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诗翠;胡佳;刘畅;邓飞
目的 探讨腹型肥胖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人脂联素(ADP)、Apelin、白血病抑制因子(LIF)的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T2DM患者160例(其中合并腹型肥胖77例(A组)、不伴有腹型肥胖83例(B组)、健康人群80例对照组,收集时间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检测并对比三组研究对象的ADP、Apelin、LIF等指标,并分析ADP、Apelin、LIF与腹型肥胖T2DM患者相关指标的关系.结果 A组的BMI、腰围、腰臀比、血清LDL-C、TC、TG显著的高于B组和C组,A组的血清HDL-C显著的低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FPG、HbA1c、腰围、腰臀比、血清LDL-C、TC、TG显著的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Apelin、LIF显著的高于B组和C组,A组的ADP显著的低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Apelin、LIF显著的高于C组,B组的ADP显著的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合并腹型肥胖患者的Apelin、LIF与患者腰围、腰臀比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T2DM合并腹型肥胖患者的ADP与患者腰围、腰臀比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 腹型肥胖T2DM患者血清Apelin、LIF升高、ADP水平减低,并且与患者腰围、腰臀比增加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作者:赵中;陈文智;郑建国;沈小平;卢刘灿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不同孕周胎儿脐动脉(UA)、肾动脉(RA)及大脑中动脉(MCA)血流动力学参数与胎儿宫内缺氧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产前检查孕妇,诊断胎儿宫内窘迫者150例作为试验组,分为胎儿轻度窒息组62例,中度窒息组51例,重度窒息组37例,选取正常单胎孕妇18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技术监测孕胎儿UA、RA及MCA收缩期血流速度(V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Vs/Vd (S/D)和搏动指数(PI)以及阻力指数(RI),并计算UA和MCA各指标的比值.结果 各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①各试验组UA和RA的S/D、PI和RI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轻度和中度窒息组MCA的S/D、PI和RI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重度窒息组MCA的S/D、PI和RI均明显降低,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胎儿UA的S/D >4,PI>1.7,RI >0.7预测胎儿宫内窘迫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0%和61%;胎儿RA的S/D >5,PI>1.8,RI>0.8预测胎儿宫内窘迫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6%和54%;胎儿MCA的S/D <4,PI<1.6,RI <0.6预测胎儿宫内窘迫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6%和68%;联合UA和MCA各指标比值:S/D(UA/MCA》 >0.6,PI(UA/MCA)>1,RI (UA/MCA)>1,诊断胎儿宫内窘迫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1%和96%.结论 超声多普勒技术监测脐动脉(UA)、肾动脉(RA)及大脑中动脉(MCA)血流动力学参数对预测胎儿宫内缺氧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颜媛;邹翰琴;周克松;刘志辉;刘慧;阳春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TDF+ 3TC+ EFV作为HIVAIDS成年患者初始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方案治疗48周的主要不良反应.方法 建立前瞻性研究队列,纳入300例HIV/AIDS成年患者,给予TDF+ 3TC+ EFV初始HAART 48周,监测治疗期间的主要不良反应.结果 TDF+ 3TC+ EFV初始HAART 48周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99.30% (283/285),不同类型的发生率依次为神经系统症状84.21% (.240/285)、胃肠道反应18.95% (54/285)、肝功异常16.14%(46/285)、皮疹12.28%(35/285)、肌酐清除率下降1.75%(5/285);HAART 2、4、8、12、24、48周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1.23%(260/285)、21.05%(60/285)、13.69%(39/285)、9.47%(27/285)、11.23% (32/285)、9.22%(26/282),在接受HAART开始的4周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HAART治疗时间的延长,不良反应发生率下降;大部分不良反应较轻微,可自行缓解,因不良反应更换HAART方案的仅有1.05%(3/285).结论 TDF+ 3TC+EFV作为HIV/AIDS成年患者初始抗病毒一线治疗方案,短期内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刘欢霞;杨晓静;朱迎春;蔡琳;王燕;何盛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超声血管造影在屈光间质混浊情况下对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和新生血管膜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纳入研究的对象行超声血管造影检查,而后得出造影诊断,所有对象行玻璃体切割术,将超声血管造影结果与术中直视下诊断结果对比,评估超声血管造影诊断的准确性.结果 术前超声血管造影诊断为PDR玻璃体积血、PDR视网膜脱离与PDR新生血管膜的患者分别为3眼、10眼、19眼,术中直视下明确诊断为PDR玻璃体积血、PDR视网膜脱离与PDR新生血管膜的患者分别为2眼、12眼、18眼,超声血管造影针对三种病变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6.88%、87.5%、93.75%.结论 超声血管造影在屈光间质浑浊情况下对PDR的诊断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可为临床提供依据,以便医师进行预后评估及在术前采取相应措施,改善预后,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万灵;钟捷;董明蓉;曾永 刊期: 2018年第09期
多囊肾病(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PKD)是人类常见的单基因遗传性肾脏疾病,分为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和常染色体隐性多囊肾病(autosomal recessive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RPKD)两种[1-2].其中,ARPKD较为罕见,常在出生前和新生儿期由超声显示双肾回声异常识别出来,患儿大多在早年就会死亡[3-4].
