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程氏萆薢分清饮加味治疗乳糜尿36例

沈新民

关键词:乳糜尿/中医药疗法, 清热利湿剂/治疗应用, @程氏萆薢分清饮
摘要:目的:观察程氏萆薢分清饮加味治疗乳糜尿的疗效.方法:采用程氏萆薢分清饮加味(丹参、车前子、茯苓、白术、萆薢、黄柏、菖蒲、莲子心、丹皮、焦山栀、天龙、蛇舌草、大小蓟)治疗本病36例.结果:总有效率为83.3%.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清热通淋.分清泌浊的功效.
陕西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颈性眩晕68例

    目的:观察活血通络、理气止痛类中药治疗颈性眩晕之疗效.方法:采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内含丹参、川芎嗪)静脉滴注治疗本病68例.结果:总有效率94.1%.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改善椎基底动脉的血液供应,缓解眩晕等症状的作用.

    作者:孟娜林;蔡芳丛;张春香;杨秋萍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口溃散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80例

    目的:观察口溃散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口溃散(由黄连、黄柏、青黛、冰片、细辛、蜂蜜等组成)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80例,并设对照组60例(意可贴贴于溃疡面).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8%,对照组总有效率76%,两组对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本复方对复发性口腔溃疡有清热解毒,祛腐生肌的功效.

    作者:顾文锋;史亚军;张明辉;尹建明;张景波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祛瘀汤对药物流产患者绒毛蜕膜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影响

    祛瘀汤是杜惠兰教授白药物流产开展以来,根据临床治疗经验总结而成的验方.前期研究显示,此方剂制成的祛瘀口服液可增强药流后子宫收缩力,促使脱落不全的绒毛、蜕膜排出,促进子宫内膜修复,缩短阴道出血时间、减少出血量[1、2].

    作者:楚健子;杜惠兰;王本华;刘杰;张淑杰;边文会;韩连玉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程氏萆薢分清饮加味治疗乳糜尿36例

    目的:观察程氏萆薢分清饮加味治疗乳糜尿的疗效.方法:采用程氏萆薢分清饮加味(丹参、车前子、茯苓、白术、萆薢、黄柏、菖蒲、莲子心、丹皮、焦山栀、天龙、蛇舌草、大小蓟)治疗本病36例.结果:总有效率为83.3%.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清热通淋.分清泌浊的功效.

    作者:沈新民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腰突汤内服外敷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5例

    目的:观察补肾壮骨、活血止痛类中药内服外敷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采用腰突汤(熟地、杜仲、狗脊、葛根、红花、延胡索等)内服外敷配合牵引治疗本病55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73%;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补肾壮骨,活络通痹的功效.

    作者:张振刚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黄帝内经》对水肿病的认识

    <黄帝内经>对水肿病的认识已经十分系统而全面了,但由于其内容散见于各篇之中,影响了研习者的正确理解和运用.本文从病因病机、症状分类、治疗原则和方法等方面系统阐述了<黄帝内经>对本病的认识,以期对读者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水肿,是因感受外邪,劳倦内伤,或饮食失调,使气化不利,津液输布失常,导致水液潴留,泛溢于肌肤,引起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等为临床特征的病证.<内经>对水肿病论述甚详,有关内容散见于各篇中,分别从病名、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治则治法及临床护理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作者:邹纯朴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知柏地黄丸配合西药治疗顽固性咳嗽38例

    目的:观察滋阴清热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顽固性咳嗽的疗效.方法:采用知柏地黄丸(熟地黄、山茱萸、干山药、泽泻、茯苓、丹皮、知母、黄柏)配合西药治疗本病38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1%,对照组总有效率77.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清热养阴,润肺止咳的功效.

    作者:陈宵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慢性肾功能衰竭病因病机及辨治体会

    笔者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张兆云教授结合多年诊疗经验,就中医对慢性肾衰的认识及治疗方法探讨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作者:袁运硕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补肾活血祛瘀法治疗糖尿病肾病45例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祛瘀类中药配伍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仙黄汤(淮山药、生黄芪、仙灵脾、当归、杜仲、川芎、桃仁、生水蛭、枸杞、女贞子、旱莲草、芡实、金樱子等)治疗本病45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2.2%,对照组总有效率62.8%.提示:本方法对本病具有益气养阴,补肾固本,活血化瘀的功效.

    作者:李国祥;袁明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咳喘敏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58例

    目的:观察止咳平喘类中药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方法:采用咳喘敏汤(百部、黄芩、款冬花、桑白皮、丹皮、僵蚕、黄芪、炙麻黄、生地等)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58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1.37%.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止咳平喘的功效.

