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降脂保肝丹与洛伐他丁治疗高脂血症性脂肪肝56例

高丽华;张德蕴;丁广谦

关键词:高脂血症/中医药疗法, 脂肪肝/中医药疗法, 疏肝解郁药/治疗应用, @降脂保肝丹, @洛伐他丁
摘要:目的:观察降脂保肝丹与洛伐他丁治疗高脂血症性脂肪肝的疗效.方法:128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西药结合治疗组(治疗组)56例、单纯中药对照组(中药组)和单纯西药对照组(西药组)各28例.治疗组联合使用自制中药降脂保肝丹与洛伐他丁,降脂保肝丹由(柴胡、陈皮、茯苓、泽泻、山楂、首乌、黄精、丹参、枸杞子、虎杖、草决明、荷叶)组成.结果:治愈率为82.1%.提示:降脂保肝丹长于保肝降酶,既能起到降脂、保肝、降酶作用,又能避免肝脏受到损害、使脂肪变的肝细胞恢复正常,从而大大提高治愈率、缩短治愈的疗程.
陕西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产后抑郁症中医病因病机及调护

    产后抑郁症是指分娩后首次发病,以抑郁、悲伤、沮丧、哭泣、易激惹、烦躁、甚至有自杀或杀婴倾向等一系列症状为特征的心理障碍[1].1968年由pitt首次提出,发病率国外报道3.5%-33%[2],国内天津医科大调查其发病率为10.2%[3].严重危害产妇的身心健康,影响婴幼儿情绪、智力、行为的发育,给家庭及社会造成巨大的危害[4].

    作者:高娅娟;高科侠;张晓峰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筋骨痛消丸合施沛特治疗膝骨性关节炎60例

    为了观察筋骨痛消丸和施沛特联合用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将膝关节疼痛、局部压痛、关节肿胀、困重麻木、活动障碍等临床表现进行量化,并以此作为疗效评价指标,设置对照组进行了观察,治疗组60例内服筋骨痛消丸(鸡血藤、丹参、骨碎补、香附、桂枝、川木瓜等)1次1袋(6g),1日2次,同时每周应用施沛特2ml作关节腔内注射;对照组30例仅用施沛特2ml作关节腔内注射,均5周1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率51.7%,总有效率97.7%;对照组治疗组治愈率40.0%,总有效率80.0%,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治疗组各项观察指标治疗前后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两药合用疗效显著.

    作者:郭会卿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肝细胞体外培养对肝豆汤排铜作用的拆方研究

    目的:论证肝豆汤的合理性,进一步探讨肝豆汤的排铜机制,明确肝豆汤中的主要药味.方法:采用肝细胞体外培养,对肝豆汤进行拆方研究,比较各组经加入含药兔血清后肝细胞模型内铜、锌含量的差异.结果:各组细胞模型细胞内铜、锌含量、铜/锌比值的组间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各组组间均数比较相差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的有:全方组铜含量、铜/锌比值与其他各组;铜/锌比值参三七组与金钱草组、对照组;全方组锌含量与黄连组、金钱草组、对照组间.结论:肝豆汤组方是合理的;肝豆汤的排铜机制难以仅仅用使细胞内锌含量增加的原因来解释;参三七可能是肝豆汤的主要药味之一.

    作者:石元洪;洪永春;杨任民;胡纪源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痛风汤剂和益肾养肝合剂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尿酸的影响

    目的:观察痛风汤剂与益肾养肝合剂同用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尿酸的影响.方法:将选择58例我院痛风门诊就诊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予痛风汤剂加益肾养肝合剂治疗,结果:提示本方有良好的促进尿酸排泄,降低血尿酸的作用.提示:说明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高尿酸患者的治疗,痛风汤剂合益肾养肝合剂同用扶正祛邪的治疗方法较好,能够改善肾小管功能以此来增加尿酸的排泄疗效满意.

    作者:佟强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疏肝和胃治疗慢性胃炎60例

    目的:观察疏肝和胃汤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给60例慢性胃炎患者服用疏肝和胃汤,其方为党参、茯苓、柴胡、枳壳、干姜、半夏、黄芩、砂仁各10g等.结果:总有效率93%,HP转阴率87%.提示:本方具有疏肝、和胃、理气之效,汤是治疗慢性胃炎的有效药物.

    作者:陈清素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6种清热解毒类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资料分析

    目的:对6种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特点进行分析探讨.方法:收集国内近10年来公开发表的医药杂志的有关报道,对其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6种中药注射剂和不良反应多在数秒至30min内发生,主要是过敏反应,与用药剂量无关.提示:临床应高度重视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确保用药安全.

    作者:李新生;邢宏伟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中药治疗下肢静脉瘀血性溃疡30例

    目的:观察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类中药治疗下肢静脉瘀血溃疡的疗效.方法:采用四妙永安汤加味(金银花、玄参、川芎、牛膝、当归、赤芍、黄柏、黄芩、连翘等)治疗下肢静脉瘀血性溃疡30例.结果:总有效率96.7%.提示:该方结合外洗能具有清洁创面抗菌消炎和促进溃疡愈合作用.

