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肾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滕燕民

关键词:慢性肾炎, 中西医结合, 疗效观察
摘要:慢性肾小球肾炎由多种病因引起.是青壮年的多发病.常见临床表现如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浮肿及肾功能损害等.
现代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改良白芥子涂法治疗喘证270例临床观察

    喘证临床常见,现代医学的慢性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哮喘等皆归其属,是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尚无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国内一些学者采用<张氏医通>中自芥子涂法,冬病夏治,取得了良好疗效,但方中麝香昂贵难求.笔者根据中医理论,改良药物组成和涂贴部位,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兹将资料完整的270例报告如下.

    作者:程秀英;李忠杰;赵利群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QT离散度预测恶性心律失常的价值

    及时预测恶性心律失常、对高危人群进行有效的防治,可望提高心脏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猝死率.QT离散度从细胞电生理反应心脏病理生理、预测心律失常事件有较高的准确性,且操作方便,测量简单,无创伤性,易于推广普及.

    作者:王瑞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湿温诊治解惑

    湿温是温病中的特殊病种,在病因病机、证候表现和演变方面存在很多不易理解之处,辨证和治疗亦不如温热类温病清楚,本文就以上问题作了详细分析和阐述,以图对湿温有明确的.认识.

    作者:周永学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论整体观念的免疫学意义

    整体观念是中医理论体系的特点之一,它既强调人体内部的统一性,又重视机体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这种整体观的思想,不但与现代免疫学在认识方法上有共同之处,而且与现代免疫理论有许多关联,深入探讨整体观念的免疫学意义,对于深化中医理论的研究有积极作用.

    作者:孙理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乙型肝炎疗效.方法:对156例乙型肝炎进行中药治疗及严密观察随访.结果:本组156例病人,治愈率50.9%,有效率93.6%.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乙型肝炎较好,能迅速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转氨酶,并能使部分HbsAg阳性阴转.

    作者:夏岚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慢性肾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慢性肾小球肾炎由多种病因引起.是青壮年的多发病.常见临床表现如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浮肿及肾功能损害等.

    作者:滕燕民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免疫学在中医药中的地位和作用

    对机体的免疫调节作用是中医药的重要特色和优势.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思想和现代免疫学密切相关,其临床应用更是如此.免疫学对中医药的发展、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和促进中医药走向世界都有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者:席孝贤;贺新怀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浅谈姜、桂、附的临床应用

    干姜、肉桂、附子是中医治疗里寒证的要药.三药配伍为用,药力强劲.而这三味药在治不同病位的里寒证时,又各有偏重.在辨证、定位明确的前提下,此三药的配伍比例应适当调整,灵活运用,分清主次.使三药的配伍应用更明确、更有效、更安全.

    作者:费万全;杨西茹;陈启平;费国立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以消为补理脾助运治疗小儿厌食

    近年来我们在治疗小儿厌食病中打破以健脾扶正为主的常规,紧紧抓住食滞化热伤津这一主要矛盾,采取清热化滞、理脾助运的方法,疗效十分满意.

    作者:张洪昌;何秀琴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简析汤剂与中药制剂提取工艺

    汤剂是中药制剂中不可缺少的剂型之一,目前,我们制备的膏剂、糖浆剂、浓缩丸、浸膏片、颗粒剂等剂型,都是从汤剂煎煮工艺发展而来的,还有如回流、浓缩、蒸馏等工艺技术也是以汤剂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因此,进行中药制剂提取工艺时候,注意汤剂煎煮制备的原理、特点及规律,对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付晓霞;魏刚领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细菌的抗药性变异

    细菌和其它生物一样,具有遗传性和变异性,在其生长繁殖过程中,当外界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或细菌的遗传物质即DNA(脱氧核糖核酸)的结构发生某些改变时,细菌原有的性状就发生相应的改变,这种现象称为细菌的变异.细菌的变异现象主要表现有:形态和结构的变异,毒力的变异和抗药性的变异.本文着重探讨细菌的抗药性变异.

    作者:孙义英;胡爱宜;郭生萍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针刺配合刺络拔罐治疗颈性眩晕58例

    我们从1996年以来采用针刺配合刺络拔罐治疗颈性眩晕58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程小平;马志芳;李翠萍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中药学》学习方法漫谈

    <中药学>的学习方法很多,如归类记忆法、整理比较法,名称近似药区别记忆法,趣味记忆法,理解记忆法等等.任学生如何使用,中药性效牢固记忆甚微,临证精选药物颇感困难.究其原因,是没有理解药物性能效用,没有掌握应用这些方法的诀窍.现将各种学习方法的具体使用做以介绍.

    作者:胡锡琴;赵联社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论道地药材的起源与发展

    对道地药材的产生作了详细的论述,着重对其研究现状作了细致的分析,为今后的深入研究提供可靠资料.

    作者:苏天安;范少敏;雷国莲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高脂血症产生的机理刍议

    通过现代医学与祖国医学相结合,探讨肝脾肾对高脂血症产生的机理.

    作者:党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金匮》治痛用药规律探讨

    <金匮>对痛证治疗用药有四个基本规律,即解表透邪止痛,善用桂枝、麻黄;温阳散寒止痛,善用附子、干姜;活血逐邪止痛,善用大黄;补虚养血止痛,善用芍药、当归、川芎.综合考察其痛证用药,出现率高的依次为:甘草、芍药、桂枝、附子、大黄.

    作者:张建荣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炙甘草汤加味治疗心律失常32例

    以炙甘草汤加味治疗各种心律失常32例,其中显效26例,有效6例,显效率81%,有效率100%.本方有滋阴养血,润燥复脉的功能.通过辨证加味,使本方适应范围和气血双补、阴阳两调和振奋机能的功能,进一步扩大和增强,是治疗虚劳不足,心动悸,脉结代非常有效的方剂.

    作者:袁新科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六神丸临床新用

    六神丸为临床解毒疗咽之要药,其主要功能为清热解毒、消肿止痛.近代研究发现六神丸可用于临床许多病证.如上消化道晚期肿瘤、白血病、心脏病、暴发性乙型脑炎呼吸衰竭、急性肾炎、病毒性疾病、蛲虫病、滴虫性阴道炎、疖肿、痱子、粉刺、牙痛、牙周病、乳牙牙髓失活等,效果良好,使用得当,可药到病除.

    作者:刘雪峰;逯敏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中医辨证治疗消化性溃疡63例临床体会

    笔者自1999年~2001年度,以自拟益愈汤为主,治疗消化性溃疡63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魏茂荣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浅谈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辨证施治

    本文将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分为气虚血瘀型、肾虚血瘀型、气滞血瘀型、寒凝血瘀型、湿热血瘀型、血热挟瘀型六种不同证型,并论述了六种不同证型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辨证施治和临床用药变化.

    作者:龚长武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现代中医药杂志

现代中医药杂志

主管:陕西省教育厅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陕西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