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艳;喻荷淋;曾绍凡;刘阳;蒋莉;陈诚;朱晓荣;秦娟;田波
肠外瘘是腹部手术、创伤或感染等各种原因所致的腹腔内继发感染出现腹膜炎,腹腔内肠道消化液或脓液向腹壁切口或引流口穿破,形成排出脓液、消化液或气体的肠管与体表通道的病理性改变. 肠外瘘是外科常见一种严重并发症,既往死亡率高达50% ~60%,目前死亡率仍然高达6. 2% ~17%,同时术后并发症是感染、出血、水电解质紊乱、多脏器功能障碍和营养不良等,患者痛苦大,费用高,住院时间长,是外科较为棘手的问题之一[1]. 因此对其国内外治疗进展进行回顾是非常必要的. 随着外科新理论与技术的进展,如损伤控制外科和快速康复外科在肠外瘘临床实践中的运用,肠外瘘救治方式也不断更新. 本综述主要集中回顾肠外瘘在新理论运用及重要治疗进展.
作者:贺佳玉;刘兴东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评估两种治疗方案对伴有淋巴结转移的鼻咽癌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 随机将76位患者(分期Ⅱb~Ⅳa-b)分为两组. A组治疗方案为:顺铂60mg/m 2 ,分2d静脉输入;5-氟尿嘧啶2500 mg/m 2 ,连续48h持续静脉泵入;吉西他滨:1000mg/m 2 ,d1、d8,共8周期,化疗结束后立即行调强放疗. B组治疗方案为:顺铂75mg/m 2 ,分3d静脉输入;5-氟尿嘧啶500mg/m 2 ,1~5 d. 每21d化疗1次,放疗前化疗2次,化疗后立即行调强放疗,放疗结束1月后按相同方案行2次辅助化疗. 所有患者均行调强放疗,原发肿瘤照射剂量为66~70Gy,转移淋巴结的照射剂量为66Gy,高危区照射剂量为60Gy,低危区照射剂量为55Gy. 平均随访为24月. 结果 A组患者的2年局部控制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总生存率分别为93. 4%、94. 1%、93. 1%,B组患者的2年局部控制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总生存率分别为89. 4%、85. 6%、89. 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 A组患者毒性反应较轻,B组患者毒性反应较重. 结论 顺铂、5-氟尿嘧啶及吉西他滨的联合化疗+调强放疗的治疗方案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毒性反应更小.
作者:魏锐文;范敏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系统评价加巴喷丁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 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the Cochrane Renal Group's Specialized Register and CENTRAL、CNKI、VIP、WanFang Data和CBM数据库,搜集加巴喷丁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相关随机对照试验(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 由2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 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终纳入10个RCT,共519例患者. 其中英文3篇、中文7篇,随访时间为1~12周. Meta分析结果显示:加巴喷丁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效果明显优于安慰剂组/空白对照组和抗组胺药物组[SMD:-4. 91,95%CI( -6. 96,-2. 86),P<0. 00001]. 部分研究还比较了试验前后血红蛋白、甲状旁腺激素、钙、磷等实验室指标均未见明显变化. 加巴喷丁组报道了41 例,多为轻-中度的恶心、头晕、嗜睡、疲劳,一般在第一次服药一周后症状消失,未报道严重不良反应. 对照组(安慰剂组/空白对照组和抗组胺药物组)报道了6例不良反应,多为轻-中度的恶心、头晕,均未作特殊处理. 所有研究均未报道死亡病例. 结论 当前证据显示,短期服用加巴喷丁可以改善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状况,但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限制,本研究结论尚需开展更多大样本、高质量、长期随访的RCT来进行验证.
