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惠;邓立强;向素芳
目的 评估一种硼酸亲和液相层析法/色谱法床旁糖化血红蛋白( HbA 1C )测定仪器博唐平TM ( POCT)测试的准确性及应用价值. 方法 采集80例糖尿病患者和50例非糖尿病志愿者的血标本,分别用1台博唐平TM床旁HbA 1C分析仪和1 台美国普莱默斯Ultra2-HbA 1C检测仪器同时测定HbA 1C ,对比其差异. 结果 2 台仪器测得HbA 1C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一致性检验两款仪器检测结果间在糖尿病组及健康人群组均存在正相关关系(r=0. 941,r=0. 723). 结论 博唐平TM床旁HbA 1C分析仪的准确性好,操作简便,是床旁快速检测HbA 1C ,加强糖尿病社区监测和门诊患者管理的良好手段.
作者:吴艳;喻荷淋;曾绍凡;刘阳;蒋莉;陈诚;朱晓荣;秦娟;田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左心耳封堵手术的麻醉管理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5年6月我院心内科介入中心行全身麻醉下左心耳封堵手术患者的麻醉及围手术期处理的相关管理资料. 结果 共行左心耳封堵手术21例,其中男11例,女10例;年龄(69. 8 ± 11. 9)岁;合并高血压18例,合并脑卒中10例,合并糖尿病7例,合并冠心病7例,合并高血压心脏病5例,合并肺心病4例. 麻醉均采用全凭静脉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手术时间(85 ± 12. 2) min,术毕患者清醒时间(9 ± 2. 5)min. 全组患者术后并发症1例,无麻醉相关并发症. 结论 充分的术前评估、严密的术中监测联合优秀的短效静脉麻醉药物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和避免术中体动是左心耳封堵手术麻醉管理的重点.
作者:范丹;居金龙;徐广民;曾杰;黄建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脓毒血症病程中血栓弹力图( Thrombelastograph,TEG)参数的差异,探讨血栓弹力图对脓毒血症病程严重程度的鉴别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脓毒血症致死的患者病程变化,以临床诊断和APACHEII系统为分组依据,检测28例脓毒血症患者在脓毒血症各个典型病期的TEG的变化,统计脓毒血症早期( a组)、严重脓毒血症( b组)、脓毒血症休克(c组)、多器官功能衰竭(d组)中R(reaction time)、K(coagulation time)、α(alpha angle)、MA(maximum ampli-tude)的差异,量化分析TEG与APACHEII评分的关系,评价TEG参数对脓毒血症病程的鉴别价值. 结果 脓毒血症病程发展不同时期的APACHEII评分差异明显,脓毒血症严重程度与APACHEII评分呈正相关(r=0. 662,P<0. 01);不同病情程度的脓毒血症,TEG参数R、K、α、MA有明显区别. 根据病程与TEG参数的相关性分析发现,R和MA与脓毒学症的病程存在相关性,而K和α仅在多器官功能衰竭出现前存在差异. 结论 TEG参数在脓毒血症病程发展中所表现出的差异性和病程相关性,预示了TEG对脓毒血症严重程度具有鉴别能力,同时提示脓毒血症发展与凝血功能的紊乱密切相关.
作者:周春;周莉;谢润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肠外瘘是腹部手术、创伤或感染等各种原因所致的腹腔内继发感染出现腹膜炎,腹腔内肠道消化液或脓液向腹壁切口或引流口穿破,形成排出脓液、消化液或气体的肠管与体表通道的病理性改变. 肠外瘘是外科常见一种严重并发症,既往死亡率高达50% ~60%,目前死亡率仍然高达6. 2% ~17%,同时术后并发症是感染、出血、水电解质紊乱、多脏器功能障碍和营养不良等,患者痛苦大,费用高,住院时间长,是外科较为棘手的问题之一[1]. 因此对其国内外治疗进展进行回顾是非常必要的. 随着外科新理论与技术的进展,如损伤控制外科和快速康复外科在肠外瘘临床实践中的运用,肠外瘘救治方式也不断更新. 本综述主要集中回顾肠外瘘在新理论运用及重要治疗进展.