作者:唐建兰;唐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1 临床资料患者,青年男性,主因“发现血压升高1+年”人院.现病史:患者于1年前偶自测血压为160/100mmHg,就诊于当地医院,按“高血压”治疗,效果不佳.后体检发现肌酐为900μmol/L,遂来我院就诊.查体:体温:36C,脉搏:78次/分,呼吸:19次/分,血压:145/78 mmHg.神志清楚,全身皮肤及浅表淋巴结未见明显异常,心肺查体未见明显异常,腹平坦,全腹无压痛,无反跳痛,肝脏肾脏未触及,输尿管无压痛,肾区叩击痛阴性,无颜面部及双下肢水肿,耻骨上无压痛,膀胱不充盈.
作者:成泽怡;黄中力;王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闭合复位经皮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跟骨骨折对患者踝关节、跟骨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骨科手术治疗的70例跟骨骨折患者,收治时间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其中35例患者采用闭合复位经皮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研究组),对照组采用经皮“L”型切口切开内固定治疗(对照组),对比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跟骨恢复指标.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复查,研究组踝关节功能优62.86%、良31.43%、可5.71%,对照组优57.14%、良28.57%、可14.2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6个月,两组患者的Bolher角、跟骨高度较本组术前均显著的提高,两组患者的跟骨宽度较本组术前均显著的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Bolher角、跟骨高度、跟骨宽度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闭合复位经皮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跟骨骨折与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效果基本一致,但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势.
作者:陈小虎;陶钧;崔海勇 刊期: 2018年第09期
随着医学水平的提高,世界上各类型疾病,尤其因大部分恶性肿瘤的早发现,早治疗等一些防御措施的开展,其发病率和治愈率总体呈下降趋势.然而,有些恶性肿瘤,如绝大部分淋巴瘤的发病率相比其他恶性肿瘤却呈逐年升高趋势.在临床上,淋巴瘤的治疗以放化疗为主.大部分淋巴瘤患者对这些治疗有一定疗效,使病情得到较长时间的缓解.但有部分患者对这些常规的放化疗治疗无效,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复发难治的患者,这两类患者都不能采用常规的治疗措施治疗.
作者:全诗翠;胡佳;刘畅;邓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早期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中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10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全身麻醉,观察组实施超声引导下胸椎旁阻滞复合全身麻醉,观察比较两组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术后即刻(T0)、术后12 h(T1)、术后24h(T2)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评分、血清5-羟色胺(5-HT)、前列腺素E2(PGE2)、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情况,并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T0至T2时刻两组VAS评分、血清5-HT、PGE2水平均先升高后降低,且观察组T1、T2时刻VAS评分、血清5-HT、PGE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T0至T2时刻两组血清MCP-1及TNF-α水平均先升高后降低,且观察组T1、T2时刻血清MCP-1、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 (5/50),低于对照组26.00% (13/50) (P <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应用于早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效果显著,有助于减轻术后炎症反应,缓解患者疼痛感,且安全性高.
作者:周勤;谢敏;黄建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血流感染病原菌谱及抗菌药物敏感性情况,探讨其血流感染来源及抢先治疗的佳抗菌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4年至2017年68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培养结果,按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 M39-A4标准判读报告药敏,同时统计分析血培养阳性患者其他标本检出菌.结果 29.1% (199/685)患者血培养阳性,62.8% (125/199)患者检出革兰阴性菌,25.6% (51/199)患者检出革兰阳性菌,13.0% (26/199)患者检出真菌,8.0% (16/199)患者为复数菌感染,前3位检出菌分别是肺炎克雷伯菌(44株),大肠埃希菌(29株),鲍曼/醋酸钙不动杆菌复合体(27株).199例患者其他标本检出菌302株,所有标本检出菌517株,多重耐药菌检出比例为38.1%(197/517).血培养检出的所有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是59.4%,联合左氧氟沙星敏感率增至70.7%,亚胺培南联合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率分别为67.9%、64.1%;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联合左氧氟沙星、头孢吡肟敏感率分别为56.6%、55.6%.结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血流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感染源主要来自腹腔,体外药敏数据显示,亚胺培南联合左氧氟沙星优于其他抢先治疗联合方案,可覆盖70.7%的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真菌引起的血流感染也不容忽视.
