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96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护理

贺萌

关键词:酒精中毒, 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 对我院急诊科收治的96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护理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 87例轻中度酒精中毒患者于急诊室治疗6h后在家属陪同下出院,8例重度酒精中毒患者在急诊ICU住院治疗3~7d后好转出院,1例重度酒精中毒患者并发消化道出血,转入消化内科进行治疗.结论 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采取及时、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大程度地减轻过量乙醇对患者的危害.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36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HA)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7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其中对照组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FHR),观察组应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比较两组的效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优良率高,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作者:易显树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和AO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开放骨折

    目的 探讨和比较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和AO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开放骨折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 84例胫腓骨开放骨折患者按照自愿选择、对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采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进行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AO外固定支架进行手术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0%,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4%,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9.0%,观察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采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腓骨开放骨折效果明显优于AO外固定支架,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其固定较为牢靠,骨折愈合时间断,改善患者的病情和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岑光荣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雌三醇乳膏用于绝经后妇女取环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绝经后妇女取环术前应用雌三醇乳膏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50例绝经后妇女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5例.取环术前分别给予雌三醇乳膏、米绿前列醇阴道上药.观察两组宫颈软化程度、术中综合反应程度及取环结果.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软化、扩张宫颈上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综合反应程度及取环成功率的比较,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雌三醇乳膏应用于绝经后妇女取环,可改善宫颈阴道条件,安全、方便,减轻患者痛苦,提高了取环成功率.

    作者:李胜梅;龚衍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22例肾病综合征型妊娠高血压疾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NSP的临床特征、对母儿的影响、发病机制等.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的22例NSP产妇(NSP组)及除NSP以外的123例重度子痫前期产妇(对照组)的临床资料.结果 NSP组产妇的发病孕周、终止妊娠时的孕周均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SP组产妇重度水肿、腹腔积液、子痫、胎盘早剥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SP组产妇血清清蛋白低于时照组,而24h尿蛋白定量、血总胆固醇、尿素氮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SP组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及早产儿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SP发病孕周较早,有些病例发病隐匿,应重视对其早期诊治,积极处理及加强母儿监护,适时终止妊娠,可减少其妊娠期并发症及围生儿发病率和病死率.

    作者:杨云;刘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精神病患者发生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精神病患者发生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为其防治提供临床参考.方法 共纳入85例我院精神病并发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随机抽取我院精神病未有呼吸道感染的患者90例作为对照组.详细记录所有受试者的相关信息,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所有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中,精神分裂症所占比例高(50/85).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50岁、病程≥35个月、住院时间≥2个月、抗生素治疗、高血压病、糖尿病与精神病患者发生呼吸道感染存在相关性,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期的病程、住院时间的延长、糖尿病及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可以明显增加精神病患者发生呼吸道感染的风险,是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对上述危险因素需要进行必要的干预.

    作者:李培轩;蔡旭明;阮洪梅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复杂多平面下肢动脉闭塞58例的外科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复杂多平面下肢动脉闭塞的外科干预手段.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1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58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传统外科手术12例,血管腔内治疗15例,杂交手术31例.结果随访53例,平均随访时间3~6个月.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无严重并发症,症状不同程度得到改善,ABI值升高.结论 多平面下肢动脉闭塞,发病部位复杂,合并症多,需要个体化的手术方案,才能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和远期通畅率.

    作者:杨辉;周翔宇;施森;钟武;刘勇;何延政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重庆市万州区慢性肾衰竭患者就医状况调查及分析

    目的 为改善重庆市万州区慢性肾衰竭(CRF)患者的就医状况提供证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实验室检查法、体测量法等方法收集资料,进行专题小组讨论及数据分析.结果 目前万州区慢性肾衰竭患者对慢性肾脏病的认识不足,知晓率低,就诊费用较高,报销比例较低,就诊不规律,依从性较差,治疗达标率低,社会对CRF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不够.结论 CRF的防治存在较大问题.提高CRF患者,特别是农村患者的医保报账比例,加强对慢性肾衰竭防治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CRF患者治疗达标率,廷缓肾功能进展,延长从非透析阶段到ESRD阶段的时间,是目前CRF 防治的为关键的问题.