作者:贺佳玉;刘兴东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开展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道探查取石术手术入路、操作性及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研究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手术入路方式、手术方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手术成功率及残石率. 结果 术前患者通过彩色B超和/或CT、MRCP检查诊断胆总管结石或肝内胆管结石,术中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患者手术时间为1~3. 5h. 其中经胆总管探查取石20例,胆囊颈管探查3例,放置T管17例,1期缝合3例,胆囊颈管结扎3例;术中取出结石数目>6枚者5例,3~6枚者6例,3枚以下者12例;结石直径为0 . 5~1. 2 cm;住院时间5~14 d. 术后无胆瘘及腹膜炎等并发症出现,胆总管残余结石2例1例通过EST取石成功,1例通过T管取石成功. 结论 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入路及手术方式,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是安全可行的,但是基层医院仍需要沿学习曲线加强学习.
作者:赖景奎;刘兴东;曾鹏;杨波;刘洪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血清唾液酸( SA)、脂类和血浆内皮素( ET)对心血管疾病的意义. 方法 对符合WHO诊断标准的心肌梗死患者62例、冠心病患者77例及体检的健康者60例(对照组) ,采用神经氨酸苷酶法测定血清SA,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ET,酶法测定血清甘油三酯( TG)和胆固醇( COL) ,均相法测定血清高密度脂蛋白( HDL). 结果 冠心病组和心肌梗死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SA、TG、COL及血浆ET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 ,血清HDL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心肌梗死组血浆ET和血清SA显著高于冠心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血清HDL、TG和COL水平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联合检测上述指标的阳性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血清SA水平和血浆ET水平是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 联合检测血清唾液酸、血浆内皮素和脂类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罗兴利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血浆灌流联合胆红素吸附治疗妊娠合并重型肝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 妊娠合并重症肝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血浆灌流联合血浆置换,观察组在此的基础上再联合胆红素吸附治疗.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在TBil、PT、TC、产科及内科并发症、母婴结局等指标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性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 ,而ATPP、ALB、FPG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血浆灌流联合胆红素吸附治疗妊娠合并重型肝炎效果值得肯定,可有效改善肝功及凝血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产后出血量,改善母婴结局.
作者:胡蓉;康信通;曾义岚;王丽;曾丽;杨启;张琼;陈治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目前四川省成都市精神病专科医院精神卫生服务资源状况,包括床位资源、精神科医师及护士配置、医院级别等情况,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方法 通过对成都市的11家精神病专科医院进行调查,收集其精神科编制床位数、实际开放床位数、精神科执业医师以及执业护士配置、医院级别等信息资料. 后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了解目前成都市精神病专科医院的精神卫生服务状况. 结果 在这11家精神病专科医院中医院级别在二级以下的有4家(其中包括1家私立医院) ,二级医院有6家,三级医院有1家. 共有精神科编制床位3657张,实际开放床位5662张. 共有精神科执业医师361名,整体上医师与开放床位之比为1 : 15. 68;护士898名,整体上护士与开放床位之比为1 : 6. 31. 结论 成都市精神病专科医院资源配备严重不足,医务人员严重缺乏及分布不均,医务人员精神卫生服务工作量大. 政府部门应组织调查相关原因,并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
作者:汪辉耀;秦小荣;周波;马庆鑫;李海民;郭万军;李进;黄颐;李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以及医疗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寿命在不断延长,然而罹患高血压的老年人数量也随之增长[1]. 据统计,目前我国老年高血压患者已达8346万,且老年高血压患病人数呈持续增加的趋势[2] ,与较年轻的高血压患者相比,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更高,是老年人致死致残的首要原因[3]. 然而对高龄老年人群高血压的治疗还存在许多难题,本文就国内外高血压的临床特点、治疗措施的状况作一综述.
作者:罗元容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口腔修复科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并确立以提高口腔修复科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为主题,现场调查医护人员手卫生完成情况,分析并归纳手卫生依从性低的原因,对品管圈前后的完成情况进行对比后实施相应的干预措施. 结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后,修复科医务人员手卫生的执行率由活动前的51. 42%逐步提高到77%,洗手合格率由75. 7%上升到90. 5%,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品管圈活动能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在修复科医务人员手卫生质量的持续改进管理中发挥了显著作用,可有效提高手卫生现状.
