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银花石膏汤治疗手足口病44例

姚彦莉

关键词:银花, 生石膏, 中药治疗, 清热解毒, 总有效率, 手足口病, 扶正培本, 方法, 治疗组, 对照组, 大青叶, 板蓝根, 白茅根, 竹叶, 知母, 症状, 增强, 玄参, 生地, 疗效
摘要:目的:观察清热解毒类中药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采用银花石膏汤(银花、连翘、竹叶、玄参、生地、板蓝根、大青叶、生石膏、知母、蝉蜕、滑石、白茅根)治疗44例,并设对照组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5.5%.提示:本方法对本病可以缓解症状,扶正培本和增强抗病之作用和清热解毒,利湿透疹的功效.
陕西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安肾方对免疫复合物型肾炎大鼠凝血纤溶系统的影响

    目的:观察安肾方在体内对免疫复合物型肾炎大鼠凝血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用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制备免疫复合物型肾炎大鼠模型,用温阳化瘀作用的安肾方大、中、小剂量及潘生丁对照给药,用免疫组化染色定性定量评价肾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PA抑制物(PAI-1)的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肾组织tPA蛋白表达呈不同程度增加,PAI-1表达下降.结论:安肾方对慢性肾炎大鼠凝血纤溶系统有显著影响,并呈量效关系.

    作者:田耘;胡俊鸿;程小红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紫肾汤治疗过敏性紫癜肾炎29例

    目的:观察活血凉血、益气滋肾中药配伍治疗过敏性紫癜肾炎的疗效.方法:采用紫肾汤加减(丹参、赤芍、银花、连花、黄芪、生地等)治疗本病29例.结果:总有效率89.7%.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活血凉血,益气滋肾的功效.

    作者:尹立英;石丽艳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支气管肺炎48例

    目的:观察宣肺泄热类中药配伍治疗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麻杏石甘汤加味(麻黄、杏仁、石膏、甘草、金银花、连翘、黄芩、败酱草等)治疗支气管肺炎48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5.8%.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宣肺泄热的功效.

    作者:周璟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从气虚论治老年感冒108例

    目的:观察补气固表类中药治疗老年气虚感冒的疗效.方法:采用玉屏风散加味(黄芪、白术、防风、西洋参、山药等)治疗本病108例.结果:总有效率96.3%.结论:本方法对本病可益气健脾,补肺固卫,对体虚感冒起到补气实表固卫御邪的功效.

    作者:靳玉萍;张漫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升陷汤临床应用举隅

    张锡纯,字寿甫 (1860~1933),河北盐山县人,清末民国初年名医,为中西汇通学派代表医家之一.<医学衷中参西录>为其毕生经验总结,其处方用药少而精,且多为自创,而临床往往有很好的疗效,升陷汤即为其中的代表.今就本人应用张氏升陷汤的临床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胥晓芳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清热祛瘀法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30例

    目的:观察清热祛瘀法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疗效.方法:运用清热祛瘀方(蒲公英、穿山甲、天花粉、玄参、连翘、麦冬、沙参、知母等)治疗本病30例.结果:总有效率为86.7%. 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清热解毒,活血祛瘀的功效.

    作者:陈东亮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26例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祛瘀类中药治疗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采用益气养阴活血方(党参、麦冬、山药、葛根、丹参、黄精、黄芪、川芎等)治疗气阴两虚夹瘀型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26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症状改善率、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尿β2-微球蛋白(Uβ2-MG)、空腹和餐后2h血糖(FPG、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P<0.05);症状改善率为92. 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P<0.05).两组UAER均明显降低(P<0.01),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益气养阴,活血祛瘀的作用,有明显降低UAER,改善尿β2-MG和血液流变学的作用.

    作者:吴晨;陈咸川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自理能力和心理因素对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腹膜透析自身行为能力和心理因素对腹透效果诸方面的影响,以期进一步提高腹透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选择使用双联装置系统行维持性腹膜透析的患者42例,采用Barthel指数(BI)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分,并据此把患者分为自理组与非自理组、抑郁组与非抑郁组两对对照组,分别在每一对组间进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疾病种类、医疗费用支付、家庭状况的比较,观察不同组间患者在透析充分性、营养、并发症控制、就业率、腹透维持时间等方面的差异,以明确自理能力和心理因素对腹透患者透析效果以至于自身生活质量的重要影响.结果:①26.2%(11例)的患者存在自理能力的不足;42.9%(18例)的患者存在情感抑郁障碍.②通过比较,能够自理与不能自理的患者在性别、文化程度、疾病种类、医疗费用、家庭状况等方面无显著差异,与年龄有关系;抑郁与非抑郁组在年龄、文化程度、医疗费用、家庭状况等方面有显著差异;③自理与非自理组以及抑郁与非抑郁组间患者分别在透析充分性、营养、并发症控制、就业、透析时间方面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结论:自理能力差影响并降低了腹透患者的透析效果;抑郁障碍在腹透患者中占有很大比例,此种不良的心理因素导致诸多不良后果,也降低了透析效果.选择腹膜透析前应考虑患者的自理能力和心理因素.

    作者:张志勇;周春华;李明旭;于海;杨君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扶正泻浊祛瘀法配合西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31例

    目的:观察扶正泻浊、活血祛瘀类中药配伍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将49例慢性肾衰患者分为治疗组31例,对照组18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扶正泻浊祛瘀类中药(生黄芪、太子参、白术、茯苓、枳实、大黄、丹参、赤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7.4%,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1.1%.提示:本方法对本病具有扶助正气,泻浊祛瘀排毒,改善肾功能的功效.

