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性睡眠医学中心建立和管理的体会

张立;陈宇洁

关键词:睡眠医学中心, 建立, 管理
摘要:睡眠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发展迅速的综合性医学科学,己成为21世纪医学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它除对睡眠进行基础研究外,主要对各种睡眠疾病的发生、发展、防治及其与临床各科的相互关系进行探讨和研究。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莫西沙星治疗急性盆腔炎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莫西沙星治疗急性盆腔炎临床效果,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急性盆腔炎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给予莫西沙星400mg/d,先静脉给药3d,待病情好转(改善)或体温正常后8h,改为口服,剂量不变,疗程14d;对照组左氧氟沙星300mg+甲硝唑500mg,静滴,每日1次,共14d。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65%高于对照组的76.05%;临床症状改善时间(3.05±1.67) d、静脉给药时间(6.78±1.23)d、住院时间(9.12±1.56)d均短于对照组的(4.82±2.01)d、(14.00±0.00)d、(17.98±2.67)d(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6.52%低于对照组的23.91%。结论莫西沙星单药治疗与左氧氟沙星加甲硝唑联合治疗方案相比,临床疗效高,发生不良反应低,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余小容;李建强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小剂量赛治致抗甲状腺药物关节炎综合征1例

    1临床资料患者,男,65岁,因“消瘦、心慌1个月”于2012年10月5日于我院查甲状腺功能, FT39.07 pg/mL、FT44.27 ng/dL、TSH<0.05 uIU/mL、TPOAb >600 IU/mL、TgAb 839IU/mL,诊断为“桥本氏甲亢”。给予甲巯咪唑(赛治)10mg,1次/d,服药至2012年10月22日。无其它诱因出现低热(体温高37.5℃)伴双髋关节及双膝关节疼痛,左腕关节肿胀疼痛,自行服用莲花清瘟胶囊及头孢克洛5d,上述不适无明显改善,于2012年10月28日入院。查体:体温:38.1℃,一般状态尚可,咽部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双眼无明显突出,无甲亢眼征,闭目震颤(+),双侧甲状腺Ⅱ度肿大,质韧,无触痛,无震颤,未闻及血管杂音,双肺呼吸音清,心率96次/min,律齐,双手细震颤(+),左腕关节轻度肿胀,压痛(+),双膝关节轻度肿胀,压痛(+),骨摩擦音(-),双髋关节活动自如。辅助检查:甲状腺功能:FT36.62 pg/mL、FT43.24 ng/dL、TSH <0.05 uIU/mL、TPO-Ab>600 IU/mL、TgAb 579IU/mL,血常规:WBC:8.2×109/L,N 61%,M 10.6%,ESR 20mm/h,尿常规、肝功、肾功、CRP、RF、抗CCP抗体、HLA-B27、ANA系列、AN-CA、血免疫球蛋白、补体、尿常规、肺CT、肝胆脾彩超、泌尿系彩超等均无明显异常。入院后治疗:赛治5mg,1次/d,口服,芬必得0.3g,2次/d 口服,阿奇霉素0.5g/d以及更昔洛韦200mg,1次/d静脉滴注。体温进行性增高,至2012年11月3日,体温高39.6℃,关节症状进行性加重,双膝关节肿胀较前明显加重,同时伴有活动受限,双髋关节、双肩关节活动亦受限,双手掌指关节、左腕关节、左踝关节肿胀。复查血常规:WBC:11.8×109/L,N 81%,M 8.0%,ESR 39mm/h,血细菌培养阴性、结核菌素试验阴性。于2012年11月4日停用赛治及芬必得,给予美卓乐20 mg1次/d 口服,给予心得安10 mg 3次/d 口服,西维尔100 ug 2次/d口服,2012年11月6日体温降至正常(体温高36.7℃),关节疼痛较前明显减轻,至2012年11月14日,关节肿胀程度明显减轻,于2012年11月19日美卓乐开始逐渐减量,至2012年12月20无明显关节症状,至2013年1月6日停用美卓乐。患者于2013年1月6日复查甲状腺功能FT35.62 pg/mL、FT43.08 ng/dL、TSH<0.05 uIU/mL、TPOAb >600 IU/mL、TgAb 562 IU/mL。2013年3月6日复查甲状腺功能 FT34.62 pg/mL、 FT41.77 ng/dL、 TSH0.01 uIU/mL、 TPO-Ab>600 IU/mL、TgAb498 IU/mL。