作者:刘朝晖;张陶;林映荷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自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对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临床疗效果的影响. 方法 选择慢性泪囊炎患者50例,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法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20例. 试验组术后术腔注入自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及纳吸绵填塞,对照组术腔仅填塞纳吸绵. 结果 术后半年随访试验组治愈率为93. 33%,对照组治愈率为65. 00%,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鼻腔泪囊造孔术术腔使用自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能促进粘膜上皮化,减少术腔粘连,提高鼻腔泪囊造孔术的治愈率.
作者:孟婕;杜进涛;刘亚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口腔炎合剂的急性毒性,同时研究口腔炎合剂对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 受试药以大浓度,大灌胃体积经口给予小鼠,测其经口给药的大耐受量;采用腹腔注射环磷酰胺诱导免疫低下小鼠模型,口腔炎合剂按低、高剂量组灌胃,连续14d. 称体重、胸腺重和肝脾重,计算胸腺指数、脾指数、炭粒廓清指数K和吞噬指数α等,并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大浓度、大灌胃体积下灌胃给予小鼠,动物无死亡,受试药小鼠大给药量相当于成人常用量的168倍. 口腔炎合剂高剂量组能提高该模型小鼠的脾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廓清指数K和校正吞噬指数α(P<0. 05);口腔炎合剂低剂量组对该模型小鼠炭粒廓清指数K、校正吞噬指数α无明显影响(P>0. 05). 结论 口腔炎合剂在常规剂量下使用是安全的. 口腔炎合剂高剂量对环磷酰胺诱导免疫低下小鼠有提高非特异性免疫的作用,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
作者:袁晓燕;陈彦清;郭江;兰玉平;张月辉;冉红兵;黎晓兰;刘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急性肠梗阻的病因以及治疗特点. 方法 对我院2010年10月至2014年12月共收治的急性肠梗阻且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一般情况、病因、手术方式、结局. 结果 入组64例,肿瘤患者25例,占39. 06%;据不同病因行相应手术,其中50例治愈,占78. 13%,14例发生并发症占21. 88%. 术后1个月内死亡8人,死亡率12. 50%. 结论 恰当的术前评估、适当的手术时机、正确的手术方式、积极的围手术期处理有助于改善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的预后.
作者:张帆;赵燕 刊期: 2015年第12期
Peutz-Jegher综合征是临床罕见或少见病,2010年我院诊治1 例,现对本病例的诊治并复习文献报告如下.Peutz-Jegher综合征是临床罕见或少见病,2010年我院诊治1 例,现对本病例的诊治并复习文献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0岁,农民,已婚. 因反复左下腹痛2月于2010年10月9日入院. 2月前患者不明诱因的左下腹隐痛、钝痛,或阵发性发作,无放射性,伴有恶心,便秘,4~5 d 1次大便,无粘液及血便.
作者:余剑平;曾林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残余胆囊经腹腔镜再次手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 方法 12例患者根据腹腔内粘连情况,使用电钩或电剪,采用钝性、锐性结合分离腹壁粘连剪刀,在纱布和吸引器的配合下紧贴肝缘分离,仔细辨清胆囊三角关系,明确三管(胆总管、肝总管、胆囊管)关系后顺行或逆行切除胆囊. 结果 12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手术时间80~135min,平均120min. 术中出血30~80mL,平均50mL. 12例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2年,右上腹疼痛消失,B超检查无异常. 结论 残余胆囊经腹腔镜再次手术有一定危险性,但在把握好解剖因素,术中操作注意事项后,经腹腔镜行残余胆囊切除是安全、有效、可行的.
作者:陈果;刘显军;郑鑫;温章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功能性便秘( 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患者自我管理在生物反馈治疗结合家庭训练中的影响.方法 采用患者一般资料和健康行为自我管理,以方便抽样法对门诊100例FC患者进行调查. 结果 FC患者自我管理分为(59. 97 ± 14. 85),其中11例表现出(11%)表现出高水平的自我管理;自我管理与文化程度呈正相关,与年龄、便秘症状积分呈负相关(P<0. 01). 结论 在护理干预中,应重视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使其树立治疗信心并维持良好健康行为,养成良好排便习惯,终达到促进健康的目的.
