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痛风安煎剂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20例

孙东云;焦荣红;吴中秋;谭宏文;王艳君

关键词:痛风/中医药疗法, 清热解毒剂/治疗应用, 活血祛瘀剂/治疗应用, @痛风安煎荆
摘要:目的:观察清热祛湿、化瘀通络类中药配伍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采用经验方痛风安煎荆(大黄、土茯苓、赤芍、山慈菇等)治疗湿热蕴结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20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较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降低症候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清热祛湿,祛瘀通络止痛的功效.
陕西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吴澄的脾阴观

    目的:总结介绍吴澄的脾阴观.方法:搜集归纳相关文献资料,对命题进行论述.结论:吴澄治虚损重视补脾阴.明言脾虚有阴阳之分,创立多种理脾阴之法.选方用药颇具特色,首选芬香甘平,善用血肉填精,升清阳以轻清之品取代升、柴,提倡药补不如食补,发展了中医脾阴学说.

    作者:濮正琪;董娟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舒筋缓急利水通淋方治疗膀胱结石31例

    目的:观察舒筋缓急、利水通淋类中药治疗膀胱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舒筋缓急利水通淋方(宣木瓜、赤芍、白芍、滑石、炙甘草、金钱草、瞿麦、篇蓄、石韦等)治疗膀胱结石31例.结果:结石完全排出率48.4%,总有效率74.2%.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舒筋缓急,利水通淋的功效.

    作者:丁敬远;单涛;林仲放;程澍洁;陈福康;包伟忠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针药并用治疗膝骨关节炎30例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6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予补益肝肾中药和针灸足三里、血海、阳陵泉等穴治疗,对照组30例,予美洛昔康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66.7%,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针药并用治疗膝骨关节炎具有蠲痹止痛,强筋健骨的功效.

    作者:程立;何为奇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颈性眩晕68例

    目的:观察活血通络、理气止痛类中药治疗颈性眩晕之疗效.方法:采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内含丹参、川芎嗪)静脉滴注治疗本病68例.结果:总有效率94.1%.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改善椎基底动脉的血液供应,缓解眩晕等症状的作用.

    作者:孟娜林;蔡芳丛;张春香;杨秋萍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葛根芩连补气汤配合西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8例

    目的:观察葛根芩连补气汤配合西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采用葛根芩连补气汤(葛根、黄芩、黄连、党参、白术、生黄芪、升麻、木香、山药、三七粉等)配合维柳芬片治疗本病48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益气健脾,燥湿解毒,愈溃敛疡的疗效.

    作者:许永攀;田正良;汶明琦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补气和胃汤治疗胃脘痛100例

    目的:观察益气健脾、和胃止痛类中药治疗胃脘痛的疗效.方法:采用补气和胃汤(党参、黄芪、蒲公英、延胡索、香附、白及、半夏、干姜等)治疗本病100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2%.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益气健脾,疏肝和胃,通络止痛的功效.

    作者:余纹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口溃散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80例

    目的:观察口溃散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口溃散(由黄连、黄柏、青黛、冰片、细辛、蜂蜜等组成)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80例,并设对照组60例(意可贴贴于溃疡面).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8%,对照组总有效率76%,两组对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本复方对复发性口腔溃疡有清热解毒,祛腐生肌的功效.

    作者:顾文锋;史亚军;张明辉;尹建明;张景波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黄芪注射液配合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35例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黄芪注射液(黄芪皂苷、多糖、微量元素)配合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35例,并设对照组对比.结果:两组治疗后尿白蛋白排泄率均明显降低(P<0.01,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活血化瘀,利水消肿,减少蛋白尿,改善肾功能的功效.

    作者:王宁宁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化湿清热方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36例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益气活血、利尿降浊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氮质血症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化湿清热方(猪苓、白术、黄芩、白花蛇舌草、丹参、鬼箭羽、制大黄、黄芪、太子参等)配合西药治疗本病36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4%,对照组总有效率71.0%,两组间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清热解毒,益气活血,利尿降浊的功效;可降低血清肌酐的作用.

    作者:严安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养血清脑颗粒配合西药治疗椎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60例

    目的:观察活血通络、解痉止痛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采用养血清脑颗粒(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鸡血藤、夏枯草、决明子、珍珠母、钩藤、延胡索、细辛)配合尼莫地平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60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5%.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活血通络,解痉止痛的功效;具有改善推动脉供血不足和缓解眩晕的作用.

    作者:古红莉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清心开窍方对东莨菪碱所致痴呆大鼠学习记忆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清心开窍方对东莨菪碱(Scoplamine,Scop)诱导的记忆障碍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24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Scop组(模型组)和清心开窍方组.采用腹腔注射Scop制造痴呆模型.各组动物以定位航行试验、空间探索试验为学习记忆能力评价指标.结果:Scop组和清心开窍方组较对照组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穿梭次数明显减少(P<0.05);清心开窍方组与Scop组比较,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穿梭次数明显增多(P<0.05).结论:清心开窍方对痴呆模型小鼠学习记忆有明显改善.

