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降粘逐瘀汤治疗冠心病高粘滞血症40例

李向辉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中医药疗法, 血液流变学, 活血祛瘀剂/治疗应用, 化痰药(中药)/治疗应用
摘要:目的:观察活血祛瘀,健脾化痰类中药配伍治疗冠心病高粘滞血症的疗效.方法:采用降粘逐瘀汤(黄芪、丹参、当归、胆星、茯苓、泽泻等)治疗本病40例.结果: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87.5%;心电图总有效率为75%;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提示:本方能祛瘀通络,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的高粘滞血症状态.
陕西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隔姜炙治疗面瘫的护理体会

    目前临床上多采用针刺和中西药的结合治疗面瘫.我们对于气虚风寒袭络型的面瘫,同时采用隔姜灸,收到了事半功倍之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晓菊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小蓟炮制作用的研究

    本文以样品的小鼠凝血时间和出血时间、样品中总黄酮含量和酸性物质含量为指标,对小蓟的生品、炭品进行比较,为小蓟临床合理使用、制定炮制工艺和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杨星昊;崔敬浩;刘海;丁安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穴位注射干扰素配合中药治疗外阴白色病变60例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干扰素配合中药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疗效.方法:将60例外阴白色病变患者作为治疗组,采用穴位注射干扰素配合中药治疗;对照组43例仅用中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3.3%,对照组有效率60.5%,(P<0.05).提示:穴位注射干扰素配合中药治疗外阴白色病变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宁珺;任建文;王香兰;王红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经络导平治疗面神经麻痹60例

    目的:观察经络导平仪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与针刺配合电磁波照射治疗的疗效比较.方法:将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140例随机分为采用ZDL-401型经络导平仪治疗组60例;针刺配合电磁波照射治疗组80例.结果:经络导平仪治疗组有效率为96.7%,针刺及电磁波照射治疗组有效率为96%,P>0.05.结论:经络导平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与针刺配合电磁波照射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无明显差异.

    作者:左海萍;汤建文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消栓通络胶囊治疗脑血栓60例

    目的:观察消栓通络胶囊对脑血栓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凝血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单盲法将12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n=60)和对照组(n=60).治疗组给予消栓通络胶囊(水蛭、当归、红花、赤芍)治疗,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片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及对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聚集率和纤维蛋白原(Fg)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是:31.67%和96.67%,对照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是:15%和53.33%,两组治愈率和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PT、APTT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均明显延长,血小板聚集率和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降低.结论:消栓通络胶囊能调节凝血功能,抑制血栓形成,对脑血栓形成患者有较好疗效.

    作者:贾清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针灸治疗产后缺乳55例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产后缺乳的疗效.方法:将9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针灸组采用针刺和艾条熏灸膻中、乳根、少泽,对照组口服中药催乳方.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针灸组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为61.9%,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观察表明针灸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针刺取足阳明胃经乳根穴可催乳,膻中穴调气开结,助乳根穴之功,少泽穴为催乳特效穴,诸所穴可疏肝解郁,补气调血,以上诸穴共奏通乳催乳之效.

    作者:李种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当归芍药散的临床应用

    当归芍药散出自<金匮要略>.方由当归、川芎、白芍、泽泻、白术组成.功能养血疏肝,健脾利湿,缓急止痛.原方用于治疗妊娠腹中隐隐作痛.笔者抓住肝郁气滞,脾失健运,肝脾不和之病机,用于治疗内科杂病,收效颇佳,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俊勇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急性脑血管病54例

    目的:观察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急性脑血管病的疗效.方法:采用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半夏、天麻、茯苓、陈皮、白术、钩藤、全蝎等)治疗急性脑血管病54例.结果:总有效率92.7%.提示:脑血管病急性期重在健脾化痰开窍,平肝熄风通络.

    作者:李小平;冯仓怀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窦康胶囊治疗病窦综合征62例

    目的:探讨益气通阳、温补心肾、活血益脉的中药配伍治疗病窦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本所科研新药窦康胶囊(黄芪、生地、赤芍、附子、桂枝、细辛、炙甘草等)治疗病窦综合征62例.结果:总有效率为83.9%.提示:本胶囊对恢复窦房结功能、加快心率很有意义.

    作者:张毛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活血养血安神汤治疗脑梗死致倒错性嗜眠45例

    目的:观察活血祛瘀,养血安神类中药配伍治疗倒错性嗜眠的疗效.方法:45例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采用自拟活血养血安神汤(酸枣仁、川芎、茯苓、当归、五味子、远志等).结果:总有效率为93%. 提示:活血祛瘀、养血安神法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

    作者:高震;胡志诚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麝香保心丸治疗糖尿病心绞痛31例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治疗糖尿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作出评价.方法;选择糖尿病心绞痛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以麝香保心丸和鲁南欣康治疗4周.结果:(1)治疗组(麝香保心丸组)心绞痛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鲁南欣康组)为80.19%,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2)心电图疗效两组分别为66.7%和64.5%,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3)血脂下降分别为56.25%和17.64%,两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4)观察两组血糖均有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麝香保心丸能明显缓解糖尿病心绞痛的临床症状,降低血脂,优于鲁南欣康,益于缓解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展,无副作用.

