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漏治验一则

韩君华;张致祥

关键词:经漏, 益气养血, 当归芍药散, 当归补血汤
摘要:阴某某,女,24岁,未婚,工人.初诊;三个月前,与家人生气时月经未来潮,后一直淋漓不尽,经量时多时少,色发黑,伴有小血块.经西医治疗后,停3-4天,继而又来.该诊:周身乏力,小腹坠胀不适,懒言,气短,心烦,多梦,夜不能寐,食纳差,二便正常.舌体瘦,舌质淡苔腻,脉弦细涩.
现代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HPLC法测定四神丸中五味子乙素的含量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四神丸中五味子乙素的含量.方法:采用C18柱(4.6×200mm,5μm),流动相:甲醇-四氢呋喃-水(63:4:32),检测波长:254nm.结果: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3%,RSD=1.99%,n=5.结论:方法简便、灵敏、专属性强、分离效果好,可用于四神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田玉先;陈金文;景永民;金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综合应用中药注射制剂抢救休克38例

    目的:观察应用中药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治疗休克的疗效.方法:76例休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补充血容量、抗感染、抗过敏,抗心率失常、纠正酸中毒、纠正心衰、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等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静滴生脉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对于出现高热、神昏症状的感染性休克同时静滴清开灵注射液.结果:治疗组纠正休克需用时间短、成功率高,两组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提示:在休克治疗中综合应用中药注射液可缩短休克纠正时间并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赵小玲;侯萍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马宽玉主任医师治疗过敏性紫癜经验

    过敏性紫癜多发于小儿,是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临床上分为单纯皮肤型、关节型、腹型、肾型及混合型,西医治疗主要采用抗组胺类、激素类药物,但长期应用西药,会产生许多副作用,且停药后易复发,马老师长期从事中医外科临床,尤其擅长治疗皮肤病,他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创立了消斑饮,治疗本病取得了显著疗效.笔者在随师待诊期间将其加以整理,并总结如下:

    作者:尤敏玲;马宽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腓骨肌肌腱松解术治疗陈旧性跟骨骨折

    目的:探讨腓骨肌肌腱松解加以跟骨外侧骨突切除术治疗陈旧性跟骨骨折.方法:结合术前采取封闭腓骨肌附着点周围,有选择的对39例患者采取腓骨肌肌腱松解术加以跟骨外侧骨突切除治疗.结果:术后经1-4年随诊,根据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总优良率92.8%.

    作者:李引刚;王伟卓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郑树珪先生治疗郁证特色初探

    郑树珪先生系吴中名医,所著《七松岩集》共58篇.书中采用问答形式阐述了各种疾病的病因病理及治疗大法,其理论上究《内》、《难》诸经,下及历代各家精华,且立论渊博而又平实切用.其中尤以对郁证的论述,更为完备.本文仅对郑氏对郁证的辨证及治疗特色,简析于后.

    作者:周天寒;陈琮;周林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中药的肾毒性及对策(续)

    (接上期)4.1.2理性地对待中药的肾毒性.针对目前中药肾毒性的报道,作为一位中医学者,既不必大惊小怪,也不要轻易地否定,而应当做一些扎实的工作,仔细地弄清问题,提高认识,才能有助于以后的临床工作,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作者:董正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从肾论治骨质疏松症研究态势分析

    论述了中西医对骨质疏松症认识以及从肾论治骨质疏松症对骨矿含量、骨密度、内分泌、调节骨代谢因子、骨骼结构形态及骨质疏松症相关基因的表达均有良性影响.中医辨证论治与调节骨质疏松症中相关基因的结构、功能及表达状态相结合,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等开展多基因、多中心、前瞻性及临床远期疗效观察研究,可为开发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中药新产品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作者:韩丽萍;刘实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消瘰丸男科治验三则

    消瘰丸出于清代程钟龄所著<医学心悟>,具养阴清热,化痰消肿,软坚散结之效,为治痰火结聚之瘰疬痰核奇效方.笔者用治外科之睾丸炎、附睾炎、前列腺增生等疾病均获良效.

    作者:叶新潮;成凯;邓志厚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独活醇提的工艺研究

    采用正交设计醇溶性蛇床子为筛选指标,考察醇浓度、加醇量、煎煮次数、煎煮时间等4个因素对提取的影响.结果:佳提取工艺为加95%乙醇5倍量,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2小时.

