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晓丽
目的 探讨肺功能训练合并营养支持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稳定期康复中的效果.方法 42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实验组(22例),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肺功能训练.两组患者均予以8周治疗,采用mMRC评估患者呼吸困难程度,FEV1/FVC评估患者气流受限程度,BMI评估患者营养状况,6 MWT评估患者运动功能.结果 治疗前后两组mMRC评分、FEV1/FVC、BMI指数、6MWT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功能训练合并营养支持治疗能够改善COPD患者营养状况,缓解患者呼吸困难及气流受阻程度,提高患者运动能力,在康复治疗工作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任凯;章荣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高频超声对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年龄在2~18岁的我院320例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患者进行了高频超声检查,回顾性分析其声像图特征,以评价高频超声对该病的诊断价值.结果 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具有典型的高频超声声像图特征,其超声诊断准确率可达94%.结论 高频超声对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作为这类疑似病的首选方法,并可评价临床疗效.
作者:王一舒;鲜俊;胡发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输液室护患纠纷的原因,探讨护理防范及管理措施.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护患纠纷原因分析表>,以回顾性调查方式统计143例急诊输液室护患纠纷.结果 护理服务缺位,沟通交流不畅,护士业务素质不高,输液流程不畅,患者缺少安全感是引起护患纠纷的主要原因.结论 通过加强安全管理,提高护理人员的沟通力及业务素质等有效防范措施,2012年护患纠纷发生13起,发生率明显低于往年.
作者:汪臻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预存式自体输血在择期手术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 对北京某三甲医院2011年1月~2012年10月期间49例外科手术患者预存式自体血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监测患者采血前后某些指标的变化,并与输异体血患者做对比,分析自体输血的效果.结果 49例预存式自体输血患者采血前后各项指标均有所下降,但均在正常范围内且维持在较满意的水平(P>0.05),与输异体血的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估计术中出血量不会太大的择期手术患者,预存式自体输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输血方式,既减少了输异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又节约了血液资源,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任伟;李春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CYP2D6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患者他莫昔芬(TAM)及其活性代谢产物4-羟基他莫昔芬(4-OH-TAM)血清浓度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08年1月~2010年10月期间200例服用TAM的乳腺癌患者的口腔粘膜及血清,采用Real-time RT-PC法检测CYP2D6*10基因多态性,采用液相色谱-质谱方法 (LC-MS)测定患者体内TAM及其活性代谢物4-OH-TAM的的血清浓度.结果 200例乳腺癌中检测到CYP2D6*10/*10纯合子94例(47%),CYP2D6 wt/wt野生型48例(24%),CYP2D6 wt/*10杂合型58例(29%).CYP2D6 wt/wt野生型和wt/*10杂合型两组4-OH-TAM的血清浓度都明显高于*10/*10纯合型(P<0.05),各基因型之间TAM血清浓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CYP2D6*10/*10基因型影响他莫昔芬的体内代谢过程,与疗效相关,服用TAM前均应推荐检测CYP2D6*10/*10基因型.
作者:田超;杨义;李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为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技术指导提供依据.方法 自拟<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技术指导需求调查表>,分别调查48名精防人员和43名精神科医师.结果 精防人员对于技术指导需求排前三位的是个案管理计划制定、精神症状识别和危险性评估;精神科医师认为技术指导需求排前三位的是精神症状识别、药物基本知识掌握和个案管理计划制定.结论 根据需求提供技术指导.
作者:张浪;阮熙;秦小荣;贾勇;刘元元;李慧;任华;何昌九;谭樨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监测血液透析患者超声心动图(UCG)的动态变化,探讨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UCG对120例尿毒症患者左房内径(LAD),左室内径(LV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IVPWT),E/A值进行动态监测,并探讨UCG多次异常与透析间期体重增加过多、高血压、营养不良、透析不充分等因素的相关关系.结果 UCG多次异常与透析间期体重增加过多、高血压、营养不良、透析不充分等密切相关.结论 尿毒症患者存在UCG的异常,动态监测UCG对指导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重要意义.