    作者:李良志;刘雷;何先红;汤跃武;史继红;林波;李明清;刘春秋;张彦;吴泽成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继发性(肾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治疗研究

    目的 调查慢性肾脏疾病(CKD)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的发病率,评价药物及手术治疗CKD 继发SHPT的效果.方法 回顾统计CKD导致SHPT的发病、治疗方法,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本研究中CKD进入肾功能衰竭期,SHPT发病率为49%,大剂量间歇冲击方案服用活性维生素D3个月,可使甲状旁腺素(PTH)降低50%以上,采用小剂量持续口服法PTH降低20%.甲状旁腺次全切除术(SPTX)复发率为12.9%,甲状旁腺全切术(TPTX)后低血钙发生率为54.5%.结论 CKD导致SHPT的发生较普遍,根据患者甲状旁腺素(PTH)水平应用不同剂量活性维生素D 可有效降低PTH,难活性SHPT采用甲状旁腺切除术.

    作者:周福荣;王华;梁国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A125、TSGF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A125、TSGF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我院2007年12月~2010年12月因子宫内膜异位症行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患者30例作为入选对象,另选同期我院门诊体检经反复询问病史及盆腔查、超声检查无异常(非月经期、非孕期))的健康妇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正常对照组及EMT治疗前后EMT患者血清CA125、TSGF的表达及阳性率.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EMT患者治疗前的CA125、TSGF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EMT组治疗后3个月后CA125、TSGF含量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均达到正常对照组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MT患者CA125、TSGF及二者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二者联合检测,其阳性率明显高于单一检测的阳性率,P<0.05.结论 血清CA125、TSGF联合检测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丁友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臂丛阻滞不完善加静脉局部麻醉用于上肢手术

    目的 介绍臂丛阻滞不完善加静脉局部麻醉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06年1月6日~2011年12月26日在我院住院时臂丛阻滞不完善加静脉局部麻醉的上肢手术患者60例的临床资科.结果 麻醉效果Ⅰ级56例,麻醉效果Ⅱ级4例.结论 臂丛阻滞不完善加静脉局部麻醉,可用于上肢大型手术,止血带反应明显减少.

    作者:王良琪;阚志勇;黄菲;管东权;王龙刚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IL-6和超敏C反应蛋白在鉴别结核性及恶性胸腔积液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IL-6和HS-CRP在鉴别结核性及癌性胸腔积液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60例结核性胸腔积液和7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血清和胸腔积液标本,分别检测其的IL-6和HS-CRP的浓度水平,并比较两组胸腔积液IL-6和HS-CRP的浓度差别.结果 在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中胸腔积液、血清的IL-6和HS-CRP的浓度的水平分别较恶性胸腔积液明显增高,胸腔积液患者胸腔积液及血清IL-6和HS-CRP浓度水平呈相关性.结论 在胸腔积液、血清的IL-6和HS-CRP浓度水平检测可作为鉴别结核性胸腔积液和恶性胸腔积液的重要指标.

    作者:兰四友;张德芬;杨小琼;李国平;邓述恺;王荣丽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脑外科患者在ICU羁患VAP的主要病原菌及耐药分析

    目的 分析广汉市人民医院颅脑伤及开颅术后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发生VAP的病原学特点,以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治疗.方法 收集2009年4月~2010年3月脑伤及开颅术后入住JCU需机械通气的142例患者中发生VAP的54例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在ICU中VAP的发生率为38.02%,发生VAP仍以G-菌为主(68.14%),其中鲍曼不动杆菌占22.12%,铜绿假单胞菌占15.04%,非发酵菌及ESBL菌的耐药性普遍增高;G+菌感染仍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表皮葡萄球菌为主,肠球菌亦有所增加,葡萄球菌多为MRSA及MRSE.结论 入住ICU的脑伤或颅脑术后患者气道开放后,特别是使用呼吸机后发生VAP,感染的微生物以G-菌为主,且具有较强的细菌种群和耐药性.应尽快获得病原菌诊断及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对治疗感染的患者和减少病死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龚鸿昌;邓琳;余锡斌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小肠淋巴瘤与小肠腺癌的多层螺旋CT诊断与鉴别诊断分析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在小肠淋巴瘤与小肠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选择2000年1月~2011年10月收治的肠肠淋巴癌24例和小肠腺癌28例,采用多层螺旋CT行诊断.结果 小肠淋巴瘤范围较广,累及肠壁好发小肠远段,并通过三维血管成像(CTA)可发现“肿瘤包绕血管”征象;小肠腺癌好发小肠近段,范围较局限,以环形累及肠壁为主:并通过CTA病灶出现“肿瘤染色”征象,可伴有肝脏转移,出现肝内外胆管、胰管扩张等征象.结论 在双期增强扫描及MPR、3D-CTA上小肠淋巴瘤与小肠腺癌各具有一定特征性.

    作者:苏平昌;何毅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丹红注射液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丹红注射液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8月~2012年6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8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和观察组(常规治疗加用丹红注射液组)每组各41例,后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及比较.结果 观察组稳定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丹红注射液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且安全性也广受肯定.