    作者:贾晓俤;史小莲;段钊;白燕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梅花针拔罐配合药物治疗带状疱疹50例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梅花针叩刺患部,拔罐,并口服中西药治疗本病.结果:总有效率100%.提示:梅花针叩刺体表疱疹,加刺络拔罐,可通过皮部-孙脉-络脉和经脉,起到泄热祛邪,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作用.配合拔罐,中西药使邪热去,瘀血化,经络通,调整脏腑虚实,调和气血,平衡阴阳.

    作者:何玉苍;狄长青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地甲汤治疗慢性头痛86例

    目的:观察活血祛瘀、开窍止痛类中药配合补血药治疗慢性头痛的疗效.方法:采用地甲汤(<庶虫>虫、水蛭、穿山甲、何首乌、熟地、川芎、当归、葛根等)治疗慢性头痛86例.结果:总有效率91.84%.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补益气血,祛瘀通络,开窍止痛的功效.

    作者:费嘉;费裕朗;张仟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清代名医陈士铎治疗咳嗽的经验

    目的:介绍清代名医陈士铎诊治咳嗽的经验.方法:通过整理<辨证录>归纳陈士铎的经验.结论:陈士铎治疗各种咳嗽,取古人之意而不泥古人之法,独创其方,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值得我们进一步发掘应用.

    作者:郝秀梅;郭选贤;殷光辉;彦俊峰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清湿热祛风湿方治疗过敏紫癜性肾炎40例

    目的:观察清热燥湿、祛风湿类中药配伍治疗过敏紫癜性肾炎的疗效.方法:采用清湿热祛风湿方(苦参、黄柏、续断、寄生、独活、地肤子、秦皮、虎杖、穿山龙、黄芪等)治疗过敏紫癜性肾炎40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77.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清利湿热,祛风湿,凉血降浊的功效.

    作者:梁成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通心络胶囊配合西药治疗雷诺氏病及对内皮素的影响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类中药治疗气虚血瘀型雷诺氏病及对内皮素的影响.方法:采用通心络胶囊(人参、水蛭、全蝎、<庶虫>虫、蜈蚣、蝉蜕、赤芍等)配合西药治疗本病16例,并设对照组观察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7%,对照组总有效率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血液指标均有改善,治疗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益气活血,解毒通痹的功效;有改善血浆NO浓度,降低血浆ET浓度,调节内皮素的作用.

    作者:冯纯慧;吕建卫;潘科廷;于珊珊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61例

    目的:观察益气利水类中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疗效.方法:采用参麦注射液(人参、麦冬)配合西药治疗本病61例,并设对照组观察肺平均动脉压、动脉血气分析、临床疗效.结果: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肺平均动脉压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氧分压优于对照组(P<0.0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益气利水的功效,可缓解症状,改善缺氧和肺功能.

    作者:李海明;张华茹;唐建荣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穴位注射弥可保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4例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弥可保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46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采用穴位注射弥可保治疗,对照组22例应用维生素B12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总有效率45.8%(P<0.01).提示:弥可保是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药物,通过穴位注射还有疏经通络,行气活血的作用,针药结合可提高疗效.

    作者:李兵;王海风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针刺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缺血区皮层神经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针刺穴位对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4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模型组和针刺组,每组又分为2周和6周两个时间段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他组均采用热凝闭大鼠大脑中动脉法复制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缺血2周和6周后缺血区皮层神经生长因子(NGF)的变化规律以及针刺对其影响.结果:两个假手术组大鼠手术侧皮层只见到很少的NGF免疫阳性细胞;两个缺血组大鼠脑缺血区皮层NGF免疫活性细胞的表达与假手术组比较显著增多,缺血6周组与缺血2周组相比缺血区皮层NGF阳性细胞的数量下降;针刺组在2周时缺血区皮层NGF免疫阳性细胞的表达增高,与缺血2周组、假手术2周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电针6周组大鼠脑缺血区皮层NGF免疫阳性细胞表达虽呈下降趋势,但仍高于同时间段的缺血组大鼠.结论:针刺穴位可以增加大鼠脑缺血区皮层NGF的分泌和表达时程,这可能是其保护缺血性脑损伤的机制之一.

    作者:于浩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健脾益肾泄浊方配合促红素治疗肾性贫血34例

    目的:观察健脾益肾、活血泄浊类中药配合促红素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健脾益肾泄浊方(党参、丹参、炙黄芪、枸杞子、当归、茯苓、白术、肉苁蓉、川芎、制半夏、紫苏叶、生大黄等)配合促红素治疗本病34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3%,对照组总有效率70.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健脾益肾,活血泄浊的功效.

    作者:包晓星;金伟民;张莉 刊期: 2008年第12期

陕西中医杂志

陕西中医杂志

主管:陕西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陕西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