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黄芪注射液配合西药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60例

王正英;张黔丽

关键词:糖尿病/并发症, 胰岛素抵抗/中医药疗法, 补益剂/治疗应用, @黄芪注射液
摘要: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降糖、调脂等方面的作用.方法:治疗组采用黄芪注射液治疗本病60例,并设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关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益气降糖,降脂化浊的功效.
陕西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益气养血剂配合西药治疗肾性贫血32例

    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为本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透患者,共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西医结合)和对照组(西医).

    作者:李靖;薛莉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重症肌无力发病机制初探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大多数学者认为,其发病主要是患者体内增高的乙酰胆碱受体抗体造成骨骼肌运动终板上乙酰胆碱受体数量减少和功能失常而致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目前抗胆碱酯酶药物只能使肌无力的症状获得一过性改善,长期服用弊多利少.同样其他治疗方法如激素、免疫抑制剂虽有一定疗效,但均不理想.

    作者:张志慧;康健生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循证医学时代中医如何看病之我见

    中医学,是当今世界医学科学中仍在广泛应用的古老也是具系统性、哲理性、经验性的传统医学,她以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作者:杨留洪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针灸配合高压氧治疗外伤性面瘫30例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高压氧治疗外伤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针灸取风池、阳白、攒竹等穴;艾灸穴选患侧耳后乳突部;高压氧常规治疗.结果:总有效率90%.提示:针灸治疗以温经通络,活血祛瘀,补气养血,振奋阳明经气;高压氧能迅速提高血氧分压,增加血氧含量,改善组织营养,加速面神经细胞的修复,减轻、消除面神经因外伤引起组织水肿变性,促进神经修复;艾灸乳突部,产生热效应,温通经络,活血祛瘀.

    作者:杨淑贤;蔡永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温阳化瘀方配合西药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30例

    自2003年以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神经源膀胱30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黄海存;张琳均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中医治疗冠心病1例

    患者男,62岁,主因胸闷憋气,心前区隐痛,活动则心悸气短,夜寝不安3个月就诊.查体:T36.7 R21次/min,P86次/min,BP135/75mmHg.心音正常,心率不齐,早搏15-18次/分,心电图示前侧壁缺血,频发室性早搏.

    作者:郭东平;孙士然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六味地黄丸配合其他治疗肝性脊髓病10例

    目的:观察补益肝肾、活血行气通络类中药治疗肝性脊髓病的疗效.方法:采用六味地黄丸为主(生地、山药、茯苓、泽泻、牛膝、黄芪、伸筋草、白术、当归、地龙、丹皮、木香、枳实、川芎、蚕砂)配合中药灌肠、针灸、推拿及功能锻炼等方法治疗肝性脊髓病10例.结果:总有效率为60%.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补益肝肾,活血行气,舒筋通络的功效.

    作者:吴秀霞;王宇亮;余金中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保元胶囊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50例

    目的:观察益肾活血、利湿降浊类中药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疗效.方法:采用保元胶囊(黄芪、白花蛇舌草、白茅根、茯苓、丹参、生地、山药、当归、山萸肉、生山楂、地龙、水蛭、冬虫夏草等)治疗本病50例,并设对照组对比及观察24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总胆固醇、全血粘度、血肌酐、血β2-MG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对照组总有效率7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益肾活血,利湿降浊和降低尿蛋白、血脂,升高血浆白蛋白,改善全血粘度及肾功能作用.

    作者:张国瑛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解毒化瘀汤内服与外敷方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65例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中药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的疗效.方法:采用解毒化瘀汤(金银花、连翘、川牛膝、赤芍、防己、猪苓、当归、泽兰、黄芪等)与金黄散外敷治疗本病65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5.4%.提示:本方法对本病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

    作者:王孝飞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柏叶汤及其拆方对小鼠虚寒性出血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柏叶汤及其拆方对脾胃虚寒性出血小鼠模型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及模型用药1、2、3组,模型组造脾胃虚寒出血模型.3个用药组分别以柏叶汤、干姜艾叶汤、单味柏叶汤灌胃.结果:三用药组均有缩短凝血时间(干姜艾叶组除外)、增加血小板计数、抑制胃溃疡出血的作用.

    作者:罗苏群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穴位注射结合耳压治疗梅尼埃氏病42例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复方丹参注射液结合耳压治疗梅尼埃氏病的疗效.方法:治疗组42例取穴风池、内关、太冲等,复方丹参注射液结合耳压;为对照组39例西药口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2%;对照组总有效率64.1%.提示:穴位注射能显著改善颈内动脉颈内支充盈程度及血流量,快速缓解血管痉挛.耳压内耳、缘中、肝、肾等穴能调节神经系统,改善患处微循环,直接缓解局部症状.