    作者:张彩凤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湿证动物实验研究近况

    湿邪为中医病因学说六淫之一,分为外湿和内湿.湿邪致病广泛,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的证型有肝胆湿热证、脾胃湿热证、肠道湿热证、寒湿困脾证等.湿邪所致病症多缠绵难愈,对人们的健康有极大的影响,因此,阐明湿邪的致病机理,有极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对于湿证的研究成果颇丰,现综述如下:

    作者:苏新民;马芝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42例临床总结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方法:对42例带状疱疹患者,采用中药龙胆泻肝汤、金铃子散加减和西药阿昔洛韦、强的松等联合应用治疗.结果:经临床观察总有效率为97.6%,取得较为满意疗效.

    作者:杨长友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乳癖煎治疗乳腺增生病1200例

    目的:探索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及药、证、病机契合的机会;方法:据证分析,深究病机,以行气化痰止痛为治疗大法,自拟乳癖煎临证化裁应用,观察治疗1200例.结果:治愈918例(76.5%),好转20例(21.67%),无效22例(1.83%),总有效率98.17%.提示:行气化痰止痛法为治疗乳腺增生病的基本大法,自拟乳癖煎临床运用疗效可靠,其机理值得深入探讨.

    作者:栾佩岳;宋治国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薄层扫描法测定山楂中熊果酸的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山楂中熊果酸含量的方法.方法:薄层扫描法.结果:熊果酸在0.50~2.50u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2,n=5),平均回收率为100%(RSD=1.3%).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适宜作为山楂中熊果酸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曲艳丽;孙治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痛泻要方合乌梅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30例体会

    目的:观察乌梅丸合痛泻要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应用乌梅丸合痛泻要方内服;对照组应用谷参肠胺胶囊,两组疗程均为30天.观察治疗前后大便次数和性状以及腹痛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12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73.3%;对照组临床治愈7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53.3%(P<0.05).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提示乌梅丸合痛泻要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优于谷参肠胺胶囊.

    作者:黄小雄;龙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体虚感冒的中医辨证体会

    感冒是一年四季都可发生的常见的外感疾病,其临床表现为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周身酸楚等典型症状;但也有不出现以上症状,而以牙痛、腹痛、咽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等症状出现者.

    作者:周世民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消腮饮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60例

    目的:观察疏风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类中药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中药方消腮饮(葛根、夏枯草、金银花、海藻、牛蒡子、红花、赤芍、牡丹皮、陈皮、半夏)内服,局部外敷拔毒膏(雄黄、白矾、冰片)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60例.结果:本方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能,是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有效而且安全的药物.

    作者:艾雪梅;赵霞;姬孝斌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扩张期肥厚型心肌病1例

    患者,女,54岁,以活动后胸闷、心慌、气短1年,加重伴咳嗽,咳痰,腹胀,尿少1周入院.患者1年前自觉胸闷、心慌、气短,活动后加重.曾在当地医院间断治疗(用药不详),病情时轻时重.1月前,做心电图示:心肌缺血,服倍他乐克,辅酶Q10,消心痛治疗,病情改善不明显.近1周症状加重.

    作者:管思彬;高洁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自拟金钱茯苓通草汤治疗肾盂积水13例

    肾盂积水是慢性梗阻性肾病的标志,它不仅是急性或慢性肾衰的常见原因之一,也是反复发作难治性尿路感染的重要诱发因素.由于泌尿系统任何部位的梗阻都可影响尿的排出,使梗阻以上部分的反压增高,肾盂逐渐扩张而发生肾盂积水.

    作者:辛军善;谢真达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放疗并发症辨治举隅

    简要论述几种常见放疗急性并发症的发生机理、临床表现和中医认识,例举治验病案的具体辨证用药过程,并重点分析其同病异治的情况,强调中医辨证论治对于个体化治疗的意义.

    作者:王友军;张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性顽固性水肿50例

    目的:中医辨证施治配合西药治疗肾性顽固性水肿50例.方法:中医辨证论治将咸阳雨茂医院1999年6月~2003年10月收治的肾性顽固性水肿50例,分为脾肾阳虚型、肾阴亏虚型、肺脾气虚日久挟瘀型,配合西药低分子右旋糖苷、速尿等治疗,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结果:50例水肿患者治疗全部有效.浮肿消失时间7~21天,平均胸水消失时间16.5天,腹水消失时间12天,心包积液消失时间17.8天.

    作者:杜治宏;尚立;马均霞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现代中医药杂志

现代中医药杂志

主管:陕西省教育厅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陕西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