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T三维成像技术引导下实施慢性泪囊炎微创手术的疗效观察

罗传斌

关键词:CT三维成像技术, 慢性泪囊炎, 泪道逆行置管术, 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CT三维成像技术引导下实施慢性泪囊炎微创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我院诊治的90例慢性泪囊炎患者,利用CT三维成像技术,测量骨性泪道长度及泪道小直径,根据下列2个条件:泪道长度<13.9mm和泪道小直径>3.1mm,分为A组(符合其中1个条件)、B组(两个条件均符合)、C组(不符合任1个条件),每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泪道逆行置管手术治疗,同时选取30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各组患者骨性泪道长度、骨性泪道小直径以及治愈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组泪道长度减少,泪道小直径增加,而C组泪道长度增加,泪道小直径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A组相比,B组和C组泪道长度均明显增加,泪道小直径均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B组和C组治愈率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相比,B组和C组治愈率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CT三维成像技术,选择泪道长度短、泪道小直径长的慢性泪囊炎患者,实施泪道逆行置管术,能够明显提高临床治愈率。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加强对睡眠呼吸障碍的诊疗,促进我国睡眠医学的发展

    人的一生大约有1/3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像进食、饮水一样,睡眠也是人类不可缺的基本生命活动之一。睡得好是健康的标志,而睡眠障碍则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降低工作效率甚至危及生命。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各种睡眠障碍性疾患日益成为一个突出的医疗及公共卫生问题而得到人们的关注。在2005年出版的国际睡眠疾病分类中睡眠疾病高达90余种[1],其中常见者如失眠、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在国人中的患病率均很高,一些少见睡眠疾患如发作性睡病等也逐渐被认识[2]。在国际上,经过30多年的发展,以睡眠疾病诊疗为主的一门新兴边缘交叉学科--睡眠医学已经形成并逐渐发展壮大[3],但这都有赖于对睡眠呼吸障碍的认识,加强对睡眠呼吸疾病的诊疗也是促进我国睡眠医学学科建设的重要一环。

    作者:韩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四川地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持续正压通气治疗依从性研究

    目的:探讨我省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SAHS)的患者进行持续正压通气( CPAP)治疗的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在我院行PSG检查,诊断符合《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诊治指南》且资料完整,拟行CPAP治疗的OSAHS患者151例,其中男119,女32例。记录其一般情况及PSG监测数据。制定依从性调查表,并进行电话随访。分析其治疗依从性及影响治疗依从性的因素。结果①我省OSAHS患者治疗依从性好者为52.3%,经济因素是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的一个明显因素;②在影响患者依从性的因素中,患者经CPAP治疗后主观症状的改善是一个主要的影响因素;③在四川,炎热天气因素是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的一个较重要因素;④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学历及AHI、BMI、颈围等不是影响患者CPAP治疗依从性的因素;⑤CPAP使用中的副作用如压力不适、鼻咽不适、面罩漏气等对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无明显影响。结论我省OSAHS患者进行CPAP治疗的依从性好者为52.3%,依从性较国外患者差,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的主要因素是患者治疗后的症状改善,在四川地区,经济因素及气温也是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原因。

    作者:李斌;万小兵;袁泉;董桂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前血清OX40配体与术后6个月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前血清OX40配体(OX40L)对术后6个月患者心血管事件临床预测价值。方法于2011年3月至2013年7月收集在我院心内科冠心病患者156例,所有患者均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前检测血清OX40L水平,术后内科标准化治疗,随访6个月根据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分为事件组和无事件组。结果在147例有效随访患者中,事件组患者31例(21.09%),无事件组患者116例(78.91%);事件组患者血清OX40L水平(1.79±0.59) ng/mL明显高于无事件组患者(1.27±0.37)ng/mL,(P<0.01);事件组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校正后,血清OX40L仍然是心血管事件独立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支架植入术前血清OX40L水平对术后6个月内心血管事件有很好的临床预测价值。

    作者:艾民;颜昌福;夏福纯;周双陆;贺剑;李翠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德国睡眠医学现状

