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波;王光建;王瑞昙;岳明;张恩户
目的:探讨土贝母苷甲肺靶向微粒的体外释药机理.方法:采用动态透析技术考察制剂的体外释药规律.结果:体外释放试验表明,土贝母苷甲原料药及原料药与载体材料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的简单混合物的体外释放均较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而土贝母苷甲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载药肺靶向微球的体外释放则均较符合Weibull方程,t1/2明显延长,缓释作用明显.
作者:李晔;李彤晖;吴茵;辛永洁;张晔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扶正固本类中药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疗效.方法:采用百令胶囊(冬虫夏草)治疗本病59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扶正固本的功效,可降低尿蛋白,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
作者:吴蕾;王青安;蔡佳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辨证论治配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采用辨证论治(分3型,分别以苓桂术甘汤合桃红四物汤化裁、桂附八味丸合血府逐瘀汤化裁、桂附理中汤或补中益气汤合桃红四物汤化裁)配合西药治疗本病38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2.6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扶正固本,祛邪化浊的功效.
作者:黄江荣;陈广;潘丰满;黄祥武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补气健脾、固摄止泻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腹泻的疗效.方法:采用参苓白术散(党参、白术、茯苓、砂仁、山药等)配合西药治疗本病30例.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有效率为92%,对照组治疗后有效率为54.3%,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具有益气健脾,降浊止泻的功效.
作者:程孝雨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活血祛瘀、通痹止痛类中药烫洗配合西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采用补肾消痛汤(白芍、木瓜、威灵仙、鸡血藤、杜仲、牛膝、甘草等)烫洗配合西药(氟美松、维生素B12、利多卡因)封闭治疗本病48例.结果:总有效率97.9%.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活血祛瘀,通痹止痛的功效;并可缓解症状,改善体征.
作者:邹雅琴;周美;吴松华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活血祛瘀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严重烧伤及对血清C反应蛋白和脓毒症发生的影响.方法:采用血必净注射液(红花、赤芍、川芎、丹参、当归等)配合西药治疗本病30例,并设对照组观察血清CRP和脓毒症发病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CRP较对照组明显下降,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脓毒症发病率(13.33%)低于对照组(3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清热解毒,活血祛瘀的功效;可改善严重烧伤后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可降低严重烧伤后脓毒症的发病率.
作者:王德华;徐继会;高亮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络蠲痹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对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影响.方法:采用活络通痹方(黄芪、茯苓、栝楼、川牛膝、僵蚕、制半夏、地龙、葛根、丹参、水蛭等)配合西药治疗本病30例,并设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FBG、PBG、HbA1C、IGF-1、神经传导速度等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GF-1水平及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显著升高(P<0.01),但治疗组的升高更为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益气活血,通络蠲痹的功效;可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及血清IGF-1水平.
作者:唐爱华;李双蕾;周卫惠;钟金清;赵伟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党参大枣乌鸡汤(党参+大枣+乌鸡肉)及其拆方(党参+乌鸡肉、大枣+乌鸡肉、党参+大枣)对小鼠的抗疲劳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负重游泳实验和测定血清尿素氮、血乳酸等方法,综合评价供试品抗疲劳的保健功能.结果:党参大枣乌鸡肉大/中剂量组、大枣乌鸡肉大/中剂量组、党参大枣大/中剂量组和党参乌鸡肉大剂量组游泳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党参大枣乌鸡肉大/中剂量组、大枣乌鸡肉大/中剂量组、党参乌鸡肉大剂量组、党参大枣大/中剂量组能显著降低小鼠不负重游泳后血清尿素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P<0.05).党参大枣乌鸡肉中/小剂量组,大枣乌鸡肉大剂量组、党参乌鸡肉中剂量组、党参大枣中剂量组小鼠游泳后血乳酸低于与对照组(P<0.01或P<0.05).党参大枣乌鸡肉中/小剂量组、党参大枣中剂量组、党参乌鸡肉大剂量组、大枣乌鸡肉大剂量组小鼠在游泳后20min后血乳酸含量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党参大枣乌鸡汤及其拆方具有抗疲劳功能,且处方比例合理.
作者:张波;王光建;王瑞昙;岳明;张恩户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吾清口服液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和体重的影响.方法: 将50只大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采用高脂饲料制备大鼠高血脂症模型,给药30d后称重、取血清测定TG、TC、HDL-C.结果: 高脂模型组与空白组相比,TG、TC水平和体重显著增加;吾清口服液组TG、TC水平和体重显著降低.结论: 吾清口服液有明显的降血脂和控制体重增长作用.
作者:金永三;李香兰;许青松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利湿化痰、活血祛瘀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采用化痰消脂汤(半夏、陈皮、白术、茯苓、葛根、虎杖、丹参、当归、山楂、枳壳等)配合西药治疗本病60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8.3%,对照组总有效率58.3%,治疗组在降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利湿化痰,活血祛瘀的功效;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症状,改善微循环及脂肪代谢的作用.