作者:付隆君;王铁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运用外科微创的方法 治疗嵌甲伴化脓性肉芽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外科微创治疗,患者术前1d浓盐水浸泡患处30min,术中趾根神经阻滞麻醉下作半甲切除及化脓性肉芽肿刮除,石碳酸烧灼甲床,术后无菌油纱换药.对照组采用激光碳化切除,术前及术后处理基本相同(创面未用石碳酸处理).结果 治疗组患者术后创面5~8d结痂干燥,术后10~12d创面痂膜脱落,术后2个月新甲长出,追访半年少见甲刺再嵌入及化脓性肉芽肿发生.与对照组相比,无论是手术时间还是创面愈合时间、治愈率都有显著差异.结论 外科微创治疗嵌甲伴化脓性肉芽肿疗效明显,与同期同类患者激光手术比较,手术时间短,术后创面愈合时间短,嵌甲及化脓性肉芽肿再发生率小.
作者:李志清;宋林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临床路径管理在结节性甲状腺肿诊治中的应用成效.方法 通过对比分析我院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应用临床路径前后各项相关指标.结果 临床路径管理在结节性甲状腺肿诊治中取得显著成效.结论 通过临床路径管理,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及医院获得双赢,值得在其它疾病中推广.
作者:周檎;梁廷华;王宗洪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骨髓腔输液技术在严重创伤急救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严重创伤195例,治疗组为经骨髓腔输液,对照组为经外周静脉输液,比较两组的建立通道时间,输液速度,4h抢救有效率和血压回升时间.结果 两组在建立输液通道时间,输液速度和4h抢救有效率,经骨髓腔输液组较静脉输液组明显有效.结论 在严重创伤的急救中,骨髓腔输液具有快速、高效、易操作的特点,是休克在急诊抢救早期的首选液体复苏方式.
作者:周建琼;李曼都;杨雪玉;梁隆斌;郭东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恶性肿瘤患者发生有症状的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的的临床特征、血栓发生相关因素,为PICC在临床的安全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0年1~12月置入PICC的435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对发生有症状性静脉血栓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统计分析静脉血栓发生率及相关因素.结果 435例安置PICC患者,发生有症状的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12例,其发生率为2.76%(12/435),其中58.33%的血栓发生于置管后10d内.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的发生在性别、年龄、导管型号、置管肢体的选择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穿刺静脉的选择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贵要静脉的发生率(1.46%)远远低于肘正中静脉(7.04%)及头静脉(9.09%).发生血栓的患者在拔除PICC后进行了常规的抗凝治疗,血栓症状得到缓解,血栓再通,未发生肺栓塞.结论 PICC置入后3周内,特别是10d内应预防监测静脉血栓发生,选择合适静脉血管进行导管置入有助于降低PICC相关性血栓发生率.通过及时地治疗处理能有效控制血栓的进展,促进血栓消失、再通,保证患者安全.
作者:符琰;余春华;汤辉;向秋芬;刘俐;李俊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大鼠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的水平变化的意义.方法 观察EAE大鼠临床症状,血浆t-PA、PAI的水平.结果 EAE临床发病过程中,血浆t-PA、PAI的水平的升高,与临床症状呈正比.结论 EAE时,血浆t-PA、PAI的水平同向性升高,t-PA活性被抑制,加重了EAE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
作者:熊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对急诊患者实施个性化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将2012年1~8月在我科就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4月就诊的9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服务.5~8月就诊的9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实行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总的焦虑和抑郁状态明显减少,对护士的满意度评价较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诊患者采用个性化全程优质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急诊患者对护理工作人员的满意度.
作者:曾文莉;付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老年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与急救处理经验.方法 对30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及时予头颅磁共振检查,同时进行有关实验室检查,确诊后根据梗死灶的面积大小决定治疗方案,及时进行相关急救处理.结果 本组患者ET和血小板的实验室指标有明显改变,临床急诊处理的效果满意.结论 诊断老年脑梗死应根据临床表现与影像学改变结合实验室指标综合判断,治疗上应很据病情及时采取综合措施.