作者:宋月琼;刘瑜钰;戴靓;肖春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四川省凉山地区川崎病( KD)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和冠状动脉损害情况. 方法 对2002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在我州各医院住院的KD患儿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 结果 共调查22所医院,有KD患儿356例. 发病年龄2个月~14. 1岁,中位年龄为2. 3岁;发病高峰为2岁,91. 6%患儿<5岁;男:女=1. 36:1. 2005年及2010年有两次发病高峰,每年于7~8月为发病高峰期,1月份发病例数少. 复发率为1. 4%,男女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356例中彝族儿童仅6例,其发病率与汉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无近期死亡病例,发热为主要的临床表现,而颈淋巴结肿大少见,不完全KD发生率为31. 7%. 使用IVIG 1g/kg者较使用2g/kg者更易对丙球无反应,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冠状动脉损害率为37. 9%,完全KD与不完全KD发生冠状动脉损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2002年至2010年四川凉山彝族地区KD发病年龄特征、性别比例与国内一些地区及日本相似. 但发病季节与国内一些地区及日本、美国等不一致,每年仅有夏季一个流行高峰期. 彝族儿童患病率明显低于汉族儿童.
作者:陈素琼;石艳;戴莉;杨尧;杨玉湘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评估两种治疗方案对伴有淋巴结转移的鼻咽癌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 随机将76位患者(分期Ⅱb~Ⅳa-b)分为两组. A组治疗方案为:顺铂60mg/m 2 ,分2d静脉输入;5-氟尿嘧啶2500 mg/m 2 ,连续48h持续静脉泵入;吉西他滨:1000mg/m 2 ,d1、d8,共8周期,化疗结束后立即行调强放疗. B组治疗方案为:顺铂75mg/m 2 ,分3d静脉输入;5-氟尿嘧啶500mg/m 2 ,1~5 d. 每21d化疗1次,放疗前化疗2次,化疗后立即行调强放疗,放疗结束1月后按相同方案行2次辅助化疗. 所有患者均行调强放疗,原发肿瘤照射剂量为66~70Gy,转移淋巴结的照射剂量为66Gy,高危区照射剂量为60Gy,低危区照射剂量为55Gy. 平均随访为24月. 结果 A组患者的2年局部控制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总生存率分别为93. 4%、94. 1%、93. 1%,B组患者的2年局部控制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总生存率分别为89. 4%、85. 6%、89. 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 A组患者毒性反应较轻,B组患者毒性反应较重. 结论 顺铂、5-氟尿嘧啶及吉西他滨的联合化疗+调强放疗的治疗方案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毒性反应更小.
作者:魏锐文;范敏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不同血行途径肝转移瘤的CT征象和鉴别诊断.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6月至2014年3月期间收治及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66例肝转移瘤患者的CT和临床资料. 其中肝动脉来源27例,门静脉来源39例;男40例,女26例;年龄40~80岁. 对两组不同来源肝转移瘤的CT特征进行了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两组不同来源肝转移瘤在钙化征象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肝转移瘤的血供特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钙化常见于门静脉来源的肝转移瘤,此征象对确定原发瘤的来源有一定的引导作用;肝转移瘤供血方式及血供丰富与否与转移瘤的血行途径无显著相关性. 肿瘤供血方式与原发瘤的生物学特性相关.
作者:匡敏;谢明国;邬颖华;胡小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非小细胞肺癌( NSCLC)预后的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单因素分析及Cox回归分析我院2007至2013年住院确诊为NSCLC病历资料完整的86例患者预后影响指标. 结果 单因素Logrank检验显示,年龄、分化程度、肿瘤分期、ZPS评分、手术、化疗共6项指标显著;Cox回归分析显示,分化程度越低患者预后越差(P=0. 009),肿瘤分期越高患者预后越差(P=0. 005),ZPS评分越高患者预后越差(P=0. 014). 结论 对NSCLC预后有独立影响的指标有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分期、患者ZPS评分.
作者:魏茂刚;刘丽华;魏海龙;范惠明;罗林城;李凡敏;廖冰;陈丹;何琳 刊期: 201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