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程氏萆薢分清饮加味治疗乳糜尿36例

沈新民

关键词:乳糜尿/中医药疗法, 清热利湿剂/治疗应用, @程氏萆薢分清饮
摘要:目的:观察程氏萆薢分清饮加味治疗乳糜尿的疗效.方法:采用程氏萆薢分清饮加味(丹参、车前子、茯苓、白术、萆薢、黄柏、菖蒲、莲子心、丹皮、焦山栀、天龙、蛇舌草、大小蓟)治疗本病36例.结果:总有效率为83.3%.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清热通淋.分清泌浊的功效.
陕西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肾康Ⅰ号对肾移植术后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解毒降浊类中药防治肾移植术后反应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肾康Ⅰ号(大黄、黄芩、黄芪、白术、川芎等)防治肾移植术后反应40例及外周血中CD3+、CD4+、CD8+,并计算出CD4+/CD8+的比值,分析肾康Ⅰ号对其影响及与对照组的差异.结果:治疗组的外周血CD4+、CD8+计数及CD4+/CD8+比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益气活血,解毒降浊的功效,缓解肾移植术后排斥反应,减少术后感梁及肝、肾功能损害.

    作者:齐德军;尉建华;陈海龙;靳建强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银杏叶提取物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GBE)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0只家兔随机分为3组:即非缺血对照组(Ⅰ组)、缺血再灌注组(Ⅱ组)及缺血再灌注GBE治疗组(Ⅲ组),每组10只.观察缺血30 min和再灌注60 min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肌酸磷酸肌酶CPK、肌酸磷酸肌酶同工酶CK-MB的影响.结果:Ⅲ组家兔血清CPK、CK-MB、MDA值明显低于Ⅱ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心肌组织的SOD活性明显高于Ⅱ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GBE能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保护抗氧化酶活力,减少心肌酶的释放,保护心肌细胞膜,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覃红斌;魏蕾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舒筋缓急利水通淋方治疗膀胱结石31例

    目的:观察舒筋缓急、利水通淋类中药治疗膀胱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舒筋缓急利水通淋方(宣木瓜、赤芍、白芍、滑石、炙甘草、金钱草、瞿麦、篇蓄、石韦等)治疗膀胱结石31例.结果:结石完全排出率48.4%,总有效率74.2%.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舒筋缓急,利水通淋的功效.

    作者:丁敬远;单涛;林仲放;程澍洁;陈福康;包伟忠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加味大承气汤灌肠治疗肝衰竭102例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宽肠泄下类中药灌肠治疗肝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大承气汤加味(大黄、芒硝、乌梅、黄连、黄芩、金银花、地榆、槐花、厚朴、枳实等)保留灌肠治疗本病102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总胆红素消退快,凝血酶原活动度恢复好.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清热解毒,宽肠泄下的功效,缓解症状,改善总胆红素、凝血酶原的作用.

    作者:李建阳;张庭澍;罗蓬;吕晓菲;刘福文;姚杰良;华伟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黄芪注射液配合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35例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黄芪注射液(黄芪皂苷、多糖、微量元素)配合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35例,并设对照组对比.结果:两组治疗后尿白蛋白排泄率均明显降低(P<0.01,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活血化瘀,利水消肿,减少蛋白尿,改善肾功能的功效.

    作者:王宁宁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颈性眩晕68例

    目的:观察活血通络、理气止痛类中药治疗颈性眩晕之疗效.方法:采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内含丹参、川芎嗪)静脉滴注治疗本病68例.结果:总有效率94.1%.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改善椎基底动脉的血液供应,缓解眩晕等症状的作用.

    作者:孟娜林;蔡芳丛;张春香;杨秋萍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健脾益肾泄浊方配合促红素治疗肾性贫血34例

    目的:观察健脾益肾、活血泄浊类中药配合促红素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健脾益肾泄浊方(党参、丹参、炙黄芪、枸杞子、当归、茯苓、白术、肉苁蓉、川芎、制半夏、紫苏叶、生大黄等)配合促红素治疗本病34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3%,对照组总有效率70.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健脾益肾,活血泄浊的功效.

    作者:包晓星;金伟民;张莉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清湿热祛风湿方治疗过敏紫癜性肾炎40例

    目的:观察清热燥湿、祛风湿类中药配伍治疗过敏紫癜性肾炎的疗效.方法:采用清湿热祛风湿方(苦参、黄柏、续断、寄生、独活、地肤子、秦皮、虎杖、穿山龙、黄芪等)治疗过敏紫癜性肾炎40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77.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清利湿热,祛风湿,凉血降浊的功效.

    作者:梁成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祛瘀汤对药物流产患者绒毛蜕膜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影响

    祛瘀汤是杜惠兰教授白药物流产开展以来,根据临床治疗经验总结而成的验方.前期研究显示,此方剂制成的祛瘀口服液可增强药流后子宫收缩力,促使脱落不全的绒毛、蜕膜排出,促进子宫内膜修复,缩短阴道出血时间、减少出血量[1、2].

