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组织再生膏外用治疗皮肤缺损68例

孙智平;袁益坤;丁艳莉

关键词:皮肤疾病/中医药疗法, 缺损, 清热燥湿剂/治疗应用, 外治法, @组织再生膏
摘要:目的:探讨清热解毒,凉血类中药配伍治疗皮肤缺损的疗效.方法:对68例皮肤缺损病例用抗感染剂外洗(黄柏、苦参、地榆、艾叶、蒲公英、紫花地丁),组织再生膏(白花蛇舌草、紫草、金银花、虎杖、地榆)治疗.结果:经治疗15~60d全部治愈.结论:组织再生膏具有组织修复快、生成的皮肤松软、无疤痕的特点.
陕西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加味封髓丹治疗口疮100例

    临床资料100例病例中,男63例,女37例;病程长8年,短7d;年龄大67岁,小23岁,平均38岁;辨证为虚证22例,实证78例.

    作者:田秀华;仇爱玲;刘青霞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通痹丸治疗膝骨关节炎90例

    目的:观察益气温经、活血通络祛风类中药配伍,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通痹丸(黄芪、桂枝、细辛、当归、赤芍、青风藤等)治疗本病90例.并用抗骨质增生胶囊治疗30例作对照.结果:通痹丸治疗膝OA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尤其在改善疼痛、功能障碍、形寒肢冷方面,两者效果有显著性差异.提示:通痹丸有补气活血、祛风宣痹的功效.

    作者:刘继华;张快强;吕正茂;李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逍遥散加减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32例

    目的:观察传统名方治疗中浆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逍遥散辨证加减本病32例.结果:治愈24例,总有效率96.8%.提示:本方通过平肝清扬,解郁健脾,而使精营上注,目无碍障.

    作者:陈亚敏;王红;陈亚丽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克痔消炎止血膏治疗混合痔60例

    目的:观察家传验方治疗混合痔的疗效.方法:治疗组60例采用克痔消炎止血膏(地榆、苦参、白紫草、黄连、川楝子、乳香、没药等)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进行治疗.比较观察两组的疗效、止血时间、消肿时间、疼痛减轻时间、肛门坠胀减轻时间.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总疗效、肛门坠胀减轻时间上无明显差异(P>0.05).在止血、消肿、止痛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克痔消炎止血膏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功效.

    作者:张朝斌;温玉玲;张悦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齐刺行走疗法治疗腰椎间盘脱出症50例

    目的:观察齐刺行走疗法治疗腰椎间盘脱出症的疗效.方法:选取腰椎间盘突出部位的压痛点和腰部夹脊穴,运用齐刺手法针灸拔罐,并让患者带针行走.结果:50例中总有效率98%.提示:齐刺行走疗法可增强针感,松解粘连,并能促进患处的血液循环.

    作者:汪永胜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金嗓利咽丸治疗慢性咽炎90例

    目的;观察燥湿、理气、降逆、化滞类中药配伍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金嗓利咽丸(木蝴蝶、胆南星、蝉蜕、法半夏、厚朴(制)、青皮(炒)、枳实(炒)、砂仁、槟榔等)治疗慢性咽炎90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3.33%,与冬凌草片组60例对照,有明显差异(P<0.01).提示:本方通过调畅肝气,健脾消痞,使肺气的肃降功能正常,助肺气宣通,达到治疗咽喉疾病的目的.

    作者:申玉梅;李来秀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中医外治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36例

    目的:观察中医外治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6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口服SASP合并中药(川乌、黄乌、白芥子、威灵仙等)外敷及红外线微波照射敷药部位的方法,对照组采用口服SASP的方法.结果:治疗组在改善晨僵、关节疼痛、腰椎活动度、指-地距离、枕墙距测量方面有明显改善,且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本方法具有抗炎,消肿止痛,改善关节功能的功效.

    作者:丁之江;马文欢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正交试验法优选芍药甘草滴丸成型工艺

    目的:确定芍药甘草滴丸的成型工艺.方法:以滴丸的硬度,外观,粘连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漓丸成型的较优工艺条件.结果:工艺条件为:PEG6000:药物1.0:1.0,药料温度95℃,冷却剂的温度20~25℃,冷却柱长95cm.结论:通过上述试验确定的成型工艺合理,所制滴丸符合药典规定.