    作者:李征寒;吴东红;柳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德国睡眠医学现状

    一、德国睡眠医学的发展:德国睡眠医学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1998年获得“睡眠医学”资质;2004年逐渐趋于成熟,发展成为医学教育的一部分,睡眠医师包含了胸科医师、神经科医师和儿科医师。

    作者:Mathias.Elbers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糖皮质激素短期干预对AECOPD患者清晨空腹皮质醇的影响

    目的:研究糖皮质激素短期治疗对AECOPD患者清晨空腹皮质醇的影响。方法选取38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糖皮质激素组(简称激素组)和对照组(非激素组),检测和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清空腹皮质醇值。结果治疗后血清空腹皮质醇水平在激素组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表明经糖皮质激素短期治疗后,对AECOPD患者血清皮质醇无明显影响。结论短期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干预AECOPD患者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 HPA)轴无显著不良影响,为其安全性提供了更多依据。

    作者:刘霞;田景伦;闫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胸腺五肽治疗病毒感染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使用胸腺五肽前后患者外周血血小板数目上升的情况。方法同期将40例病毒感染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1组给予胸腺五肽肌肉注射,1组给予低剂量糖皮质激素(20mg/d)联合升血小板胶囊口服,用药7d,14d,21d,28d后观察比较患者外周血血小板上升情况。结果胸腺五肽治疗组用药14d血小板数目明显上升,16例患者用药28d血小板上升至30×109/L以上,对照组用药28d的过程中血小板数目无明显改变。结论胸腺五肽可通过免疫调节作用有效治疗病毒感染相关性血小板减少。

    作者:吴春农;雷景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86例肾上腺偶发瘤临床分析

    目的:提高肾上腺偶发瘤( AI)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因健康体检或肾上腺疾病以外原因就诊发现的86例肾上腺偶发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86例AI患者中84例(97.7%)接受手术治疗,后腹腔镜手术55例(64.0%),其中4例中转开放手术,有内分泌功能肿瘤37例(43.0%),术后病检确诊皮质腺瘤40例,嗜铬细胞瘤24例,髓性脂肪瘤8例,囊肿5例,皮质腺癌2例,肾上腺皮质结节样增生2例,转移性肿瘤1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神经节细胞瘤1例。81例良性肿瘤随访1~6年未见复发,3例转移性肿瘤均在2年内死于原发肿瘤,2例皮质腺癌中1例术后11个月死于广泛转移,1例随访2年3个月仍存活。结论影像学检查结合内分泌检测有助于AI的定位及定性诊断,明确诊断的<3cm的肾上腺囊肿、血肿及髓性脂肪瘤可随访观察除外,其余AI均应积极手术,腹腔镜手术是AI的首选术式。

    作者:贺凯;王耀东;袁光亚;何苑熙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后路椎弓根螺钉治疗齿状突骨折合并寰枢椎不稳

    目的:探讨经颈椎后路椎弓根螺钉治疗齿状突骨折合并寰枢椎不稳的临床疗效及手术可行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至2013年2月我院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治疗齿状突骨折合并寰枢椎不稳28例患者资料,Ⅱ型齿状突骨折伴寰枢椎不稳定19例,Ⅲ型齿状突骨折伴寰枢椎脱位9例,随访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程度、复位及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所有螺钉位置良好,骨折与复位及固定满意。2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8个月,X线片、CT显示寰枢椎达到骨性融合,内固定物未松动及断裂。临床症状改善优良率89.3%。结论后路椎弓根螺钉治疗齿状突骨折合并寰枢椎不稳具有生物力学稳定性好,复位满意,固定可靠,植骨融合率高,大限度地保留颈椎活动度,临床症状改善满意。

    作者:张映波;张伟;付能高;谭东;蒋成;蔚芃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综合征18例临床分析及治疗策略

