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养生;杨轶
目的:观察痛泻苓术饮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选择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9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采用痛泻苓术饮(党参、炒怀山药、炒白术等),对照组43例,采用固肠止泻丸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4.0%,对照组有效率79.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提示:痛泻苓术饮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稳定可靠.
作者:陈雪清;高记华;孙士然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青春期功血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方法:96例青春期功血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48例,用雌激素序贯加中药治疗,对照组48例,单用雌激素序贯治疗.对其疗效及副作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痊愈率(64.40%) 显著高于对照组(31.25%),χ2=14.772,P<0.01;而副作用明显降低(χ2=13.714,P<0.01) .提示:激素结合中药治疗青春期功血疗效高、副作用少.
作者:赵巧;吴胜军;李成福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清热、利湿、通腑,收涩类药物治疗湿热阻滞型结肠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龙胆泻肝汤加味(龙胆草、栀子、黄芩、柴胡、车前子、生地、泽泻、当归等)治疗本病56例,结果:总有效率100%.提示:本方具有消除结肠水肿充血,调解肠道菌群的功效.
作者:杨永峰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黄连素复方丹参片联合奥美拉唑对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设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41例,治疗组用黄连素、复方丹参片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则用奥美拉唑和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观察溃疡痊愈率;幽门螺旋杆菌(HP)治疗前后的阳性率;1周后腹痛缓解与疗程结束后1年的复发率.结论:治疗组1周后腹痛缓解率、治愈率、复发率分别为90.4%、94%、22.5%,对照组分别为73.2%、87.5%、34.4%,两组比较,1周腹痛缓解率、治愈率和复发率均有显著差异(P<0.01),HP转阴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提示:采用清热活血与西药结合的方法,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可靠性强,副作用少,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作者:尹定丛 刊期: 2006年第09期
一般资料 本组80例患者均符合CCMD-3-R诊断标准[1]、抑郁自评量表≥20分[2],病程4个月到10年不等,平均4.5年,其中男性30例,女性50例;小18岁,大65岁,平均年龄34岁;机关干部41例,教师26例,工人3例,学生10例;文化程度大学本科36例,大专16例,其他28例;均为初次发病,均有情绪低落、闷闷不乐、语言行动减少、自责,甚至欲自杀、自伤等抑郁症状,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胸胁胀痛、失眠、纳差、脘闷、舌质淡、苔腻、舌体肥大边有齿痕,脉弦滑,各种临床化验均正常.
作者:潘惠萍;张玲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对6种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特点进行分析探讨.方法:收集国内近10年来公开发表的医药杂志的有关报道,对其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6种中药注射剂和不良反应多在数秒至30min内发生,主要是过敏反应,与用药剂量无关.提示:临床应高度重视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确保用药安全.
作者:李新生;邢宏伟 刊期: 2006年第09期
2004年5月~2005年10月,我科运用复方大承气汤直肠滴注保留灌肠,配合现代医学综合治疗重症胰腺炎36例,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唐英兰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调脂汤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高脂血症随机分成治疗组46例,服用调脂汤,对照组44例,服用辛伐他汀,连续治疗1个月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60.87%,总有效率91.30%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治疗前后血脂检查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提示:本方具有健脾和胃,舒肝利胆,滋补肝肾,活血化瘀功效,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
作者:刘建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健脾、祛瘀、通络散结类中药配伍对胃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枳朴六君汤加味(枳壳、厚朴、白术、茯苓、陈皮、半夏、党参、乌蛇、蜈蚣、土鳖、甘草等)内服,配合中成药平消片,治疗胃癌40例.结果:中医证候有效率为82.50%;生存质量提高13例,稳定23例,降低4例;体重增加12例,稳定24例,下降4例.提示:本方法有健脾祛瘀、通络散结,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的功效.
作者:彭轶霞 刊期: 2006年第09期
临床资料 88例均为我院门诊病人,按门诊号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6例,男36例,女20例;年龄18~68岁,平均年龄41.5岁;病程2个月~10年.对照组32例,男21例,女11例;年龄为21~64岁,平均年龄40岁.
作者:王禄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活血化淤,软坚散结药配伍治疗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通络化纤汤(醋鳖甲、生黄芪、丹参、莪术等)治疗肝纤维化66例.结果:总有效率95.5%.提示:本方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
作者:曹铁栓 刊期: 2006年第09期
自2000年以来,笔者以门诊治疗功能性低血压患者50例,用八珍汤加味取得可喜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廖大发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评价旋复代赭汤加味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反流性食管炎患者10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采用纯中药治疗,对照组50例口服吗叮啉加雷尼替叮.治疗四周后,观察患者症状的变化及停药3月后的总体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1-3年复发率25%;对照组总有效率61%,1-3年复发率60%.两组有效率和复发率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旋复代赭汤加味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显著,不易复发,优于西药治疗.
作者:杨俊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方法:110例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针刺中脘、期门、阳陵泉等穴位;对照组50例口服吗丁啉、阿莫西林等药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提示:本方法具有疏肝理气,降逆和胃,清热利湿,利胆通腑之功效,恢复幽门功能.
作者:王亚新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降逆调胃合剂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疗效.方法:将92例GERD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6例,口服自拟降逆调胃合剂,药物组成:(代赭石、旋覆花、半夏、苏梗、佛手、瓜蒌、郁金、白术等).对照组46例,服用吗丁啉、雷尼替丁胶囊治疗.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89.1%,对照组为76.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降逆调胃合剂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殷群;王捷虹;汶明琦;林源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加味左金丸(黄连,吴茱萸,乌药等)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方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77例,予加味左金丸每日1剂,分2次服用,4周为1疗程;对照组67例,予奥美拉唑20mg,每日2次,铝碳酸镁1.0g,1d4次,4周为1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主要症状积分及内镜下治愈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8%,对照组有效率95%,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加味左金丸能为胃食管反流病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崔海燕;郭晓阳;高静 刊期: 2006年第09期
脂肪肝是临床常见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脂肪肝的发病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应用健肝降脂汤治疗脂肪肝50例,取得了较好疗效.
作者:苗萌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生大黄在治疗高海拔地区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对153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72例,采用基本支持疗法,治疗组81例,在基本支持疗法的基础上,给予生大黄胃管注入及灌肠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达90.1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22%,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病人肠功能恢复,腹水的吸收较快,并发症及死亡率减少,住院日也明显缩短.提示:在治疗重症急性胰炎过程中,配合使用生大黄治疗能降低病人并发症及死亡率.
作者:贾国强;阳丹才让;张伟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行血消痰,益气通络类中药配伍治疗食管憩室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憩室消散饮(潞党参、炙黄芪、川桂枝、赤芍、柴胡、白芷、射干、制半夏等)治疗食管憩室36例.结果:总有效率为86.1%.提示:食管憩室的中医治疗既须健脾祛瘀强肌,又要祛湿化痰,使气血流畅而痹自愈.
作者:郭德忠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温肾健脾、利水消肿类中药结合西药治疗慢性肺原性的心脏病的疗效.方法:采用中药基本方(西洋参、黄芪、麦冬、当归、丹参、苏子等)配合西药治疗肺原性心脏病88例,并与对照组对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6.8%和83.3%(P<0.05).提示:本方法对本病具有温肾健脾,活血利水的功效.
作者:许萌 刊期: 200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