    一、德国睡眠医学的发展:德国睡眠医学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1998年获得“睡眠医学”资质;2004年逐渐趋于成熟,发展成为医学教育的一部分,睡眠医师包含了胸科医师、神经科医师和儿科医师。

    作者:Mathias.Elbers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优质护理在老年科临床输液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老年科临床输液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1月的临床输液患者481例作为研究组,在原来常规模式的基础上选派专职护士进行优质护理;选取2010年11月的临床输液患者513例作为对照组,按照原来的常规模式对患者进行输液治疗和护理。调查研究两组患者对输液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临床输液室治疗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及护理投诉情况。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对输液知识的知晓度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投诉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优质护理能增加患者对输液知识的知晓度、提升输液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降低输液患者护理投诉率,它要求护士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与良好的职业素养。

    作者:王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住院老干部生活习惯与认知功能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住院老干部群体中常见生活习惯与认知功能受损的关系。方法使用自制的“生活习惯调查表”、“简易营养评价精法”( MNA-SF)和“简易智力状态评估量表”( MMSE)对住院老年干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饮茶习惯、睡眠时间、营养状况的老干部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有差异,无饮茶习惯、睡眠时间过长、营养不良的老干部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饮酒、午休、体育锻炼、业余爱好等生活习惯对发生认知功能障碍无影响。结论喝茶、睡眠时间、营养状况等习惯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有关,应对老干部进行相关健康教育,达到降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作者:李颂兵;杨璐;张雪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舒适护理在胰腺炎疼痛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急性胰腺炎患者疼痛中临床效果,促进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日康复。方法将消化内科2012年7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生理、心理、疼痛的舒适护理。对两组患者在疼痛的时间及舒适度、护理的满意度等方面进行对比。结果患者在疼痛期间采用舒适护理的感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满意度提高到96.67%。结论舒适护理在急性胰腺炎患者疼痛的护理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降低了护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安全和舒适,促进了良好的护患关系,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刘春;曹晓燕;杨洪利;刘惠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新鲜全血比对在不同型号血液分析仪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通过新鲜全血比对实验,评价同一品牌不同型号血液分析仪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和准确性。方法对本室4台迈瑞BC系列血液分析仪采用NCCLS EP9-A2指南进行比对,采用10份新鲜全血检测,以BC-5500测定的值作为标准,其它仪器的测定值与其进行比对。结果4台血液分析仪精密度好,所得结果均小于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和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的相关规定范围;符合1/2 CLIA’88的标准:WBC≤7.5%, RBC≤3.0%,HGB≤3.5%,HCT≤3.0%, MCV≤3.5%, MCH≤3.5%,MCHC≤3.5%, PLT≤12.5%;检测结果均在可接受范围内。结论应用新鲜全血对血液分析仪进行比对试验,能及时发现仪器间的系统误差和提高同一实验室不同血液分析仪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作者:吴立春;尹晓林;张莉;黄胜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个体化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观察个体化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32例乳腺癌术后接受化疗的患者随机等分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和个体化护理干预组(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个体化护理干预,并观察患者的负性心理及依从性来评价。结果接受个体化护理干预患者的焦虑度及依从性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癌术后化疗的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依从性,有利于规范化疗的顺利进行,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彭聪;李倩;周兴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涎腺粘液表皮样癌的超声表现及病理学基础

    目的:探讨涎腺粘液表皮样癌的声像图特征及病理学基础。方法将20例经病理证实为涎腺粘液表皮样癌术前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内容包括边缘形态,内部回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等。结果涎腺粘液表皮样癌超声表现为有16例(80%)境界不清晰,17例(85%)形态不规则,18例(90%)回声不均匀,内有极低回声或无回声,后方回声稍增强或显著增强。彩色多普勒显像,16例(80%)内部出现丰富血流,其病理基础是肿瘤细胞浸润性生长,大量瘤细胞形成大小不等的囊腔,囊壁衬里含粘液样细胞,囊腔内含粘液。结论涎腺粘液表皮样癌具有涎腺恶性肿瘤常见的声像图表现,也存在本病较为独有的特点。

