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桂兰
目的:观察传统名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采用地黄饮子加减(地黄、山茱萸、巴戟天、石斛、麦冬、当归、鸡血藤等)治疗本病36例,并设维生素B族、地巴唑对照组20例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9%,对照组总有效率60%,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本方阴阳并补,标本兼治,有养筋通络的功效.
作者:刘绍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近15年来,本人应用甘草赤苓解毒汤加减治疗白塞病26例,收到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6例,男14例,女12例,均为门诊治疗.其诊断均符合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内科学>第5版的诊断标准.病程长者28年,短者3年,平均10年零4月.
作者:纪东世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确定芍药甘草滴丸的成型工艺.方法:以滴丸的硬度,外观,粘连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漓丸成型的较优工艺条件.结果:工艺条件为:PEG6000:药物1.0:1.0,药料温度95℃,冷却剂的温度20~25℃,冷却柱长95cm.结论:通过上述试验确定的成型工艺合理,所制滴丸符合药典规定.
作者:李春花;阎艳丽;宋晓宇;李清;高艳芝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痤疮为常见皮肤病,近代中医名家治疗各具特色,体现了时代的特点,试总结如下:1主方加减陆德铭教授认为阴虚火旺为发病之本,肺胃积热、血瘀凝滞为发病之标.治以养阴清热,活血、化痰,其基本方:生地、玄参、麦冬、天花粉、女贞子、枸杞子、生首乌、蛇舌草、虎杖、丹参、茶树根、生山楂(原文无剂量).多依皮疹形态加减:皮疹色红加赤芍、丹皮、连翘,脓疱加银花、半枝莲、蒲公英、野菊花,结节囊肿加三棱、莪术、桃仁、石见穿、皂角针、海藻、夏枯草、浙贝、全栝楼,瘙痒加苦参、白鲜皮、地肤子,月经不调或经前皮疹加剧加当归、红花、益母草、仙灵脾、肉苁蓉、锁阳,皮脂溢出多加侧柏叶、薏苡仁,发于鼻部加黄芩、桑白皮、地骨皮.[1].
作者:魏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气虚体质是机体脏腑功能状态低下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体质状态.临床实践和研究证明,以多发于及特发于老年人为特征的老年病与气虚体质密切相关,气虚体质这一内在因素不仅在老年病发病学上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既病之后疾病的性质和转归也同样有着重要影响,对老年病的防治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李卫丽;胡羽添;陈孝银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清热解毒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非感染性高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并发非感染高热(≥39℃且持续2d以上)的SAP患者采用清热解毒为主,内服中药仙方活命饮和桃红四物汤加减,配合西医常规治疗的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结果:41例SAP患者中2例因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急症手术后死亡,39例经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后好转,其中6例因假性囊肿导致梗阻而进行择期囊肿内引流术,总有效率95.1%.结论:SAP并发非感染性高热者可以通过清热解毒法得到控制而不需要早期积极手术治疗.
作者:唐文富;万美华;黄熙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益气补肾固涩类中药配伍,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多尿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固肾缩尿汤(黄芪、山萸、生地、桑螵蛸、益智仁等)治疗本病30例,并设西医常规治疗组28例为对照观察.结果:两组在肾功恢复和尿常规恢复天数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本方有益气养阴,固肾缩尿的功效.
作者:刘媗婷;吴李秀;丁洁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笔者自1993年以来用加味金黄散外治,结合辨证内治治疗带状疱疹45例,并设35例对照组对比观察,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黄有彬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吾师翟友林先生,甘肃省第三批中医继承教育指导老师,年七旬,从事中医工作50余载.临证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在中医内科和中医妇科方面有独特的诊断方法.本文记述了翟友林以相火立论,既讲病机,又述其特性,以验案作例,辨证论治的思想和整体观念的学术特色.
作者:胡迎春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激光光凝配合活血化瘀中药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疗效.方法:对视网膜静脉阻塞130例139只眼采用分组治疗方法,对照组68只眼接受激光光凝配合临床常规用药.治疗组71只眼接受激光光凝配合中药(柴胡、当归、桃仁、红花、地龙、牛膝、木贼等)治疗.结果:对照组的显效率为29.4%,治疗组显效率为49.3%,对比组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达到好疗效时间比较差异亦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活血化瘀中药配合激光光凝对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治疗有整体辨证,综合治疗的优势.
