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体虚感冒的中医辨证体会

周世民

关键词:感冒, 辨证治疗, 体虚感冒
摘要:感冒是一年四季都可发生的常见的外感疾病,其临床表现为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周身酸楚等典型症状;但也有不出现以上症状,而以牙痛、腹痛、咽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等症状出现者.
现代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应用中药注射制剂抢救休克38例

    目的:观察应用中药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治疗休克的疗效.方法:76例休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补充血容量、抗感染、抗过敏,抗心率失常、纠正酸中毒、纠正心衰、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等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静滴生脉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对于出现高热、神昏症状的感染性休克同时静滴清开灵注射液.结果:治疗组纠正休克需用时间短、成功率高,两组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提示:在休克治疗中综合应用中药注射液可缩短休克纠正时间并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赵小玲;侯萍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痛泻要方合乌梅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30例体会

    目的:观察乌梅丸合痛泻要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应用乌梅丸合痛泻要方内服;对照组应用谷参肠胺胶囊,两组疗程均为30天.观察治疗前后大便次数和性状以及腹痛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12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73.3%;对照组临床治愈7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53.3%(P<0.05).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提示乌梅丸合痛泻要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优于谷参肠胺胶囊.

    作者:黄小雄;龙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便秘的中西医治疗现状与硝菔通结颗粒效用分析

    便秘是临床常见多发疾病,西医对证治疗和中医辨证论治都有一定局限性.硝菔通结颗粒由芒硝、莱菔、白术组成,药性平和,通下力优,适应性强.

    作者:周永学;王倩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乳腺疾病患者血清钙含量测定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乳腺增生及纤维腺瘤、乳腺癌患者血清钙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偶氮胂法检测乳腺病患者和正常对照者血清中的钙值.结果:轻度乳腺增生患者血清钙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中度及重度乳腺增生、纤维腺瘤患者血清钙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0.05),不同期别的乳腺癌患者,其血清钙含量随期别的增加而显著降低(P<0.01).结论:血清钙降低可能导致或促进乳腺癌的发生,血清钙含量测定在乳腺病的诊断和防治中具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尹杰;李亚宁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体虚感冒的中医辨证体会

    感冒是一年四季都可发生的常见的外感疾病,其临床表现为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周身酸楚等典型症状;但也有不出现以上症状,而以牙痛、腹痛、咽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等症状出现者.

    作者:周世民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浅谈出血性中风的病因病机及治疗

    出血性中风因其发病急、进展快、证见多端等特点对人类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危胁.探析出血性中风的病因、病机,积极预防其发生,拓宽救治思路和方法,提高中医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的疗效.

    作者:葛亚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寿胎安奠二天汤加减治疗先兆流产30例

    笔者运用寿胎丸(《医学衷中参西录》)和安奠二天汤(《傅青主女科》)加减治疗先兆流产30例,疗效较为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郭世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肺炎88例疗效观察

    目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肺炎,提高治愈率,减少死亡率.方法:临床对于确诊为肺炎的患儿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主要分风热闭肺型,以麻杏石甘汤加减;风寒闭肺型,小青龙汤加减.同时应用有效抗菌素并支持疗法.结果:临床治愈35例;好转4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6%.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效果满意,是目前治疗婴幼儿肺炎的较好方法.

    作者:何万青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消腮饮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60例

    目的:观察疏风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类中药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中药方消腮饮(葛根、夏枯草、金银花、海藻、牛蒡子、红花、赤芍、牡丹皮、陈皮、半夏)内服,局部外敷拔毒膏(雄黄、白矾、冰片)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60例.结果:本方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能,是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有效而且安全的药物.

    作者:艾雪梅;赵霞;姬孝斌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马宽玉主任医师治疗过敏性紫癜经验

    过敏性紫癜多发于小儿,是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临床上分为单纯皮肤型、关节型、腹型、肾型及混合型,西医治疗主要采用抗组胺类、激素类药物,但长期应用西药,会产生许多副作用,且停药后易复发,马老师长期从事中医外科临床,尤其擅长治疗皮肤病,他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创立了消斑饮,治疗本病取得了显著疗效.笔者在随师待诊期间将其加以整理,并总结如下:

