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白芥子导致过敏反应2例

曹兰秀

关键词:白芥子, 十字花科植物, 现报道如下, 通络止痛, 临床应用, 过敏反应, 成熟种子, 祛痰, 功效
摘要:白芥子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的成熟种子,具有温肺祛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的功效,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笔者在近年临床中遇到2例服用白芥子引起过敏反应,现报道如下.
陕西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躯体形式障碍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躯体形式障碍虽属精神疾病范畴,但以躯体症状的临床表现丰富、患者反复就医,试图解除躯体症状的痛苦和查找病因为该病的突出特征,西医对该病的解释和治疗常遭到患者的否认、排斥和不依从,使得病症的治疗长期处于失治状态.中医素以辨证精微、治疗灵活为优势,对以躯体症状为突出表现的精神范畴的疾病尤为适宜,更是易于患者的接受.该文从躯体形式障碍的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两方面综述了中医药对躯体形式障碍的研究和治疗.

    作者:梅妍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感冒后咳嗽从肺燥脾湿论治浅谈

    咳嗽是呼吸内科的常见主诉,根据病程,咳嗽通常分为急性咳嗽(<3周)亚急性咳嗽(3~8周)和慢性咳嗽(>8周).在亚急性和慢性咳嗽患者中,感冒后咳嗽(CPI)为数不少,但其发病机制的相关研究在国内外鲜有报道.笔者结合感冒后咳嗽的临床特点,从肺燥脾湿论治,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慧琴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肠痈膏配合西药治疗慢性阑尾炎75例

    目的:探讨行气祛瘀止痛、泄热解毒类中药治疗慢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75例采用肠痈膏(黄柏、大黄、乳香、延胡索、甘草、冰片等)外敷麦氏点配合头孢唑林钠和甲硝唑注射液治疗,对照组75例单纯采用西药治疗.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2.3%;对照组总有效率72.2%.结论:本法有行气祛瘀止痛、通腑泄热解毒之功,缓解临床疼痛症状.

    作者:李佩军;程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酒黄精饮片炮制工艺研究

    目的:优选酒黄精饮片蒸法炮制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蒸制时间、焖制时间、蒸制次数、黄酒用量作为因素,优选酒黄精饮片佳炮制工艺.结果:以蒸制时间为1h,焖制时间为1h,反复蒸制4次为佳炮制工艺.结论:蒸制酒黄精饮片应将闷制时间作为工艺量化指标之一.

    作者:吴建华;崔於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于淑芬主任医师治疗慢性便秘经验

    目的:总结于淑芬主任医师治疗慢性便秘的经验.方法:跟师学习,总结其专长.结论:于淑芬主任医师治疗该病,以肝肺功能失调,气机不畅为病机切入点,以四逆散为基础方,根据患者不同年龄段的生理特点及证型特点,辨证治疗该病,远期疗效显著,值得借鉴学习.

    作者:孙洁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胃食管反流病辨治思路

    根据中医辨证,将胃食管反流病分为五型.1.脾胃湿热,胃络瘀滞.治以清泻胃热,化瘀通络;2.脾胃虚寒,胃腑络瘀.治以温中散寒,益气活络;3.痰瘀扰胸,湿困络郁.治以化痰宽胸,醒脾畅络;4.肝胆郁热,胆邪犯胃.治以疏肝利胆,和胃降逆;5.胃火阴虚,虚热内燔.治以养阴清热,凉润通降.

    作者:陈金亮;黄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连花清瘟胶囊配合西药治疗甲型H1N1流感疑似患者33例

    目的:观察连花清瘟胶囊配合西药治疗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的临床疗效.方法:给予33例甲型H1N1流感疑似患者口服连花清瘟胶囊、川贝枇杷膏和利巴韦林,必要时加服对乙酰氨基酚,疗程4d,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临床治愈22例,显效10例,无效1例,愈显率96.9%.结论:连花清瘟胶囊与川贝枇杷膏和利巴韦林合用对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傅小达;符翠莉;李贵良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散结止痛膏外敷治疗癌性疼痛32例

    目的:观察活血祛瘀、散结止痛类中药外敷治疗癌性疼痛的疗效.方法:采用散结止痛膏(生南星、马钱子、黄药子、乳香、没药、血竭、全蝎、蟾酥、冰片、松节油等)治疗本病32例.结果:总有效率93.33%.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活血祛瘀,散结止痛的功效.

    作者:衣弘;张扶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平喘活血汤治疗支气管哮喘120例

    目的:观察自拟平喘活血类中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方法:采用自拟平喘活血汤治疗支气管哮喘120例并设立对照组50例.治疗组口服平喘活血汤(僵蚕、栝楼、杏仁、炙麻黄、苏子、冬花、白果、五味子等),对照组口服平喘抗炎胶囊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8%.对照组有效率6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本方对支气管哮喘有宣肺降气、祛痰平喘、益肾纳气、活血祛瘀的功效.

