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调周中药方治疗无排卵性不孕182例

罗志娟;詹杰;吴媛媛

关键词:不育症, 女性/中医药疗法, @调周中药方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调周中药方对无排卵性不孕症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335例无排卵性不孕症病人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调周中药方治疗组,分别采用卵泡期治以滋养肝肾之法,排卵期治以补肾活血法,黄体期治以温肾益气养血法,行经期治以活血化瘀法;西药以克罗米酚为对照组.结果:中药治疗组182例中,有排卵者123例,占67.50%;终怀孕者111例,占59.8%.对照组153例中有排卵者92例,占60.10%;终怀孕者59例,占38.56%.经统计学检验,两者在妊娠率上差异显著,P<0.01;在排卵率上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调周中药方治疗无排卵性不孕症受孕率高,副作用少.
陕西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槟榔对胃运动和胃肠激素的影响

    目的:研究槟榔对正常大鼠和功能性消化不良模型大鼠胃运动和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1各组大鼠胃窦浆膜上缝置应力传感器,用生理记录仪记录各组大鼠灌药前后胃运动胃运动曲线;2放免法检测大鼠胃肠组织中胃动素和血管活性肠肽含量.结果:1槟榔液灌胃后,正常大鼠胃平滑肌收缩频率加快,功能性消化不良组无明显变化;各组大鼠胃平滑肌收缩幅度明显增强;2槟榔液灌胃后,正常大鼠和功能性消化不良组大鼠胃及空肠的胃动素含量增加,功能性消化不良组大鼠胃肠道中血管活性肠肽明显减少,正常大鼠无显著差异.结论:槟榔能促进正常和功能性消化不良模型大鼠胃动力,主要通过增强胃平滑肌收缩幅度,调节胃肠激素的分泌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作者:邹百仓;董蕾;魏睦新;魏蓝福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辨证治疗闭经69例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闭经的疗效.方法:将69例的患者分为4型:肝肾不足型,气血虚弱型,气滞血瘀型,痰湿阻滞型进行治疗观察.结果:总有效率91.3%.提示:中医辩证施治对治疗闭经具有良好效果.

    作者:赵学斌;张美丽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散结汤治疗妇女慢性腰骶疼痛60例

    目的:探索活血、软坚、清热、解毒类中药配伍治疗妇女慢性腰骶痛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散结汤(柴胡、夏枯草、川牛膝、银花、昆布、虎杖等)治疗本病60例.结果:总有效率达84.6%.结论:散结汤有软坚散结,清热解毒的功效

    作者:杨惠林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复方丹参片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LPO含量及SOD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片对糖尿病大鼠血清、心肌、坐骨神经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方法:以链脲佐菌天制备SD大鼠糖尿病模型,随机分为糖尿病组、治疗组及正常对照组:用药4 W处死大鼠,测定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及过氧化脂质(LPO)含量.结果:复方丹参片能明显降低糖尿病大鼠血清、心肌、坐骨神经LPO、MDA含量,提高SOD水平.结论:糖尿病大鼠心肌、坐骨神经组织内存在脂质过氧化损伤,复方丹参片对糖尿病大鼠组织的氧化应激有减轻作用.

    作者:杨桂珍;吴莉;梁军;黄科军;陈健茂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电针半月神经节为主结合温药酒涂擦治疗面瘫68例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中药酒温涂擦治疗面瘫的疗效.方法:运用电针半月神经节为主配合涂擦温药酒(桂枝、红花、马钱子、曼陀罗)治疗本病68例,并没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疗法(鱼腰、四白、下关等)治疗66例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对照组为78%,疗效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此种方法能促进血液循环,促使炎性渗出物吸收,有利于受损神经和肌内的修复.

    作者:赵根生;刘勇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足三里穴位封闭联合大柴胡汤治疗胆囊炎114例

    目的:观察口服中药联合穴位封闭治疗胆囊炎的疗效.方法:为治疗组114例,胃复安针足三里封闭,口服大柴胡汤加减方.对照组109例,服利胆消炎片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98%,对照组为67.89%,(P<0.05).提示:胃复安足三里穴位封闭,既有药物促进、增进胃肠道张力和止吐作用,又有足三里穴位刺激效果.针药协同,可提高疗效.

    作者:吴东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调周中药方治疗无排卵性不孕182例

    目的:探讨中医调周中药方对无排卵性不孕症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335例无排卵性不孕症病人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调周中药方治疗组,分别采用卵泡期治以滋养肝肾之法,排卵期治以补肾活血法,黄体期治以温肾益气养血法,行经期治以活血化瘀法;西药以克罗米酚为对照组.结果:中药治疗组182例中,有排卵者123例,占67.50%;终怀孕者111例,占59.8%.对照组153例中有排卵者92例,占60.10%;终怀孕者59例,占38.56%.经统计学检验,两者在妊娠率上差异显著,P<0.01;在排卵率上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调周中药方治疗无排卵性不孕症受孕率高,副作用少.

    作者:罗志娟;詹杰;吴媛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针刺配合中药熥疗治疗腰腿痛78例

    目的:观察针刺加中药熥疗治疗腰腿痛的疗效.方法:治疗组78例,针刺腰阳关、肾俞,秩边等穴位,中药熥疗方:桂枝、桃仁、红花、生川乌、鸡血藤、狗脊、杜仲、川断、威灵仙、细辛等.对照组75例,单纯用针灸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为80%(P<0.05).结论:中药倾疗能扩张血管,促进循环,改善局部组织营养,促进炎症吸收.针刺可补气行血,疏通经络,熥疗之后施针,可增强疗效.

