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维;林寿宁;朱永苹
小柴胡汤是张仲景<伤寒论>方.笔者常用此方加减治疗热症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报道如下.
作者:樊乐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阳性组、中、高剂量组均有升高,且高剂量组升高更明显.D-二聚体(D-D)的含量和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结果类似,阴性组、低剂量组和中、高剂量组、阳性组间均有显著差异性(P<0.05),阳性组和高剂量组均升高,但阳性组升高更明显一些.结论:香椿子提取物可以明显提高大鼠的纤溶活性,通过提高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是其主要作用机制.
作者:刘志权;陈超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与管理,阐明临床使用应注意的事项.方法:利用临床使用情况分层论述.结论:提出基层医院使用中药注射剂的对策及管理.应从使用环节抓起,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党彦杰;权进中;邱宏章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纯中药制剂裸花紫珠片口服治疗肛肠病术后出血进行研究.方法:治疗组口服裸花紫珠片,对照组口服安络血片,观察肛肠病术后病人在术后不同时期切口出血情况.结果:裸花紫珠片口服能明显改善肛门局部创面的出血症状.结论:裸花紫珠片有良好的止血作用,并具有消炎、解毒、收敛的作用.
作者:席作武;高宗跃;牛明了 刊期: 2009年第09期
.05.治疗组Hp根除率为85%,而对照组为62.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七方胃痛颗粒能有效清除胃粘膜炎症,抑杀Hp,有助于溃疡愈合.
作者:唐梅文;黄勇华;罗伟生;李桂贤;王进声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养阴清热、疏肝和胃类中药配伍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60例给予中药百合汤加减口服(百合、乌药、丹参、砂仁、柴胡、黄芩等),对照组给予西咪替丁及多潘立酮常规口服,均为4周1疗程,疗程结束后进行中医症候和胃镜复查情况比较.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4%,胃镜复查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4%,两组有效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百合汤加减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有明显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孙振川 刊期: 2009年第09期
袁美凤老师系广东省中医院儿科教授,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从事中医儿科临床工作40余年,擅长对疑难杂症进行辨证治疗.本文就其从五脏相关论治小儿遗尿的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陈汉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中西药结合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病人随机分为中西药结合保留灌肠组和西药组,根据中医辨证分湿热型、寒湿型、肝郁型、脾胃虚弱型,采用相应中药同时配合西药保留灌肠(治疗组)和单纯西药保留灌肠(对照组),对比观察其临床疗效,15d为1个疗程, 共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5.24%, 对照组总有效率77.78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药辨证分型联合西药保留灌肠疗法治疗本病可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愈率.
作者:李建平;马艳华;蒋文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自拟胃宁煎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71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7例采用自拟胃宁煎剂(黄芪、党参、茯苓、香附、佛手、白芍等)治疗;对照组34例采用胃复春片治疗,疗程3个月.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6.5%;对照组为61.8%,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幽门螺杆菌的转阴率68.9%;对照组的转阴率62.5%,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拟胃宁煎剂治疗本病可达到益气健脾、行气消胀的效果.
作者:张文来;周正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渗出性中耳炎合并积水,为耳鼻喉科常见病之一.多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史,临床特点:为耳闭、耳胀、耳聋、耳鸣,半边头痛;耳镜检查,鼓膜内陷,充血,水肿,反光增强;电子测听仪检查,混合性耳聋;鼓膜穿刺有积水.治疗抗菌、消炎、输液等疗效并不理想.长期以来一直停留在抽水治疗上,可是越抽水越积水.我们辨证选择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味治疗,效果显著,查阅文献,尚未报道,因而具有推广价值,择选病案两则,介绍如下.
作者:苗卫萍;曹爱梅;苗子庆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现代医学认为,健康不是单纯的躯体健康,而应是心理、精神、社会适应三方面均处于完美和谐的氛围状态.心理活动,更是健康的关键所在.社会的变革、生活节奏的加快、生存环境的复杂化,往往会程度不等地引起人们的心理失衡,促发心身疾病.因此.现代生活中情绪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作者:巨守仁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糖尿病的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主要表现为胃轻瘫及排便的异常.笔者1998年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方秀梅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朱丹溪为金元四大家之一,<丹溪心法>为其代表著作之一.笔者重读此书,深感朱氏学术并无偏见,实有重新评价之必要,且发现朱氏有极为宝贵的治疗经验,现浅述如下.
作者:唐学敏;魏小萌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电项针加腹针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电项针加腹针;对照组30例,常规针刺方法.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8.57%、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24.84±2.96,对照组总有效率63.33%,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18.54±2.70,P<0.05.结论:电项针加腹针治疗颈性眩晕,改善椎动脉供血不足,治疗颈性眩晕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杨晓鸿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中西药并用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和护理.方法:口服自拟固肾化瘀聪耳汤(熟地、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川芎、炒桃仁、香附、柴胡等)配合西药,并给予全面和针对性护理.结果:总有效率为95.2%.结论:中西药并用有固肾开窍,活血化瘀,改善内耳微循环的作用,使耳周经脉通畅,配合全面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提高疗效,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有效地减少诱发因素,预防此病的发生.
作者:牛亚玲;贾艳萍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研究胃炎康胶囊的内控质量标准.方法:增加了白芍、桂枝、黄连的薄层鉴别方法和白芍中芍药苷的HPLC测定方法[C18(5μm , 250mm×4.6mm)色谱柱,乙腈-水-(15:8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0nm].结果:薄层鉴别重现性好,空白无干扰;含量测定平均回收率为99.8%,RSD=1.83%.结论:方法简便、灵敏,专属性强,可用于胃炎康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孙增民;冯一凡;赵鸣;张成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优选水凝胶型小儿退烧微型灌肠剂的制剂处方.方法:以正交设计通过改良Franz扩散池,用猪直肠黏膜进行体外模拟渗透研究,HPLC法测定直肠黏膜给药后指标成分栀子苷的累积渗透量,筛选佳处方配比.结果:制备的凝胶剂细腻、光洁透明、稳定性好、释放药物快,且含量测定简单易行.结论:该凝胶剂配方合理,适宜于小儿退烧的治疗研究.
作者:张寒;刘春叶;程风雷;张彦;冯永辉;汪兴军;郝保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床疗效.
作者:郭英君;李京涛;常占杰 刊期: 2009年第09期
中风病是导致全球人口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致死率、致残率高,对人类生命与健康危害极大,同时也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而且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这一问题显得更加突出.中风病的二级预防是指对已经发生中风的患者采用相应的干预措施,对中风病得危险因素进行干预[1-2],防止疾病加重与再发 ,预防或降低再次发生中风病的危险,减轻残疾程度,促进患者患病后的机能康复,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就是所谓的既病防变[3].
作者:邓小兰;赵红;黄燕;付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八味和胃口服液(沙参、麦冬、五味子、竹茹、木香、延胡索等)治疗胃阴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八味和胃口服液治疗胃阴虚证88例,并设对照组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结论:八味和胃口服液具有益胃养阴、理气止痛功效,治疗胃阴虚证疗效较好.
作者:李逊;许池军 刊期: 2009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