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仁国;徐开菊;杨兴祥;江南;黄仁刚;林健梅
目的:观察康复新联合喜疗妥对促进动静脉内瘘穿刺术后皮下血肿吸收的疗效。方法对2012年10月至2014年5月在该院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中发生的出血面积>2cm 2的皮下血肿90例次,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喜疗妥加康复新组)和对照组(洗疗妥组),观察治疗24、48、72h 后患者疼痛缓解、瘀斑及血肿消失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48h 内两组血肿消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72h 治疗组皮下血肿消退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康复新联合喜疗妥能有效促进皮下血肿吸收,减轻患者症状。
作者:杨晗;邓丽蓉;王琴;肖妍琴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红细胞免疫指标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3年4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同期的20名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人员的红细胞免疫指标。结果观察组红细胞 c3b 受体花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却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红细胞免疫呈现相对较低的状态,在发病过程中对于评估病情进展及治疗效果具有参考作用。
作者:朱伦刚;蒋涵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器官保存的目的旨在减少组织损伤,并维持器官的正常功能,使器官再灌注后尽快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目前随着供肝的需求的不断增加,为了提高供肝的利用率和移植成功率,以及延长供肝的保存时间,研制新的供肝保存液和开发新的供肝保存技术变得越来越迫切。
作者:王静尘;陈哲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建立呼吸机管理模式,减少呼吸机使用并发症,提高呼吸机使用患者满意度。方法应用品管圈活动规范呼吸机管理模式,完善呼吸机使用流程,提高呼吸机管理与使用质量。结果通过规范呼吸机管理方法和使用流程,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理论、操作水平,减少了呼吸机使用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呼吸机使用患者和医护人员的满意度也大幅度提高。结论实施品管圈活动对提高呼吸机管理和使用的质量有显著成效。
作者:徐小雅;江美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53岁,因“直肠癌化疗后1年余,2周期肝动脉化疗后”入院。患者1年余前因“血便”确诊为直肠腺癌伴肝、肺转移,予以奥沙利铂(乐沙定)行FOLFIRI 多周期化疗。1月前患者复查胸腹部 CT 提示病情稳定趋于进展,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本次因继续化疗入院。查体:T 36.5℃,P 80次/ min,R 20次/ min,Bp 120/70mmHg,ECOG 1分,巩膜无黄染,口唇无紫绀。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80次/min,节律整齐。腹部柔软,无压痛,肝脏不大,肠鸣音3次/ min。入院后完善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辅助检查排除化疗禁忌症,于2013年4月10日行第3周期肝动脉灌注化疗:奥沙利铂200mg 经肝动脉泵入(4mL/ h)d2+贝伐单抗400mg 静脉滴注 d1+氟尿苷140mg 肝动脉灌注14d,21d 为一周期,化疗过程中予以托烷司琼止吐、肝乐、易善复保肝等治疗。化疗第2d患者未诉特殊不适,P92次/ min,R20次/ min,Bp132/84mmHg。经肝动脉泵入奥沙利铂10min 后,患者诉腹部疼痛,随后出现全身麻木、针刺感,进而呼吸困难、意识模糊。 P106次/ min,R28次/ min,Bp76/36mmHg,双肺无干湿性啰音,心电监护示窦性心律,立即进行抢救。15min 后,患者意识恢复,症状缓解,P 92次/ min, R 21次/ min,Bp 110/59mmHg,予以吸氧,嘱安静休息。急救护理措施:①使患者平卧,吸氧4L/ min,并注意保暖;②立即停止奥沙利铂输注,更换输液通道;③地塞米松10mg 静脉推注;④给予多巴胺40mg、间羟胺20mg 静脉滴注等维持血压;⑤10%葡萄糖酸钙10mL静脉注射;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 +氢化考的松200mg 静脉滴注;⑦心理护理:护士在积极进行抢救的同时,及时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减轻其心理负担,从而利于抢救工作的进行。
