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从脾肾论治绝经期崩漏74例

丛萍

关键词:崩漏/中医药疗法, 妇女, 更年期, 补气剂/治疗应用, 补肾剂/治疗应用
摘要:目的:观察从脾肾论治绝经期崩漏的疗效.方法:采用健脾补胃、固冲摄血法,药用党参、黄芪、白术、山药、五味子、菟丝子、熟地等治疗绝经期崩漏74例.结果:总有效率90%.结果:治疗绝经期崩漏,应以治脾为主,兼以治肾.
陕西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放血疗法治疗急性乳腺炎30例

    目的:观察穴位放血疗法治疗急性乳腺炎的疗效.方法:取附分、魄户、膏肓、等穴,用三棱针点刺,每次放血3滴.结果:治疗30例,总有效率70%.提示:放血疗法刺激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增强机体免疫力,抗感染,具有泻热散邪,清热化瘀的作用.

    作者:刘亚楠;邓春雷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伤寒论》对特定部位辨证探析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多种外感病辨证论治的专著,它的问世,奠定了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的基础,在认识疾病的过程中,仲景尤其注意对特定部位辨证,认为这是诊察疾病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伤寒论》特定部位辨证的内容较为丰富,本文仅就此,做一初步探讨.

    作者:李佳;孙冬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从脾肾论治绝经期崩漏74例

    目的:观察从脾肾论治绝经期崩漏的疗效.方法:采用健脾补胃、固冲摄血法,药用党参、黄芪、白术、山药、五味子、菟丝子、熟地等治疗绝经期崩漏74例.结果:总有效率90%.结果:治疗绝经期崩漏,应以治脾为主,兼以治肾.

    作者:丛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从肝论治妇科病的体会

    肝是人体重要的脏器之一,肝脏是调节的枢纽,以保证机体的气血调合,阴阳平衡.肝的生理功能正常,则气机调达,经络畅通,气血和调,五脏六腑的功能才能保持正常,如果肝的功能失常,发生肝气、肝火、肝风、肝寒时,五脏六腑必受欺害,可导致妇科诸疾.

    作者:王联庆;王昆;宫丽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浅析水蛭的炮制新法

    通过古今文献分析认为,水蛭烫制的目的在于易粉碎、矫臭、矫味、便于药用.近代有用生水蛭粉装胶囊或制粗粉冲服,但有味腥、易致、呕吐等不良反应.经改良,用焦糯米同生水蛭制粉、装胶囊、制糊丸,冲服.临床效果均佳.无不良反应.此法即可保存药效,又可矫臭、矫味,保护胃粘膜,服用方便,节省药源.

    作者:陈生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痰热清联合青霉素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40例

    目的:观察新型中药制剂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观察组40例,使用痰热清注射液(熊胆粉、山羊角、金银花、黄芩、连翘)治疗;对照组46例,使用抗生素(哌拉西林+苏巴坦)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85.00%,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4.78%,两组疗效相同,(u=0.34,P>0.05).观察组气喘消失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外(P<0.05),其余临床症状的改善如退热、止咳、痰液吸收、体征消失、住院时间等两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常规在治疗前后两组均有显著改善(P>0.05).用药后在心肌损伤标志物(CK-MB)、肝功能(ALT)、肾功能(Cr)、外周血象、尿常规等项目检查中均无异常发现.结论:痰热清注射液除具有良好的清热、解毒、化痰功能外,尚具有较好的抗菌抑菌作用.

    作者:李清平;翟雪松;董文斌;张莲玉;何利璋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中药内服及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62例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及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7例病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2例予中药内服活血消症汤(丹参、赤芍、当归、桃仁、桂枝、香附、川楝子、青皮、车前子),并以灌肠方(丹参、赤芍、鸡血藤、三棱、败酱草、皂刺等).对照组55例予中药予以单一活血化症汤内服.结果:治疗组治愈率46.7%,总有效率95.2%.对照组治愈率29.1%,总有效率81.8%.P<0.05.结论:中药内服加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可提高疗效,共同促进盆腔炎症的吸收和松解.

    作者:王秋玉;孙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中药对晶体抗氧化作用的研究进展

    在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领域中,发现一些中医药的功效与抗氧化作用有密切关系[1].近年在应用中药自由基清除及一系列抗氧化作用对生物衰老和某些疾病如癌症、心血管疾病、炎症、免疫性损伤、心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老年性白内障、红斑狼疮等的防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2,3].本文就中医药对晶体抗氧化作用的研究做一较全面的归纳.

    作者:周莹;何湘珍;周小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针灸结合捏脊治疗小儿腹泻84例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捏脊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方法:168例小儿腹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4例,针刺取双侧四缝、足三里穴,捏脊自尾骶至枕部;对照组84例,肌肉注射复方新诺明等.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69.6%.两组对比P<0.01.提示:针灸对高张力、运动亢进的肠管具有抑制作用,可使肠管病理性痉挛得以缓解.捏脊能提高患儿的血红蛋白、血浆蛋白、血清淀粉酶指数,加强小肠的吸收功能.

