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通痹丸治疗膝骨关节炎90例

刘继华;张快强;吕正茂;李孟

关键词:关节炎/中医药疗法, 补益剂/治疗应用, 活血祛瘀剂/治疗应用, 祛风湿剂/治疗应用, @通痹丸
摘要:目的:观察益气温经、活血通络祛风类中药配伍,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通痹丸(黄芪、桂枝、细辛、当归、赤芍、青风藤等)治疗本病90例.并用抗骨质增生胶囊治疗30例作对照.结果:通痹丸治疗膝OA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尤其在改善疼痛、功能障碍、形寒肢冷方面,两者效果有显著性差异.提示:通痹丸有补气活血、祛风宣痹的功效.
陕西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微波热凝结合中药治疗过敏性鼻炎100例

    目的:观察微波热凝结合中药内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方法:采用微波热凝鼻丘、鼻中隔前上方和下鼻甲表面,并结合口服自拟中药鼻敏汤(黄芪、白术、防风、麻黄、附子、细辛、丹参等)治疗本病100例.结果:总有效率100%.提示:微波热凝结合中药对过敏性鼻炎有调节脏腑功能,调和阴阳,增强机体免疫的功效.

    作者:王兴鸣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乳腺增生120例

    目的:探讨疏肝解郁、活血化瘀、消肿散结类中药配伍治疗乳腺增生疾病的疗效.方法:采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白芍、枳壳、当归、川芎、香附、乳香、没药、穿山甲、荔枝核、炙甘草)治疗乳腺增生120例.结果:总有效率97.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理气止痛、消肿散结的功效.

    作者:华刚;孟静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针刀松解配合电针围刺治疗冻结肩60例

    目的:观察针刀松解加电针围刺治疗冻结肩的疗效.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并设对照组30例.治疗组取肩部四痛点:肩胛前部痛点、喙突处痛点、肩峰下痛点、肩胛后痛点,先作痛点封闭后,再行针刀松解加电针围刺.对照组仅用痛点封闭加电针围刺.结果:治疗组痊愈28例,对照组治愈18例,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疗程亦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提示:针刀松解能直接松解肩关节周围的粘连组织,显著改善肩关节的功能受限,电针围刺和封闭疗法能疏通经络,使局部血液循环加快,消除局部无菌性炎症.

    作者:周西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清热解毒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非感染性高热41例

    目的:探讨清热解毒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非感染性高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并发非感染高热(≥39℃且持续2d以上)的SAP患者采用清热解毒为主,内服中药仙方活命饮和桃红四物汤加减,配合西医常规治疗的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结果:41例SAP患者中2例因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急症手术后死亡,39例经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后好转,其中6例因假性囊肿导致梗阻而进行择期囊肿内引流术,总有效率95.1%.结论:SAP并发非感染性高热者可以通过清热解毒法得到控制而不需要早期积极手术治疗.

    作者:唐文富;万美华;黄熙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中西药配合治疗扁平疣30例

    目的:观察中西药配合治疗扁平疣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扁平疣冼剂(大青叶、板蓝根、山豆根、木贼、香附),配合西药维特明霜外用治疗本病30例.结果:总有效率为73%.提示:中西药合用可优势互补,疗效高于单纯中药组、西药组.

    作者:杨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寒痹康胶囊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56例

    目的:探索补肾强筋、除湿祛痹、活血通络类中药配伍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寒痹康胶囊(狗脊、淫羊藿、秦艽、独活、防风、细辛、熟附子、麻黄、青风藤、乌梢蛇、白花蛇、千年健、千斤拔、黑蚂蚁)治疗本病56例,并与对照组40例(单纯西药:尼美舒利)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0%,与对照组疗效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本方具有很好的抗炎止痛及副作用小的特点,能尽快控制病情活动,明显缓解临床症状.

    作者:庞学丰;蒙宇华;吴燕红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养血祛疹汤配合点刺拔罐法治疗慢性荨麻疹48例

    目的:观察益气养血、祛风散瘀类中药配伍并配合点刺拔罐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采用养血祛疹汤(当归、首乌、熟地、党参、黄芪、僵蚕等),配合点刺拔罐法(大椎穴、肺俞穴)治疗本病48例,结果:总有效率95.8%.提示:本方有益气固表,养血祛风、疏通经络之功效;点刺拔罐法能够活血化瘀,疏通经络,起到促进气血运行之功效.

    作者:王咏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胃癌及其癌前变化中细胞凋亡和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进展

    细胞凋亡(apoptosis)是机体生长发育,细胞分化和病理状态中细胞自主性的死亡[1],是不同于坏死的一种细胞死亡形式.近年发现,细胞凋亡在胃肠黏膜的更新及某些消化系统疾病的病理过程中发挥着特有的作用,而胃癌及其癌前病变在消化系统疾病中发病率很高,从细胞凋亡角度入手对这些疾病研究,对这些疾病的治疗会有所裨益.胃癌前变化有胃的癌前状态和胃的癌前病变.癌前状态即是指可发展成为癌倾向的疾病,包括慢性萎缩性胃炎,恶性贫血,胃息肉,残胃等;癌前病变包括胃黏膜上皮不典型增生,胃黏膜肠上皮话生等.胃癌前变化在胃癌发生中起重要作用.本文现从现代医学,中医学对上述方面的研究进展概述如下:

    作者:杨国良;和善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翟友林老中医对相火病机的认识与临床应用

    吾师翟友林先生,甘肃省第三批中医继承教育指导老师,年七旬,从事中医工作50余载.临证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在中医内科和中医妇科方面有独特的诊断方法.本文记述了翟友林以相火立论,既讲病机,又述其特性,以验案作例,辨证论治的思想和整体观念的学术特色.

