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推牵引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95例

李兴洲;张峰;陈犬利;曹斌;姬海鹏

关键词:脊柱疾病/针灸疗法, 脊柱疾病/按摩疗法, 牵引术, 穴, 风池, 百会, 大椎
摘要:目的:观察针推牵引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采用手法推拿、针灸、颈椎牵引、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治疗本病95例.结果:总有效率达95.8%.提示:本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能够改善椎-基底动脉的供血功能,有利于增加局部血也循环,增加脑部血液供应,有效缓解临床症状.
陕西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痰热清联合青霉素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40例

    目的:观察新型中药制剂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观察组40例,使用痰热清注射液(熊胆粉、山羊角、金银花、黄芩、连翘)治疗;对照组46例,使用抗生素(哌拉西林+苏巴坦)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85.00%,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4.78%,两组疗效相同,(u=0.34,P>0.05).观察组气喘消失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外(P<0.05),其余临床症状的改善如退热、止咳、痰液吸收、体征消失、住院时间等两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常规在治疗前后两组均有显著改善(P>0.05).用药后在心肌损伤标志物(CK-MB)、肝功能(ALT)、肾功能(Cr)、外周血象、尿常规等项目检查中均无异常发现.结论:痰热清注射液除具有良好的清热、解毒、化痰功能外,尚具有较好的抗菌抑菌作用.

    作者:李清平;翟雪松;董文斌;张莲玉;何利璋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指压穴位缩短产程及减轻分娩阵痛60例

    目的:探讨指压穴位对产妇缩短产程及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将12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观察组采用指压合谷、三阴交、内关等穴位,对照组采用导乐陪产,分别对分娩疼痛变化、疼痛程度和总产程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减轻疼痛,加快产程等方面有优势,和对照组比较P<0.1~0.001.结论:指压穴位是一种无创伤,无副作用,简单有效无痛分娩方法.

    作者:董丽宏;韩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咽痛胶囊治疗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120例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化痰利咽类中药配伍治疗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120例,口服咽痛胶囊(黄莲、黄芩、桔梗、牛蒡子、射干、浙贝母等);对照组60例,口服先锋Ⅳ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0.3%,(P<0.05);治疗组对咽痛作用及起效时间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咽痛胶囊有疏散风热,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的功效.

    作者:黎沛环;宋黎梅;吴锡强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放血疗法治疗急性乳腺炎30例

    目的:观察穴位放血疗法治疗急性乳腺炎的疗效.方法:取附分、魄户、膏肓、等穴,用三棱针点刺,每次放血3滴.结果:治疗30例,总有效率70%.提示:放血疗法刺激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增强机体免疫力,抗感染,具有泻热散邪,清热化瘀的作用.

    作者:刘亚楠;邓春雷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四逆散加味治疗小儿外感挟食发热70例

    笔者运用四逆散加味治疗小儿外感挟食发热70例,疗效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70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41例,女29例;年龄1~2岁21例,3~4岁32例,5~8岁17例;病程2~5d不等;X线胸片及血常规检查均未发现异常.

    作者:妥忠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举元颗粒剂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举元颗粒剂的质量标准,确保制剂质量.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黄芪、甘草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制剂中人参皂苷Rg1的含量,色谱条件:LichrospherC18柱(4.6mm×250mm,5um);流动相乙腈-水(35∶65);柱温25 ℃,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03 nm.结果:黄芪、甘草的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分离良好;人参皂苷Rg1在0.118~1.416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γ=0.9997,平均回收率为98.59%.结论:该研究方法专属可靠,可作为该制剂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刘雅敏;邓向涛;董玉秀;李依萍;周利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辨证治疗妇科术后发热69例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妇科术后发热临床疗效.方法:根据中医辨证论治,临床分为气阴两虚、血虚、营卫失调、食积及感染邪毒5型辨证治疗.结果:患者全部治愈.结论:中医辨证治妇科术后发热应以病因治疗,以扶正祛邪,调整脏腑功能为主.

    作者:王澎澎;萧美茹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丹莪妇康煎膏配合蒸热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56例

    目的:探索活血化瘀、软坚化积类中药配伍,配合蒸热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2例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6例,治疗组采用丹莪妇康煎膏(丹参、莪术、柴胡、三七、当归、三棱、元胡等)配合蒸热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丹莪妇康煎膏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85.7%,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率35.7%,有效率87.5%,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两法配合,能促进全身和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炎性组织的吸收,提高活血化瘀,消炎止痛的疗效.

    作者:李红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超短波与清鼻汤治疗儿童期化脓性上颌窦炎30例

    目的:观察超短波配合清热解毒类中药,对儿童期化脓性上颌窦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将超短波双侧颧骨下部辐射.配合清鼻汤(龙胆草、二花、黄芩、柴胡、桂枝、麻黄、茅根、知母等)水煎服.0.5%麻黄素滴鼻液滴鼻.结果:治疗本病30例全部治愈.提示:将物理疗法与中药和鼻粘膜收缩剂联合应用,可尽快消除鼻及鼻窦粘膜水肿和炎症,促进上颌窦内分泌物引流治愈时间短.