作者:余启艳;余丽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究正畸磨牙进行窝沟封闭术中加用自酸蚀剂后流体树脂的保留率和龋齿预防情况。方法选择78例年龄在10~15岁的正畸患者,共150颗健康下颌第一或第二恒磨牙,采用自身半口对照方法。随机选择一侧为试验组,磷酸酸蚀法加用自酸蚀粘接剂处理牙面后以流体树脂进行窝沟封闭;另一侧为对照组,单纯磷酸酸蚀法以流体树脂进行窝沟封闭。定期比较两种牙面窝沟处理方法封闭剂的保留率和龋病发生率,应用 SPSS12.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卡方检验。结果3个月复查时,经过统计学处理3个月时2组患牙的总脱落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6、12个月时2组患牙的总脱落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窝沟封闭中加用自酸蚀粘结剂可提高窝沟封闭剂的封闭效果,提高材料保留率,能有效预防年轻恒牙窝沟龋的发生。
作者:廖珩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纤维肌痛综合征(FMS)是临床常见疾病,其特点是慢性病程,全身骨骼肌肉疼痛、僵硬、感觉异常、疲劳感和睡眠障碍。好发于女性,多见于20~70岁人群。据资料报道,在美国人群中 FMS 患病率为2%,其中男女患病率分别为0.5%和3.4%,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风湿科门诊就诊人群中该病所占比率高达15.17%[1]。国内目前尚无确切的流行病学统计资料。本病易复发,因此积极有效的管理十分重要。但国内并未引起足够重视,尚无一套完整的慢病管理体系,而国外对于该病的管理已经积累了许多经验,现对其经验进行归纳总结,并结合国内实情,探讨适用于国内医疗单位的 FMS 慢病管理模式。
作者:庄越;刘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通过临床对21-三体的诊断,初步观察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工作对现行的降低21-三体综合征患儿出生的有效性。方法采用羊水培养和脐血培养与 G 显带法以及 FISH 技术对6059例孕妇进行产前诊断;对174例出生后智力低下、发育迟缓和畸形患者的外周血培养与 G 显带进行核型分析和回顾性随访。结果5年来,产前诊断出21-三体胎儿49例,外周血检出48例21-三体综合征患者。结论产前诊断采用综合性措施将对降低21-三体综合征患儿的出生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现行的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工作还需进一步巩固和加强。
作者:秦胜芳;李运星;陈春;魏萍;曾兰;汪雪雁;席娜;唐书琴;叶梦玲;伍志灵;邓艺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多层螺旋 CT 灌注成像特点,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40例,行 CT 灌注成像检查,计算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及峰值时间(TTP);分别在入院时和治疗后14d 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计算缺血脑组织的可恢复比率(PRR)和神经功能恢复比率。结果脑梗死病灶中心 CBV 及 CBF 低,健侧高,而缺血半暗带居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脑梗死病灶中心 MTT 及 TTP 高,健侧低,而缺血半暗带居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PRR 与患者入院时 NIHSS 评分无相关性(r =-0.227,P >0.05);PRR 与患者治疗14d 时 NIHSS 评分存在负相关性(r =-0.340, P <0.05);PRR 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比率存在正相关性(r =0.467,P <0.05)。结论多层螺旋 CT 灌注成像可以反映急性脑梗死病灶及其周围血液动力学变化,PRR 与神经功能恢复密切相关,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作者:罗友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1 临床资料病例1,男,47岁,因头痛1个月,伴加重2d 入院。患者1个月前出现持续性头痛,感恶心,无呕吐。入院前2d 感头痛加重,呕吐胃内容物,视物模糊。 CT 扫描示:双侧顶枕叶低密度灶,怀疑颅内肿瘤。头颅 MRI示:双侧顶枕叶散在长 T1长 T2信号。患者既往无高血压及肾脏病史。入院查体:血压190/105 mmHg,嗜睡,反应迟钝,颈软,四肢肌力正常,右侧肢体肌张力低,右侧巴氏征阳性。给予脱水、积极控制血压、改善脑循环及对症治疗,1周后患者头痛、呕吐及视物模糊等症状明显减轻,入院后10d 复查头颅 MRI 显示双侧顶枕叶低密度病灶基本消失。
作者:胡火军;黄益玲;汪雷;郭金满;马金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了解成都龙泉驿地区儿童哮喘患病情况。方法选取龙泉驿区三所小学学龄期儿童,随机对儿童及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填写完成后由医生当场核查,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总调查人数3589例,男1800例,女1789例,哮喘人数134例,占调查人数的3.73%,其中男性患病率4.72%,女性患病率2.74%。25.37%哮喘患儿主要表现为无感冒引起的夜间咳嗽,31.34%的哮喘患儿合并有鼻炎症状,32.84%的患儿哮喘发作时为运动诱发。结论应定期对本地区进行哮喘流行病学调查,利于哮喘儿童进行正确的诊治及有效健康管理。