    作者:孟素云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中药配合食疗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80例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法配合食疗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选用符合诊断标准的慢性胃炎患者80例,采用活血化瘀法配合食疗治疗.结果:显效52例,好转2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6%.提示:本方具有活血化瘀,消痞止痛的功能,并配合食疗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张敏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加味左金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77例

    目的:观察加味左金丸(黄连,吴茱萸,乌药等)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方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77例,予加味左金丸每日1剂,分2次服用,4周为1疗程;对照组67例,予奥美拉唑20mg,每日2次,铝碳酸镁1.0g,1d4次,4周为1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主要症状积分及内镜下治愈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8%,对照组有效率95%,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加味左金丸能为胃食管反流病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崔海燕;郭晓阳;高静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辛开苦降法在脾胃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辛开苦降法在脾胃病中的应用.方法:参阅历代文献资料,结合临床体会进行分析研究.结论:辛开苦降法在脾胃病中的应用有六各方面:1.胃痛、痞满:一升一降,斡旋气机;2.呕吐、痰饮:和降胃气,温化痰饮;3.泄泻、痢疾:温清并用,化湿泻热;4.腹痛、积聚:升降出入通上达下;5.头痛、眩晕:升清降浊清利头目;6.虚劳、痿证:重视后天独取阳明.辛开苦降法是历代医家临床实践经验的结晶,并成了中医中药治疗脾胃病的大法之一.

    作者:蔺焕萍;李守朝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补阳还五汤的临床应用

    补阳还五汤是出自王清任<医林改错>,其功能具有益气活血通络,多用于治疗中风半身不遂症,以肢体不用脉细涩为辨证要点,现根据辨证要点,治疗多种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获效满意.

    作者:李祖佑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凉膈散治疗高热不退临床应用

    凉膈散出自<太平圣惠和济局方>,由大黄、芒硝、甘草、栀子、薄荷、黄芩、连翘组成,原方为散剂,用竹叶蜜水汤冲服,今在临床多用煎剂.诸药合用具有清热通腑,清上泻下,泻火解毒之功.本方泻下清热并用,着重泻火解毒,泻上中二焦之邪火,清胸膈之烦热,凉膈之意即在于此.笔者用此方治疗上中二焦邪郁化火,热聚胸膈而见胸膈烦热,面赤唇焦,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脉数有力之发热不退证每获良效,举例如下.

    作者:贾忠军;杜金双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健胃益肠汤治疗胃肠神经官能症40例

    目的:观察疏肝解郁、健脾祛湿类中药配伍治疗胃肠神经官能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72例患者分为二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以自拟健胃益肠汤为(党参、当归、柴胡、半夏、茯苓、白术等)基础方,随症加减,与采用西药谷维素等治疗的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61.9%、33.3%,总有效率分别为95.2%、80%,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自拟健胃益肠汤治疗胃肠神经官能症的疗效好,值得研究利用.

    作者:吴正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柔木丹颗粒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

    目的:观察活血祛瘀、软坚散结类中药配伍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比较,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肝纤维化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在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肝纤维化指标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P<0.01).提示:柔木丹颗粒能有效改善血液流变性,降低血粘度,减轻和抑制肝纤维化发生.

    作者:解新科;王静;常占杰;黄峰;张广玉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腕踝针配合推拿治疗肩周炎80例

    目的:观察腕踝针配合推拿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治疗组80例采用腕踝针配合推拿治疗,对照组80例采用单纯推拿手法治疗,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8.8%和93.8%,经统计学处理(P<0.05).提示:腕踝针配合推拿治疗肩周炎疗效优于单纯推拿治疗,综合疗法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治疗手段.

    作者:曹晓红;杜虹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通便胶囊治疗中老年便秘196例

    目的:观察滋阴、清热、燥湿润肠类中药配伍治疗中老年便秘的疗效.方法:将196例中老年便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0例采用自制通便胶囊和对照组76例采用果导片进行疗效观察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95.8%,对照组7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自制通便胶囊治疗中老年便秘有明显的疗效.

    作者:赵建勋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针刺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60例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方法:110例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针刺中脘、期门、阳陵泉等穴位;对照组50例口服吗丁啉、阿莫西林等药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提示:本方法具有疏肝理气,降逆和胃,清热利湿,利胆通腑之功效,恢复幽门功能.

    作者:王亚新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千金子的炮制研究进展

    目的:了解近年来有关千金子炮制的研究进展情况.方法:通过对千金子炮制前后的、药效比较、活性成分比较、质量变化等来了解其进展情况.结果:通过比较认为,热霜、蒸霜含油量较冷霜低,毒性较小.结论:毒药千金子其毒性及活性成分均为脂肪油,炮制不当会危及临床用药安全,必须制霜炮制.

    作者:程国庆;李进才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小柴胡汤治疗大鼠内异症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小柴胡汤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异位内膜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内异症大鼠动物模型,利用透射电镜技术及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XCHT对内异症大鼠异位内膜的影响;分析异位内膜Fas及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内异症大鼠给予5g·kg-1·d-1、10g·kg-1·d-1或15g·kg-1·d-1XCHT,连续给药四周后,观察到异位内膜生长明显受抑制;异位内膜Fas蛋白、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在位内膜.结论:XCHT抑制内异症大鼠异位内膜的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Fas蛋白的表达,促进异位内膜细胞的凋亡而实现的.

    作者:郑辉;左连东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浅谈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辨证论治

    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发病原因不明,以结肠的溃疡性炎症为特征的慢性疾病.患者主要表现有腹泻,粘液样便或脓血便,里急后重及腹痛等.该病病程缓慢,轻重不一,常反复发作,西医常以抗菌及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治疗,但疗效不理想,且易复发,是内科医生难以解决的问题.下面就祖国医学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认识和作者的临床体会谈点看法.

    作者:齐风海;于秋玲;张秀国 刊期: 2006年第09期

陕西中医杂志

陕西中医杂志

主管:陕西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陕西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