    作者:陈红霞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辨证治疗小儿流涎50例

    目的:观察辨证治疗小儿流涎的疗效.方法:将50例流涎患儿按中医辨证分为:心脾积热、脾胃虚寒、脾气虚、肾阳不足等4型.分别采用泻黄散合导赤散、吴茱萸汤、香砂六君子汤、缩泉丸进行治疗.结果:总有效率90%.提示:中医辨证治疗小儿流涎疗效满意.

    作者:冀颖会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清热活血散结方内服灌肠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78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多途径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疗效.方法:治疗组78例采用自拟方(当归、白术、金银花、香附、六路通、丹参等)内服,中药保留灌肠(红藤、败酱草、赤芍、穿山甲等)以及西医输卵管通液术相结合;对照组78例,采用输卵管通液术配合口服抗生素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9%,对照组总有效率66.7%.结论:清热活血散结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的消散、吸收及粘连的松解.

    作者:孙惠霞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茵栀汤佐治婴幼儿高胆红素血症25例

    婴幼儿高胆红素血症无论其程度和病因如何均应积极治疗,以尽可能减少后遗症的发生.我们应用中药佐治婴幼儿高胆红素血症25例,获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陶晓玲;高乃荣;程小宁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参芪五味子片治疗卵巢早衰44例

    目的:观察补肾养阴,益气宁神类中药配伍治疗卵巢早衰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4例服用参芪五味子片(人参、黄芪、五味子、酸枣仁等),对照组38例服用尼尔雌醇,均治疗两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激素水平的变化和临床症状的改变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尤于对照组.结论:参芪五味子片有提高卵巢早衰妇女的激素水平.

    作者:吴心芳;李玉琴;齐玉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我国医学流派时空变迁分析

    目的:分析我国医学流派时空变迁.方法:选取任应秋主编的《中医各家学说》五版教材,对七大医学流派进行分析.结论:我国医学流派时空变迁呈现宋以前-宋金-明清,由北-北南-南的发展趋势,从社会生态学的角度探讨医学流派的时空发展,其与我国经济、文化变迁发展轨迹相一致,医学学术思想变迁与气候地理环境关系密切.

    作者:冯丽梅;鲁兆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疑难重病运用四逆汤治验举隅

    四逆汤出自《伤寒论》.为治疗少阴阳衰的主方,具有回阳救逆之功效.笔者运用四逆汤治疗多种疑难重症,疗效满意,现举验案如下.

    作者:邹世光;刘志群;何静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针刺配合足底按摩治疗女性尿失禁40例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足底按摩治疗女性尿失禁的疗效.方法:针刺关元、中极、三阴交等穴,配合双掌握推法足底按摩.结果:总有效率100%.提示:本法以调节冲任经脉之气,平衡一身阴阳,补益肾气,使肺、脾、肾三脏的功能失常得以调节,膀胱失约的机能得以改善.

    作者:李改凤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加味八正散治疗泌尿系结石188例

    目的:观察传统方加味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188例以八正散加味(加黄芪、石苇、金钱草)治疗,对照组32例运用抗生素配合中成药结石通片和延胡止痛片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3%,对照组68.8%,(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加味八正散有清热通淋排石的功效.

    作者:王琨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辨证施治配合针灸疗法治疗妊娠恶阻40例

    目的:探索中医辨证配合针灸疗法治疗妊娠恶阻的疗效.方法:临床辨证分为肝胃不和、脾胃虚弱、气阴两虚3型,分别采用苏叶黄连汤、香砂六君子汤、生脉散3方加减化裁治疗,配合梅花针叩刺双额、双颞、耳廓等.治疗40例.结果总有效率95%.结论:临床辨证结合针灸治疗本症,可提高疗效.

    作者:胡晓霞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麝香乌龙丸对兔实验骨折愈合过程中细胞凋亡及自由基的影响

    目的:从细胞凋亡及自由基角度探讨麝香乌龙丸对兔实验骨折愈合的作用.方法:30只日本大耳白兔制成横断骨折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麝香乌龙丸组、骨折挫伤散组,灌胃给药.分别在骨折后24 h、72 h、1 w、2 w、3 w、4 w时检测血一氧化氮、乳酸、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结果:麝香乌龙丸在骨折后某时相能提高血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降低血乳酸、丙二醛水平,适时改变血一氧化氮水平,且优于骨折模型对照组(P<0.05).结论:麝香乌龙丸通过影响细胞凋亡及自由基水平,达到缩短骨愈合时间,提高骨愈合质量,促进骨折愈合.

    作者:王志文;袁强;张爱国;赵文毅;孙丽丽;李曙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排卵期出血35例

    自2002年2月~2005年9月,笔者运用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排卵期出血35例,收到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 35例均来自门诊病人,已婚25例,未婚10例;年龄大45岁,小20岁;病程长5个月,短3个月经周期;出血时间平均3~8d.临床表现:月经周期规律,两次月经之间出现不等量阴道出血3~8d,经血色红量少或有块,伴有心烦,腹痛,胸胀,腰骶部酸软不适,舌质红、苔少,脉弦.

    作者:王翠玉;钟仁寿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陕西中医杂志

陕西中医杂志

主管:陕西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陕西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