    目的:通过对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综合征( SIADH)临床特点总结分析及对托伐普坦治疗SIADH临床疗效观察,分享治疗体会,提高对该疾病诊治水平,减少漏诊及误诊率。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0月至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18例SIADH患者临床表现、化验结果及治疗预后情况,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讨论。结果18例确诊SIADH患者中,94%为恶性肿瘤患者,其中28%为小细胞肺癌。不同病因患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无明显差异。但年龄小于65岁者显示出诊断时血钠水平更低趋势。15例患者通过限水、利尿,血钠恢复正常。2例小细胞肺癌及1例继发性肺结核患者上述治疗无效,予以托伐普坦15mg qd治疗,48h后血钠恢复正常。结论 SIADH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关键。当限水、利尿仍不能纠正低钠血症时,口服托伐普坦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曹旭;李蓬秋;张学军;鲜杨;吴冀川;包明晶;杨艳;张磊;朱显军;刘丽梅;杨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异时性多原发性结直肠癌1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异时性多原发性结直肠癌( MCC)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至2013年收治的15例异时性多原发性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异时性多原发性结直肠癌的发病状况,诊断治疗及预后。结果异时性多发性结直肠癌病例占同期所有收治结直肠癌的1.26%(15/1189),占多发性结直肠癌的36.59%(15/43),平均间隔时间为3.2年,均为肠镜随访发现,15例首次均行手术切除,再发癌以Dukes B期多见。结论异时性多原发性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学特点突出,应重视术后肠镜复查,早期发现,积极手术,提高患者生存率。

    作者:谷子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奥曲肽与生长抑素治疗肝硬化食道静脉破裂出血比较

    目的:比较奥曲肽同生长抑素治疗肝硬化食道静脉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10例肝硬化食道静脉破裂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奥曲肽治疗组和生长抑素治疗组。观察两组的止血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奥曲肽治疗组止血有效率为84.71%,其不良反应率为6.27%;而生长抑素治疗组止血有效率为87.84%,其不良反应率为7.84%。两组间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治疗肝硬化食道静脉破裂出血中,奥曲肽与生长抑素均可收到较好疗效,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于铭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匹多莫德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匹多莫德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发作次数、肺功能、SGRQ评分、免疫状态的影响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60例我院门诊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吸氧、按需或定时支气管扩张药吸入、茶碱口服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组给予匹多莫德0.8口服,1次/d,共8周。两组患者均观察6个月,每2周随访一次。于试验开始前第0d、第90d及180d测定肺功能( FEV 1、FEV 1%、FEV 1/FVC)、SGRQ评分、血清CD 4+、CD 8+、CD 4+/CD 8+,并记录患者药物不良反应、急性发作次数、急性发作天数。结果两组患者年龄、病程、FEV 1、FEV 1预计值,年均急性发作次数、血清CD 4+、CD 8+、CD 4+/CD 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在为期6月的试验过程中,治疗组急性发作次数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D4+(36.37±8.32),CD4+/CD8+(1.38±0.42)较对照组血清CD4+(26.37±5.73),CD4+/CD8+(0.80±0.31)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试验结束后FEV1,FEV1/FVC及SGRQ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匹多莫德通过提高患者细胞免疫功能而达到减少COPD患者急性发作次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唐勇;程德云;方洵;杜玲;陈李;冯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使用彩超结合改良赛丁格技术引导PICC的临床应用

    目的:了解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彩超)引导做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ICC)的实用性与优越性。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60例由于各种原因需要进行PICC的患者,分成2组,其中实验组为通过彩超引导评估血管情况,在彩超引导下结合改良赛丁格技术置入PICC,另一组仅使用改良赛丁格技术进行盲穿,两组均跟踪并分析置管期间详细置管信息。结果彩超引导下结合改良赛丁格技术的PICC从一次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穿刺点不适、导管堵塞、静脉血栓、静脉炎发生率等方向分析均优越于使用盲穿进行改良赛丁格技术置入PICC导管。结论彩超引导结合改良赛丁格技术进行的PICC穿刺极大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并且可减少局部组织损伤和并发症的发生,尤其是对机械性静脉炎和静脉血栓的预防起着显著的效果,将是临床操作的主流选择。