    作者:胡迎春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僵知饮对大鼠实验性糖尿病胰岛β细胞的形态学研究

    目的:探讨僵知饮对实验性糖尿病模型的降糖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静脉注射四氧嘧啶诱导大鼠化学性糖尿病,选择血糖>11mmol/L之大鼠,分为模型组和治疗组,治疗组给予僵知饮,观察僵知饮对高血糖大鼠的降糖作用,以及对高血糖大鼠胰腺和胰岛β细胞结构形态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大鼠胰腺结构呈明显损伤改变,僵知饮对胰腺结构有修复的功能,对糖尿病大鼠胰腺及胰岛B细胞结构损伤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作者:王德俊;孙云;周卫东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与血瘀证相关性探讨

    40多年来,血瘀证实质的研究在我国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反映血瘀证的一些客观指标如血液流变学、血流动力学、微循环障碍以及血管活性因子等,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为寻找更加贴近血瘀证实质的指标,更全面地反映血瘀证的病理变化,我们对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和血瘀证的相关性作一探讨.

    作者:胡小勤;陈利国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三藤汤治疗类风湿54例

    笔者自1997年以来,采用自拟三藤汤加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54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观察病例54例,男21例,女33例;20~30岁8例,31~40岁17例,41~50岁20例,50岁以上9例;慢性起病者占52例,急性起病者2例.

    作者:熊卫林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龟鹿二仙胶治疗男性精液异常60例

    目的:观察传统名方治疗男性精液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辨证分为肾阳不足、阴精亏损、下焦湿热、经脉瘀阻等,采用龟鹿二仙胶4味加减治疗.结果:精子成活率、活动力和精子密度检测均有先期改善.提示本方有填补精髓,益气壮阳的功效.

    作者:郭汉林;李晓阳;高旋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体会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血循环中血小板数减少,引起皮肤、粘膜出血,重者内脏亦有出血.本病是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一般血小板计数在30~50×109/L以下时,即易有出血倾向,若低于20×109/L,自发出血不可避免.皮肤和粘膜出血为主要症状,病灶大多为大小不等、分布不均匀的瘀点和瘀斑,通常出现于四肢,尤以下肢为多,躯干次之.

    作者:梁郁贤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藿香正气丸的临床应用

    藿香正气丸(原名藿香正气散)源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之功,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所致之诸症.笔者在多年临床实践中以此方为主,根据病情巧妙配伍,拓宽了藿香正气丸的使用范围,收到了颇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峰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肌萎灵胶囊治疗多发性硬化症52例

    目的:观察补元填精,活血通络类中药配伍治疗多发性硬化症的疗效.方法:采用肌萎灵胶囊(人参、鹿茸、菟丝子、何首乌、枸杞子、全蝎、水蛭、鸡血藤等)治疗本病52例.结果:显效36.54%,总有效率84.62%.结论:本方能减轻临床症状和体征,减少MS复发,降低复发率.

    作者:李永利;李红霞;王殿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益脾滋阴降火法治疗慢性舌痛

    慢性舌部疼痛是口腔科临床常见病症,患者多以舌部烧灼样疼痛、刺痛、钝痛为主诉并有口干、舌麻、味觉异常甚至难以准确描述的舌及口腔黏膜的异常感觉.此症以中老年女性为多,常伴有更年期症状、胃肠道疾患或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口腔检查可见:舌乳头炎症、舌乳头萎缩、口腔黏膜充血发红或见白色水肿,也有的并无明显阳性体征发现.我们应用自拟方益脾滋阴降火汤治疗,收效甚佳.

    作者:李鲁杨;尹翠歌;魏红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踩跷配合电针治疗腰肌劳损30例

    目的:观察踩跷配合电针治疗腰肌劳损的疗效.方法:采用踩跷经延督脉、膀胱经、承扶穴及患处20min,配合和电针阿是穴,配以关元俞、肾俞、气海俞等穴,10次1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96.7%.提示:本方法治疗腰肌劳损具有舒筋活络,通经镇痛,松解粘连的作用.

    作者:郝东岩;刘敏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地黄饮子加减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36例

    目的:观察传统名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采用地黄饮子加减(地黄、山茱萸、巴戟天、石斛、麦冬、当归、鸡血藤等)治疗本病36例,并设维生素B族、地巴唑对照组20例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9%,对照组总有效率60%,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本方阴阳并补,标本兼治,有养筋通络的功效.

    作者:刘绍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中医药辨治梅核气概要

    本文对梅核气一症辨证施治进行了探讨.根据其病机特点,结合临床表现,提出梅核气辨证论治5个要点:①辨治注重理气解郁,②辨治勿忘消滞化痰,③辨治注意调和胃气,④辨治配合护阴养阴,⑤辨治结合以心治心.

    作者:徐静;钱丽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陕西中医杂志

陕西中医杂志

主管:陕西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陕西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