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陈胜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汤治疗重症眼肌无力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补中益气汤(黄芪、升麻、柴胡、人参、当归、陈皮、甘草等)治疗的眼肌型重症肌无力32例.结果:32例患者共50只眼,治愈的为32只眼,有效的为17只眼,无效的为1只眼,总有效率98.0%.结论:本法治疗本病能提升中气,促进眼肌力恢复,改善症状.
作者:高玉萍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研究活血祛瘀类中药治疗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血脂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采用血府逐瘀汤(柴胡、桃仁、枳壳、红花、赤芍、当归、生地、牛膝、川芎、桔梗等)配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并设对照组观察.对照1组30例采用血府逐瘀汤,对照2组30例单纯采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检测各组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HDL-C,LDL-C等指标.结果:对照1组、治疗组可明显降低血脂各项观察指标,且与对照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对照1组显效率56.67%,总有效率93.33%;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96.67%;对照1组与治疗组无显著差异,但与对照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可以明显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脂异常情况,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
作者:陈莉娜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清心滋肾类中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采用清心滋肾汤组(钩藤、莲子心、黄连、太子参、合欢皮、山萸肉、郁金、茯苓、酸枣仁、浮小麦等)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利维爱组治疗,分别观察各组治疗前后国内改良的kupperman评分及血清E2、FSH测定.结果:两组在围绝经期临床症状上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93.33%.经组间比较,两组在围绝经期临床症状上的总体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后两组国内改良的kupperman积分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在改善患者围绝经期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心滋肾汤治疗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显著,能促进和调节围绝经期尚未完全衰退的卵巢分泌E2,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的过度分泌,从而缓解临床症状.
作者:何惠玲;李红;邢瑞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耳穴配合体针治疗失眠的疗效.方法:采用耳穴(心、脾、胃、肾、神门等)贴压配合体针(百会、四神聪、神庭、本神、内关等)治疗.结果:总有效率为97.2%.结论:通过耳穴贴压配合体针治疗失眠具有安神定志、交通心肾、调理髓海的作用.
作者:姜晓翠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手法针灸治疗亚健康状态的疗效.方法:采用手法(驱体与穴位相结合推拿手法)与针灸(针刺穴位、拔罐、ATP照射)治疗亚健康状态146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9%,对照组总有效率77.6%.两组进行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法能疏通经络,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改善亚健康状态.
作者:张勇;陈胜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血脂康对冠心病患者进行二级预防的临床效果.方法: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8例,治疗组采用血脂康进行预防性治疗,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11%,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77.77%.结论:本方能调节冠心病的患者血脂,可对本病进行二级预防.
作者:张蕾;邓兵;李苗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连花清瘟胶囊配合西药治疗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的临床疗效.方法:给予33例甲型H1N1流感疑似患者口服连花清瘟胶囊、川贝枇杷膏和利巴韦林,必要时加服对乙酰氨基酚,疗程4d,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临床治愈22例,显效10例,无效1例,愈显率96.9%.结论:连花清瘟胶囊与川贝枇杷膏和利巴韦林合用对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傅小达;符翠莉;李贵良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研究中药祛异康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大鼠血浆血栓烷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水平的影响,探讨其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40只鼠龄为60d的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A组)、内异症模型对照组(B组)、丹那唑组(C组)、祛异康组(D组),除正常对照组行开关腹手术外,其余3组均行造模术.观察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大鼠的异位内膜生长情况,以及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中TXB2和6-Keto-PGF1α的含量.结果:①祛异组、丹那唑组与模型组比较可以降低异位症大鼠血浆中TXB2的含量(P<0.05);②祛异组、丹那唑组与模型组比较可显著升高异位症大鼠血浆中6-Keto-PGF1α的含量(P<0.05).结论:祛异康能改善子宫异常收缩和子宫血管舒缩功能紊乱,减轻子宫缺血缺氧,痉挛、疼痛症状.
作者:杨帆;王燕;杨淑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通过探讨功血患者VEGF、bFGF、TNF-α其受体与生殖激素的关系,研究功血的发生与血管生成、生殖激素的关系.方法:对48例无排卵性功血患者与12例正常人群的生殖激素、VEGF、bFGF、TNF-α及其受体Flk1、FGFR1、TNFR1进行检测比较,并测定之闻的相互关联性.结果:VEGF及其受体Flk1与血清P呈显著正相关(P<0.01);bFGF及其受体FGFR1与P呈显著正相关(P<0.01);TNF-α及其受体TNFR1与血清P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无排卵性功血VEGF、bFGF、TNF-α其受体与生殖激素的有密切关系,共同调节子宫内膜血管的生成.
