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东敏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治疗组32例,采用加味参附汤(红参、制附子、麦冬、五味子、红花、丹参、茯苓等)结合静滴硝普钠等综合疗法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对照组30例仅用硝普钠等综合疗法.疗程均为21d.结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加味参附汤可有效纠正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症状、体症、心功能状态及改善心率、左心室射血分数、每搏量等客观指标.
作者:李忠义;杨晓霞;刘德厚;李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乳腺增生病的近远期临床疗效.方法:门诊、住院共治疗1678例患者,将其中140例分为针刺组,中、西药物组和空白组对照观察.结果:近期治愈率为62.28%,总有效率为97.32%;门诊与住院、不同年龄、不同中医辨证分型间疗效无差别(P>0.05);远期随访1、5年的治愈率较3年为高(P<0.05);针刺组的疗效高于中、西药物组(P<0.05,<0.01).结论:针刺治疗本病近、远期疗效肯定.
作者:张卫华;郭英民;郭新荣;郭诚杰;李青燕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临床上脾虚泻较为多见,表现为:大便稀溏,色淡不臭,多于食后作泻,反复发作,时轻时重,面色萎黄,神倦纳呆,舌淡苔白脉细.中医治疗脾虚泻有明显优势,总结其基本治法,不外温运、升提、分利、固涩四种.
作者:黎欣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合中药对下肢缺血性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自体骨髓,分离后在下肢缺血性疾病患者双侧肢体多点注射移植,移植后口服补阳还五汤.观察患者手术前后肢体疼痛评分、冷感评分,对比踝肱指数(ABI)及下肢血管超声检查.结果:治疗后1月,患者冷感、麻木治疗有效率100%,静息痛治疗有效率87.5%,而ABI部分逐渐升高,而下肢血管超声检查指标没有明显改善.结论:本方法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
作者:胡全穗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优化中药煎服方法,量化煎服中药和科学煎服中药.方法:通过对中药煎药时间、煎药用水量、煎药火力、煎药次数、煎药量以及中药服药时间、服药次数、服药量进行量化,建立客观、统一的中药煎服量化指标及规范,实施量化煎服中药.结果:这对避免盲目性,增强可操作性,提升中药煎服质量和临床疗效,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作者:姚杰良;王仁荣;陈宏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益肾、化痰、活血类中药配伍内外合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病例,随机分为中药内服组(19例),口服中药(独活、寄生、鹿角片、川断、狗脊、参三七等),内外合治组(20例)内服中药同时合并中药外敷(生白芥子、面粉),以红外线、频谱或微波照射敷药部位;西药组(21例)采用口服强直性脊柱炎的方法.结果:内外合治组总有效率90%,中药内服组78.9%,西药组82.4%.提示:内外合治方法标本同治,通过强化局部治疗提高整体疗效.
作者:茅建春;陈湘君;苏励;顾军花;吴沛宇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舒窍汤治疗紧张性头痛的疗效.方法:治疗组服用舒窍汤(川芎、葛根、天麻、当归、白芍、决明子等)加奈普生治疗,对照组仅服用奈普生治疗,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各项相关指标的变化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舒窍汤能有效治疗紧张性头痛.
作者:刘东敏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化瘀、清热类中药配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采用养心颗粒(黄芪、党参、生地、麦冬、丹皮、黄连、生牡蛎、酸枣仁等)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0例,对照组30例服用复方丹参片,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养心颗粒治疗本病具有益气养阴、化瘀清热的功效.
作者:张治祥;马宏秀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香丹注射液配合川芎嗪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选用香丹注射液加川芎嗪静脉滴注,对照组采用钾镁极化液加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缓解心绞痛症状总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心电图改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本方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费用低、毒副反应少.
作者:刘蔓茹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新人迎穴水针注射治疗上肢末梢血管功能性疾病的疗效.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曲池、外关、合谷、外劳宫、腰痛点、八邪等穴电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新人迎穴,1%的利多卡因注射液7ml水针注射.结果:总有效率达100%,两组疗效比较有差异性(P<0.05).提示:本疗法有较好的温散寒湿,活血通脉的作用,是治疗上肢末梢血管功能性疾病有效的方法之一.