作者:杨整军;范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40多年来,血瘀证实质的研究在我国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反映血瘀证的一些客观指标如血液流变学、血流动力学、微循环障碍以及血管活性因子等,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为寻找更加贴近血瘀证实质的指标,更全面地反映血瘀证的病理变化,我们对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和血瘀证的相关性作一探讨.
作者:胡小勤;陈利国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小柴胡汤的广泛应用考<伤寒论>应用小柴胡汤及其变方的条文计有25条,加上<金匮要略>5条共30条.基本上反映了仲景应用小柴胡汤的全貌.
作者:周志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祛瘀软坚类中药,结合化疗加放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其扶正抗癌方辩证加减对于化疗及放疗解毒作用.方法:对119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西医结合组)和对照组(西医组).方法:治疗组先给予CAP方案化疗1疗程,结束后立即给予放疗1疗程,而中药扶正抗癌方(沙参、天冬、太子参、蜂房、莪术、蜈蚣等)则有计划地与化疗、放疗相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化疗和放疗方案与治疗组完全相同.结果:治疗组在消化道毒性、骨髓抑制毒性、心脏毒性反应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在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73.33%;对照组总有效率50.84%,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放疗时辅以中药扶正抗癌方辨证加减结合,一方面有解毒作用,可使不良反应明显减少,另一方面有增效作用.
作者:胡定政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益气温经、活血通络祛风类中药配伍,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通痹丸(黄芪、桂枝、细辛、当归、赤芍、青风藤等)治疗本病90例.并用抗骨质增生胶囊治疗30例作对照.结果:通痹丸治疗膝OA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尤其在改善疼痛、功能障碍、形寒肢冷方面,两者效果有显著性差异.提示:通痹丸有补气活血、祛风宣痹的功效.
作者:刘继华;张快强;吕正茂;李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姚树锦老中医是西安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国家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第二、三两届导师.老师临床,喜用古方,且临症加减灵活多变,常以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风湿病、痛经、皮肌炎与多发性肌炎、冻疮等病,观其疗效显著,现简述如下,以飨读者.
作者:邵燕燕;黄伟;王维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微波热凝结合中药内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方法:采用微波热凝鼻丘、鼻中隔前上方和下鼻甲表面,并结合口服自拟中药鼻敏汤(黄芪、白术、防风、麻黄、附子、细辛、丹参等)治疗本病100例.结果:总有效率100%.提示:微波热凝结合中药对过敏性鼻炎有调节脏腑功能,调和阴阳,增强机体免疫的功效.
作者:王兴鸣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传统名方治疗男性精液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辨证分为肾阳不足、阴精亏损、下焦湿热、经脉瘀阻等,采用龟鹿二仙胶4味加减治疗.结果:精子成活率、活动力和精子密度检测均有先期改善.提示本方有填补精髓,益气壮阳的功效.
作者:郭汉林;李晓阳;高旋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指压攒竹穴加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方法:术者用双手拇指点按、静压攒竹穴,使病人产生酸麻胀等得气感.配合针刺内关、足三里,治疗本病95例.结果:总有效率100%.提示:指压攒竹穴,可直接兴奋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通过神经反射,抑制迷走神经的异常兴奋,从而缓解膈肌的痉挛.
作者:杨连松;时秋菊;邢丽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活血燥湿类中药熏洗剂对痔疮手术后患者止痛、止血、消肿、生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8例混合痔术后的患者采用自拟方肿痛宁熏洗剂(大黄、黄柏、赤芍、公英、五倍子等)坐浴,并与118例应用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治疗作对照观察.结果:止痛、止血效果,创面水肿减轻,伤口愈合时间等方面,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本熏冼剂有较好的止痛、止血、消肿、生肌的疗效.
作者:张磊;李利霞;彭红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和卡马西平联用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TN)的疗效.方法:将119例TN患者随机分为卡马西平组38例,龙胆泻肝汤加卡马西平组47例,龙胆泻肝汤组34例3组,治疗前后观察疼痛的改善情况.结果:龙胆泻肝汤加卡马西平组对疼痛的改善情况良好,对疼痛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卡马西平组和龙胆泻肝汤组.结论:龙胆泻肝汤加卡马西平治疗TN安全有效,且明显优于卡马西平和单纯的中药方剂龙胆泻肝汤.
作者:汪学军;胡金城;李卫丽;胡羽添;陈孝银 刊期: 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