作者:陈泽君;曹舸;王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血浆置换对高甘油三酯源性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收集我院ICU内56例由高甘油三酯所致的急性重症胰腺炎,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及实验组(血浆置换组,28例),两组患者基线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通过对两组患者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 Ⅱ)、甘油三酯水平、血浆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以及住院期间病死率等5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实验组在血浆置换结束时APACHEⅡ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甘油三酯水平、IL-6、TNF-α炎症因子较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治疗组病死率19. 7%,显著低于对照组27. 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实验组接受血浆置换所有患者均无相关不良反应. 结论 与常规综合治疗相比,对于由高甘油三酯引起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早期进行规律血浆置换,可改善临床症状及降低住院病死率,但需要进一步开展高质量、多中心、大样本的RCTs 来评价血浆置换治疗高脂血症胰腺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吴娅秋;黄晓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自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对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临床疗效果的影响. 方法 选择慢性泪囊炎患者50例,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法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20例. 试验组术后术腔注入自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及纳吸绵填塞,对照组术腔仅填塞纳吸绵. 结果 术后半年随访试验组治愈率为93. 33%,对照组治愈率为65. 00%,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鼻腔泪囊造孔术术腔使用自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能促进粘膜上皮化,减少术腔粘连,提高鼻腔泪囊造孔术的治愈率.
作者:孟婕;杜进涛;刘亚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酶在甲状腺切除手术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方法 选择行单侧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在术前15~30min静脉注射白眉蛇毒血凝酶2KU,对照组患者在术前15~30min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24h引流量;记录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24h凝血功能、血常规、肝肾功及并发症的发生率;记录过敏反应、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记录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 结果 试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24h引流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患者的 PT、TT、APTT、FIB和PLT在手术前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本研究未发现过敏反应、静脉血栓等并发症;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注射用白眉蛇毒凝血酶可安全有效的应用于甲状腺切除手术.
作者:邓佳;兰志勋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评估一种硼酸亲和液相层析法/色谱法床旁糖化血红蛋白( HbA 1C )测定仪器博唐平TM ( POCT)测试的准确性及应用价值. 方法 采集80例糖尿病患者和50例非糖尿病志愿者的血标本,分别用1台博唐平TM床旁HbA 1C分析仪和1 台美国普莱默斯Ultra2-HbA 1C检测仪器同时测定HbA 1C ,对比其差异. 结果 2 台仪器测得HbA 1C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一致性检验两款仪器检测结果间在糖尿病组及健康人群组均存在正相关关系(r=0. 941,r=0. 723). 结论 博唐平TM床旁HbA 1C分析仪的准确性好,操作简便,是床旁快速检测HbA 1C ,加强糖尿病社区监测和门诊患者管理的良好手段.
作者:吴艳;喻荷淋;曾绍凡;刘阳;蒋莉;陈诚;朱晓荣;秦娟;田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体外不同吸附剂在不同时间对百草枯的吸附作用,为临床治疗百草枯中毒洗胃液种类的选择提供实验室依据. 方法 实验组为:4%碳酸氢钠、50%乙醇、30%泥浆、30%泥浆(煮沸)、30%活性炭,对照组为清水. 将600mg/L百草枯分别加入以上各组中混匀后沉淀,分别于10min、30min、1h取上清液离心,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百草枯浓度. 结果 各实验组吸附剂对百草枯均有吸附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 10min时测上清液中百草枯含量:清水>50%乙醇>30%泥浆、30%泥浆(煮沸) >4%碳酸氢钠、30%活性炭.30min、1h时测上清液中百草枯含量:清水>50%乙醇>4%碳酸氢钠>30%泥浆、30%泥浆(煮沸)、30%活性炭. 同组内不同时间比较:清水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乙醇组:10min与30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10min与1h、30min与1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其余实验组:30min与1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10min与1h、10min与3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实验所用吸附剂对百草枯均有吸附作用,30%泥浆、30%泥浆(煮沸)、30%活性炭吸附效果佳. 随吸附剂与百草枯作用时间延长,吸附效果更佳.
作者:景莉;袁凯锋;张昊;韩丽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对放射性粒子碘125 ( I 125 )植入配合锶89核素( Sr 89 )内照射治疗转移性椎体肿瘤患者进行疗效分析.方法 以68例诊断明确的转移性椎体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I 125粒子植入治疗,其余34位联合组患者接受I 125粒子植入联合Sr 89内照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 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患者在生活质量、疼痛评分、病灶大小以及生存时间等指标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I125粒子植入联合Sr89内照射治疗转移性椎体肿瘤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
作者:张小玉;吴超群;代洪玉;李萍;余娟;王卓敏;钟国成;李迎春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不同血行途径肝转移瘤的CT征象和鉴别诊断.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6月至2014年3月期间收治及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66例肝转移瘤患者的CT和临床资料. 其中肝动脉来源27例,门静脉来源39例;男40例,女26例;年龄40~80岁. 对两组不同来源肝转移瘤的CT特征进行了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两组不同来源肝转移瘤在钙化征象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肝转移瘤的血供特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钙化常见于门静脉来源的肝转移瘤,此征象对确定原发瘤的来源有一定的引导作用;肝转移瘤供血方式及血供丰富与否与转移瘤的血行途径无显著相关性. 肿瘤供血方式与原发瘤的生物学特性相关.