    作者:尤敏玲;马宽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HPLC法测定四神丸中五味子乙素的含量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四神丸中五味子乙素的含量.方法:采用C18柱(4.6×200mm,5μm),流动相:甲醇-四氢呋喃-水(63:4:32),检测波长:254nm.结果: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3%,RSD=1.99%,n=5.结论:方法简便、灵敏、专属性强、分离效果好,可用于四神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田玉先;陈金文;景永民;金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四法结合记汤头

    《方剂学》是介于基础和临床之间的桥梁课,记忆一定数量的成方是学习《方剂学》的基本功,也是中医临床的基础.然而方剂组成的记忆,一直是令学生头痛的问题,也是教师在教学上棘手的问题.如何能让学生轻松快捷地掌握好方剂的组成,是《方剂学》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近十年的《方剂学》教学体会,总结出四法结合记汤头,以供探讨.

    作者:龙一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闭合穿钉单臂固定架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目的:应用局麻下闭合穿钉,单臂式外固定支架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方法:对22例老年人粗隆间骨折患者应用局麻下闭合穿钉,单臂式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结果:应用单臂式外固定支架局部麻醉下闭合穿钉固定技术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疗效确切,手术简单,创伤少,并发症少等优点,尤其适用于有严重内科疾病之老年病人.

    作者:刘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自拟清利湿热方治疗湿热型胃脘痛54例

    胃脘痛是常见病、多发病,且其病因与病理变化及临床证候较为复杂.以自拟清利湿热方清热化湿、和胃止痛,治疗湿热型胃脘痛多例,并对其中54例进行了随访观察,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刘汉玉;董绍萍;康珊萍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扩张期肥厚型心肌病1例

    患者,女,54岁,以活动后胸闷、心慌、气短1年,加重伴咳嗽,咳痰,腹胀,尿少1周入院.患者1年前自觉胸闷、心慌、气短,活动后加重.曾在当地医院间断治疗(用药不详),病情时轻时重.1月前,做心电图示:心肌缺血,服倍他乐克,辅酶Q10,消心痛治疗,病情改善不明显.近1周症状加重.

    作者:管思彬;高洁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经漏治验一则

    阴某某,女,24岁,未婚,工人.初诊;三个月前,与家人生气时月经未来潮,后一直淋漓不尽,经量时多时少,色发黑,伴有小血块.经西医治疗后,停3-4天,继而又来.该诊:周身乏力,小腹坠胀不适,懒言,气短,心烦,多梦,夜不能寐,食纳差,二便正常.舌体瘦,舌质淡苔腻,脉弦细涩.

    作者:韩君华;张致祥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川芎嗪穴位注射治疗黄疸性肝炎32例的初步观察

    目的:观察川芎嗪手足三里穴穴位注射改善慢性活动型肝炎肝功能指标的改善作用;方法:以川芎嗪注射液手足三里穴位注射,每日1次,双侧交替使用,对肝功能指标进行前后对照分析;结果:对相关指标为TBiL、ALT、AST的改善明显,P<0.01具有显著的可比性;结论:本方法临床操作方便,易于推广.

    作者:陈凯红;钱江;杨美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中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52例临床观察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是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临床表现起病急骤,多在夜间突发,以第一跖趾关节多见,关节红肿热痛,疼痛剧烈,发作均在1日内达到高峰,血尿酸普遍升高.徐玲老师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与探索,总结出内外相扶的治疗方法,临床取得很好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陈爱林;张俊莉;徐玲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从肾论治骨质疏松症研究态势分析

    论述了中西医对骨质疏松症认识以及从肾论治骨质疏松症对骨矿含量、骨密度、内分泌、调节骨代谢因子、骨骼结构形态及骨质疏松症相关基因的表达均有良性影响.中医辨证论治与调节骨质疏松症中相关基因的结构、功能及表达状态相结合,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等开展多基因、多中心、前瞻性及临床远期疗效观察研究,可为开发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中药新产品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作者:韩丽萍;刘实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降糖方治疗2型糖尿病68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补气生津,滋阴润燥类中药配伍治疗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对2001-2004年的糖尿病患者采用降糖方(黄芪、元参、生地、葛根、苍术、丹参、地骨皮、山药)等,治疗2型糖尿病68例,总有效率95.6%.西药对照组68例,总有效率达77.9%,两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本方具有补气生津,滋阴润燥的功效,具有临床症状改善快,副作用小等优点.

    作者:王东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现代中医药杂志

现代中医药杂志

主管:陕西省教育厅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陕西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