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蓉
目的:观察化浊降脂类中药和调节治疗生活方式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药化浊降脂汤(生山楂、莱菔子、炒白术、葛根、枳实、槟榔等)和膳食限控,晚餐后步行.结果:总有效率92.8%.提示:化浊降脂法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
作者:吕光智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活血祛瘀、补气类中药配伍治疗脑血管恢复期及后遗症期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补阳还五汤(黄芪、桃仁、红花、川芎、归尾、赤芍、地龙)治疗114例,对照组采用维脑路通片治疗27例.结果:两组进行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补气活血通络法对脑血管病的恢复期和后遗症期的血液粘度降低,抑制血小板聚集、粘附有明显的作用.
作者:樊春燕;杨军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南五味子果实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南五味子挥发油,气相-质谱联用分析测定,计算机库存信息检索鉴定,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鉴定出22个化学成分.结论:检出成分占挥发油总量78.46%.
作者:崔九成;张培芳;宋小妹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盆炎净胶囊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并建立了该药控制菌大肠杆菌的检查方法.方法:采用稀释法能有效的消除该药物对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使待测菌的检出率提高到100%.结论:所建立的大肠杆菌检查方法准确简便、灵敏度高、重现性好.
作者:李惠娥;傅兰;安利艳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对脑梗死的疗效.方法:治疗组102例用灯盏细辛注射液40ml静脉点滴,对照组110例用灯盏花素注射液40ml静脉点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3%,明显高于对照组81%,并进行两组间比较(P<0.05).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小、疗效显著.
作者:刘敏航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地:观察中成药联合西药治疗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4例给予复方丹参滴丸和单硝酸异山梨酯;对照组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结果: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2%,对照组为63.6%,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治疗后心电图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提示:本方法治疗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有利于提高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
作者:贾满仓;朱薇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本研究拟观察血脂在血液中停留时间与中药干预治疗的关系.方法:对确诊为冠心病的30例病人于口服补阳还五汤前后分别测定空腹及进食脂肪餐后各时段血脂,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服药前后进食脂肪餐后各时间点TG值均较空腹有明显增高,达峰值无差别.服药后TG达峰人数较服药前增加,服药后TG平均达峰时间提前.提示:口服补阳还五汤可缩短血脂在血液中停留时间,本研究为临床应用中药抗动脉粥样硬化提供了实验依据和方法.
作者:陈丰;陈阳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养心、安神类中药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采用养心汤(黄芪、人参、茯苓、当归、川芎、远志、酸枣仁、柏子仁、茯神等)治疗心律失常30例.结果:总有效率90%.提示:养心汤治疗心律失常有益气养血,通阳化瘀的功效.
作者:张胜德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探索祛风、化痰、健脾类中药配伍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18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120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用定眩冲剂(天麻、钩藤、半夏、茯苓、丹参、白术、夜交藤、僵蚕、全蝎)治疗,对照组采用颈复康冲剂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5.8%,对照组有效率88.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本方法具有益气活血,化痰熄风,升清降浊之效.
作者:刘继华;史传道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养血通窍,通络止痛类中药治疗顽固性偏头痛的效果.方法:采用自拟镇偏汤(川芎、当归、细辛、全蝎、白芍、木瓜、桃仁、红花)随证加减治疗顽固性偏头痛50例.结果:总有效率92%.提示:本方具有活血化瘀,养血通窍,通络止痛之功,随证加减治疗顽固性偏头痛疗效颇佳.
作者:史轲;崔晓军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中药益气活血方在房颤抗凝中的疗效.方法:两组均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华法林,治疗组再加用益气活血方(党参、麦冬、黄芪、葛根、丹参等),同时观察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及抗凝达标时对应的华法林剂量.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INR短期内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提高INR达标率P<0.05;INR达标情况下,治疗组华法林剂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对APTT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益气活血方对房颤患者有较好的抗凝作用.
作者:陈守宏;陈艳;朱波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统一中药毒性分级与毒性剂量标准.方法:统计不同药学专著中69味毒性中药的毒性分级与剂量.结果:部分药物在不同药书中,毒性分级不同而剂量相同,或毒性分级相同而剂量不同,或此书云有毒,彼书云无毒.提示:中药毒性分级与毒性剂量标准应尽快统一.
作者:胡锡琴;赵梅英;卫培峰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中药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式,治疗组40例用稳心颗粒(琥珀、甘松等),对照组40例用心得安、谷维素、维生素B1.治疗4个周,分别观察症状、血压、心率、心电图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是92.5%和52.5%,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提示:稳心颗粒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有镇静、安神作用,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吕慎从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酸枣仁总皂苷的活血化瘀作用.方法:用旋转筒血液仪式粘度汁、体外血栓形成仪等研究酸枣仁总皂苷对高粘大鼠血液流变学参数的影响.结果:酸枣仁总皂苷能显著降低全血高切、低切血液粘度及纤维蛋白原含量(P<0.001),并能降低血小板粘附率及体外血栓指数(P<0.001).结论:酸枣仁总皂苷可改善高粘大鼠的血液流变性,具有良好的活血化瘀作用.
作者:张玮;袁秉祥;于晓江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血清粘附分子的变化意义及通塞颗粒对其影响.方法:56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口服中药通塞颗粒.检测COPD治疗前后和20例健康人血清中粘附分子的水平.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E-选择素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P<0.01);治疗后,治疗组ICAM-1、E-选择素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P<0.05);治疗组治疗后上述指标的降低较对照组显著(P<0.01).提示:粘附分子的变化参与COPD急性加重期病理过程,中药通塞颗粒降低粘附分子变化可能是该方治疗COPD的主要机制之一.
作者:周庆伟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早期意识障碍及康复的影响.方法:所有入选病例入院后即采用西医基础疗法及光量子血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刺五加注射液.结果:治疗组意识障碍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总体疗效均较对照组为优.结论:本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是较有效的方法,能改善其早期意识障碍,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张骏;于娜;徐忠祥;胡泳涛 刊期: 2005年第07期
1龙胆泻肝汤治疗足心夜热雷某,女,33岁.2000年4月18日初诊,患者近半年来每逢夜半双足心灼热难耐,即使寒冬之时也必欲伸出被外,床边墙上一青石,双足踏之则冰凉适意.白昼则安如常人.曾多处就医,均按阴虚火旺施治而无效.
作者:宋玉田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祖国医学中有丰富的心理学思想,许多观点与现代心理治疗相吻合.首先,祖国医学对健康和疾病的看法与现代医学模式基本一致.其次,祖国医学十分重视心理治疗的作用,提倡先医其心,后医其身.同时,现代心理治疗的主要理论派别在祖国医学中都能找到与之相适应的心理治疗思想和方法.我们应重视整理和挖掘祖国医学中的心理治疗方法.
作者:姚斌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银杏叶制剂对冠心病(CHD)患者血脂、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及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采用银杏叶制剂治疗CHD患者,检测治疗前后血脂、PAF及血清CRP的变化;结果:银杏叶能显著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D)、PAF及CRP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D)水平;结论:银杏叶制剂有利于消除冠心病的易患因素,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改善及斑块的稳定.
作者:龚敏;张卫萍;白延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中医推拿的整复、斜搬、牵拉手法,及中药辨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0例.结果:总有效率达90%.提示:推拿治疗本病具有活血止痛,舒通经络,消除局部水肿,减轻脊髓神经受压,迅速缓解症状的功效.
作者:姚爱德 刊期: 200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