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生平
目的:观察传统名方治疗产后发热的疗效.方法:运用刘完素的柴胡四物汤化裁(柴胡、太子参、半夏、生地、甘草、当归等)治疗产后发热153例.结果:总有效率96.73%.提示:本方具有和解少阳,凉血祛瘀,养血退热的功效.
作者:王玉玲;臧向博;封亚利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梅花针,拔罐加穴位注射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的疗效.方法:梅花针沿臀部,大腿的足三阳经脉循行路线由上而下叩刺,叩至有微小出血点后,即用闪火法拔罐.穴位注射选腰2~腰3夹脊穴,用药复方丹参注射液.结果:总有效率为96.6%.结论:本方法可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祛瘀生新.
作者:李巧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传统方治疗小儿过敏紫癜性肾炎的疗效.方法:采用归脾汤化裁(去枣仁、元肉,加白茅根、三七)治疗本病35例.结果:完全缓解26例,总有效率94.3%.结论:本方能调节免疫及水电解质代谢,增加肾血流量和过滤率.
作者:张金虎;王玉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多种外感病辨证论治的专著,它的问世,奠定了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的基础,在认识疾病的过程中,仲景尤其注意对特定部位辨证,认为这是诊察疾病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伤寒论》特定部位辨证的内容较为丰富,本文仅就此,做一初步探讨.
作者:李佳;孙冬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脑出血其病死率和致残率均高,而急性期的治疗为重要,是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的关键时期.由于受传统中医发病学观点的影响,脑出血急性期的治疗多局限于平肝熄风、化痰开窍为主,但效果不佳.笔者认为脑出血急性期当以治标为先,活血化瘀为治疗法则.兹不揣愚蒙,试作初探.
作者:周向阳;王荣林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运用益气活血法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小儿紫癜性肾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3例采用益气活血为法组方(黄芪、丹参、赤芍、白藓皮、防风、紫草、白茅根等),随证加减治疗.对照组29例口服维生素C、双嘧达莫、雷公滕多甙片等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中临床治愈30例(占69.77%),总有效率86.05%;对照组29例,临床治愈14例(占48.28%),总有效率为72.4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益气活血法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对血尿、蛋白尿有明显疗效.
作者:刘乾生;张卉;郭倩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杨之藻主任医师是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儿科临床工作40多年,擅长使用中药散剂治疗咳嗽,现将老师治疗小儿咳嗽的经验总结归纳如下.
作者:杨颖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化痰利咽类中药配伍治疗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120例,口服咽痛胶囊(黄莲、黄芩、桔梗、牛蒡子、射干、浙贝母等);对照组60例,口服先锋Ⅳ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0.3%,(P<0.05);治疗组对咽痛作用及起效时间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咽痛胶囊有疏散风热,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的功效.
作者:黎沛环;宋黎梅;吴锡强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艾灸至阴穴治疗胎位不正的效果;方法:将150例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80例采用纯艾条灸至阴穴,对照组70例采用胸膝卧位.结果:治疗组治疗15次后治愈73例,总有效率为91.25%.对照组治疗15次后治愈50例,总有效率为71.43%.两组治疗效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在同样治愈的病例中,治疗组施治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艾灸至阴穴治疗胎位不正有补气血,调阴阳的疗效.
作者:陈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及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7例病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2例予中药内服活血消症汤(丹参、赤芍、当归、桃仁、桂枝、香附、川楝子、青皮、车前子),并以灌肠方(丹参、赤芍、鸡血藤、三棱、败酱草、皂刺等).对照组55例予中药予以单一活血化症汤内服.结果:治疗组治愈率46.7%,总有效率95.2%.对照组治愈率29.1%,总有效率81.8%.P<0.05.结论:中药内服加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可提高疗效,共同促进盆腔炎症的吸收和松解.
作者:王秋玉;孙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索运用中药调周法治疗人流后月经失调的疗效.方法:采用经后期滋肾养血,经间期补肾通络,经前期温肾助阳,行经期活血调经的治法.结果:治疗58例,总有效率为98%.结论:补肾及活血法是本病的主要治法.
作者:顾亚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运动损伤后及时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是促进康复的重要手段.对体育运动和运动训练都有较大的现实意义.中医药学对此具有明显的优势,而且对提高运动成绩有独到的作用.
作者:马红霞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笔者近5年,采用针刺与艾灸并用治疗小儿遗尿60例,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一般资料 本组60例患儿中,男48例,女12例;年龄小7周岁,大14周岁;病程短3年,长10年.
作者:葛丽丽;王炜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新型中药制剂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观察组40例,使用痰热清注射液(熊胆粉、山羊角、金银花、黄芩、连翘)治疗;对照组46例,使用抗生素(哌拉西林+苏巴坦)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85.00%,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4.78%,两组疗效相同,(u=0.34,P>0.05).观察组气喘消失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外(P<0.05),其余临床症状的改善如退热、止咳、痰液吸收、体征消失、住院时间等两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常规在治疗前后两组均有显著改善(P>0.05).用药后在心肌损伤标志物(CK-MB)、肝功能(ALT)、肾功能(Cr)、外周血象、尿常规等项目检查中均无异常发现.结论:痰热清注射液除具有良好的清热、解毒、化痰功能外,尚具有较好的抗菌抑菌作用.
作者:李清平;翟雪松;董文斌;张莲玉;何利璋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自1996年至今,我们用暖脐膏敷帖脐部神阙穴.治疗小儿腹泻300例,取的了满意疗效.兹介绍如下.治疗方法 方药组成:肉桂、白芷、广木香、公丁香、台乌药、炮姜炭、制乳香、沉香、制没药各等份、将上述药物碾细,过百目筛,贮瓶备用,称暖脐粉;再用吴茱萸碾细末过百目筛,另贮瓶备用.
作者:陈杭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血府逐瘀汤出自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临床上多作为治疗血瘀胸中的常用方.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其有更加广泛的用途,不限于治疗胸中瘀血症,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璠;张景谊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多途径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疗效.方法:治疗组78例采用自拟方(当归、白术、金银花、香附、六路通、丹参等)内服,中药保留灌肠(红藤、败酱草、赤芍、穿山甲等)以及西医输卵管通液术相结合;对照组78例,采用输卵管通液术配合口服抗生素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9%,对照组总有效率66.7%.结论:清热活血散结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的消散、吸收及粘连的松解.
作者:孙惠霞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在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领域中,发现一些中医药的功效与抗氧化作用有密切关系[1].近年在应用中药自由基清除及一系列抗氧化作用对生物衰老和某些疾病如癌症、心血管疾病、炎症、免疫性损伤、心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老年性白内障、红斑狼疮等的防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2,3].本文就中医药对晶体抗氧化作用的研究做一较全面的归纳.
作者:周莹;何湘珍;周小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利湿、解毒类中药配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以妇炎康复汤(黄芪、土鳖虫、当归、芍药、红藤、大黄等)治疗慢性盆腔炎50例,并与妇科千金片治疗50例作对照.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为84%.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妇炎康复汤有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和提高免疫功能的功效.
作者:颜艳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索在基层家庭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治疗组24例,在西医激素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全程加服中药基础方(六味地黄汤加黄芪、菟丝子、补骨质、丹参等)辨证加减,对照组单纯采用西药激素等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8%,,对照组62.4%,P<0.05.结论:中西药合治本病,标本兼治,有协同作用,提高了临床疗效.
作者:付作昌 刊期: 200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