    作者:苏玉国;马淑贞;张国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儿化毒胶囊中胆红素的含量

    目的:建立小儿化毒胶囊中牛黄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Diammonsil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氯仿-1%冰乙酸(80:10:10),流速1.0mL·min-1.结果:胆红素在0.02318~2.318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1),平均回收率为93.65%,RSD为1.8%(n=6).结论:本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作为小儿化毒胶囊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杨亚丽;吴芳;樊宝娟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降脂汤治疗高脂血症30例

    目的:探讨祛痰化浊、活血化瘀、利湿降脂类中药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原则.将49例本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0例,对照组19例.治疗组采用降脂汤(姜黄、山楂、泽泻、决明子、丹参、虎杖)治疗.对照组采用脂必妥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2.1%和78.9%,两组比较P<0.05.结论:降脂汤能调节脂质代谢降低血脂.

    作者:李梅琴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二陈汤合桃红四物汤治疗状腺机能亢进症突眼36例

    目的:观察化痰散结活血化瘀类中药治疗甲亢突眼的临床疗效.方法:36例患者均给予二陈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味内服(陈皮、法半夏、茯苓、苍术、桃仁、红花、当归、赤芍、白芍、熟地、山慈菇、浙贝母、川芎、僵蚕).结果:总有效率88.9%.结论:本方法具有化痰祛瘀散结消突、改善甲亢突眼的作用.

    作者:武春丽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清心滋肾汤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30例

    目的:观察清心滋肾类中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采用清心滋肾汤组(钩藤、莲子心、黄连、太子参、合欢皮、山萸肉、郁金、茯苓、酸枣仁、浮小麦等)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利维爱组治疗,分别观察各组治疗前后国内改良的kupperman评分及血清E2、FSH测定.结果:两组在围绝经期临床症状上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93.33%.经组间比较,两组在围绝经期临床症状上的总体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后两组国内改良的kupperman积分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在改善患者围绝经期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心滋肾汤治疗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显著,能促进和调节围绝经期尚未完全衰退的卵巢分泌E2,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的过度分泌,从而缓解临床症状.

    作者:何惠玲;李红;邢瑞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血脂康治疗冠心病48例

    目的:观察血脂康对冠心病患者进行二级预防的临床效果.方法: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8例,治疗组采用血脂康进行预防性治疗,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11%,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77.77%.结论:本方能调节冠心病的患者血脂,可对本病进行二级预防.

    作者:张蕾;邓兵;李苗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降压汤配合西药治疗高血压69例

    目的:观察滋阴平肝降压类中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降压汤(龙骨、熟地、黄芩、牛膝、天麻、茯苓、丹参、赤芍、白菊花、草决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69例.结果:69例患者治疗4周后收缩压、舒张压均有显著降低,降压总有效率为85.5%.治疗期间69例患者均未出现严重药物副作用.结论:本法治疗本病有滋阴平肝降压之效.

    作者:田琴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补中益气汤治疗重症眼肌无力50眼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汤治疗重症眼肌无力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补中益气汤(黄芪、升麻、柴胡、人参、当归、陈皮、甘草等)治疗的眼肌型重症肌无力32例.结果:32例患者共50只眼,治愈的为32只眼,有效的为17只眼,无效的为1只眼,总有效率98.0%.结论:本法治疗本病能提升中气,促进眼肌力恢复,改善症状.

    作者:高玉萍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藿香正气散加减治疗小儿秋季腹泻33例

    目的:观察疏风解表、运脾化湿类中药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32例采用宝乐安、思密达治疗,治疗组33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藿香正气散化裁治疗.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P<0.01.治疗组伴随症状消失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藿香正气散治疗轮状病毒泄泻能有效改善腹泻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腹泻病程.

    作者:杨莉颖;郭素香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慢性应激诱发心身疾病机制的研究

    慢性应激与心身疾病关系密切,心身疾病具有器质性病变的表现或确定的病理生理过程,其发生机制涉及神经内分泌改变,海马结构和功能改变,中枢神经递质和受体功能异常,DNA损伤等诸多因素.社会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和预后中也有相对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振宇;张燕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益气温阳活血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32例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类中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予常规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自拟活血化瘀方(丹参、当归、赤芍、川芎、红花、炙甘草)及参附注射液.观察对比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值的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后EF%、FS%值均显着增高(P<0.05),治疗组比西药对照组疗效更显著.结论:本法能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症状和机体状况,改善心功能.

    作者:董静;韩宝华;王文会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加味导赤散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30例

    目的:观察清热利水养阴类中药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采用加味导赤散(淡竹叶、通草、生地黄、生甘草、连翘等)治疗本病30例,并设对照组对比.结果:治疗组患儿2年发病次数及每次持续时间均明显缩短,优于对照组.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清心利水养阴,导热下行,增强体质功效.

    作者:刘鉴 刊期: 2011年第11期

陕西中医杂志

陕西中医杂志

主管:陕西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陕西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