    作者:钟叙春;许志雄;杨涓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超短波与清鼻汤治疗儿童期化脓性上颌窦炎30例

    目的:观察超短波配合清热解毒类中药,对儿童期化脓性上颌窦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将超短波双侧颧骨下部辐射.配合清鼻汤(龙胆草、二花、黄芩、柴胡、桂枝、麻黄、茅根、知母等)水煎服.0.5%麻黄素滴鼻液滴鼻.结果:治疗本病30例全部治愈.提示:将物理疗法与中药和鼻粘膜收缩剂联合应用,可尽快消除鼻及鼻窦粘膜水肿和炎症,促进上颌窦内分泌物引流治愈时间短.

    作者:陈红霞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辨证施治配合针灸疗法治疗妊娠恶阻40例

    目的:探索中医辨证配合针灸疗法治疗妊娠恶阻的疗效.方法:临床辨证分为肝胃不和、脾胃虚弱、气阴两虚3型,分别采用苏叶黄连汤、香砂六君子汤、生脉散3方加减化裁治疗,配合梅花针叩刺双额、双颞、耳廓等.治疗40例.结果总有效率95%.结论:临床辨证结合针灸治疗本症,可提高疗效.

    作者:胡晓霞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输尿管结石103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方法:中药采用自拟排石汤(金钱草、海金砂、鸡内金、川楝子、香附、丹参、郁金、甘草),配合西药654-Ⅱ、黄体酮、环丙沙星,治疗本病103例.结果:总有效率92.3%.结论:排石汤有清热利湿、利气祛瘀的功效,西药解痉抗感染药有良好的协同作用.

    作者:胡永瑞;高存太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调周中药方治疗无排卵性不孕182例

    目的:探讨中医调周中药方对无排卵性不孕症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335例无排卵性不孕症病人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调周中药方治疗组,分别采用卵泡期治以滋养肝肾之法,排卵期治以补肾活血法,黄体期治以温肾益气养血法,行经期治以活血化瘀法;西药以克罗米酚为对照组.结果:中药治疗组182例中,有排卵者123例,占67.50%;终怀孕者111例,占59.8%.对照组153例中有排卵者92例,占60.10%;终怀孕者59例,占38.56%.经统计学检验,两者在妊娠率上差异显著,P<0.01;在排卵率上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调周中药方治疗无排卵性不孕症受孕率高,副作用少.

    作者:罗志娟;詹杰;吴媛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电针半月神经节为主结合温药酒涂擦治疗面瘫68例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中药酒温涂擦治疗面瘫的疗效.方法:运用电针半月神经节为主配合涂擦温药酒(桂枝、红花、马钱子、曼陀罗)治疗本病68例,并没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疗法(鱼腰、四白、下关等)治疗66例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对照组为78%,疗效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此种方法能促进血液循环,促使炎性渗出物吸收,有利于受损神经和肌内的修复.

    作者:赵根生;刘勇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针推牵引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95例

    目的:观察针推牵引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采用手法推拿、针灸、颈椎牵引、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治疗本病95例.结果:总有效率达95.8%.提示:本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能够改善椎-基底动脉的供血功能,有利于增加局部血也循环,增加脑部血液供应,有效缓解临床症状.

    作者:李兴洲;张峰;陈犬利;曹斌;姬海鹏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四逆散加味治疗小儿外感挟食发热70例

    笔者运用四逆散加味治疗小儿外感挟食发热70例,疗效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70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41例,女29例;年龄1~2岁21例,3~4岁32例,5~8岁17例;病程2~5d不等;X线胸片及血常规检查均未发现异常.

    作者:妥忠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中药调周法治疗人流后月经失调58例

    目的:探索运用中药调周法治疗人流后月经失调的疗效.方法:采用经后期滋肾养血,经间期补肾通络,经前期温肾助阳,行经期活血调经的治法.结果:治疗58例,总有效率为98%.结论:补肾及活血法是本病的主要治法.

    作者:顾亚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柴胡四物汤治疗产后发热153例

    目的:观察传统名方治疗产后发热的疗效.方法:运用刘完素的柴胡四物汤化裁(柴胡、太子参、半夏、生地、甘草、当归等)治疗产后发热153例.结果:总有效率96.73%.提示:本方具有和解少阳,凉血祛瘀,养血退热的功效.

    作者:王玉玲;臧向博;封亚利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加味下瘀血汤治疗卵巢囊肿45例

    目的:观察经典名方治疗卵巢囊肿的疗效.方法:采用加味下瘀汤加味(大黄、桃仁、(庶)虫、三棱、桂枝、茯苓、皂角刺、穿山甲等)治疗本病45例.结果:总有效率95.6%.结论:本方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软坚消结的功效.

    作者:张英娥;刘海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针灸并用治疗小儿遗尿60例

    笔者近5年,采用针刺与艾灸并用治疗小儿遗尿60例,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一般资料 本组60例患儿中,男48例,女12例;年龄小7周岁,大14周岁;病程短3年,长10年.

    作者:葛丽丽;王炜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陕西中医杂志

陕西中医杂志

主管:陕西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陕西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