    作者:王全权;陈海林;董井成;黄慧敏;章茂森;徐蕾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附子制药方法的研究

    通过模拟临床煎药,对附子分别进行浸润、浸泡30min、热水煎煮、冷水煎煮不同时间,提取水煎液中乌头碱,用薄层扫描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附子在不同煎煮条件下乌头碱含量变化的速率、趋势不同.热水煎组乌头碱含量低,其他方法在适当煎煮时间内也能制得乌头碱含量较低的汤剂.结论:附子宜热水煎煮40min以上或直接煎煮50min以上.

    作者:魏引平;张沛烨;赵海峰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双骨汤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48例

    目的:观察补肾壮骨类中药配合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复位后的疗效.方法:采用双骨汤(骨碎补、补骨脂、威灵仙、淫羊藿、白芍、熟地、川芎、当归、鹿衔草、甘草)配合降钙素治疗本病90例,并设对照组对比.结果:治疗组优良率72.9%,对照组1、对照组2优良率分别为55.0%、58.8%.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补肾壮骨,促进钙吸收和骨愈合的功效.

    作者:周忠民;安建武;张根印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益肾泄浊方治疗糖尿病肾病及对尿酸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索益肾泄浊类中药配合西药对临床糖尿病肾病及其尿酸水平的影响.方法: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同时,采用益肾泄浊方(熟地黄、山茱萸、山药、丹皮、益母草、制大黄等)治疗本病28例.结果:治疗后血尿素氮、肌酐、尿酸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益肾清利,活血泄浊功效,延缓临床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减少终末期肾病的发生.

    作者:冉颖卓;高曌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紫草凉血汤治疗结节性红斑30例

    目的:观察清利湿热、活血化瘀类中药配伍治疗结节性红斑的疗效.方法:采用紫草凉血汤(紫草根、茜草根、川牛膝、黄柏、防己、木瓜、鸡血藤、红花、赤芍、伸筋草等)治疗结节性红斑30例.结果:总有效率96%.提示:本方法对本病具有清利湿热,活血化瘀的功效.

    作者:侯新安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定位旋转复位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6例

    目的:观察定位旋转复位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采用定位旋转复位法治疗本病86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5.35%.提示:本法对本病有理筋整复,舒通经脉,促进气血运行的功效.

    作者:杜跃;万金来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麻杏二三汤加味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56例

    目的:观察宣肺散寒、燥湿化痰、止咳平喘类中药配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疗效.方法:采用麻杏二三汤加味(炙麻黄、杏仁、清半夏、陈皮、白芥子等)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56例.结果:总有效率92.9%.提示:本方法对本病具有宣肺散寒,燥湿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

    作者:齐绒芳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柴苓归芪汤对实验性肾病综合征大鼠脂代谢机制探讨

    目的:从分子水平探讨柴苓归芪汤可能的降脂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阿霉素肾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辛伐他汀组、柴苓归芪组,并设正常对照组.采用RT-PCR方法测定肝脏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 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肝脏 LDL-R mRNA的表达与正常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两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肝脏 LDL-R mRNA的表达明显增强(P<0.05),且柴苓归芪汤与辛伐他汀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柴苓归芪汤能够提高肝脏LDL-R mRNA表达,从而改善脂质代谢.

    作者:张芬芳;范焕芳;陈志强;尹智炜;丁奇峰;张伟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培土抑木法在防治结肠炎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培土抑木法在防治结肠炎中的应用.方法:总结历代医家及李守朝教授多年经验,结合理论进行论述.结论:肝郁脾虚是本病的病机关键,在培土抑木的基础上,根据病情配合采用清肠化滞、温补脾肾、寒热并用、理气和血等法,使辨证论治达到主次有序、有守有变的新境界.

    作者:徐璠;李守朝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四逆散合石膏汤加味治疗2型糖尿病51例

    目的:观察疏肝理气、清热泻火类中药配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四逆散合石膏汤加味(柴胡、白芍、枳实、甘草、生石膏、知母、天花粉、地骨皮、萎蕤、麦门冬、茯苓、香附、黄连、生地黄、玄参、苍术、黄芪、山药等)治疗2型糖尿病51例,结果:总有效率达84.31%.提示:本方法对本病具有疏肝理气,清热泻火,养阴润燥的功效.

    作者:康小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陕西中医杂志

陕西中医杂志

主管:陕西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陕西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