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
治未病思想是中医学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高脂血症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从而继发高血压、冠心痛、脑卒中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基础疾病,发病率日益增高.本文研究文献,结合临床经验,探讨了治未病思想在高脂血症中医诊治中的应用价值,对中医辨证施治高脂血症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作者:钱卫东;袁海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比较运用温通针法与常规针刺治疗腰椎闽盘突出症的疗效差异.方法:温通针法组用温通针法结合配穴治疗,并设常规针刺组观察.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疗效差异.结果:温通针法组的愈显率为90.6%,常规针刺组的愈显率为66.7 %,温通针法组总有效率为100%,常规针刺组为80.0%,经统计学处理,愈显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通针法结合配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作者:姜影;任正意;方晓丽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血脂康对冠心病患者进行二级预防的临床效果.方法: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8例,治疗组采用血脂康进行预防性治疗,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11%,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77.77%.结论:本方能调节冠心病的患者血脂,可对本病进行二级预防.
作者:张蕾;邓兵;李苗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通过探讨功血患者VEGF、bFGF、TNF-α其受体与生殖激素的关系,研究功血的发生与血管生成、生殖激素的关系.方法:对48例无排卵性功血患者与12例正常人群的生殖激素、VEGF、bFGF、TNF-α及其受体Flk1、FGFR1、TNFR1进行检测比较,并测定之闻的相互关联性.结果:VEGF及其受体Flk1与血清P呈显著正相关(P<0.01);bFGF及其受体FGFR1与P呈显著正相关(P<0.01);TNF-α及其受体TNFR1与血清P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无排卵性功血VEGF、bFGF、TNF-α其受体与生殖激素的有密切关系,共同调节子宫内膜血管的生成.
作者:李清雪;白凤楼;杜惠兰;刘智慧;刘荣霞;戎会娟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润喉利咽类中药雾化治疗急慢性咽喉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银硼吸入液(金银花、桔梗、甘草、青果、胖大海、麦冬、木蝴蝶、硼砂等)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急慢性咽喉炎患者300例.结果:总有效率100%.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清热解毒,润喉利咽的功效.
作者:王兴鸣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天麻的鉴定标准和药理作用.方法:从来源、性状、显微、理化等方面探讨天麻的鉴定标准,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天麻具有镇静、抗惊厥、保护脑神经细胞、抗眩晕、降压、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抗炎镇痛、抗心肌缺血、改善记忆、延缓衰老、增强免疫力等药理作用.结果:为道地药材的合理应用提高依据.
作者:马宏秀;张治祥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根据中医辨证,将胃食管反流病分为五型.1.脾胃湿热,胃络瘀滞.治以清泻胃热,化瘀通络;2.脾胃虚寒,胃腑络瘀.治以温中散寒,益气活络;3.痰瘀扰胸,湿困络郁.治以化痰宽胸,醒脾畅络;4.肝胆郁热,胆邪犯胃.治以疏肝利胆,和胃降逆;5.胃火阴虚,虚热内燔.治以养阴清热,凉润通降.
作者:陈金亮;黄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理气通腑、活血化瘀类药对妇科腹部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妇科腹部手术患者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术后第1天服用通腑汤(制大黄、枳实、桃仁、莱菔子、乌药、制厚朴、赤芍等),对照组术后第1天服用麻仁丸,观察患者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结果:治疗组首次排气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但两组排便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7.5%.结论:本方法能够有效缩短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苗利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以补中泻火法论治脾虚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脾虚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8例以补中益气,升清阳泻阴火为治法,选用补中益气汤合封髓丹加减内服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四环素内服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各种痤疮皮损的体征变化及药物副作用,并对基本痊愈患者进行3个月的随访.结果:4周后治疗组患者皮损改善显著(与治疗前相比,P<0.05),其中粉刺的改善情况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而丘疹、脓疱的改善情况则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临床疗效相比,治疗组疗效与对照组相当(P>0.05);治疗组1例出现口干,对照组4例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随访结果显示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本法治疗脾虚型的痤疮,有补脾泻火之效,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殷新;唐犀麟;卢传坚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笔者自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采用自拟祛喘汤治疗小儿哮喘6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选取在本院治疗的小儿哮喘患者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大12岁,小3岁;发作期病程2~7d.其中伴过敏性鼻炎6例,继发性感染2例.多数患者就诊时就有明显的病史与体征,其中42例有家族遗传史.诊断标准①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甚者不可平卧、紫绀.②有反复发作的病史,通常与接触某些应变原、冷空气、物理、化学刺激、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③通常有家族遗传病史.④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为主的哮鸣音,呼气延长.⑤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试验阳性;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昼夜PEF变异率≥20%.