作者:段亚平;张蕾;陈铭佳;艾涛;罗荣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比较新鲜手工汇集滤白血小板和冰冻手工汇集滤白血小板的临床输注疗效,探讨冰冻手工汇集滤白血小板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统计我院2011至2012年临床血小板用量,其中134例患者输用6756U 新鲜手工汇集滤白血小板,62例患者输用2230U 冰冻手工汇集滤白血小板,通过输注24h 后血小板校正增加指数(CCI)、血小板回收率(PPR)、临床出血症状有无改善、有无输血反应等进行输注后疗效判断。结果新鲜手工汇集滤白血小板和冰冻手工汇集滤白血小板输注24h 后 CCI 和 PPR 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新鲜手工汇集滤白血小板和冰冻手工汇集滤白血小板输注后临床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新鲜手工汇集滤白血小板和冰冻手工汇集滤白血小板输血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创伤性大出血、产科出血和各种疑难大手术中,输注冰冻手工汇集滤白血小板即刻止血效果优于输注新鲜手工汇集滤白血小板,而预防性输注或以提升血小板计数为目的的输注则是新鲜手工汇集滤白血小板优于冰冻手工汇集滤白血小板。
作者:刘娟;赵丽娟;潘枫;熊德琼;张泽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本文旨在观察盐酸曲马多在小儿双扁桃体摘除后镇痛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60例行双扁摘除术的患儿,ASA 分级为Ⅰ~Ⅱ级,随机分为曲马多复合格拉司琼组(A 组)、枸橼酸舒太尼复合格拉司琼组(B 组)、对照组(C组),每组20例。三组在全麻下行双扁摘除伴或不伴有腺样体刮除术,术后接一次性静脉镇痛泵。记录三组患儿术前、术后24h 内的平均心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变化,记录术后2h、6h、12h、24h 的镇痛、镇静评分。结果 A 组患儿术后镇痛效果优,术后不良反应少。 B 组患儿术后镇痛效果优,与 A 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呼吸抑制明显高于 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C 组与 A 组、B 组术后镇痛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盐酸曲马多在小儿双扁摘除术后镇痛中效果优,不良反应少,可安全使用,值得推广。
作者:毛桂英;李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预埋留置针法(简称“预埋法”)和袖带法对不同年龄段肾动态显像中肾小球滤过率(GFR)准确性的影响。方法按年龄将50例行肾动态显像的患者分为两组。组1:年龄<60岁,20例;组2:年龄>60岁,30例。所有患者均于第1d 行预埋法,隔天再行袖带法注射。通过 Gates 法获得血流灌注图像、灌注峰值和 GFR 值。结果组1:预埋法形成“弹丸”的成功率为100%,袖带法为95.0%(19/20);二者所形成的腹主动脉峰值及 GFR 值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注射部位残留放射性计数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组2:预埋法形成“弹丸”的成功率为100%,袖带法为80.0%(24/30);二者形成的腹主动脉峰值、GFR、注射部位残留放射性计数值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预埋法“弹丸”注射能有效地减少注射部位的放射性残留,提高 GFR 的准确性,能更真实地反映肾功能受损情况,尤其适用于年龄大于60岁的老年人群。
作者:张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抗病毒治疗对单阳家庭夫妻间性传播艾滋病毒(HIV)的影响。方法对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布拖县466个艾滋病单阳家庭(治疗组152个,未治疗的对照组314个)夫妻间 HIV 的性传播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治疗组152个家庭有阴性配偶5例(3.3%)HIV 抗体转阳,对照组314个家庭有阴性配偶27例(8.6%)HIV 抗体转阳,治疗组较对照组夫妻间性传播 HIV 的风险下降6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单阳家庭中接受抗病毒治疗家庭较未接受抗病毒治疗家庭夫妻间性传播 HIV 的风险明显下降,抗病毒治疗可减少 HIV 的性传播。
作者:杨成彬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上世纪80年代,Hodgson 等[1]首次提出食管癌与DNA 甲基化相关,随后的研究也表明 DNA 甲基化与食管癌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DNA 甲基化是指双螺旋DNA 甲基转移酶( DNA methyhransferase,DNMT)介导下,以 S-腺苷甲硫氨酸提供甲基基团,将位于 CpG 序列中胞嘧啶第5位碳原子的氢原子由甲基取代。 DNA CpG 在健康人基因组中通常是处于非甲基化状态。Liu 等[2]的研究显示乳腺癌的转移与慢性感染、细胞核因子 NF-кB 的激活相关,编译 NF-кB 的一组基因RelA/ p65可直接诱使 DNMT-1到染色质,使特定的启动子甲基化,从而导致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1(BRMS1)转录抑制。