    作者:易星航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加快康复外科理念在骨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在骨科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加快康复外科护理的效果,探讨骨科手术患者的优质护理.方法选择近3年于我院实施手术治疗的骨科患者83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康复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常规护理组39例采用骨科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康复护理组44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加快康复外科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康复护理术后一般情况优于常规护理组(P<0.001);术后2周内并发症少于常规护理组(P<0.05);术后1、3、6、9、12个月关节功能恢复进程较快.结论 对骨科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具有安全性、有效性及可行性.

    作者:姚江萍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那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与单纯预混人胰岛素降糖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 比较两种降糖方案在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低血糖发生率以及依从性方面的差异. 方法将血糖控制效果不佳需介入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那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30例),对照组:单纯预混人胰岛素诺和灵30R(30例),比较治疗12周前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FPG、2hPG、HbA1c,低血糖事件的发生率,以及患者依从性差异. 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FPG、2hPG、HbA1c均较前降低,但治疗组低血糖事件的发生率低,给药方便灵活,患者依从性高. 结论 那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降糖治疗能平稳控制血糖,低血糖事件的发生率低,患者依从性高.

    作者:吕红英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完善医学考务工作体系,促进医学考试工作有序发展

    完善的考务工作体系是保证考试质量的重要因素.科学完善的考务管理能客观、有效地评价应试者的真实水平,本文从组织、运行及评价体系展开论述,以促进医学考试考务管理事业健康稳定的向前发展.

    作者:凌蔚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聚焦超声联合鼻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聚焦超声联合鼻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 将2008~2010年我科诊治的96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聚焦超声联合鼻用糖皮质激素治疗35例(A组),单纯聚焦超声治疗31例(B组),单纯鼻用糖皮质激素治疗30例(C组),治疗后随访1年,观察三组疗效.结果 术后1年,A、B、C三组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4.29%,83.87%,76.67%,差异有显著性(x2=6.32,P<0.05).结论 鼻内镜下聚焦超声联合鼻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效果显著,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邹胜琴;温蓓;何刚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老年急性肠梗阻的病因及手术时机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人急性肠梗阻的病因并探讨手术治疗的佳时期.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9年7月~2011年7月间收治的85例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接受手术治疗32例,接受保守治疗53例.行手术治疗的32例患者中,将7d内进行手术治疗的记为实验组,≥7d进行手术治疗的记为对照组,分别对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并进行比较.结果 32例手术治疗的患者,治愈28例,治愈率87.5%,死亡3例,病死率12.5%,保守治疗的53例患者中,治愈34例,治愈率64.15%,死亡19例,病死率35.85%.实验组病死率以及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急性肠梗阻如果能够尽早进行手术治疗可以减低其病死率以及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冉江林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改变与HCV感染者病情及临床治疗的关系

    目的 探讨丙型肝炎感染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与HCV基因型、肝脏炎症以及与IFN-α治疗的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对41例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进行测定.同时对HCV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未经治疗感染者的激活T细胞(CD3+ HLA-DR+)、激活CD4+T细胞(CD4+HLA-DR+、CD4+ CD25+)及NK细胞(CD3-CD16/CD56+)均低于正常(P<0.05);CD8+T (CD8+CD3+)细胞、激活CD8 +T细胞(CD8+ HLA-DR+、CD8+ CD38+)及B细胞(CD19+)均高于正常(P<0.05);在使用干扰素-α(INF-α)对有症状感染者治疗后:INF-α能显著提高受治者外周血激活T细胞(CD3+ HLA-DR+)、激活CD4+T细胞(CD4+ HLA-DR+、CD4+ CD25+)及NK细胞(CD3-CD16/CD56+)的百分比(P<0.05);同时降低CD8+T(CD8+ CD3+)细胞、激活CD8 +T细胞(CD8+ HLA-DR+、CD8+ CD38+)及B细胞(CD19+)的百分比(P<0.05).另外,还发现在伴有肝脏炎症的患者中,CD8+( CD8+ CD3+)细胞、激活CD8+T细胞(CD8+ HLA-DR+、CD8+ CD38+)要明显高于不伴有炎症的者(P<0.05),而NK细胞(CD3-CD16/CD56+)则要显著低于不伴有炎症者(P<0.05);不同HCV基因型感染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型肝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存在着较严重的失调;CD8+细胞可能在丙型肝炎患者肝脏的炎症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而INF-α的抗病毒作用的机理之一可能是通过调节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来实现的.不同HCV基因型感染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未见差异.

    作者:洪俊;黄其通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