    作者:邵燕燕;王毓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金元四大家学术思想在肿瘤临床中的指导意义

    金元四大家的学术思想对肿瘤的辨证论治起到很大的影响,其各自的学说为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促进了肿瘤治疗的发展,总结整理如下:

    作者:洪宏喜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外洗方治疗多发性跖疣35例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类中药治疗多发性跖疣的疗效;方法:采用中药外洗方(三棱、莪术、山慈姑、鸦胆子、大戟、细辛等)治疗本病35例.结果:本方法对本病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作者:孙国强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除疣汤治疗扁平疣198例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疏肝行气、软坚散结类中药配伍治疗扁平疣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除疣汤(香附、木贼、紫草、生薏仁、大青叶、浙贝、牡蛎、白芷)治疗本病198例,并设对照组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8%,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本方具有疏散肝经风热,清热解毒,软坚散结之功效.

    作者:张彩霞;解雄利;焦海芳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解毒软肝汤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整合素α6的影响

    目的:通过观察解毒软肝汤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整合素α6 表达的影响,探讨本方治疗免疫性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 猪血清法建立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观察解毒软肝汤对肝纤维化大鼠光镜下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及对肝组织整合素α6 表达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 解毒软肝汤能减轻模型大鼠肝组织纤维化, 抑制模型大鼠肝组织整合素α6的表达.结论:解毒软肝汤可有效治疗大鼠肝纤维化,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肝纤维化组织通过抑制整合素α6,从而减少胶原在肝内的沉积,而实现的.

    作者:李佃贵;顾洁;李刚;李晓荟;孟宪鑫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对急性缺血性中风中医症征影响的研究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方案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中央随机、平行对照试验的设计方法,606例患者分别用中医综合(试验组274例)和西医加中药安慰剂(对照组263例)治疗(剔除15例、脱落54例),并观察中医症征积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治疗后21d、60d、90d的中医症征积分严重程度减轻(P<0.05)、中医症征积分对生活影响程度减弱(P<0.05).提示: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可改善本病患者21d、60d、90d的症状和体征,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中医综合治疗方案有改善患者中医症征、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趋势.

    作者:蔡业峰;付于;郭建文;李伟峰;文龙龙;林浩;黄燕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宣痹汤加减治疗强直性脊柱炎30例

    目的:观察祛风祛湿、通痹止痛类中药配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方法:采用宣痹汤为基础方(防己、连翘、薏苡仁、赤小豆、蚕砂、当归、独活等)治疗强直性脊柱炎30例;结果:总有效率93.3%;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祛风祛湿,通痹止痛的功效.

    作者:王惠民;吴定怀;闫肃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熏蒸方配合西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30例

    目的:探讨祛风湿类中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方法:采用熏蒸方(桂枝、防风、伸筋草、独活、川乌、草乌、透骨草、红花、川芎等) 熏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60例,并设对照组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83.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脊柱功能障碍方面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活血化瘀,通痹止痛的作用.

    作者:李芳;姚建华;田溢卿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苍耳子汤与麻杏石甘汤加减配合西药治疗鼻窦炎31例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宣肺通窍类中药配伍与西药治疗鼻窦炎的疗效.方法: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苍耳子汤与麻杏石甘汤加减(苍耳、辛夷、白芷、川芎、蒲公英、防风、连翘、黄芩、麻黄等)治疗鼻窦炎31例,并设对照组对照.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3%,治疗组总有效率96.7%.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清热解毒,活血祛瘀,宣肺通窍的功效.

    作者:杨宝琴;王天中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祛风宣痹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52例

    目的:观察祛风蠲痹类中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采用祛风蠲痹方(土茯苓、萆、威灵仙、忍冬藤、丝瓜络、赤小豆、滑石、防己、秦艽、泽泻、地龙、栀子、薏苡仁、蚕砂)治疗本病52例.结果:总有效率88.5%,关节疼痛、肿胀、功能障碍及全身症状均有明显改善(P<0.05),血尿酸、血沉也有明显改善(P<0.01).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祛风蠲痹,缓解关节疼痛、肿胀症状,改善关节功能的功效.

    作者:黄江涛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中药对小鼠骨骼肌撕裂伤RTK活性变化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药对骨骼肌创伤愈合RTK活性变化的影响.方法:昆明种小鼠,制作骨骼肌撕裂伤模型,口服中药为实验组,未用中药为对照组.术后分别于第2 、3 、5 、7 、10d处死动物,采用膜结合法测定伤后2 、3 、5 、7 、10d创伤组织中RTK活性变化.结果:实验组创伤组织中RTK活性均高于对照组( P < 0.01或P < 0.05),于第10d接近正常水平.结论:中药可以增强骨骼肌创伤愈合中的RTK活性.

    作者:张建国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慢性肾衰中医证型分布特征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慢性肾衰群体中医证型分布特征,探讨其不同证候的发生发展规律.方法: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获得的慢性肾衰患者四诊信息资料,经过动态聚类和探索性因子分析,结合中医辨证,得到每个患者所属的中医证型,然后比较群体特征的中医证型构成及其与西医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 :不同年龄组的CRF中医证型的构成不同,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临床分期的CRF患者中医证型分布不同,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了CRF的病变机理,比较符合中医学理论对CRF的认识规律,为开发延缓CRF发生、发展的中药新药提供较可靠的依据.

    作者:刘旭生;刘兴烈;刘敏雯;杨霓芝;丘惠燕;邓丽丽;张蕾;黄丽娟;卢富华;杨芬芳;丘伟中;李桂明;黄笑芝;黄郁文;练建红;郝宏伟 刊期: 2007年第08期

陕西中医杂志

陕西中医杂志

主管:陕西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陕西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