作者:杨明丽;沈璐;李群;何晶 刊期: 2009年第12期
张锡纯(1860-1933)是我国近代著名中医学家.张氏治学严谨,集毕生医疗实践之经验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书中多处用到山萸肉一味,使用方法别具一格,发挥甚多,疗效显著.笔者对张氏应用山萸肉的方剂及用量进行了研究,对其应用特色总结如下.
作者:张文风;苏鑫;赵书锋;李铁成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化痰通腑中药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从而探讨肝性脑病的中医病机.方法:以中医四诊收集到的患者临床资料为依据,运用中医理论辨证治疗.结论:提出痰热腑实是形成肝性脑病的病机关键,采用化痰通腑法治疗收到好的疗效.
作者:黄峰;刘凤莉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确定白术茯苓汤下调脾虚大鼠VIP的有效组分.方法:以大黄厚朴枳实加饥饱失常法复制脾气虚证动物模型,采用放射免疫法观察白术茯苓汤水煎液提取分离组分对脾气虚大鼠血浆及肠组织VIP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①络合物及白术内酯Ⅲ高剂量组的血浆及肠组织VIP水平明显降低(P<0.05);白术茯苓总多糖高剂量组血浆VIP水平明显降低(P<0.05);②白术茯苓汤组、组分配伍中、高剂量组的血浆及组肠组织VIP水平显著下降(P<0.05,P<0.01).结论:白术茯苓总多糖、总络合物、白术内酯Ⅲ为白术茯苓汤下调脾虚大鼠VIP的有效组分,组分配伍和白术茯苓汤下调VIP的作用优于各单味组分,提示药物、组分配伍有协同增效的作用.
作者:贾波;罗云波;祝捷;张楠;贺晓芳;刘兴隆;彭腾;彭成 刊期: 2009年第12期
刘殿池师从名医王大经,得其真传,从医三十余载,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擅用附子,观念独特,治各种疑难杂症,屡起沉疴.
作者:王寿海;赵志英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补肾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采用中药补肾汤(秦艽、杜仲、续断、熟地、独活、肉桂、桑寄生、何首乌、乌药、地龙、僵蚕、黄芪)配合西药治疗本病40例,并设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关节肿痛、晨僵时间、握力、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9.5%,对照组有效率为75.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 两组治疗后关节肿痛指数、平均握力、血沉、C反应蛋白及类风湿因子差值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和27%,两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祛风湿,止痹痛的功效.
作者:向彩春;熊清玓;吴金玉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类中药配合西药(DP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复方苦参注射液(苦参、土茯苓)配合西药(DP化疗方案)治疗本病44例;并设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后近期疗效、毒副反应和T细胞亚群情况.结果:治疗组近期有效率52.2%, 对照组46.7%,对照组化疗后外周血CD3+、CD4+细胞的数量及CD4+/CD8+ 细胞比值均较化疗前显著下降(P <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化疗不良反应,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改善生存质量.
作者:王琳;刘华;谢贤和;陈岩菊;麦泽锋;王蔚;邢雪花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清热利湿、通淋排石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疗效.方法:采用三金石韦排石汤(金钱草、鸡内金、石韦、路路通、王不留行、厚朴、枳壳、乌药、通草、川牛膝等)配合西药治疗本病100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2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间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清热利湿,通淋排石的功效.
作者:侯莉娟;郝银丽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中医挂线配合对口引流疗法治疗高位肛瘘的疗效.方法:选择明确诊断高位肛瘘病人63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1例采取高位挂线低位部分切开配合对口引流手术方法,对照组32例采取传统高位挂线低位全部切开手术方法,两组术后均行每日生肌玉红膏换药至痊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均100%痊愈,治疗组与对照组随访6个月复发率分别为3.23%和6.25%;治疗组伤口愈合时间24.59±7.33d,对照组伤口愈合时间28.66±3.39d,两组间伤口愈合时间经两样本t检验,P=0.009<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术后创面面积14.79±3.29cm2,对照组术后创面面积16.63±3.14cm2,两组间术后创面面积经两样本t检验,P=0.03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挂线配合对口引流疗法较传统统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法治疗高位肛瘘,在总疗效相同的情况下,具有6个月内复发率低、伤口愈合时间短、术后创面面积小的优势.
作者:智建文;李国栋;寇玉明;李峨;景建中;李华山;罗敏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利水降浊类中药治疗肾虚血瘀型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采用肾复康Ⅱ号(山萸肉、菟丝子、金樱子、仙灵脾、醋鳖甲、王不留行、姜黄、 赤芍等)配合西药治疗肾虚血瘀型慢性肾功能衰竭34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补肾活血,利水降浊的功效;可缓解症状,改善肾功能的作用.
作者:赵亚峰;程小红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补肾壮骨、活血止痛类中药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壮骨健颈汤(熟地、桑寄生、杜仲、续断、威灵仙、葛根、延胡索、石楠藤、牛膝、秦艽等)配合颈痛散外敷与牵引治疗本病84例.结果:总有效率为83.3%.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补肾壮骨,活血止痛的功效.
作者:吴士杰 刊期: 2009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