    作者:张惠;向素芳;邓立强;蔡志清;魏秋鑫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首次复治涂阳肺结核治疗方案研究

    目的:对首次复治涂阳肺结核临床疗效观察,为制定合理的化学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开放、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将48例首次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A组(标准方案组)2HREZS/6HRE方案,B组(氧氟沙星组)2OfxPaREZ/6OfxPaR方案,C组(左氧氟沙星组)2LfxPaREZ/6LfxPaR方案,D组(超短程化疗组)5MfxPaRfbZE方案抗痨治疗。观察临床症状、肺部X线影像、空洞变化、痰细菌学阴转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ABCD四组疗程结束痰菌阴转率依次为66.67%、55.56%、80.00%、88.89%;病灶吸收50%、55.56%、70%、88.89%;空洞缩小50%、55.56%、66.67%、85.71%;治愈率66.67%、55.56%、80.00%、88.89%;血小板降低16.67%、22.22%、10.00%、11.11%;肝功能损害16.67%、33.33%、30.00%、11.11%;尿酸升高66.67%、55.56%、50.00%、66.67%;2月末病灶吸收标准方案组与超短程化疗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D组药物成本明显高于A、B、C组。结论首次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采用超短程化疗方案治疗疗效与其他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较标准方案缩短3个月,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但治疗成本相对较高。

    作者:邓长国;岳冀;李曦;杨铭;李熙;刘海燕;孙纪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赛机宁对脑瘫患儿脊神经根诱发肌电图监测的影响

    目的:探讨赛机宁不同外周神经肌肉阻滞程度( NMB)对脑瘫患儿脊神经根诱发肌电图监测的影响。方法择期拟行功能性选择性腰部脊神经后根切断术的脑瘫患儿20例,ASA Ⅰ或Ⅱ级,年龄3~12岁,性别不限。麻醉诱导后,使用Nicolet Endeavor-CR16通道的电生理监护仪,对拟切除的脊神经后根连续3次电刺激,间隔时间为5s,刺激强度为3.50mA,记录所刺激的神经根诱发相应肌群肌电图( EEMG)的平均振幅和潜伏期作为基础值。静脉推注赛机宁0.05 mg/kg,当外周神经肌肉阻滞程度分别为100%、75%、50%、25%时再次以同样的强度刺激及间隔时间连续进行3次电刺激,记录EEMG的平均振幅和潜伏期。观察振幅保留比率和潜伏期的变化与赛机宁不同NMB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随着NMB减少,振幅保留比率逐渐增大,振幅保留比率(Y)与NMB(X)呈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为0.960a(P<0.01)。NMB在50%~100%时,潜伏期较基础值明显延长,潜伏期(Y)与NMB(X)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为0.481a(P<0.01)。结论赛机宁可影响脊神经根诱发肌电图监测,随着NMB程度逐渐降低,振幅保留比率逐渐增大,潜伏期缩短。

    作者:刘建波;赵泽宇;张蓉;王馨雪;黄建盛;程庆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莫西沙星治疗急性盆腔炎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莫西沙星治疗急性盆腔炎临床效果,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急性盆腔炎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给予莫西沙星400mg/d,先静脉给药3d,待病情好转(改善)或体温正常后8h,改为口服,剂量不变,疗程14d;对照组左氧氟沙星300mg+甲硝唑500mg,静滴,每日1次,共14d。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65%高于对照组的76.05%;临床症状改善时间(3.05±1.67) d、静脉给药时间(6.78±1.23)d、住院时间(9.12±1.56)d均短于对照组的(4.82±2.01)d、(14.00±0.00)d、(17.98±2.67)d(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6.52%低于对照组的23.91%。结论莫西沙星单药治疗与左氧氟沙星加甲硝唑联合治疗方案相比,临床疗效高,发生不良反应低,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余小容;李建强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肺炎链球菌耐药情况的临床观察及意义