作者:赵世良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利湿通淋类中药配合艾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采用前列煎(苍术、黄柏、牛膝、篇蓄、瞿麦、薏苡仁、白花蛇舌草、木通、滑石、琥珀、鱼腥草、地肤子、土茯苓、乌药等)配合艾灸治疗本病63例;结果:总有效率96.24%;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清热解毒,利湿通淋的功效.
作者:王政山;沈福珍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顽固性偏头痛的疗效.方法:对49例符合条件的病例,给以穴位埋线治疗,15~20d埋线1次,3次为1疗程.结果:本组49例,治愈19例,占38.8%;好转27例,占55.1%;无效3例,占6.1%.总有效率93.9%.结论:穴位埋线法治疗顽固性偏头痛,通过辨证取穴,激发经络气血,从而促使疾病向愈.
作者:朱俊岭;孔凡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周铭心教授从事中医医疗、科研、教学工作30余年,尤其是对中医妇科疾病的诊治规律,于辨证主次、标本取舍、治法权衡、选方斟酌、遣药多寡,深入浅出,饶有阐发,不乏灼见,未欲面面俱到,却求突出特点.我随师侍诊,从中吸纳真知、感受启迪、获取珍宝.至于医案验方,亦取平正稳切,力避虚浮不实.
作者:陈英;任晓红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咳嗽是呼吸内科的常见主诉,根据病程,咳嗽通常分为急性咳嗽(<3周)亚急性咳嗽(3~8周)和慢性咳嗽(>8周).在亚急性和慢性咳嗽患者中,感冒后咳嗽(CPI)为数不少,但其发病机制的相关研究在国内外鲜有报道.笔者结合感冒后咳嗽的临床特点,从肺燥脾湿论治,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慧琴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化痰散结活血化瘀类中药治疗甲亢突眼的临床疗效.方法:36例患者均给予二陈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味内服(陈皮、法半夏、茯苓、苍术、桃仁、红花、当归、赤芍、白芍、熟地、山慈菇、浙贝母、川芎、僵蚕).结果:总有效率88.9%.结论:本方法具有化痰祛瘀散结消突、改善甲亢突眼的作用.
作者:武春丽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益气养阴活血方(黄芪、生地、山药、花粉、苍术、玄参、葛根、丹参)配合阿卡波糖治疗;对照组单服用阿卡波糖.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缓解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80%,两组临床症状疗效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显著性差异.两组空腹血糖(FPG)、早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FINS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益气养阴活血中药配合西药阿卡波糖治疗糖尿病,不仅能改善糖尿病病人的临床症状,亦能很好的控制血糖,修复受损的胰岛.
作者:吕予;侯杰军;路亚娥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温经散寒、祛湿止痛类中药热敷治疗痛痹的疗效.方法:采用中药热敷(白附子、红丹、羌活、独活、狼毒等)治疗本病80例,并设对照组对比.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65%,治疗组总有效率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本方法治疗本病具有消肿止痛、追风透骨、散寒祛湿的功效.
作者:屈箫箫;刘艳梅;沈璐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建立小儿化毒胶囊中牛黄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Diammonsil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氯仿-1%冰乙酸(80:10:10),流速1.0mL·min-1.结果:胆红素在0.02318~2.318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1),平均回收率为93.65%,RSD为1.8%(n=6).结论:本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作为小儿化毒胶囊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杨亚丽;吴芳;樊宝娟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本院从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应用生化颗粒联合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等药物治疗流产后阴道出血的150例患者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入选的300例患者均符合宫内早孕,年龄16~40岁.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50例,年龄16~39岁;对照组的150例,年龄17~40岁,两组发病至诊治时间等情况无显著差异性,具有可比性.
作者:赵淑勤;周洁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坤复康胶囊内服配合康妇消炎栓直肠给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坤复康胶囊(赤芍、苦参、香附、猪苓、女贞子、乌药)内服配合康妇消炎栓(苦参、败酱草、紫花地丁、穿心莲、猪胆粉、紫草、芦荟等)直肠给药治疗慢性盆腔炎56例.结果:治愈23例,有效29例,总有效率92.9%.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采用坤复康胶囊内服配合康妇消炎栓直肠给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满意,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谭晓莉;石冬梅 刊期: 201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