作者:廖全凤;张为利;龙芳;刘雅;吴思颖;谢轶;马莹;舒玲;陈知行;康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T2DM)合并心衰患者的效果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集的140例T2DM合并心衰患者,收集时间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0例,研究组给予西格列汀+基础抗心衰治疗,对照组给予格列吡嗪+基础抗心衰治疗,对比两组降糖效果及心功能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的FPG、HbA1c、2Hpg、hs-CRP、TNF-α、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FPG、HbA1c、2hPG、hs-CRP、TNF-α、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FPG、HbA1c、2hPG、hs-CRP、TNF-α、IL-6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的NT-proBNP、LVEF%、LVED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NT-proBNP、LVED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NT-proBNP、LVEDd较治疗前均显著的降低,LVEF%较治疗前显著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格列汀治疗T2DM合并心衰患者具有较好的降糖效果,同时能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作者:颜敏;侯宏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是影响全球的疾病之一.根据WHO在2015年发布的全球艾滋病应对进展报告中发布的数据显示,尽管通过多年努力,全球范围内HIV新感染人数以及相关死亡人数呈现逐年下降趋势,近期每年仍有约200万新发感染病例和120万HIV相关死亡病例[1].
作者:杜凌遥;唐红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艾滋病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蓝状菌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的特征,分析治疗及预后,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以来确诊的10例艾滋病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蓝状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特点及治疗经验.结果 10例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可伴咳嗽、腹痛、腹胀、腹泻、呕吐、乏力、消瘦,可有脐窝样皮疹.实验室检查可有白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减少、贫血、血小板减少,降钙素原升高,转氨酶升高,白蛋白降低;CD4+淋巴细胞计数明显减少,所有病例血培养均培养出马尔尼菲蓝状菌.胸部影像学以肺间质性病变及渗出性炎变为主.8例使用伊曲康唑抗真菌治疗,10例患者4例好转出院,4例自动出院,2例死亡.结论 艾滋病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蓝状菌病以发热、咳嗽、消瘦、贫血、皮疹等为主要表现,可有血细胞减少、肝功异常,多发生在CD4+淋巴细胞计数小于50个/μL的患者,伊曲康唑抗真菌治疗有效.
作者:都泓莲;邓存良;肖科;黄富礼;钟利;吴刚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芒硝外敷脐部联合理疗(针刺足三里,肠道走向按摩)治疗重症肠衰竭引起的腹腔间隙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重症肠衰竭引起腹腔间隙综合征患者,收集时间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其中42例采用腹腔减压等基础治疗(对照组)、42例采用腹腔减压等基础治疗结合芒硝外敷脐部联合理疗(针刺足三里,肠道走向按摩)治疗(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各项实验室指标.结果 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的SBP、脉搏、呼吸、氧合指数、APACHEⅡ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脉搏、呼吸、APACHEⅡ评分显著的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的SBP、氧合指数显著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的血清sV-CAM-1、IL-6、内毒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血清sVCAM-1、IL-6、内毒素显著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研究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芒硝外敷脐部联合理疗治疗重症肠衰竭引起腹腔间隙综合征能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降低炎症反应程度.
作者:郭剑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上颌窦中下鼻道联合开窗术与经(鼻内镜下改良柯-陆术式治疗)两种手术入路治疗非侵袭性上颌窦霉菌病的效果差异.方法 选取68例非侵袭性上颌窦霉菌病患者进行研究,其中34例采用鼻内镜下上颌窦中下鼻道联合开窗术(A组)、34例采用鼻内镜下改良柯-陆术式治疗(B组),对比两种入路手术效果差异.结果 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A组患者的VAS评分、Lund-Kennedy评分均显著的低于B组(P<0.05),两组患者的VAS评分、Lund-Kennedy评分较本组术前均显著的降低(P<0.05);A组患者痊愈82.35%、显效14.71%、好转2.94%,B组者痊愈58.52%、显效29.41%、好转8.82%、无效2.9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内镜下上颌窦中下鼻道联合开窗术治疗非侵袭性上颌窦霉菌病的效果优于鼻内镜下改良柯-陆术式治疗.