    作者:张慧玲;张继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微创三联疗法治疗肛瘘132例

    目的:观察现代影像技术对肛瘘的临床诊断意义及微创三联疗法治疗肛瘘的效果.方法:采用影像技术(MRI,B超,数字减影技术等)对132例肛瘘患者进行术前检查诊断,然后进行肛瘘内口部位的中药消痔灵注射液注射,肛瘘管腔和外口的清创、粘堵及瘘管皮外柳木条压垫的三联疗法.结果:影像技术(MRI,B超,数字减影技术等)对肛瘘的诊断符合率98.8%,在此诊断下的微创三联疗法总有效率98.5%.提示:影像技术(MRI,B超,数字减影技术等)对肛瘘的临床诊断有一定的价值,微创三联疗法治疗肛瘘的技术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李五九;贺向东;郭卫平;王文锋;黄琳娜;景慧玲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辨证治疗小儿流涎50例

    目的:观察辨证治疗小儿流涎的疗效.方法:将50例流涎患儿按中医辨证分为:心脾积热、脾胃虚寒、脾气虚、肾阳不足等4型.分别采用泻黄散合导赤散、吴茱萸汤、香砂六君子汤、缩泉丸进行治疗.结果:总有效率90%.提示:中医辨证治疗小儿流涎疗效满意.

    作者:冀颖会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化瘀止血法古今用药探析

    目的:探析化瘀止血法的古方今用药特点.方法:分析了化瘀止血法的泽释理论渊源,现代应用及存在问题.结果:提出重用化瘀药的止血,化淤2药与止血药并用,善用化瘀止血药及以止血药为主,适当配伍化瘀药.为现代临床用药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作者:胡晨霞;马小兰;王洪琦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清热溃平膜治疗小儿口腔溃疡80例

    目的:观察清热、生肌、敛疮类中药配伍制为药膜,外敷治疗小儿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作者将其院内制剂制成的可直接贴敷于患处的药膜-清热溃平膜(竹叶、寒水石、儿茶)治疗本病40例,同时设40例对照组,采用洗必泰口腔溃疡膜对照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总体疗效相同,但治疗组的止痛时间、治愈时间更短,P<0.05.结论:清热溃平膜具有镇痛性强、治愈时间短的特点.

    作者:李敏;郑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杨之藻主任医师治疗小儿咳嗽临床经验

    杨之藻主任医师是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儿科临床工作40多年,擅长使用中药散剂治疗咳嗽,现将老师治疗小儿咳嗽的经验总结归纳如下.

    作者:杨颖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药姜灸加针刺闪罐治疗顽固性面瘫30例

    目的:观察药姜灸加针刺、闪罐治疗顽固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将制成的药姜片放于患处后用TDP照射,然后针刺颊车、地仓、下关等穴、并配合闪罐.结果:总有效率100%.提示:3法同用,起到温经通络、激发经气、活血通络,改善面部经络气血运行之功效.

    作者:毛莉;问莉娜;章逢润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归脾汤加减治疗小儿过敏紫癜性肾炎35例

    目的 观察传统方治疗小儿过敏紫癜性肾炎的疗效.方法:采用归脾汤化裁(去枣仁、元肉,加白茅根、三七)治疗本病35例.结果:完全缓解26例,总有效率94.3%.结论:本方能调节免疫及水电解质代谢,增加肾血流量和过滤率.

    作者:张金虎;王玉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茵栀汤佐治婴幼儿高胆红素血症25例

    婴幼儿高胆红素血症无论其程度和病因如何均应积极治疗,以尽可能减少后遗症的发生.我们应用中药佐治婴幼儿高胆红素血症25例,获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陶晓玲;高乃荣;程小宁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益气活血法配合中药热敷小腹治疗青春期痛经48例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法配合热敷小腹治疗青春期痛经的疗效.方法:将88例患者随机分治疗组48例,经期口服自拟痛经灵Ⅰ号(黄芪、小茴香、木香、当归、蒲黄、灵脂等)配合粗盐炒丁香、川椒,热敷小腹1 h.对照组40例,经前5 d口服女金胶囊,每次3片,每日2次.两组均治疗3个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47.91%,总有效率91.66%,对照组治愈率27.50%,总有效率72.50%.两组对比,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本法治疗青春期痛经,内外结合,标本兼治,有温经散寒,调和冲任的功效.

    作者:王革新;王梅;李仁凤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血府逐瘀汤临床新用

    血府逐瘀汤出自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临床上多作为治疗血瘀胸中的常用方.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其有更加广泛的用途,不限于治疗胸中瘀血症,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璠;张景谊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排卵期出血35例

    自2002年2月~2005年9月,笔者运用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排卵期出血35例,收到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 35例均来自门诊病人,已婚25例,未婚10例;年龄大45岁,小20岁;病程长5个月,短3个月经周期;出血时间平均3~8d.临床表现:月经周期规律,两次月经之间出现不等量阴道出血3~8d,经血色红量少或有块,伴有心烦,腹痛,胸胀,腰骶部酸软不适,舌质红、苔少,脉弦.

    作者:王翠玉;钟仁寿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加味下瘀血汤治疗卵巢囊肿45例

    目的:观察经典名方治疗卵巢囊肿的疗效.方法:采用加味下瘀汤加味(大黄、桃仁、(庶)虫、三棱、桂枝、茯苓、皂角刺、穿山甲等)治疗本病45例.结果:总有效率95.6%.结论:本方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软坚消结的功效.

    作者:张英娥;刘海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陕西中医杂志

陕西中医杂志

主管:陕西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陕西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