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艳芳
目的:通过观察黄芪建中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大鼠胃粘膜血流量和前列腺素E2的影响,探讨治疗CAG的机理,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①正常(C)组:作为正常对照组;②CAG组:6只大鼠以2%的水杨酸钠灌胃8 w造成胃粘膜损伤,后4 w结合饥饱失常、疲劳过度使大鼠致虚;③维酶素(V)组:6只已造模大鼠,使用维酶素治疗21d;④黄芪建中汤(RA)组:6只已造模大鼠,使用黄芪建中汤治疗21 d.治疗结束后,分别应用中性品红清除法和放射免疫法测定其胃粘膜血流量和前列腺素E2含量.结果:与正常大鼠相比,CAG组大鼠胃粘膜血流量和前列腺素E2含量显著降低(P<0.01);经黄芪建中汤治疗21 d后,上述指标明显改善并明显优于V组.结论:黄芪建中汤可以显著改善CAG大鼠的胃粘膜血流量,提高其前列腺素E2含量,提示其具有加强CAG大鼠的胃粘膜屏障功能,从而达到对CAG治疗和逆转的效果.
作者:刘旺根;陈四清;冯黎;王琦;吴景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传统方加味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188例以八正散加味(加黄芪、石苇、金钱草)治疗,对照组32例运用抗生素配合中成药结石通片和延胡止痛片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3%,对照组68.8%,(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加味八正散有清热通淋排石的功效.
作者:王琨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笔者运用四逆散加味治疗小儿外感挟食发热70例,疗效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70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41例,女29例;年龄1~2岁21例,3~4岁32例,5~8岁17例;病程2~5d不等;X线胸片及血常规检查均未发现异常.
作者:妥忠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影响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针罐治疗效果的因素及其在神经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针刺及火罐治疗.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变量为:病情(P<0.05)和病程(P<0.01);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变量为:病情(P<0.05)、病灶部位(P<0.05)和病程(P<0.05).提示:病情、病灶部位和病程是影响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重要因素,从而为针罐计划的制订提供依据.
作者:赵建安;苏同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在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领域中,发现一些中医药的功效与抗氧化作用有密切关系[1].近年在应用中药自由基清除及一系列抗氧化作用对生物衰老和某些疾病如癌症、心血管疾病、炎症、免疫性损伤、心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老年性白内障、红斑狼疮等的防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2,3].本文就中医药对晶体抗氧化作用的研究做一较全面的归纳.
作者:周莹;何湘珍;周小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足底按摩治疗女性尿失禁的疗效.方法:针刺关元、中极、三阴交等穴,配合双掌握推法足底按摩.结果:总有效率100%.提示:本法以调节冲任经脉之气,平衡一身阴阳,补益肾气,使肺、脾、肾三脏的功能失常得以调节,膀胱失约的机能得以改善.
作者:李改凤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及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7例病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2例予中药内服活血消症汤(丹参、赤芍、当归、桃仁、桂枝、香附、川楝子、青皮、车前子),并以灌肠方(丹参、赤芍、鸡血藤、三棱、败酱草、皂刺等).对照组55例予中药予以单一活血化症汤内服.结果:治疗组治愈率46.7%,总有效率95.2%.对照组治愈率29.1%,总有效率81.8%.P<0.05.结论:中药内服加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可提高疗效,共同促进盆腔炎症的吸收和松解.
作者:王秋玉;孙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辨证治疗小儿流涎的疗效.方法:将50例流涎患儿按中医辨证分为:心脾积热、脾胃虚寒、脾气虚、肾阳不足等4型.分别采用泻黄散合导赤散、吴茱萸汤、香砂六君子汤、缩泉丸进行治疗.结果:总有效率90%.提示:中医辨证治疗小儿流涎疗效满意.
作者:冀颖会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槟榔对正常大鼠和功能性消化不良模型大鼠胃运动和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1各组大鼠胃窦浆膜上缝置应力传感器,用生理记录仪记录各组大鼠灌药前后胃运动胃运动曲线;2放免法检测大鼠胃肠组织中胃动素和血管活性肠肽含量.结果:1槟榔液灌胃后,正常大鼠胃平滑肌收缩频率加快,功能性消化不良组无明显变化;各组大鼠胃平滑肌收缩幅度明显增强;2槟榔液灌胃后,正常大鼠和功能性消化不良组大鼠胃及空肠的胃动素含量增加,功能性消化不良组大鼠胃肠道中血管活性肠肽明显减少,正常大鼠无显著差异.结论:槟榔能促进正常和功能性消化不良模型大鼠胃动力,主要通过增强胃平滑肌收缩幅度,调节胃肠激素的分泌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作者:邹百仓;董蕾;魏睦新;魏蓝福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闭经的疗效.方法:将69例的患者分为4型:肝肾不足型,气血虚弱型,气滞血瘀型,痰湿阻滞型进行治疗观察.结果:总有效率91.3%.提示:中医辩证施治对治疗闭经具有良好效果.
