81%,有效率100%.本方有滋阴养血,润燥复脉的功能.通过辨证加味,使本方适应范围和气血双补、阴阳两调和振奋机能的功能,进一步扩大和增强,是治疗虚劳不足,心动悸,脉结代非常有效的方剂.
现代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两种测定纤维蛋白原方法的比较

    临床测定纤维蛋白原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免疫透射比浊法和凝固法.免疫透射比浊法系根据血浆中纤维蛋白原和抗血清结合生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的量(浊度)与纤维蛋白原含量成正比来进行测定;而凝固法常用自动血凝仪测定,又分为演算法(clauss法)和衍化纤维蛋白原法.

    作者:马艳侠;张建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膝关节术后功能障碍治疗的体会

    术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不仅取决于手术效果,而且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术后的处理与治疗.应用中药外洗和正确功能锻炼,对防治术后并发症及促进膝关节功能早日恢复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闵西芳;李玲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运用通窍活血汤治疗眩晕的临床体会

    眩晕在临床是较为常见的症状,对其病机从气血两虚、痰饮、阴虚阳亢、肝风内动等论治较多,但瘀血所致的眩晕,临床报道较少,笔者在临床曾遇到不少因瘀血所致者,每以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陈金柱;詹时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会阴侧切全层间断一次缝合185例体会

    我院妇产科从1998年5月至2002年2月对185例阴道分娩会阴侧切的产妇,采用会阴侧切全层间断一次缝合法,术后拆线及产后42天随访观察,愈合情况明显优于传统缝合法和内8字缝合法,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阎聪颖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炙甘草汤加味治疗心律失常32例

    以炙甘草汤加味治疗各种心律失常32例,其中显效26例,有效6例,显效率81%,有效率100%.本方有滋阴养血,润燥复脉的功能.通过辨证加味,使本方适应范围和气血双补、阴阳两调和振奋机能的功能,进一步扩大和增强,是治疗虚劳不足,心动悸,脉结代非常有效的方剂.

    作者:袁新科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探索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症的有效治疗途径.方法:采用能量合剂、茵陈三黄汤、鲁米那口服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症264例.结果:总有效率92.8%.提示本方法有疏肝利胆及清热利湿退黄之功效,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王斌科;来亚萍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细菌的抗药性变异

    细菌和其它生物一样,具有遗传性和变异性,在其生长繁殖过程中,当外界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或细菌的遗传物质即DNA(脱氧核糖核酸)的结构发生某些改变时,细菌原有的性状就发生相应的改变,这种现象称为细菌的变异.细菌的变异现象主要表现有:形态和结构的变异,毒力的变异和抗药性的变异.本文着重探讨细菌的抗药性变异.

    作者:孙义英;胡爱宜;郭生萍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QT离散度预测恶性心律失常的价值

    及时预测恶性心律失常、对高危人群进行有效的防治,可望提高心脏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猝死率.QT离散度从细胞电生理反应心脏病理生理、预测心律失常事件有较高的准确性,且操作方便,测量简单,无创伤性,易于推广普及.

    作者:王瑞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抢救氧化乐果中毒一例

    近年来,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较多.在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救治过程中,积极预防中间综合征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作者:房延兵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针刺配合刺络拔罐治疗颈性眩晕58例

    我们从1996年以来采用针刺配合刺络拔罐治疗颈性眩晕58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程小平;马志芳;李翠萍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高脂血症产生的机理刍议

    通过现代医学与祖国医学相结合,探讨肝脾肾对高脂血症产生的机理.

    作者:党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简析汤剂与中药制剂提取工艺

    汤剂是中药制剂中不可缺少的剂型之一,目前,我们制备的膏剂、糖浆剂、浓缩丸、浸膏片、颗粒剂等剂型,都是从汤剂煎煮工艺发展而来的,还有如回流、浓缩、蒸馏等工艺技术也是以汤剂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因此,进行中药制剂提取工艺时候,注意汤剂煎煮制备的原理、特点及规律,对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付晓霞;魏刚领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手工塑制蜜丸探要

    1.选蜜:从品种上讲,以白荆条花、刺槐花、荔枝花、椴树花粉酿的蜜佳;梨花、芝麻花蜜较佳,但产量低;苜蓿花、枣花、油菜花等蜜较次.从质量上讲,应选择乳白色或淡黄色粘稠糖浆状液体或稠如凝脂状的半流体,味纯甜,有香气,不酸、不涩的一、二等蜂蜜,当年产者为佳品.

    作者:朱凌霞;鲁进元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金匮》治痛用药规律探讨

    <金匮>对痛证治疗用药有四个基本规律,即解表透邪止痛,善用桂枝、麻黄;温阳散寒止痛,善用附子、干姜;活血逐邪止痛,善用大黄;补虚养血止痛,善用芍药、当归、川芎.综合考察其痛证用药,出现率高的依次为:甘草、芍药、桂枝、附子、大黄.

    作者:张建荣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改良白芥子涂法治疗喘证270例临床观察

    喘证临床常见,现代医学的慢性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哮喘等皆归其属,是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尚无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国内一些学者采用<张氏医通>中自芥子涂法,冬病夏治,取得了良好疗效,但方中麝香昂贵难求.笔者根据中医理论,改良药物组成和涂贴部位,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兹将资料完整的270例报告如下.

    作者:程秀英;李忠杰;赵利群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中药、针灸治疗口僻83例临床观察

    采用中药内服、外熏洗及针灸等综合治疗方法,对83例口僻患者进行治疗观察,证明本方案对口僻的治疗有很好疗效.

    作者:史彦斌;周君定;张洵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论道地药材的起源与发展

    对道地药材的产生作了详细的论述,着重对其研究现状作了细致的分析,为今后的深入研究提供可靠资料.

    作者:苏天安;范少敏;雷国莲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以消为补理脾助运治疗小儿厌食

    近年来我们在治疗小儿厌食病中打破以健脾扶正为主的常规,紧紧抓住食滞化热伤津这一主要矛盾,采取清热化滞、理脾助运的方法,疗效十分满意.

    作者:张洪昌;何秀琴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慢性肾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慢性肾小球肾炎由多种病因引起.是青壮年的多发病.常见临床表现如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浮肿及肾功能损害等.

    作者:滕燕民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中药治疗宫颈糜烂60例疗效观察

    从1999年8月1日至2001年8月31日,我院对60例门诊宫颈糜烂轻、中度患者进行中药局部治疗,效果显著.现对其疗效进行总结分析.

    作者:齐惠一;王蕾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现代中医药杂志

现代中医药杂志

主管:陕西省教育厅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陕西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