作者:匡敏;谢明国;邬颖华;胡小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血小板数量对血小板聚集率检测的影响,提高检测质量,保证聚集率测定结果的可靠性. 方法 收集211例健康人静脉全血标本,离心获取富血小板血浆( platelet-rich plasma,PRP)和乏血小板血浆( platelet-poor plas-ma,PPP) ,将PRP用自身PPP梯度稀释后获取不同血小板浓度的PRP检测样本,并确认PRP血浆中血小板浓度;利用血浆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率,讨论血小板数量与血小板聚集率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在二磷酸腺苷( a denosine diphos-phate,ADP)和花生四烯酸( arachidonic acid,AA)诱导下,血小板聚集率均在实验室设定参考范围之内,随着血小板浓度的降低,聚集率显著下降(P<0. 05);当浓度降低至<95 ×109∕L时,聚集率检测结果低于既定参考范围;血小板90~350 × 109∕L与聚集率呈正相关(rAA =0. 67,rADP =0. 69),其他浓度组与聚集率无相关性. 结论 血小板浓度对聚集率有影响,聚集率测定应在浓度为95 × 10 9∕L以上时测定,浓度与聚集率正相关,能准确反映聚集率.
作者:张庆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鼻内镜辅助U型管植入治疗儿童泪小管断裂伤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儿童泪小管断裂88例患者,采用在鼻内窥镜下U形植入泪道引流管吻合泪小管断端,留置引流管3~6月,拔管3~9个月随访观察疗效. 结果 85 例( 96. 6%)泪小管断裂吻合成功,泪道冲洗通畅,拔管顺利,无溢泪. 3 例(3. 4%)冲洗不通畅,经激光成形再次装管后冲洗通畅. 所有儿童及家属对外观满意,舒适度良好. 结论 鼻内窥镜下双头U环形植入泪道引流管治疗儿童泪小管断裂的临床效果较好,可减少医源性损伤,不影响患者的外观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娟娟;李满;文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HER2及Akt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 方法 纳入2012年至2014年我院收治107例胃癌患者,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HER2与Akt,HER2采用修订后HereepTest评分标准进行结果判定,Akt采用阳性细胞半定量法进行结果判定. 结果 HER2阳性患者共21例,阳性率19. 6%;Akt阳性74例,阳性率69. 1%. HER2阳性表达患者与阴性表达患者相比TNM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个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 Akt阳性表达患者与阴性表达患者相比TNM分期、淋巴结转移个数、有无淋巴结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 HER2阳性表达与有无淋巴结转移(OR=4. 46,P=0. 04)及淋巴结转移个数(OR=7. 12,P=0. 02)相关,Akt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个数(OR=23. 05,P=0. 01)相关. HER2与Akt阳性表达具有一致性,列联系数C=0. 23. 结论 胃癌患者HER2及Akt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存在相关性,HER2与Akt过表达的胃癌患者呈现出肿瘤浸润性强、进展快,淋巴结转移早的趋势,且其浸润转移的能力可能更强.
作者:杨金凤;江军;马世文;王秋生;宋玉青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非小细胞肺癌( NSCLC)预后的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单因素分析及Cox回归分析我院2007至2013年住院确诊为NSCLC病历资料完整的86例患者预后影响指标. 结果 单因素Logrank检验显示,年龄、分化程度、肿瘤分期、ZPS评分、手术、化疗共6项指标显著;Cox回归分析显示,分化程度越低患者预后越差(P=0. 009),肿瘤分期越高患者预后越差(P=0. 005),ZPS评分越高患者预后越差(P=0. 014). 结论 对NSCLC预后有独立影响的指标有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分期、患者ZPS评分.