    作者:王亚玲;李跃;赵久安;李方江;王新芳;冯晋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豆豉多糖对糖尿病小鼠疗效的研究

    目的: 观察从永川豆豉中分离提取的豆豉多糖对四氧嘧啶型小白鼠血糖和血氮水平及肾功能和胰腺的影响.方法:采用四氧嘧啶一次性腹腔注射建立高血糖小鼠模型,断尾取血,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水平,采用OPA法测尿素氮,并做肾脏和胰腺的病理切片.结果灌胃给予豆豉多糖剂量在100mg/kg,200mg/kg和400mg/kg时能降低四氧嘧啶糖尿病模型小鼠的血糖水平和血中尿素氮水平,并对四氧嘧啶糖尿病模型小鼠的肾脏和胰腺有一定的修复作用.结论: 豆豉多糖对高血糖小鼠有降血糖和降血氮的作用和修复受损器官的作用.

    作者:刘正猛;翟丽;郭瑞华;王和平;韩刚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益肾调督针法对脑梗塞恢复期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观察益肾调督针法对脑梗塞恢复期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脑梗塞恢复期60例患者随机分为益肾调督取穴组和普通取穴组各30例,治疗35d.观察针刺前后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白介素-8(IL-8)的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疗效差别有显著性,益肾调督取穴组优于普通取穴组.两组均能降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的含量,此效应以前者尤为明显.提示:治疗后血清三者水平均下降,表明益肾调督针法可改善病灶缺血、水肿、炎症反应,修复损伤的脑组织,因而三者水平显著降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血清三者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1).

    作者:庞勇;李雁;邹卓成;林军;何列涛;刘运珠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胸痹心痛不同证型间冠状动脉病变情况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胸痹心痛中医辨证分型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关系. 方法:选择415例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比较胸痹心痛不同中医辨证分型间冠状动脉病变的情况.结果:胸痹心痛虚实证候间及具体的6个辨证分型间的冠脉造影阳性率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存在非常显著差异(P<0.01),心血瘀阻、痰浊内阻、寒凝心脉三组实证之间两两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031); 心气虚弱、心肾阴虚、心肾阳虚三组虚证之间,除心肾阴虚与心肾阳虚两组间可见显著差异外(P<0.0031),其余两两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031);四组实证与三组虚证间的两两比较,除痰浊内阻、寒凝心脉证与心肾阳虚证未见统计学差异外(P>0.0031),其余两两比较可见统计学显著差异(P<0.0031).结论:胸痹心痛中医不同辨证分型间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存在显著差异;胸痹心痛实证较虚证的冠脉病变发生率高,且病变程度较重.

    作者:吴范武;许静;包巨太;张广增;贺福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脉络宁加丹参注射液治疗老年人眩晕38例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类中药治疗老年人眩晕的疗效.方法:采用具有活血化瘀通络作用的中药静脉注射剂-脉络宁注射液加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老年人眩晕患者38例.结果:经一疗程治疗观察,症状改善明显,疗效确切.提示:本方法对脑血液循环亦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作者:须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结肠安胶囊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大鼠IL-6、SOD及MDA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结肠安胶囊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IL-6、SOD及MDA的影响,探讨UC的发病机制及结肠安胶囊对UC的作用机理.方法:将SD大鼠6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结肠安灌胃组、SASP灌胃组、结肠安灌肠组及SASP灌肠组,每组10只.用TNBS复制溃疡性结肠炎模型,连续给药3周.观察HS、OBT的变化情况并测定大鼠血清IL-6和SOD及MDA含量.结果:模型对照组大鼠HS、OBT程度比正常组明显升高,IL-6、MDA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SOD活性显著降低(P<0.01).结肠安可明显降低大鼠IL-6及MDA 水平(P<0.05/0.01),明显提高SOD水平(P<0.01).结论:自身免疫紊乱和自由基损伤是溃疡性结肠炎的重要发病机制,结肠安胶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机理与免疫调节和抗自由基作用有关.

    作者:连建学;刘洁;李洛平;刘卫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方治疗颈动脉硬化30例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化痰通络类中药治疗颈动脉硬化的疗效.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方中药(黄芪、当归、地龙、桑椹、丹参、茶树根、泽泻等组成),对照组单用西药氟伐他丁,疗程均为16周.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症状改善,降低动脉硬化指数,降低血纤维蛋白元及缩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面积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提示:该方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作者:陈咸川;谢吟灵;吴晨;范代丽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天麻注射液上调抗氧化酶表达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天麻注射液对大鼠学习记忆及血、肝、肾、海马、皮质抗氧化酶SOD、GSH-PX的影响.方法: 采用氟哌啶醇造成大鼠获得性记忆缺失动物模型,用电跳台法观察对照组、模型组、实验组大鼠行为学改变,测定各组大鼠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含量 .结果: 与对照组、模型组比较,天麻注射液可使大鼠多种组织的SOD、GSH-PX显著升高,差别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天麻注射液可上调组织的抗氧化酶活性,说明对疾病治疗和身体保健与之增强抗氧化酶作用、抵抗氧自由基损伤有关.

    作者:黄丽亚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中医药治疗脑血管病的免疫研究

    1 脑血管疾病的免疫功能异常脑卒中时,中枢神经系统的受损势必影响到机体的免疫功能,而免疫系统亦可反馈影响和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大量动物实验及临床观察证明脑血管病存在免疫功能异常,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苏海生;方宁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小柴胡汤配合针刺治疗面神经炎230例

    目的:观察中药与针刺结合治疗面神经炎的疗效.方法:采用小柴胡汤加减及针刺(地仓、颊车、太阳、下关、阳白、四白、翳风、合谷),平补平泻捻转手法治疗本病230例.结果:治愈率96.1%.提示:和解少阳,调理气血,清解郁热,补中扶正,通经活络治疗本病恢复快,疗效好.

    作者:段竹联;周增荣;段爱武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陕西中医杂志

陕西中医杂志

主管:陕西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陕西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