    作者:陈丽琴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肺炎链球菌耐药情况的临床观察及意义

    目的:通过观察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共11个季度的肺炎链球菌耐药的情况,指导临床工作。方法对11个季度的肺炎链球菌耐药情况进行统计。结果在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菌素中,二代头孢菌素(头孢呋辛)耐药率为33.0%、头孢曲松为6.0%、头孢噻肟为20.3%、阿莫西林/棒酸为0.1%、克林霉素为84.0%,作为经典的抗肺炎链球菌的青霉素,其耐药率为95.0%,而红霉素的耐为99.0%。结论肺炎链球菌作为社区获得性肺炎( CAP)的主要致病菌,耐药情况总体很不乐观,经典的抗菌素中,青霉素和红霉素几近无效。目前临床常用抗菌素中,对肺炎链球菌耐药率低的品种并不多,因此,规范、合理地使用好现有的抗菌素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王惠;刘伣;赵坤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会阴部植皮术后应用PU型与PVA型负压闭式引流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会阴部植皮术后应用聚氨酯型( PU)和聚乙烯醇型( PVA)负压闭式引流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收集会阴部疾病需行中厚游离皮片网状植皮术患者共38例纳入本次研究,随机分组,其中19例患者植皮术后采用PU型负压闭式引流促进伤口愈合,另19例患者采用PVA型负压闭式引流。结果1周后采用PU型负压闭式引流者皮片成活率为(92.83±2.47)%,明显高于安置PVA型负压患者(75.68±3.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置PU型负压闭式引流患者1周内共1例患者中途因负压引流不畅更换敷料,采用PVA型负压闭式引流者中途共7例因引流不畅及敷料干燥更换敷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PU型负压闭式引流来覆盖、固定会阴部游离皮片所取得效果明显优于采用PVA型负压闭式引流者。

    作者:廖学琴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基于脑注意网络的单侧忽略研究进展

    单侧忽略(Unilateral Neglect,UN),又称为单侧忽视、单侧空间注意障碍,是一组复杂的认知行为障碍的统称,以不能对脑损伤对侧身体或空间呈现的各种刺激(包括视觉、躯体感觉、听觉以及运动觉)做出反应为典型特征[1]。单侧忽略常见于右侧脑卒中患者,大约三分之一的卒中患者在发病一年后仍然存在忽略症状[2-3]。单侧忽略不仅影响患者的视觉-空间能力及专注力[4],而且严重影响患者的认知及运动功能康复效果,是功能独立能力的重要预测指标[5]。随着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增高,继发的单侧忽略日益成为一个严峻的临床问题。因此,深入了解其发生机制将有助于寻求更加有效的治疗策略。

    作者:杨永红;方乃权;何成奇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血清HE4和CA125诊断卵巢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比较分析

    目的:比较分析人附睾蛋白4(HE4)和糖链抗原125(CA125)对卵巢癌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113例卵巢癌、107例盆腔良性疾病和168健康对照血清HE4和CA125水平。结果卵巢癌患者血清HE4和CA125水平显著高于盆腔良性疾病和健康对照( P<0.05)。以健康人群为对照,血清HE4对卵巢癌的灵敏度( SEN)、特异性( SPE)和准确度分别为72.6%、100.0%和89.0%,血清CA125对卵巢癌的SEN、SPE和准确度分别为77.9%、94.6%和87.9%,血清HE4/CA125并联试验对卵巢癌的SEN、SPE和准确度分别为84.1%、94.6%和90.4%。以盆腔良性疾病患者为对照,血清HE4对卵巢癌的SEN、SPE和准确度分别为72.6%、91.6%和81.8%,血清CA125对卵巢癌的SEN、SPE和准确度分别为77.9%、83.2%和80.5%,血清HE4/CA125并联试验对卵巢癌的SEN、SPE和准确度分别为84.1%、80.4%和82.3%。 HE4对Ⅰ期卵巢癌的灵敏度显著高于CA125( P<0.05)。结论对卵巢癌诊断,血清HE4具有较高的特异度,血清CA125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HE4对卵巢癌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尤其是Ⅰ期卵巢癌诊断的较好标志物。

