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盛民;侯新江;张瑛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的前景、作用特点及作用点.方法:综合中医学和现代医学对帕金森病的认识,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论: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有以下特点:1有一定改善症状作用,2可减少西药用量,3减轻西药副作用,4增强西药疗效,5延缓病程.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尽快进行中医的标准化研究,2强调综合治疗,3加强专方专药研究,4加强中药制剂改革,5完善中医药实验研究.
作者:李文涛;李如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小儿遗尿证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笔者常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用中药汤剂冲服鹿角霜辅佐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梅明;郭丽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温阳补肾类中药配伍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选用肉桂、熟地、淫羊藿、山萸肉、当归、桃仁、炮山甲等治疗本病20例,并设保列治为对照组对照.结果:比较治疗后两组IPSS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MFR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本方法对本病具有温阳补肾、化气通淋的功效.
作者:温建余;鲁明;周文忠;韦晓东;王翊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推拿治疗儿童便秘的疗效.方法:主要取小儿推拿特定穴.手部穴位:清大肠,运内八卦,按揉膊阳池;腹部穴位:摩腹(泻法),分腹阴阳,揉中腕、天枢;背部穴位:推下七节骨,揉龟尾;腿部穴位:揉足三里等治疗180例,其中根据中医辨证实秘150例,虚秘30例.结果:总有效疗率为97%.提示:通过手法刺激体表穴位,可调节气血,鼓舞脾胃正气,增加胃肠蠕动,调整脏腑机能.
作者:陈玉;魏毅;任军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调肝醒脾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220例患儿分为2组,治疗组120例用中药方(柴胡、白芍、枳壳、陈皮、砂仁、白蔻、黄芩等)治疗,对照组100例口服硫酸锌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调肝醒脾中药方有补而不滞,消不伤正的醒脾助运功效.
作者:陈怡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索化痰祛瘀软坚类中药配伍治疗小儿乳房发育异常症的疗效,方法:采用基本方(贝母、瓜蒌、三棱、莪术、海藻、昆布等)治疗本病30例.结果:总有效率93.3%.结论:痰瘀互结致使乳房肿块,是乳房发育异常症的关键病机,化痰祛瘀法能有效地治疗本证.
作者:康立媛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独活寄生汤首载于孙思邈的<千金要方>,是治疗风寒湿痹的主要方剂.近年来笔者辨证运用本方治疗低热患者17例,效果显著,现予总结.
作者:卓鹏伟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导师陆德铭教授,师承沪上名医顾伯华,得其薪传,经验丰富,屡起沉苛.笔者有幸跟随陆师学习,收益匪浅.现将陆师治疗皮肤病验案举隅,以窥其一般.
作者:王红梅;张明;陆德铭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我们从04年1月至05年3月,始使用清开灵注射液配合抗生素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60例,疗效满意,兹报道如下.
作者:杨贵文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升降学说阐述了人体阴阳气机既互根互用又对立制约的消长转化平衡过程.升降运动的枢纽在中焦脾胃,一旦脾胃气机升降运动失常,则百病由生,因而李东垣治脾胃病即以升降立法,着重升举脾胃阳气.依据升降学说理论遣药组方治疗胃病,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疗效,兹举隅如下.
作者:张志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清热燥湿、健脾利水类中药配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采用素清丸(黄连、黄芩、肉蔻、茯苓、苍术等)治疗湿热型2型糖尿病30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3%.提示:本方具有清热化湿,降低血糖的功效.
作者:周志龙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朱氏降糖丸对实验性高血糖及高血脂的影响.方法:取鼠50只,随机分成5组,为空白对照组(即正常鼠),糖尿病病理模型组(每天灌胃蒸馏水),朱氏降糖丸低、中、高剂量给药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于给药后第7d、14d、21d(给药后1h),摘取眼球取血,检测空腹血糖(采血前1d晚上开始禁食12h,允许自由饮水),用葡萄糖氧化酶与过氧化酶偶联法测血糖.结果:朱氏降糖丸可降低四氧嘧啶所诱发的小白鼠高血糖;与蒸馏水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可对抗肾上腺素所引起的小鼠血糖升高;对链佐霉素所致的高血糖大鼠有显著的降糖作用(P<0.05);也可降低正常小鼠空腹血糖.此外,朱氏降糖丸可降低高脂饮食大鼠血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同时,可提高高密度脂蛋白含量(P<0.05);也可降低高脂血症大鼠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血小板聚集和血小板黏附率(P<0.05).结论:朱氏降糖丸降血糖同时具有降血脂,活血祛瘀的作用.
作者:于兰英;于红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分析中医灼烙方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8例进行中医灼烙方法治疗,对照组54例采用超短波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7%,对照组为61.11%;结论:中医灼烙方法简便、安全、可靠、价廉,适应年龄广(3~70岁),疗效显著.
作者:胡文健;陈隆晖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疏肝、温肾、行气、散结类中药配伍,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乳结消胶囊(鹿角、仙茅、淫羊藿、肉苁蓉、柴胡、香附、青皮、三棱、莪术、夏枯草、瓜萎、牡蛎等)治疗本病120例.同时设对照组120例,服乳癖消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5%,对照组70.8%,P<0.01.结论:本方有温肾疏肝,化痰散结的功效.
作者:王宜芳;郭晓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患病后传变迅速,易寒易热,易虚易实,而抓方煎汁再喂药往往会延误时间,因此近10余年来我采用外治法,处理一些常见的儿科病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雪英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行气、活血、通络、消肿类中药配伍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消肿止痛膏(川芎、当归、青皮、茜草、红花、麻黄、冰片)治疗本病388例.结果:治愈186例(占48%),总有效率100%.结论:消肿止痛膏有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的功效.
作者:邬强;马云;郑寿国;范林江;田正富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传统名方配合中药注射液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的疗效.方法:采用口服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黄芪、桂枝、白芍、当归、木瓜、牛膝、续断、杜仲、鸡血藤、大枣等),静脉点滴刺五加注射液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3 7例,结果:总有效率95%,提示本治法具有益气养血.温经散寒.祛风湿强筋骨的功效.
作者:霍涌波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痰热清静脉点滴治疗麻疹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痰热清注射液(黄芩、熊胆粉、山羊角、金银花、连翘)点滴,对照组采用双黄连静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7%,对照组为85%,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痰热清具有清热解毒,抗炎止痉的功效.
作者:薛垂青;王仲琴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伤寒论名方加减治疗肛肠病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选择肛肠病术后尿潴留患者9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采用五苓散方加减,和对照组37例,采用甲基硫酸新斯的明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51.4%,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五苓散加减治疗肛肠病术后尿潴留有效率高,适于临床推广用药.
作者:陈雪清;高记华;刘晓辉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索益气养血,燥湿解毒敛疮类中药配伍治疗烧烫伤的疗效.方法:自拟备急烫伤膏(黄芪、当归、黄柏、血余、刘寄奴等)治疗各类烧烫伤500例.结果:治愈498例,总有效率达100%.结论:该药有清热解毒凉血,活血化瘀止痛,补气养血扶正的功效.
作者:杨敬信 刊期: 200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