    作者:李春花;阎艳丽;宋晓宇;李清;高艳芝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综合治疗肛周湿疹123例

    笔者从2000年到2002年对123例肛周湿疹患者,采用中医辨证分型内服药物及外用中药熏洗治疗,结合西药肛周局部封闭,具有疗程短,治愈率高且不易复发等特点.现报道如下:

    作者:沈格红;胡琴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论气虚体质与老年病

    气虚体质是机体脏腑功能状态低下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体质状态.临床实践和研究证明,以多发于及特发于老年人为特征的老年病与气虚体质密切相关,气虚体质这一内在因素不仅在老年病发病学上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既病之后疾病的性质和转归也同样有着重要影响,对老年病的防治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李卫丽;胡羽添;陈孝银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清热解毒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非感染性高热41例

    目的:探讨清热解毒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非感染性高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并发非感染高热(≥39℃且持续2d以上)的SAP患者采用清热解毒为主,内服中药仙方活命饮和桃红四物汤加减,配合西医常规治疗的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结果:41例SAP患者中2例因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急症手术后死亡,39例经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后好转,其中6例因假性囊肿导致梗阻而进行择期囊肿内引流术,总有效率95.1%.结论:SAP并发非感染性高热者可以通过清热解毒法得到控制而不需要早期积极手术治疗.

    作者:唐文富;万美华;黄熙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藿香正气丸的临床应用

    藿香正气丸(原名藿香正气散)源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之功,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所致之诸症.笔者在多年临床实践中以此方为主,根据病情巧妙配伍,拓宽了藿香正气丸的使用范围,收到了颇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峰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复方金石穿对胆石症豚鼠血清及胆汁Ca2+含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复方金石穿对胆石症豚鼠血清及胆汁中Ca2+含量的影响.方法:以致石饲料诱发豚鼠胆结石,设模型对照及金石穿防治组,均于第60d处死实验豚鼠,手术取出胆囊观察成石情况,收集血液及胆汁待测.结果:实验组成石率,豚鼠血清及胆汁中钙Ca2+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金石穿能有效降低致石豚鼠的成石率,降低血清及胆汁中Ca2+的含量.

    作者:谭德福;陈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龙胆泻肝汤、卡马西平联合使用治疗三叉神经痛47例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和卡马西平联用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TN)的疗效.方法:将119例TN患者随机分为卡马西平组38例,龙胆泻肝汤加卡马西平组47例,龙胆泻肝汤组34例3组,治疗前后观察疼痛的改善情况.结果:龙胆泻肝汤加卡马西平组对疼痛的改善情况良好,对疼痛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卡马西平组和龙胆泻肝汤组.结论:龙胆泻肝汤加卡马西平治疗TN安全有效,且明显优于卡马西平和单纯的中药方剂龙胆泻肝汤.

    作者:汪学军;胡金城;李卫丽;胡羽添;陈孝银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地黄饮子加减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36例

    目的:观察传统名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采用地黄饮子加减(地黄、山茱萸、巴戟天、石斛、麦冬、当归、鸡血藤等)治疗本病36例,并设维生素B族、地巴唑对照组20例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9%,对照组总有效率60%,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本方阴阳并补,标本兼治,有养筋通络的功效.

    作者:刘绍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柴胡桂枝汤合玉屏风散治疗反复感冒90例

    目的:探讨传统名方复合使用治疗反复感冒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柴胡桂枝汤合玉屏风散(柴胡、黄芩、人参、半夏、桂枝、黄芪、白术、防风、甘草等)治疗本病90例.结果:总有效率96.7%.提示:本方可提高人体免疫力,治疗反复感冒有祛邪而不伤正,扶正而不留邪的功效.

    作者:李亚红;吴定怀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益气定眩汤治疗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83例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法治疗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采用中药自拟益气定眩汤(炙黄芪、人参、葛根、当归、川芎、三七粉等)治疗本病83例;另设西药眩晕停等对照观察组30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77%,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提示:益气活血法有解除血管痉挛,增加脑血流量等作用.

    作者:胥春梅;李彩霞;俱西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体会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血循环中血小板数减少,引起皮肤、粘膜出血,重者内脏亦有出血.本病是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一般血小板计数在30~50×109/L以下时,即易有出血倾向,若低于20×109/L,自发出血不可避免.皮肤和粘膜出血为主要症状,病灶大多为大小不等、分布不均匀的瘀点和瘀斑,通常出现于四肢,尤以下肢为多,躯干次之.

    作者:梁郁贤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透穴法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32例

    目的:观察透针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采用透针刺法(阳白透鱼腰,地仓透颊车等)结合穴位(地仓、频车)注射胞二磷胆碱治疗本病32例,并设电针治疗本病对照组.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和92.8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本法有改善面部血液循环、减轻组织水肿、促进面神经功能的恢复作用.

    作者:王正强;王卫刚;伦奕;郑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踩跷配合电针治疗腰肌劳损30例

    目的:观察踩跷配合电针治疗腰肌劳损的疗效.方法:采用踩跷经延督脉、膀胱经、承扶穴及患处20min,配合和电针阿是穴,配以关元俞、肾俞、气海俞等穴,10次1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96.7%.提示:本方法治疗腰肌劳损具有舒筋活络,通经镇痛,松解粘连的作用.

    作者:郝东岩;刘敏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陕西中医杂志

陕西中医杂志

主管:陕西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陕西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