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媛;曲黎;曹广顺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化瘀、清热类中药配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采用养心颗粒(黄芪、党参、生地、麦冬、丹皮、黄连、生牡蛎、酸枣仁等)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0例,对照组30例服用复方丹参片,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养心颗粒治疗本病具有益气养阴、化瘀清热的功效.
作者:张治祥;马宏秀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研究单疱角膜炎的思路.方法:归纳相关文献资料,对命题进行分析论述.结论: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应当是诊断和辨证的规范化和准确性,治疗的整体化和个体性,诊断和疗效的标准化临床设计的规范化需要有量化标准,应强调整体用药,应从复方的协同作用与拮抗作用研究入手,中药药理研究应着力找出中西药作用的共同基础.
作者:张西静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扁平疣是皮肤科常见的多发病之一,多见于青少年.有关扁平疣的治疗方法众多.本文对确诊为扁平疣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尉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总结余绍源教授常用药对经验.方法:随师侍诊,总结其经验.结论:余老认为中药药对作为中药方剂的核心,既可单独运用,也可与其他相应药物配伍组成方剂.或在成方的基础上加用药对,或用药对组合成方,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张学斌;潘林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杞菊地黄汤配合西医常规治疗梅尼埃病的疗效.方法:采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加杞菊地黄汤(枸杞子、菊花、熟地黄、山茱萸、干山药、泽泻、牡丹皮、白茯苓).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97.6%.提示:本方法具有滋补肝肾,填精益髓,平肝散风,缓晕止眩的功效.
作者:亢峣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本文针对柴胡野生变家种后,出现的柴胡油、柴胡皂苷不稳定现象,就种质、生态、生长年限、保管贮藏进行分析实验,获得比较性强的数据对今后生产用药材提出个人见解.
作者:张湛睿;杜洪霞;任熙玲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电针完谷、太冲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其对血清甲状腺素水平的影响.方法:7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35例,选取穴位完骨、太冲;对照组35例,给予舍曲林.结果:两组治疗后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降低P<0.05,差异有显著性,组间比较疗效相当P>0.05;治疗前抑郁症患者血清FT3、FT4、TSH较健康对照组偏低,治疗12周后TSH、 FT3较治疗前升高,FT4较治疗前稍有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提示:抑郁症与甲状腺激素有相关性,本治法对抑郁症患者血清FT3、FT4、TSH浓度有调节作用.
作者:王秀芬;赵志国;倪爱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附子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血流动力学、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及左室重构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制成慢性心力衰竭模型,以地高辛为阳性对照药,随机分组,分别予附子大剂量、小剂量、地高辛治疗或空白治疗,造模成功21d后开始灌胃给药,连续给药4周,并于观察末测血流动力学,用放免法检测血浆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计算左室重量指数,并对心脏左室作几何测量.结果:附子和地高辛均可改善血流动力学,主要改善心脏收缩功能,附子大剂量组优于附子小剂量组和地高辛组,附子小剂量组与地高辛组无明显差异.附子可抑制循环RAAS系统,地高辛无抑制循环RAAS系统的作用.附子和地高辛均未能显著降低左室重量指数,附子大剂量可以显著升高左室重量指数.附子和地高辛均未能减少梗死膨展和左室扩张.结论:附子可以显著增强慢性心力衰竭心脏收缩力,具有明显的量效关系;附子可抑制循环RAAS系统;附子大剂量可能有加剧左室重构的作用.
作者:王胜林;董耀荣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疏肝解郁、安神类中药配伍治疗老年脑梗死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解郁化瘀汤(柴胡、石菖蒲、郁金、赤芍、水蛭、远志、丹参等)口服治疗45例,并与予西药阿米替林片口服治疗的45例进行对照观察,两组疗程均为8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总有效率73.3%,两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治疗老年脑梗死后抑郁症应用疏通气机、解郁安神、行气活血类中药有较好临床疗效.
作者:邱全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温阳化饮通络法治疗心肾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采用真武汤配合抵挡汤(熟附片、茯苓、白术、芍药、生姜、穿山甲、生水蛭等)治疗符合少阴阳衰饮溢络阻型患者31例.结果:有效率为87%.提示:温阳化饮通络法可能具有提高左室射血分数,改善肾灌注,提高内生肌酐清除率的功效.