作者:王斌杰;黎力;龙小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使用传统方法建立的实验性精索静脉曲张(Experimental varicocele EVC)大鼠的睾丸、肾脏的组织形态学改变其对附睾尾部精子质量的影响,以评价此动物模型是否适合用于精索静脉曲张的研究.方法 3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3组:1组(EVC组,n=10),2组(左肾静脉结扎对照组n=10),3组(假手术组,n=10).3组大鼠在造模成功8周后处死动物,并取左肾和双侧睾丸和附睾,制作切片以行形态学研究,同时测量附睾尾部精子质量.结果 1组大鼠睾丸生精小管萎缩,部分生精小管内精子发生停滞,生精细胞脱落,同时睾丸Johnsen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左肾皮质纤维化改变在三组中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组附睾尾部的的精子活率明显低于2、3组,但精子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传统部分结扎肾静脉的造模方法对睾丸形态学及附睾精子质量有明显影响,但并不影响肾脏的组织形态,由此更进一步证实此种造模方式适合用于精索静脉曲张的研究.
作者:廖波;邓显忠;李雨根;程树林;邬韬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NAFLD并发膝OA患者分段健步走方案疗效是否能达到临床治疗标准.方法 将132例NAFLD患者按照膝关节Lysholm评分分为A组(Lysholm评分≥85分,膝关节功能良好)、B组(Lysholm评分65~84分,膝关节功能尚可)、C组(Lysholm评分≤65分,膝关节功能较差),分别实施不同的健步走方案进行干预.试验前后分别检测身体形态(体质量、BMI)、膝关节Lysholm评分、肝脏B超影像学指标和血液生化指标(TC、TG、LDL).结果 ①三组受试者的体质量、BMI较干预前均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三组的体质量、BMI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干预后B、C组的膝关节Lysholm评分较干预前均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肝脏B超影像学指标显示,肝组织表面脂肪覆盖率干预后三组较干预前均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4血液生化指标(TC、TG、LDL)干预后三组较干预前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AFLD患者并发膝OA的患者采用经过调整后的健步走方案进行运动锻炼,可以达到与膝关节功能正常的NAFLD患者相同的疗效,同样可以有效控制NAFLD.
作者:张猛;孙莉;冯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索步歌技术在有效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方面是否有肯定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本科室收治的4~6岁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分级Ⅱ级)4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根据患儿康复评定结果制定个体化康复方案,行运动疗法、感觉统合治疗、悬吊训练或作业疗法等),对照组常规康复训练每天120min,治疗组常规康复训练每天100min,另外增加步歌康复训练,每天20min,两组每周均治疗5d,共治疗6周.对照分析两组治疗后粗大运动功能评分(GMFM-88)和Berg平衡评估评分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GMFM-88)的站立、步行、跑和跳功能区及总分评分和Berg平衡评估评分明显增加(P<0.05),对照组粗大运动功能(GMFM-88)的步行、跑和跳功能区评分和Berg平衡评估评分明显增加(P<0.05),站立能区评分和总分略有增加,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步歌技术能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与常规康复训练比较没有明显优势,但可提高患儿训练积极性.
作者:张如飞;董超;易英;何欢;覃艽;汤婷;吴静;曹靖;汤云波;康晓东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凉山州昭觉县地区影响HIV感染者抗病毒疗效的非治疗因素.方法 依据我国指南对纳入的943例HIV感染者进行抗病毒治疗,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治疗随访,比较治疗前后的CD4+T淋巴细胞的改善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抗病毒效果的非治疗因素.结果 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结果显示年龄、婚姻状况、感染途径和依从性对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改善情况有显著影响.结论 年龄、感染途径、婚姻状况和依从性是影响抗病毒效果的独立非治疗因素.而提高患者依从性是医务人员提高患者抗病毒效果的主要可控手段.
作者:马方华;李昌敏;井子伍果;吉好阿雄 刊期: 2018年第09期
从1981年美国报道第一例艾滋病至今,HIV感染已成为威胁全人类的重大传染病.自1996年高效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问世以来,已成为目前唯一对艾滋病治疗有效的手段[1].HIV/AIDS患者在有效抗病毒治疗下,其平均寿命能延长数十年,艾滋病已成为一种慢性疾病,如同高血压、糖尿病一样不可以根治但可以得到长期控制.但HAART不能彻底清除患者体内的病毒,抗病毒治疗一旦起始就必须终生用药.
作者:李太生 刊期: 201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