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建文;李国栋;寇玉明;李峨;景建中;李华山;罗敏
目的:观察党参大枣乌鸡汤(党参+大枣+乌鸡肉)及其拆方(党参+乌鸡肉、大枣+乌鸡肉、党参+大枣)对小鼠的抗疲劳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负重游泳实验和测定血清尿素氮、血乳酸等方法,综合评价供试品抗疲劳的保健功能.结果:党参大枣乌鸡肉大/中剂量组、大枣乌鸡肉大/中剂量组、党参大枣大/中剂量组和党参乌鸡肉大剂量组游泳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党参大枣乌鸡肉大/中剂量组、大枣乌鸡肉大/中剂量组、党参乌鸡肉大剂量组、党参大枣大/中剂量组能显著降低小鼠不负重游泳后血清尿素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P<0.05).党参大枣乌鸡肉中/小剂量组,大枣乌鸡肉大剂量组、党参乌鸡肉中剂量组、党参大枣中剂量组小鼠游泳后血乳酸低于与对照组(P<0.01或P<0.05).党参大枣乌鸡肉中/小剂量组、党参大枣中剂量组、党参乌鸡肉大剂量组、大枣乌鸡肉大剂量组小鼠在游泳后20min后血乳酸含量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党参大枣乌鸡汤及其拆方具有抗疲劳功能,且处方比例合理.
作者:张波;王光建;王瑞昙;岳明;张恩户 刊期: 2009年第12期
肝源性糖尿病广泛存在于肝病中,该病在治疗中有一个矛盾的问题,就是降糖药大多对肝脏有损害,在肝病中要谨慎使用,而肝病治疗需要较多的营养,这对糖尿病不利.这就需要寻找一种既能保肝又能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和方法.自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3年间,我们用自拟温阳降糖汤治疗阳虚型肝源性糖尿病30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陈建芳;杨志贤 刊期: 2009年第12期
通过对近年来相关文献的整理和分析,显示中医对慢性结节性喉炎治疗的进展.目前,中医对慢性结节性喉炎的治疗,无论是在中医内治法、中医外治法、内外合治法还是在其他疗法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疗效,对改善患者嗓音质量,缓解临床症状等方面效果尤为显著.
作者:马凤梅;郭裕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非淋菌尿道炎的疗效.方法:采用解毒通淋汤(蒲公英、土茯苓、金银花、萆、黄芪、石韦、苦参、黄柏、黄连、琥珀等)配合西药治疗本病51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疗效好.
作者:朱军;张柱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冬病夏治传统穴位配合神阙穴贴敷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6例,采用冬病夏治传统穴位配合神阙穴贴敷;对照组30例,采用冬病夏治传统穴位贴敷.结果:治疗3年治疗组总有效率92.9%,对照组总有效率86.7%,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冬病夏治传统穴位配合神阙穴贴敷可明显的提高防治咳喘的疗效.
作者:王利然;王晓燕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海昆肾喜胶囊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采用海昆肾喜胶囊(褐藻多糖硫酸酯)配合西药治疗本病80例,并设对照组观察肾功能及相关生化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5%.血尿素氮、肌酐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上升明显.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改善症状,延缓CRF尿毒症进程,保护残余肾功能有一定作用.
作者:杜丽娟 刊期: 2009年第12期
蒿芩清胆汤出自<重订通俗伤寒论>,由青蒿、黄芩、竹茹、半夏、陈皮、枳壳、赤茯苓、碧玉散(滑石、甘草、青黛)组成,具有清胆利湿、和胃化痰之功.主治寒热如疟、寒轻热重、口苦胸闷、吐酸苦水、或呕黄涎而粘,甚则干呕呃逆,胸胁胀痛、舌红、苔白,间现黄色,脉数而右滑左弦者.笔者用此方加减,治疗传染病,收效颇佳,举验案3则如下.
作者:孙良秀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吾清口服液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和体重的影响.方法: 将50只大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采用高脂饲料制备大鼠高血脂症模型,给药30d后称重、取血清测定TG、TC、HDL-C.结果: 高脂模型组与空白组相比,TG、TC水平和体重显著增加;吾清口服液组TG、TC水平和体重显著降低.结论: 吾清口服液有明显的降血脂和控制体重增长作用.
作者:金永三;李香兰;许青松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清热利湿、通淋排石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疗效.方法: 采用石韦散加减(石韦、扁蓄、冬葵子、瞿麦、牛膝、蒲公英、山栀、黄芩、木通、甘草等)配合西药(坦索罗辛)治疗本病45例.结果:总有效率达93.1%.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清热利湿,通淋排石的功效.