作者:赵学斌;张美丽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我院自2003年1月,在门诊进行宫颈糜烂微波治疗以来,发生术后大出血23例,均用白及粉局部止血治疗而愈,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敬华;李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益肾安神、平肝潜阳类中药配伍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益肾安神散(柴胡、紫河车、百合、龟版、龙牡、天麻等)治疗本病63例,同时设维生素类对照组30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73%,P<0.05.结论:本方有补肾平肝、安神定志的功效.
作者:吴松柏;丁艳玲;王丽冬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索活血化瘀、软坚化积类中药配伍,配合蒸热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2例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6例,治疗组采用丹莪妇康煎膏(丹参、莪术、柴胡、三七、当归、三棱、元胡等)配合蒸热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丹莪妇康煎膏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85.7%,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率35.7%,有效率87.5%,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两法配合,能促进全身和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炎性组织的吸收,提高活血化瘀,消炎止痛的疗效.
作者:李红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新型中药制剂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观察组40例,使用痰热清注射液(熊胆粉、山羊角、金银花、黄芩、连翘)治疗;对照组46例,使用抗生素(哌拉西林+苏巴坦)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85.00%,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4.78%,两组疗效相同,(u=0.34,P>0.05).观察组气喘消失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外(P<0.05),其余临床症状的改善如退热、止咳、痰液吸收、体征消失、住院时间等两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常规在治疗前后两组均有显著改善(P>0.05).用药后在心肌损伤标志物(CK-MB)、肝功能(ALT)、肾功能(Cr)、外周血象、尿常规等项目检查中均无异常发现.结论:痰热清注射液除具有良好的清热、解毒、化痰功能外,尚具有较好的抗菌抑菌作用.
作者:李清平;翟雪松;董文斌;张莲玉;何利璋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法配合热敷小腹治疗青春期痛经的疗效.方法:将88例患者随机分治疗组48例,经期口服自拟痛经灵Ⅰ号(黄芪、小茴香、木香、当归、蒲黄、灵脂等)配合粗盐炒丁香、川椒,热敷小腹1 h.对照组40例,经前5 d口服女金胶囊,每次3片,每日2次.两组均治疗3个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47.91%,总有效率91.66%,对照组治愈率27.50%,总有效率72.50%.两组对比,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本法治疗青春期痛经,内外结合,标本兼治,有温经散寒,调和冲任的功效.
作者:王革新;王梅;李仁凤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索在基层家庭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治疗组24例,在西医激素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全程加服中药基础方(六味地黄汤加黄芪、菟丝子、补骨质、丹参等)辨证加减,对照组单纯采用西药激素等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8%,,对照组62.4%,P<0.05.结论:中西药合治本病,标本兼治,有协同作用,提高了临床疗效.
作者:付作昌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从细胞凋亡及自由基角度探讨麝香乌龙丸对兔实验骨折愈合的作用.方法:30只日本大耳白兔制成横断骨折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麝香乌龙丸组、骨折挫伤散组,灌胃给药.分别在骨折后24 h、72 h、1 w、2 w、3 w、4 w时检测血一氧化氮、乳酸、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结果:麝香乌龙丸在骨折后某时相能提高血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降低血乳酸、丙二醛水平,适时改变血一氧化氮水平,且优于骨折模型对照组(P<0.05).结论:麝香乌龙丸通过影响细胞凋亡及自由基水平,达到缩短骨愈合时间,提高骨愈合质量,促进骨折愈合.
作者:王志文;袁强;张爱国;赵文毅;孙丽丽;李曙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临床资料 本组40例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2岁以内6例,3~6岁20例,7~12岁14例;均在本院或其它医院以肺炎住院治疗,病势已基本得到控制,但患儿似愈非愈,精神疲倦,纳呆或便溏,时咳嗽,或低热易汗,爱哭闹,喜静恶动.
作者:刘智斌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应用灯盏细辛注射液30ml,每日静滴1次,共用14 d;对照组(30例),用丹参注射液20 ml,每日静滴1次,共用14 d.结果:入院后7、14 d用欧洲脑卒中量表进行神经功能评分,治疗组分值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0%高于对照组73.3%(P<0.05).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扩张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的疗效.
作者:周筱燕;梁海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血府逐瘀汤出自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临床上多作为治疗血瘀胸中的常用方.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其有更加广泛的用途,不限于治疗胸中瘀血症,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璠;张景谊 刊期: 200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