作者:谭敏;李昆;白小红;郭鑫 刊期: 2014年第01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41岁,因反复右膝无力伴疼痛1周入院于2013年5月6日.入院前1周患者下蹲突感右膝疼痛,站立困难,有弹响,未作任何处理,后发生2次膝关节无力,其余时间走路正常.查体:右膝关节无明显肿胀,无红肿,皮肤无色素沉着,膝眼内侧轻压痛,膝关节无过伸过屈痛,侧方应力试验(-),lachman试验(-),McMurray试验(-),右膝MRI示:右膝关节腔内见一边界清楚结节灶,大小1.4cm×1.9cm,T1W呈低信号,T2W高信号,压脂病灶呈低信号改变,关节软骨完整,软骨下骨质正常,内外侧半月板形态正常其内未见异常信号影.
作者:钟华;伏海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运用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3月~2011年9月,我院共收治外阴营养不良45例,经过病检证实,其中增生型15例、混合型5例、硬化萎缩型25例.随机分为超声治疗组,对照组(药物治疗).超声治疗功率3.5W,采用连续直线扫描,时间为20~30min,治疗1次.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提高,P<0.05,不同病理类型使用超声聚焦治疗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疗效好,创伤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雪英;张英;闫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脑出血急性期临床特征,意识状态,出血部位及出血量对生命预后的影响,提高救治水平,降低致残率、病死率.方法 对210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患者预后与临床特征,意识状态,出血部位,出血量的相互关系.结果 210例患者,基本治愈42例,显著进步83例,进步19例,无变化7例,死亡59例.结论 脑出血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入院时意识状态,出血部位、出血量是影响预后的决定因素.
作者:唐川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140例拟行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结果 两组麻醉效果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麻醉药用量、阻滞完全比例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注药前及注药后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变化,均无恶心、呕吐、头痛等不良反应.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老年下肢手术能充分发挥腰麻与硬膜外麻醉的双重优点,阻滞效果完善,可控性好,肌松充分,作用发挥快而完全,用药量小,对患者生理功能干扰小,对老年人下肢手术尤其适用,是一种效果确切,安全可靠的麻醉方法.
作者:何峰;张红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四川省泌尿系结石的化学成分构成特点,为泌尿系结石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我院2010年12月~2012 年12 月手术取出及体外冲击波碎石后排出的泌尿系结石标本479例,采用红外光谱分析法分析结石成分,结合相应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479例结石中,上尿路结石452例(94.4%),下尿路结石27例(5.6%),男312例,女167例,男女比例为1.9∶1.其中,草酸钙结石多(54.1%)、尿酸结石(2.9%)、L-胱氨酸结石(0.6%)、六水磷酸镁铵结石(0.8%)、二水磷酸氢钙(0.2%);草酸钙+碳酸磷灰石结石(25.7%)、草酸钙+尿酸(1.9%)、六水磷酸镁铵+草酸钙(2.5%)、六水磷酸镁铵+草酸钙+碳酸磷灰石结石(11.3%).男性尿酸结石明显高于女性(P<0.05),女性六水磷酸铵镁结石比例高于男性(P<0.01).结论 四川省泌尿系结石成分构成有其地域特点,即以单纯草酸钙结石为主,尿酸结石发病率低,上尿路结石远多于下尿路结石.
作者:王亮;黄晓科;刘吉文;彭启洪;周鹏;李晓伟;杨航;曹文峰;王庆堂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急性球麻痹后早期鼻饲营养的可行性和有益性.方法 分析2010年7月~2012年8月急性球麻痹患者118例,随机分组对急性球麻痹实施早期鼻饲营养支持(鼻饲组,60例)和末梢静脉营养(对照组,58例)的对照研究.分析两种不同营养方式对患者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体重(WT)、臂肌围(AMC)的影响.结果 鼻饲组和对照组治疗前的血浆清蛋白、前清蛋白、体重、臂肌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0 d,鼻饲组的ALB、PA,WT均高于对照组,鼻饲组男性的AM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急性球麻痹后早期给予鼻饲营养明显优于末梢静脉营养组,对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脑卒中并发症如发热是临床常见并发症还有消化道出血呕吐呃逆尿路感染,卒中后抑郁的减少及预后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冬冬;张军;刘婷;张宇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