    作者:朱文磊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腹腔镜下复杂性胆囊手术4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复杂性胆囊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0例复杂性胆囊患者采取了腹腔镜手术。结果40例复杂性胆囊患者顺利的完成了全部或大部分的胆囊切除。所有患者术后生命体征均正常。其中有7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有1例患者经过第二次手术确诊为胆囊三角区渗血并有电钩烧伤钛夹下胆囊管致胆漏症,经过医治后症状消失,所有患者对治疗效果均较为满意。结论临床上在腹腔镜下行复杂性胆囊切除术,使得手术的风险大大降低,减少患者病痛,并且恢复较快,随着手术器械在技术及功能上的不断更新改良,其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

    作者:杨康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成都地区中老年人糖尿病伴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流行现状研究

    目的:探讨成都地区中老年人糖尿病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流行现状。方法2010年2月至12月成都地区城市和农村35~70岁中老年社区人群为抽样对象,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2032名为调查对象。通过调查问卷、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进行调查。结果①成都地区中老年人糖尿病总患病率为19.09%,其中城市患病率27.09%,高于农村1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城市与农村糖尿患者群血脂异常检出率高(80.00%,69.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城市高血压检出率高于农村,城市高血压前期检出率低于农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④城市与农村糖尿患者群合并超重或肥胖均较高(55.27%,52.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脂异常是成都地区城乡糖尿患者群共同的重点干预危险因素;高血压是城市糖尿患者群的干预重点,高血压前期是农村糖尿患者群的干预重点。

    作者:周新平;邹川;廖晓阳;邓文清;刘健康;赵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CT三维成像技术引导下实施慢性泪囊炎微创手术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CT三维成像技术引导下实施慢性泪囊炎微创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我院诊治的90例慢性泪囊炎患者,利用CT三维成像技术,测量骨性泪道长度及泪道小直径,根据下列2个条件:泪道长度<13.9mm和泪道小直径>3.1mm,分为A组(符合其中1个条件)、B组(两个条件均符合)、C组(不符合任1个条件),每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泪道逆行置管手术治疗,同时选取30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各组患者骨性泪道长度、骨性泪道小直径以及治愈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组泪道长度减少,泪道小直径增加,而C组泪道长度增加,泪道小直径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A组相比,B组和C组泪道长度均明显增加,泪道小直径均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B组和C组治愈率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相比,B组和C组治愈率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CT三维成像技术,选择泪道长度短、泪道小直径长的慢性泪囊炎患者,实施泪道逆行置管术,能够明显提高临床治愈率。

    作者:罗传斌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首次复治涂阳肺结核治疗方案研究

    目的:对首次复治涂阳肺结核临床疗效观察,为制定合理的化学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开放、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将48例首次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A组(标准方案组)2HREZS/6HRE方案,B组(氧氟沙星组)2OfxPaREZ/6OfxPaR方案,C组(左氧氟沙星组)2LfxPaREZ/6LfxPaR方案,D组(超短程化疗组)5MfxPaRfbZE方案抗痨治疗。观察临床症状、肺部X线影像、空洞变化、痰细菌学阴转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ABCD四组疗程结束痰菌阴转率依次为66.67%、55.56%、80.00%、88.89%;病灶吸收50%、55.56%、70%、88.89%;空洞缩小50%、55.56%、66.67%、85.71%;治愈率66.67%、55.56%、80.00%、88.89%;血小板降低16.67%、22.22%、10.00%、11.11%;肝功能损害16.67%、33.33%、30.00%、11.11%;尿酸升高66.67%、55.56%、50.00%、66.67%;2月末病灶吸收标准方案组与超短程化疗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D组药物成本明显高于A、B、C组。结论首次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采用超短程化疗方案治疗疗效与其他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较标准方案缩短3个月,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但治疗成本相对较高。

    作者:邓长国;岳冀;李曦;杨铭;李熙;刘海燕;孙纪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