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新民
目的:观察辨证施治配合外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采用辨证施治配合外用药治疗本病45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11%,对照组总有效率57.14%,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标本兼顾,扶正固本的功效,可缓解症状,改善体征的作用.
作者:许惠玲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益气健脾、和胃止痛类中药治疗胃脘痛的疗效.方法:采用补气和胃汤(党参、黄芪、蒲公英、延胡索、香附、白及、半夏、干姜等)治疗本病100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2%.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益气健脾,疏肝和胃,通络止痛的功效.
作者:余纹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活血祛瘀、开窍止痛类中药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采用活血止痛汤(川芎、桃仁、红花、全蝎、蜈蚣、当归等)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36例,并设对照组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82%,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活血祛瘀,开窍止痛的功效.
作者:姚建景;王玉虹;王康平;徐良州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养阴清咽法治疗慢性喉痹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拟养阴清咽汤(生地、麦冬、玄参、川石斛、山萸肉、淮山药、茯苓、泽泻、丹皮、山豆根、炒黄芩、蒲公英、紫菀、款冬花、川芎等)治疗本病72例.结果:总有效率90.28%.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养阴清咽,润肺止咳嗽的功效.
作者:都乐亦;吴昆仑 刊期: 2008年第12期
近年来,采用五苓散加减治疗糖尿病膀胱病变患者56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曹秋华;孟利芳;杜红方 刊期: 2008年第12期
例1 黄某,女,50岁.1984年9月30日诊.患者自两年前常感眩晕头痛,心悸烦躁,月经周期紊乱,时一月两潮,或数月一潮,经量少.本月初因婆媳吵架恚怒,致使眩晕头痛复作,兼见腰胁疼痛,耳鸣脑胀,面部烘热,口咽干燥,心烦不寐,甚则通宵达旦不眠,盗汗,舌红、苔薄黄,脉细弦.
作者:梅和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健脾益肾、活血泄浊类中药配合促红素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健脾益肾泄浊方(党参、丹参、炙黄芪、枸杞子、当归、茯苓、白术、肉苁蓉、川芎、制半夏、紫苏叶、生大黄等)配合促红素治疗本病34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3%,对照组总有效率70.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健脾益肾,活血泄浊的功效.
作者:包晓星;金伟民;张莉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祛瘀类中药配伍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仙黄汤(淮山药、生黄芪、仙灵脾、当归、杜仲、川芎、桃仁、生水蛭、枸杞、女贞子、旱莲草、芡实、金樱子等)治疗本病45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2.2%,对照组总有效率62.8%.提示:本方法对本病具有益气养阴,补肾固本,活血化瘀的功效.
作者:李国祥;袁明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不同的艾灸量对疲劳训练小鼠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会游泳的小鼠分为11组,在间隔时间、皮肤温度、持续时间上按照三因素、三水平对训练达到疲劳程度的小鼠进行艾灸,经过5周后,检测小鼠的力竭运动时间.结果:在艾灸的三因素中,艾灸时皮肤温度是主要影响因素,其次为艾灸持续时间,再次为艾灸间隔时间.结论:提高小鼠运动能力的艾灸治疗方案是2d1次、皮肤温度47℃±2℃或54℃±2℃、持续3min.
作者:顾一煌;任建宁;金宏柱;吴云川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舌象和脉象的关系.方法:测定103例肺癌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值,并进行观察其舌象、脉象.结果:暗舌、腻苔、弦或涩脉、气血瘀滞证的患者血清VEGF值明显高于其他舌象、脉象及其他证型患者.结论:气血瘀滞证的患者VEGF值相对较高,暗舌、腻苔、弦或涩脉患者VEGF值也相对较高,说明其血管生成旺盛,肿瘤易于发生转移.在中医辨证施治时加活血化瘀的药物,对于改善血瘀症状、降低血清VEGF值、预防转移有一定作用.
作者:肖寒;朱介宾;申小苏;方乃青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6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予补益肝肾中药和针灸足三里、血海、阳陵泉等穴治疗,对照组30例,予美洛昔康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66.7%,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针药并用治疗膝骨关节炎具有蠲痹止痛,强筋健骨的功效.
作者:程立;何为奇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祛瘀类中药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炎的疗效.方法:采用丹红注射液(丹参、红花)配合参麦注射液(红参、麦冬)治疗本病64例,并设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67.19%,对照组总有效率39.58%,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益气养阴,活血祛瘀的功效.
作者:邓建华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止咳平喘类中药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方法:采用咳喘敏汤(百部、黄芩、款冬花、桑白皮、丹皮、僵蚕、黄芪、炙麻黄、生地等)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58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1.37%.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止咳平喘的功效.
作者:周军怀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解表清肺、止咳化痰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疗效.方法:采用锄云止咳汤(荆芥、前胡、白前、杏仁、贝母、化橘红、连翘、百部、紫菀、桔梗、甘草、芦根等)配合西药治疗本病50例,并设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两组间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本方法对本病具有解表清肺,止咳化痰的功效.
作者:孙淑荣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补肾强督、通痹止痛类中药配合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方法:采用补肾强督通痹汤(川续断、熟地、金毛狗脊、川牛膝、补骨脂、肉桂、白芥子、威灵仙、乌药等)配合温针灸华佗夹脊刺治疗本病41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7%.对照组72.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补肾强督,通痹止痛的功效.
作者:高雅贤;刘学霞;靳建宁;吴良勇;周万宝;张伟民;苏君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肛肠病术后尿潴留的疗效.方法:106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6例,选取双侧三阴交、中极、气海穴位进行针或/和灸的方法治疗.对照组40例单纯针刺.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7%.对照组总有效率90%.提示:穴位针灸对肛肠病术后尿潴留患者有壮阳益气,调节膀胱气机的功效.
作者:朱惠玲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活血通络、解痉止痛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采用养血清脑颗粒(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鸡血藤、夏枯草、决明子、珍珠母、钩藤、延胡索、细辛)配合尼莫地平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60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5%.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活血通络,解痉止痛的功效;具有改善推动脉供血不足和缓解眩晕的作用.
作者:古红莉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宣肺祛痰、止咳类中药治疗急性支气管炎咳嗽的疗效.方法:采用小柴胡汤加减(柴胡、黄芩、法夏、杏仁、桔梗、党参、甘草等)治疗本病109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33%;对照组总有效率80.39%.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宣肺祛痰,止咳平喘的功效.
作者:钟红卫;高海燕;敖素华;王俊峰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养阴清热、宣肺化痰类中药治疗肺不张的疗效.方法:采用麦门冬汤(麦门冬、半夏、人参、甘草、粳米、大枣等)治疗本病28例.结果:总有效率96.4%.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益气健脾,化痰止咳的功效.
作者:孟旭升;张瑞霞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鸦胆子油乳胸腔内注射联合益气利湿方治疗恶性胸水的疗效.方法:采用鸦胆子油乳胸腔内注射联合益气利湿方(黄芪、党参、白术、生山药、茯苓皮、泽泻、炙桑皮、猪苓、半边莲、龙葵、炙甘草)治疗晚期恶性肿瘤并发恶性胸水27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理气利水的功效.
作者:郝卫平 刊期: 200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