作者:白文良;屈治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疏肝解郁汤合用氯丙米嗪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治疗组给予疏肝解郁汤(柴胡、白芍、当归、川芎、枳壳、香附、郁金、青皮等)合用氯丙米嗪(30例)及对照组单用氯丙米嗪(30例)治疗6周.结果:治疗6周后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较治疗前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两组间2、4、6周HAMD评分及4、6周HAMA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治疗组有效率90%,对照组67%,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本方法治疗卒中后抑郁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王萍;李曦;娄涛;段德香;卢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疏肝行滞化瘀,清热利胆排石类中药治疗胆结石并慢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应用排石利胆汤(金钱草、鸡内金、香附子、柴胡、海金砂、丹参、黄芩、白芍、木香、半夏、甘草等)治疗本病30例.结果:总有效率93%.提示:该方法对本病具有疏肝利胆,行滞化瘀,活血通络,溶石排石之功效.
作者:张俊贤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脉络宁注射液对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预防作用.方法:历经3年6个疗程(或更多疗程)的治疗,观察预防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与再发生率.结果:心脑血管病的急性发生率与再发生率下降了67%,脉络宁预防组脑梗死的发生及再发生率由对照组14.6%下降至5.0%;心肌梗死的发生及再发生率由3.6%下降至1.3%.结论:脉络宁注射液每年静滴2个疗程可以有效的预防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发生与再发.
作者:张改芝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疏肝解郁、安神类中药配伍治疗老年脑梗死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解郁化瘀汤(柴胡、石菖蒲、郁金、赤芍、水蛭、远志、丹参等)口服治疗45例,并与予西药阿米替林片口服治疗的45例进行对照观察,两组疗程均为8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总有效率73.3%,两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治疗老年脑梗死后抑郁症应用疏通气机、解郁安神、行气活血类中药有较好临床疗效.
作者:邱全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豁痰通痹法治疗痰瘀互阻型胸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豁痰通痹汤(瓜蒌皮、白檀香、陈皮、丹参、丹皮、桂枝、半夏等)口服.结果:总有效率为86.5%.提示:豁痰通痹法治疗痰瘀互阻型胸痹临床效果良好.
作者:王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医药为主配合美多芭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方法:采用滋肾养肝,熄风通络为功效的震颤汤为主方(熟地、山药、茯苓、天麻、雷公藤、补骨脂、益智仁等)治疗帕金森病30例,取得了明显效果.结果:总有效率86.3%.提示:滋肾养肝,熄风通络为功效类中药,在治疗帕金森病中确有疗效.
作者:王惠民;吴定怀;刘小红;孟兴中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索一种治疗失眠症的方法.方法:160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用头皮发际区排针法,对照组用药物疗法.同时,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0%,对照组为82.5%;治疗前后两组PSQI评分改变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 治疗前后两组PSQI评分差值之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头皮发际区排针法对于失眠症患者的疗效与药物疗法相当,其治疗机理可能与调节大脑神经功能有关.
作者:刘智斌;牛文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药温经通络、活血化瘀类药物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症的疗效.方法:中药内服当归四逆汤合桃红四物汤配合中药温经通络、活血化瘀之(艾叶、桃仁、红花、细辛、桂枝、辣椒、伸筋草等)治疗本病48例.结果:总有效率达85%.提示:本方具有活血化瘀、温经通络的功效.
作者:杨明丽;杨海侠;李群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近年来,一些人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置人民的生命健康于不顾,在中药材中掺杂使假,造假手段逼真,鱼目混珠.为此,笔者将平时工作中常见的六种易掺伪中药材叙述如下:
作者:李佰成;陈久霞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胃气宜降,脾气宜升,脾胃本脏因于外感六淫之邪或内伤饮食劳倦,皆可致本脏自病,无论虚实,结果都影响纳化功能,升降不调.治疗脾胃病有很多方法,现归纳为10种常用的治法,分述如下.
作者:王联庆;张锐;王路平 刊期: 200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