    目的:通过观察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共11个季度的肺炎链球菌耐药的情况,指导临床工作。方法对11个季度的肺炎链球菌耐药情况进行统计。结果在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菌素中,二代头孢菌素(头孢呋辛)耐药率为33.0%、头孢曲松为6.0%、头孢噻肟为20.3%、阿莫西林/棒酸为0.1%、克林霉素为84.0%,作为经典的抗肺炎链球菌的青霉素,其耐药率为95.0%,而红霉素的耐为99.0%。结论肺炎链球菌作为社区获得性肺炎( CAP)的主要致病菌,耐药情况总体很不乐观,经典的抗菌素中,青霉素和红霉素几近无效。目前临床常用抗菌素中,对肺炎链球菌耐药率低的品种并不多,因此,规范、合理地使用好现有的抗菌素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王惠;刘伣;赵坤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CT三维成像技术引导下实施慢性泪囊炎微创手术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CT三维成像技术引导下实施慢性泪囊炎微创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我院诊治的90例慢性泪囊炎患者,利用CT三维成像技术,测量骨性泪道长度及泪道小直径,根据下列2个条件:泪道长度<13.9mm和泪道小直径>3.1mm,分为A组(符合其中1个条件)、B组(两个条件均符合)、C组(不符合任1个条件),每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泪道逆行置管手术治疗,同时选取30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各组患者骨性泪道长度、骨性泪道小直径以及治愈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组泪道长度减少,泪道小直径增加,而C组泪道长度增加,泪道小直径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A组相比,B组和C组泪道长度均明显增加,泪道小直径均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B组和C组治愈率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相比,B组和C组治愈率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CT三维成像技术,选择泪道长度短、泪道小直径长的慢性泪囊炎患者,实施泪道逆行置管术,能够明显提高临床治愈率。

    作者:罗传斌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提高无创通气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水平

    无创通气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SAS )的初创意是1979年由加拿大Remmers 教授提出的。1981年澳大利亚Sullivan教授先制作并应用CPAP (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治疗SAS [1]。 CPAP是治疗SAS基本的无创通气方式,其作用相当于一种“气态支架”撑开上气道阻塞的部分,让睡眠中患者气流顺利地在上气道水平流畅。近年来,尽管无创通气装置的通气模式和附加功能有了不同的改进,然而其无创正压通气的基本原理没有改变。1990年Sanders首先在临床应用双水平正压通气( BIPAP)治疗SAS,特点是分别设定吸气和呼气压力并使压力随呼和吸时相自动转换,比CPAP更符合呼吸生理过程[2]。之后的自动压力调节型CPAP或auto-CPAP,根据监测呼吸指标的变化对每次呼吸暂停和低通气进行实时调整,输出足以解除低通气和呼吸暂停的低压力[3]。近年,针对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的适应赐服式通气机( adaptive servo-ventilation )推向临床,其疗效是肯定的。适应肥胖低通气综合征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睡眠呼吸暂停需要,平均容量维持压力支持通气( average volume-assured pressure support)提供了更好舒适有效的治疗效果[4]。