    作者:楚健子;杜惠兰;王本华;刘杰;张淑杰;边文会;韩连玉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针灸治疗肛肠病术后尿潴留66例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肛肠病术后尿潴留的疗效.方法:106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6例,选取双侧三阴交、中极、气海穴位进行针或/和灸的方法治疗.对照组40例单纯针刺.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7%.对照组总有效率90%.提示:穴位针灸对肛肠病术后尿潴留患者有壮阳益气,调节膀胱气机的功效.

    作者:朱惠玲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补肾固肠止泻方配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腹泻38例

    目的:观察温补脾肾、固肠止泻类中药配伍治疗糖尿病腹泻的疗效.方法:采用补肾固肠止泻方(党参、炙黄芪、炒白术、茯苓、炮姜、制附片、煨诃子、芡实等)配合西药治疗本病38例.结果:总有效率达100%.提示:本方法对本病具有温补脾肾,固肠止泻的功效.

    作者:周志龙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针刺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缺血区皮层神经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针刺穴位对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4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模型组和针刺组,每组又分为2周和6周两个时间段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他组均采用热凝闭大鼠大脑中动脉法复制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缺血2周和6周后缺血区皮层神经生长因子(NGF)的变化规律以及针刺对其影响.结果:两个假手术组大鼠手术侧皮层只见到很少的NGF免疫阳性细胞;两个缺血组大鼠脑缺血区皮层NGF免疫活性细胞的表达与假手术组比较显著增多,缺血6周组与缺血2周组相比缺血区皮层NGF阳性细胞的数量下降;针刺组在2周时缺血区皮层NGF免疫阳性细胞的表达增高,与缺血2周组、假手术2周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电针6周组大鼠脑缺血区皮层NGF免疫阳性细胞表达虽呈下降趋势,但仍高于同时间段的缺血组大鼠.结论:针刺穴位可以增加大鼠脑缺血区皮层NGF的分泌和表达时程,这可能是其保护缺血性脑损伤的机制之一.

    作者:于浩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针药并用治疗膝骨关节炎30例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6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予补益肝肾中药和针灸足三里、血海、阳陵泉等穴治疗,对照组30例,予美洛昔康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66.7%,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针药并用治疗膝骨关节炎具有蠲痹止痛,强筋健骨的功效.

    作者:程立;何为奇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辨证施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5例

    目的:观察辨证施治配合外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采用辨证施治配合外用药治疗本病45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11%,对照组总有效率57.14%,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标本兼顾,扶正固本的功效,可缓解症状,改善体征的作用.

    作者:许惠玲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养血清脑颗粒配合西药治疗椎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60例

    目的:观察活血通络、解痉止痛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采用养血清脑颗粒(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鸡血藤、夏枯草、决明子、珍珠母、钩藤、延胡索、细辛)配合尼莫地平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60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5%.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活血通络,解痉止痛的功效;具有改善推动脉供血不足和缓解眩晕的作用.

    作者:古红莉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清代名医陈士铎治疗咳嗽的经验

    目的:介绍清代名医陈士铎诊治咳嗽的经验.方法:通过整理<辨证录>归纳陈士铎的经验.结论:陈士铎治疗各种咳嗽,取古人之意而不泥古人之法,独创其方,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值得我们进一步发掘应用.

    作者:郝秀梅;郭选贤;殷光辉;彦俊峰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牛射玄参汤治疗喉源性咳嗽92例

    喉源性咳嗽是以喉痒咳嗽、干咳为主,少数有痰为特征的呼吸内科常见疾病,症虽简单,却缠绵难愈.笔者自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运用牛射玄参汤加减治疗该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蒋耀毅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锄云止咳汤配合西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50例

    目的:观察解表清肺、止咳化痰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疗效.方法:采用锄云止咳汤(荆芥、前胡、白前、杏仁、贝母、化橘红、连翘、百部、紫菀、桔梗、甘草、芦根等)配合西药治疗本病50例,并设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两组间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本方法对本病具有解表清肺,止咳化痰的功效.

    作者:孙淑荣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三消合一汤治疗糖尿病42例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利湿降浊类中药治疗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采用三消合一汤(石膏、知母、沙参、麦冬、石斛、生地、黄芪等)治疗本病42例,并设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及血糖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8%,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本方法对本病具有益气养阴,利湿降浊的功效.

    作者:魏功昌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益肾活血汤治疗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60例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以骶髂关节、脊柱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全身性疾病,其致残率较高.由于病因不明,目前尚无特异性的治疗药物和方法.中医学认为强直性脊柱炎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其发生机制主要是在禀赋不足、肾虚髓空、督脉不畅基础上,感受风寒湿等邪气而致气血运行不利,血瘀、痰凝、湿浊阻滞经络、骨节而成.治疗上因重视补肾填精、活血化瘀之法的应用.2004年10月至2007年2月,笔者根据这一发病机制,通过多年临床观察并总结制定益肾活血汤治疗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6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王栋;赵智龙 刊期: 2008年第12期

陕西中医杂志

陕西中医杂志

主管:陕西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陕西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