作者:杨晓媛;曲黎;曹广顺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自拟养心安神汤治疗神经衰弱睡眠障碍的疗效.方法:治疗组86例,采用自拟养心安神汤(黄芪、当归、生地、通草、生甘草、竹叶);对照组口服谷维素、安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对照组总有效率70.6%,两组对比P<0.01,有显著性差异.提示:养血清心安神法治疗神经衰弱睡眠障碍疗效较佳.
作者:王玮;王秀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对肉桂采用不同方法和时间进行煎煮,将其所得汤液中挥发油及浸膏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证明肉桂煎煮以浸泡后下者为高,且随着煎煮时间的延长,挥发油煎出率呈高-低-高变化,而非挥发性水溶性成份则随煎煮时间的延长而煎出率增高.
作者:赵海峰;刘世军;侯淑珍;孟淑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评价清热、活血化瘀类中药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为治疗组采用通脉增视汤(葛根、三七、娑罗子、槐米)治疗,38例为对照组采用尿激酶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0.95% ,高于对照组60.53%,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中分支静脉阻塞的总有效率为95.83%,高于中央静脉阻塞61.11%,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本方能促进受损视网膜的功能恢复.
作者:曹平;祝艳妮;仝警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乳腺增生病的近远期临床疗效.方法:门诊、住院共治疗1678例患者,将其中140例分为针刺组,中、西药物组和空白组对照观察.结果:近期治愈率为62.28%,总有效率为97.32%;门诊与住院、不同年龄、不同中医辨证分型间疗效无差别(P>0.05);远期随访1、5年的治愈率较3年为高(P<0.05);针刺组的疗效高于中、西药物组(P<0.05,<0.01).结论:针刺治疗本病近、远期疗效肯定.
作者:张卫华;郭英民;郭新荣;郭诚杰;李青燕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加味升降散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抗痨基础上加服加味升降散(僵蚕、姜黄、蝉衣、生大黄、炙百部、茯苓皮),对照组采用抗痨加小剂量激素治疗.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症状、胸水量方面均有显著改善.提示:加味升降散具有升调气机,宣肺逐饮之功效.
作者:魏耕树;强宁侠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增液行舟法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增液汤、四物汤为主加减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180例,另以西沙比利治疗80例设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提示:本法可有效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且复发率明显降低.
作者:李晓阳;李艳梅;高旋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豁痰通痹法治疗痰瘀互阻型胸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豁痰通痹汤(瓜蒌皮、白檀香、陈皮、丹参、丹皮、桂枝、半夏等)口服.结果:总有效率为86.5%.提示:豁痰通痹法治疗痰瘀互阻型胸痹临床效果良好.
作者:王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舒窍汤治疗紧张性头痛的疗效.方法:治疗组服用舒窍汤(川芎、葛根、天麻、当归、白芍、决明子等)加奈普生治疗,对照组仅服用奈普生治疗,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各项相关指标的变化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舒窍汤能有效治疗紧张性头痛.
作者:刘东敏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益肾、化痰、活血类中药配伍内外合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病例,随机分为中药内服组(19例),口服中药(独活、寄生、鹿角片、川断、狗脊、参三七等),内外合治组(20例)内服中药同时合并中药外敷(生白芥子、面粉),以红外线、频谱或微波照射敷药部位;西药组(21例)采用口服强直性脊柱炎的方法.结果:内外合治组总有效率90%,中药内服组78.9%,西药组82.4%.提示:内外合治方法标本同治,通过强化局部治疗提高整体疗效.
作者:茅建春;陈湘君;苏励;顾军花;吴沛宇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优化中药煎服方法,量化煎服中药和科学煎服中药.方法:通过对中药煎药时间、煎药用水量、煎药火力、煎药次数、煎药量以及中药服药时间、服药次数、服药量进行量化,建立客观、统一的中药煎服量化指标及规范,实施量化煎服中药.结果:这对避免盲目性,增强可操作性,提升中药煎服质量和临床疗效,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作者:姚杰良;王仁荣;陈宏伟 刊期: 200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