    作者:陈宝元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小剂量赛治致抗甲状腺药物关节炎综合征1例

    1临床资料患者,男,65岁,因“消瘦、心慌1个月”于2012年10月5日于我院查甲状腺功能, FT39.07 pg/mL、FT44.27 ng/dL、TSH<0.05 uIU/mL、TPOAb >600 IU/mL、TgAb 839IU/mL,诊断为“桥本氏甲亢”。给予甲巯咪唑(赛治)10mg,1次/d,服药至2012年10月22日。无其它诱因出现低热(体温高37.5℃)伴双髋关节及双膝关节疼痛,左腕关节肿胀疼痛,自行服用莲花清瘟胶囊及头孢克洛5d,上述不适无明显改善,于2012年10月28日入院。查体:体温:38.1℃,一般状态尚可,咽部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双眼无明显突出,无甲亢眼征,闭目震颤(+),双侧甲状腺Ⅱ度肿大,质韧,无触痛,无震颤,未闻及血管杂音,双肺呼吸音清,心率96次/min,律齐,双手细震颤(+),左腕关节轻度肿胀,压痛(+),双膝关节轻度肿胀,压痛(+),骨摩擦音(-),双髋关节活动自如。辅助检查:甲状腺功能:FT36.62 pg/mL、FT43.24 ng/dL、TSH <0.05 uIU/mL、TPO-Ab>600 IU/mL、TgAb 579IU/mL,血常规:WBC:8.2×109/L,N 61%,M 10.6%,ESR 20mm/h,尿常规、肝功、肾功、CRP、RF、抗CCP抗体、HLA-B27、ANA系列、AN-CA、血免疫球蛋白、补体、尿常规、肺CT、肝胆脾彩超、泌尿系彩超等均无明显异常。入院后治疗:赛治5mg,1次/d,口服,芬必得0.3g,2次/d 口服,阿奇霉素0.5g/d以及更昔洛韦200mg,1次/d静脉滴注。体温进行性增高,至2012年11月3日,体温高39.6℃,关节症状进行性加重,双膝关节肿胀较前明显加重,同时伴有活动受限,双髋关节、双肩关节活动亦受限,双手掌指关节、左腕关节、左踝关节肿胀。复查血常规:WBC:11.8×109/L,N 81%,M 8.0%,ESR 39mm/h,血细菌培养阴性、结核菌素试验阴性。于2012年11月4日停用赛治及芬必得,给予美卓乐20 mg1次/d 口服,给予心得安10 mg 3次/d 口服,西维尔100 ug 2次/d口服,2012年11月6日体温降至正常(体温高36.7℃),关节疼痛较前明显减轻,至2012年11月14日,关节肿胀程度明显减轻,于2012年11月19日美卓乐开始逐渐减量,至2012年12月20无明显关节症状,至2013年1月6日停用美卓乐。患者于2013年1月6日复查甲状腺功能FT35.62 pg/mL、FT43.08 ng/dL、TSH<0.05 uIU/mL、TPOAb >600 IU/mL、TgAb 562 IU/mL。2013年3月6日复查甲状腺功能 FT34.62 pg/mL、 FT41.77 ng/dL、 TSH0.01 uIU/mL、 TPO-Ab>600 IU/mL、TgAb498 IU/mL。

    作者:李征寒;吴东红;柳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高频超声对桥本氏甲状腺炎的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CDFI)对桥本甲状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门诊的100例乔本氏甲状腺炎的二维及彩色多谱勒超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5例(95%)甲状腺对称性弥漫性肿大,89例(89%)的甲状腺回声降低,15例(15%)内部可见结节。结论对桥本甲状腺炎,二维图像具有特征性声像表现,CDFI能显示病灶内丰富的彩色血流,同时结合特异的实验室检查,超声检查可作为桥本甲状腺炎临床诊断的首选影像学方法。

    作者:孔丽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糖皮质激素短期干预对AECOPD患者清晨空腹皮质醇的影响

    目的:研究糖皮质激素短期治疗对AECOPD患者清晨空腹皮质醇的影响。方法选取38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糖皮质激素组(简称激素组)和对照组(非激素组),检测和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清空腹皮质醇值。结果治疗后血清空腹皮质醇水平在激素组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表明经糖皮质激素短期治疗后,对AECOPD患者血清皮质醇无明显影响。结论短期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干预AECOPD患者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 HPA)轴无显著不良影响,为其安全性提供了更多依据。

    作者:刘霞;田景伦;闫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小剂量米力农在治疗老年性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小剂量米力农治疗老年患者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剂量使用米力农,观察组为小剂量使用米力农,分别在治疗前后5d记录心功能、NT-proBNP、LVEF、心律、血压的情况。结果两组心功能、NT-proBNP均较用药前有明显改善,有效率分别为93.1%、92%,两组的有效率无差异(P>0.05),EF变化不大;而观察组心律失常及低血压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小剂量米力农治疗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有效、安全。

    作者:刘玉芳;曹灵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