作者:肖友平;孙海鹏 刊期: 2009年第12期
静脉瘀积性溃疡为难治性疾病,本文介绍运用<黄帝内经><难经>知识阐述其病机主要为心脾不足,寒湿阻滞,细言之,因饮食失调、起居不节、情志失宜等致心阳不足,脾失其政,又正气虚,寒湿之邪外侵,使心脾更虚,基于以上病机导致臁疮的发生,并经久不愈.
作者:朱其恩;赵西金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化痰通腑中药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从而探讨肝性脑病的中医病机.方法:以中医四诊收集到的患者临床资料为依据,运用中医理论辨证治疗.结论:提出痰热腑实是形成肝性脑病的病机关键,采用化痰通腑法治疗收到好的疗效.
作者:黄峰;刘凤莉 刊期: 2009年第12期
介绍林毅治疗急性乳腺炎的经验.其在临床实践中采用揉抓排乳、火针洞式烙口引流术为主,辅以内服通乳消肿、托里排脓之中药,治疗急性乳腺炎,具有切口小、损伤小、痛苦小、引流通畅、疗程短、乳房变形小等优点.
作者:司徒红林;朱华宇;黄穗渝;伍惠珍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补肾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采用中药补肾汤(秦艽、杜仲、续断、熟地、独活、肉桂、桑寄生、何首乌、乌药、地龙、僵蚕、黄芪)配合西药治疗本病40例,并设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关节肿痛、晨僵时间、握力、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9.5%,对照组有效率为75.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 两组治疗后关节肿痛指数、平均握力、血沉、C反应蛋白及类风湿因子差值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和27%,两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祛风湿,止痹痛的功效.
作者:向彩春;熊清玓;吴金玉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大鼠实验性脑出血经葛根素治疗后的病理学改变.方法:利用脑立体定向仪在左尾状核处注血20uL制作脑出血模型后,随机分为葛根素治疗组、盐水对照组,分别给予葛根素(5mL:250mg/kg/d)、等量生理盐水治疗3d.应用HE、尼氏、GFAP染色后进行观察.结果:葛根素治疗组水肿、脑组织坏死及神经元缺血变化减轻,新生毛细血管明显增加,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增生明显.结论:葛根素对急性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组织有促进毛细血管,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增生的作用,从而可能利于血肿的消除.
作者:何堪生;谭玉枫;李忠林;王茁;郭党学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疗效.方法:采用柴葛芎芍汤(柴胡、葛根、川芎、红花、当归、细辛等)配合西药(尼莫地平、谷维素)治疗本病65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对照组总有效率8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疏肝解郁,通络止痛的功效.
作者:刘岩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补气健脾、固摄止泻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腹泻的疗效.方法:采用参苓白术散(党参、白术、茯苓、砂仁、山药等)配合西药治疗本病30例.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有效率为92%,对照组治疗后有效率为54.3%,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具有益气健脾,降浊止泻的功效.
作者:程孝雨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散结消疖类中药配合面膜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消痤汤(山楂、蛇舌草、旱莲草、女贞子、桑白皮、益母草、紫河车、石斛、石膏、蒲公英、山萸肉、黄芩等)配合面膜治疗本病75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痊愈率治疗组为70%,对照组为4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对照组为 73%.2组痊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清热解毒,散结消疖的功效.
作者:曾小平;喻国华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正骨手法及按摩治疗颈源性肩周炎的疗效.方法:采用正骨手法及按摩治疗肩周炎36例.结果:治愈率89%,总有效率100%,与对照组比较P<0.01.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舒筋整骨,通络止痛的功效.
作者:梁家伟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益气凉血类中药配伍治疗慢性肾炎的疗效.方法:采用益气凉血汤(黄芪、白术、茯苓、益母草、紫草、茜草、当归等)治疗本病32例.结果:总有效率81.2%.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益气凉血的功效,可增强体质,提高自体免疫能力的作用.
作者:叶绿洲;刘蕊;汪靖成 刊期: 2009年第12期
张锡纯(1860-1933)是我国近代著名中医学家.张氏治学严谨,集毕生医疗实践之经验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书中多处用到山萸肉一味,使用方法别具一格,发挥甚多,疗效显著.笔者对张氏应用山萸肉的方剂及用量进行了研究,对其应用特色总结如下.
作者:张文风;苏鑫;赵书锋;李铁成 刊期: 2009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