本文主要就甲基化在食管癌诱因及防治中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作者:王烁;戴天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异体血小板血浆凝胶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三组基础治疗方案相同,A 组采用碘伏纱布治疗创面,B 组采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治疗创面,C 组采用异体血小板血浆凝胶治疗创面,观察三组残余创面愈合时间、创面疗效及 MRSA、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同时间点计量。结果 C 组残余创面愈合时间短、创面疗效好, MRSA 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同时间点计量均较 A、B 组低。结论异体血小板血浆凝胶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的临床效果明显。
作者:胡以信;袁杰;刘兵;邹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比较氢吗啡酮与舒芬太尼用于脑瘫患儿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效果。方法择期拟行颈动脉周围交感神经切除术的脑瘫患儿50例,ASA 分级 I 或Ⅱ级,年龄2~12岁,性别不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n =25):氢吗啡酮组(H 组)和舒芬太尼组(S 组)。镇痛泵配方:H 组氢吗啡酮0.1mg/ kg,输注速率2μg/(kg·h),S 组舒芬太尼3μg/(kg·h),输注速率0.06μg/(kg·h),均加入格拉司琼0.1mg/ kg 及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背景输注剂量为2mL/ h,单次冲击剂量0.5mL,锁时15min。记录术毕(T 0)、术后2h(T 1)、12h(T 2)、24h(T 3)的 MAP、HR、SpO 2、疼痛评分、镇静评分以及术后24hPCIA 累积用量、按压次数(P 1)、实际有效次数(P 2)、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嗜睡、尿潴留、呼吸抑制的发生情况及补充镇痛的例数。于 T 0和 T 3时采集外周静脉血样,测定血清 IL-6和 HSP70水平。结果术后24hH 组PCIA 累积用量、按压次数(P 1)和实际有效次数(P 2)均低于 S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 T 0和 H 组比较,S 组在 T 3时血清 IL-6和 HSP70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儿各时点 MAP、HR、SPO 2以及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嗜睡、尿潴留、呼吸抑制、需补充镇痛的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氢吗啡酮与舒芬太尼都能为脑瘫患儿术后 PCIA 提供良好的镇痛,氢吗啡酮更有利于免疫功能的调节。
作者:赵泽宇;王馨雪;张蓉;刘建波;黄建盛;程庆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研究绵阳市老年冠心病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的界定值。方法对412例可疑冠心病的老年患者测定同型半胱氨酸(Hcy),使用 ROC 曲线确定患者群的 Hcy 水平截断点,根据该值将患者分为高危组和低危组。所有患者行冠脉造影以确诊有无冠心病,以 Gensini 积分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结果血清 Hcy 水平的佳截断点取23.19μmol/ L,其敏感性77.3%,特异性69.7%。高危组患者确诊冠心病269例,低危组患者确诊冠心病41例,两组冠心病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1.2% vs.35.7% P <0.001)。高危组平均冠状动脉 Gensini 积分为(33.43±4.22),低危组为(9.51±2.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绵阳市老年冠心病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的界定值为23.19μmol/ L。
作者:王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无痰肺结核患者采用高渗盐水雾化后取痰效果及痰液标本结核分枝杆菌 DNA 的检出情况,为肺结核患者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242例肺结核无痰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高渗盐水雾化后取痰,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雾化取痰,分析两组患者的取痰效果及痰液标本的 TB-DNA 检出率。结果试验组129例患者中,成功取痰率和痰液标本合格率分别为89.1%和72.2%,高于对照组的67.3%和39.5%,两者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取得合格的痰液标本中,试验组和对照组结核分枝杆菌 DNA 的检出率分别为48.2%和43.3%,两者检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高渗盐水雾化诱导取痰可提高无痰肺结核患者的取痰率和痰液标本合格率,从而提高痰液 TB DNA 阳性检出率,为无痰肺结核患者确诊提供依据。
作者:刘晓灵;段明玲;袁小兰;谭建芳;罗兴蓉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