作者:魏茂刚;刘丽华;魏海龙;范惠明;罗林城;李凡敏;廖冰;陈丹;何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血清唾液酸( SA)、脂类和血浆内皮素( ET)对心血管疾病的意义. 方法 对符合WHO诊断标准的心肌梗死患者62例、冠心病患者77例及体检的健康者60例(对照组) ,采用神经氨酸苷酶法测定血清SA,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ET,酶法测定血清甘油三酯( TG)和胆固醇( COL) ,均相法测定血清高密度脂蛋白( HDL). 结果 冠心病组和心肌梗死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SA、TG、COL及血浆ET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 ,血清HDL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心肌梗死组血浆ET和血清SA显著高于冠心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血清HDL、TG和COL水平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联合检测上述指标的阳性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血清SA水平和血浆ET水平是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 联合检测血清唾液酸、血浆内皮素和脂类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罗兴利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使用经皮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单节段不稳定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 方法 本组为2011年11月至2013年7月无神经症状的单节段不稳定胸腰椎骨折患者共24例,均在全麻下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 结果 2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0~24个月,平均14. 6个月. 手术平均时间(56. 8 ± 12. 0)min;术中平均失血量(62. 8 ±10. 7)mL,X线透视平均(11. 6 ±2. 6)次,患者首次下床时间为术后(7. 2 ±1. 6)d. 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伤椎后凸Cobb角及矢状位指数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 结论 经皮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无神经症状的单节段不稳定胸腰椎骨折,可明显恢复伤椎椎体高度及纠正后凸畸形,维持脊柱序列的稳定,创伤小康复快,可达到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江向明;刘文国 刊期: 2015年第12期
Peutz-Jegher综合征是临床罕见或少见病,2010年我院诊治1 例,现对本病例的诊治并复习文献报告如下.Peutz-Jegher综合征是临床罕见或少见病,2010年我院诊治1 例,现对本病例的诊治并复习文献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0岁,农民,已婚. 因反复左下腹痛2月于2010年10月9日入院. 2月前患者不明诱因的左下腹隐痛、钝痛,或阵发性发作,无放射性,伴有恶心,便秘,4~5 d 1次大便,无粘液及血便.
作者:余剑平;曾林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股骨粗隆间骨折不同内固定方法的治疗疗效. 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3月在我科住院的大于60岁共72 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别采用空心钉、动力髋螺钉( DHS)、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 PFNA)等方法内固定,进行术中术后随访,对比三组骨折分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Harris 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 结果 本组术后随访6~50个月. 三组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Harri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 01). 有8例内固定失效,占总患者数11. 11%,其中空心钉3例,DHS 3例,PFNA 2例. 结论 对于合并多种基础病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治疗,在C臂下闭合牵引复位PFNA内固定术具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张俊;蔡礼涛;任洋良;王艇;徐辉;罗家龙;谢广文;周强;代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附睾腺瘤样瘤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与超声造影的声像图特征,以评价和提高超声检查对附睾腺瘤样瘤的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0例经临床病理确诊的附睾腺瘤样瘤患者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与超声造影表现. 结果 10例附睾腺瘤样瘤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均表现为边界清晰规整的类圆形实性肿物,内回声尚均匀,以附睾尾部多见,CDFI示多数血流信号不丰富,个别血流信号丰富,本组超声造影附睾肿块均表现为高增强,增强强度高于正常睾丸组织,增强后团块大小无明显变化,边界较清晰,造影剂消退缓慢. 结论 附睾腺瘤样瘤临床少见,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超声造影对其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较大价值.
作者:张惠;邓立强;向素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以及医疗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寿命在不断延长,然而罹患高血压的老年人数量也随之增长[1]. 据统计,目前我国老年高血压患者已达8346万,且老年高血压患病人数呈持续增加的趋势[2] ,与较年轻的高血压患者相比,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更高,是老年人致死致残的首要原因[3]. 然而对高龄老年人群高血压的治疗还存在许多难题,本文就国内外高血压的临床特点、治疗措施的状况作一综述.
作者:罗元容 刊期: 201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