作者:李清雪;白凤楼;杜惠兰;刘智慧;刘荣霞;戎会娟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清热利湿排石类中药结合B超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疗效分析.方法:利用B超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结合中医治疗输尿管结石2756例,右侧1491例,左侧1265例,结石小0.3cm×0.6cm,大2.8cm×1.5cm.结果:总有效率99.4%.结论:B超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结中西药治疗输尿管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俞风雷;刘燕;王建忠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辨证论治妊娠剧吐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34例单纯西医治疗,给予补液对症治疗,治疗组34例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分为脾胃虚弱型、肝胃不和型、气阴两亏型、痰湿阻滞型,分别采用苏叶黄连汤加减、小半夏加茯苓汤、生脉散加减、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58.8%,治疗组总有效率82.4%,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剧吐以西医补液治疗为主,辅助中药治疗效果肯定,可优势互补,提高疗效.
作者:李红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顽固性偏头痛的疗效.方法:对49例符合条件的病例,给以穴位埋线治疗,15~20d埋线1次,3次为1疗程.结果:本组49例,治愈19例,占38.8%;好转27例,占55.1%;无效3例,占6.1%.总有效率93.9%.结论:穴位埋线法治疗顽固性偏头痛,通过辨证取穴,激发经络气血,从而促使疾病向愈.
作者:朱俊岭;孔凡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治疗阵发性房颤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成参松养心胶囊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参松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参松养心胶囊.结果:参松组失访5例,对照组失访7例,2组患者在基本资料和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钙离子拮抗剂(CCB)、β受体阻滞剂、地高辛及利尿剂等常规治疗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对照组患者房颤发作频率(10.3±4.2)次/周与治疗前(11.4±3.1)次/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参松组患者治疗后(8.1±3.5)次/周与治疗前(13.4±2.9)次/周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发作频率显著降低(P<0.05);参松组患者生活质量和运动耐量显著改善(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对阵发性房颤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刘华;章嘉温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坤复康胶囊内服配合康妇消炎栓直肠给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坤复康胶囊(赤芍、苦参、香附、猪苓、女贞子、乌药)内服配合康妇消炎栓(苦参、败酱草、紫花地丁、穿心莲、猪胆粉、紫草、芦荟等)直肠给药治疗慢性盆腔炎56例.结果:治愈23例,有效29例,总有效率92.9%.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采用坤复康胶囊内服配合康妇消炎栓直肠给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满意,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谭晓莉;石冬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致康胶囊联合苯酰甲硝唑胶囊用于宫颈环形电切术后创面愈合的效果.方法:选择宫颈环形电切术病人72例,治疗组术后采用致康胶囊联合苯酰甲硝唑胶囊局部应用3~5次为治疗组,对照组为56例,术后局部压迫纱布,同时口服致康胶囊和苯酰甲硝唑胶囊5~7d.结果:治疗组创面愈合的总有效率84.7%,对照组为51.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阴道流血的总有效率90.3%,对照组为73.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阴道流液总有效率88.9%,对照组62.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致康胶囊联合苯酰甲硝唑胶囊局部用药能有效减少阴道流血流液,促进创面愈合.
作者:张国瑛;李红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生姜附子饼贴脐配合艾灸治疗小儿脾肾阳虚型泄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18例脾肾阳虚型泄泻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9例采用西医常规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加生姜附子饼贴脐配合艾灸治疗.结果:治疗1d后的疗效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46.42%,治疗组总有效率90.91%,治疗3d后的疗效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84.69%,治疗组总有效率97.61%.结论:本法通过脐部受药的刺激和吸收,激发经络之气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调整脏腑的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作者:黄日香;钟斌;严东英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活血祛瘀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脉络宁注射液(玄参、牛膝、石斛、金银花等)配合西药治疗本病49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4.7%%,对照组总有效率67.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活血祛瘀的功效.
作者:苏文博;李志悦;杨晓琴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张瑞霞陕西省中医医院肝病科中西医结合内科主任医师.先生对肝胆脾胃等病证有独特的造诣,本人师从张老师临证10余载,受益颇深,现将其学术思想总结如下,供同道斧正.
作者:李粉萍;薛敬东;何瑾瑜;杨跃青;辛玉岚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白芥子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的成熟种子,具有温肺祛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的功效,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笔者在近年临床中遇到2例服用白芥子引起过敏反应,现报道如下.
作者:曹兰秀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笔者从医近三十载,对临床上治疗消渴心得,略做总结,展示如下.1 勿拘于阴虚液涸,火热炽盛之说,有是证用是药,刚柔相济勿忘温阳活血:阳虚补阳,以动配静,于阴中求之,则阳旺阴生,阴生则津足;阴虚补阴,以静配动,于阳中求之,则阴复阳旺,阳化气而阴成形,津液乃充,此乃治疗消渴之大法,临床上有肺胃阴虚、肺胃阳虚、肝胃阴虚、肝胃阳虚、肝肾阴虚、肝肾阳虚等证候,症证错综复杂,不可偏执一端.清热、滋阴、益气、养阴、温阳、润肺、健脾、补肾等等,均可随证选用,据证加减.
作者:王永强 刊期: 201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