    作者:周军怀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清代名医陈士铎治疗咳嗽的经验

    目的:介绍清代名医陈士铎诊治咳嗽的经验.方法:通过整理<辨证录>归纳陈士铎的经验.结论:陈士铎治疗各种咳嗽,取古人之意而不泥古人之法,独创其方,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值得我们进一步发掘应用.

    作者:郝秀梅;郭选贤;殷光辉;彦俊峰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推拿加中药外洗治疗跟腱炎66例

    目的:观察推拿加中药外洗联合治疗跟腱炎的疗效.方法:推拿取肾俞、肝俞、阳陵泉等穴.骨伤洗方二号外洗.结果:总有效率100%.提示:推拿可加快局部血液循环,使局部痛觉消失,起到镇痛作用,加速修复创伤组织,可松解组织,中药外洗有活血化瘀,祛风止痛的作用.

    作者:何建青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养血清脑颗粒配合西药治疗椎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60例

    目的:观察活血通络、解痉止痛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采用养血清脑颗粒(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鸡血藤、夏枯草、决明子、珍珠母、钩藤、延胡索、细辛)配合尼莫地平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60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5%.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活血通络,解痉止痛的功效;具有改善推动脉供血不足和缓解眩晕的作用.

    作者:古红莉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菊丹汤治疗颜面再发性皮炎70例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菊丹汤治疗颜面再发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菊丹汤(白菊花、丹皮、黄芩、地肤子、蛇舌草、土茯苓、白鲜皮等)治疗本病70例,并设对照组对比.结果:总有效率94.2%;对照组总有效率70.0%,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痒等功效.

    作者:郭雯;郭建辉;何慧英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健脾益肾泄浊方配合促红素治疗肾性贫血34例

    目的:观察健脾益肾、活血泄浊类中药配合促红素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健脾益肾泄浊方(党参、丹参、炙黄芪、枸杞子、当归、茯苓、白术、肉苁蓉、川芎、制半夏、紫苏叶、生大黄等)配合促红素治疗本病34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3%,对照组总有效率70.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健脾益肾,活血泄浊的功效.

    作者:包晓星;金伟民;张莉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辨证施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5例

    目的:观察辨证施治配合外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采用辨证施治配合外用药治疗本病45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11%,对照组总有效率57.14%,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标本兼顾,扶正固本的功效,可缓解症状,改善体征的作用.

    作者:许惠玲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地甲汤治疗慢性头痛86例

    目的:观察活血祛瘀、开窍止痛类中药配合补血药治疗慢性头痛的疗效.方法:采用地甲汤(<庶虫>虫、水蛭、穿山甲、何首乌、熟地、川芎、当归、葛根等)治疗慢性头痛86例.结果:总有效率91.84%.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补益气血,祛瘀通络,开窍止痛的功效.

    作者:费嘉;费裕朗;张仟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不同的艾灸量对疲劳训练小鼠运动能力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的艾灸量对疲劳训练小鼠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会游泳的小鼠分为11组,在间隔时间、皮肤温度、持续时间上按照三因素、三水平对训练达到疲劳程度的小鼠进行艾灸,经过5周后,检测小鼠的力竭运动时间.结果:在艾灸的三因素中,艾灸时皮肤温度是主要影响因素,其次为艾灸持续时间,再次为艾灸间隔时间.结论:提高小鼠运动能力的艾灸治疗方案是2d1次、皮肤温度47℃±2℃或54℃±2℃、持续3min.

    作者:顾一煌;任建宁;金宏柱;吴云川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针灸治疗肛肠病术后尿潴留66例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肛肠病术后尿潴留的疗效.方法:106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6例,选取双侧三阴交、中极、气海穴位进行针或/和灸的方法治疗.对照组40例单纯针刺.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7%.对照组总有效率90%.提示:穴位针灸对肛肠病术后尿潴留患者有壮阳益气,调节膀胱气机的功效.

    作者:朱惠玲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脂必泰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45例

    目的:疏肝活血、健脾化湿类中药配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脂必泰胶囊(红曲、山楂、白术)合护肝片(柴胡、茵陈、板蓝根、五味子、猪胆粉、绿豆)治疗本病45例,并设对照组对比观察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血脂及B超情况.结果:两组疗效及观察指标均有改善,治疗组比对照组更显著,尤其对I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B超改善情况,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本方法对本病具有保肝降酶、降血脂、改善症状的功能.

    作者:李向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陕西中医杂志

陕西中医杂志

主管:陕西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陕西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