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鸿昌;邓琳;余锡斌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联合硬性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联合硬性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5月~2011年12月,513例老年性白内障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联合硬性人工晶状体植入术261例(PI组),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联合硬性人工晶状体植入术252例(EI组),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矫正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I组治疗费用低于PI组(P<0.01).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联合硬性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联合硬性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均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有效方法,但后者更经济,临床应用应根据患者病情、医院设备和医师手术经验选用.
作者:刘玺;李志宏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支气管结核的诊断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成都市结核病防治院2010年住院的130例通过支气管镜检查诊断的支气管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镜下表现.结果 2010年住院肺结核患者1956例,其中支气管镜检查432例次,诊断支气管结核130例,阳性率30.09%,气管-支气管结核中以青壮年多见,占54.61%,女性略多于男性,男∶女=0.88∶1;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误诊;纤维支气管镜下表现多样.结论 支气管结核是较常见的呼吸道疾病,纤维支气管镜是诊断气管-支气管结核的重要且特异的方法.
作者:杨铭;岳冀;李曦;卢秋洁;周晓飞;黄晓秋;黄英姿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莫西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MDR-PTB)的疗效.方法 将60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以莫西沙星(0.4g,1次/d)联合对氨基水杨酸、丙硫异烟胺、吡嗪酰胺、阿米卡星;对照组用左氧氟沙星(0.4g,1次/d),联合用药同治疗组;疗程为12个月.观察内容包括两组痰菌转阴率、X线表现改善率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痰菌转阴率分别为86.7%、7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表现改善率分别为93.3%、7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良反应率分别为23.3%、2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含莫西沙星的治疗方案痰菌转阴率高,X线表现改善明显,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俊;李曦;蒋洪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盐酸纳美芬用于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我院2010年11月~2011年11月收治的42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盐酸纳美芬治疗.观察患者清醒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用药30min后病情好转、稳定.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症状缓解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盐酸纳美芬抢救急性乙醇中毒,疗效稳定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钟旭升;贾小刚;史秀珍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调查腹部创伤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1月~2010年12月在四川省急救中心外科2200例腹部创伤住院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结果 腹部创伤造成腹腔脏器损伤者1908例(86.72%),≥2个腹腔脏器损伤921例(41.86%),APACHEⅡ评分>11分1603例(72.86%).常见腹腔脏器损伤为:脾脏(924例42.2%)、肝脏(717例32.6%).外伤发生地点:普通公路、公共场所、工地居多.腹部创伤发生的主要原因为道路交通伤、锐器伤.以青壮年人群为多,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患者以生产工人为主(53.27%),多发伤647例,占29.40%,死亡85例占3.86%.结论 腹部创伤的发生在发病年龄、职业、地点、原因、受伤脏器等方面存在一定的规律性,针对高危人群采取预防和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发病率和病死率.
作者:黄小兰;陈仿;代喆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索肛窦炎的有效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科2005~2008年634例肛窦炎治疗经过,治疗组334例,采用肛窦切开引流术;对照组300例采用保守治疗.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80.3%.治疗组复发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肛窦切开引流术可治疗肛窦炎,并有效避免了脓肿或肛瘘的发生.
作者:徐征;赵义群;李文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多重耐药菌性不典型肾周脓肿合并糖尿病的诊断和处理方法.方法 对18例多重耐药菌性不典型肾周脓肿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前2例误诊为急腹症,2例误诊为腰大肌结核性脓肿,4例误诊为腹膜后肿瘤,10例诊断为肾周脓肿,13例并发脓毒血症.所有患者脓液培养为多重耐药菌感染,行肾周脓肿切开引流术,术后血糖控制满意,18例治愈出院.结论 多重耐药菌性肾周脓肿合并糖尿病的症状常不典型,易致误诊,控制血糖、尽早选用敏感抗菌素、早诊断及早期行肾周脓肿切开引流术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万旭辉;赖建平;李健;付光华;李兴斌;甘道举;文小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介绍一种新型S型尿道扩张器联合等离子双极电切治疗男性单纯性尿道狭窄的方法,以提高腔内手术治疗尿道狭窄的治疗效果.方法 总结2009年10月~2010年6月,我科利用S型尿道扩张器联合等离子双极电切治疗成功的尿道狭窄患者10例.结果 10例患者均获成功,随访12 ~20个月无1例术后复发.结论 在等离子镜下置导丝,S型尿道扩张器逐级扩张,再联合等离子电切治疗男性单纯性尿道狭窄是一种创伤小,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朱平宇;蒋冰蕾;程树林;姜果;邓显忠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阿仑膦酸钠治疗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58例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症患者,选用阿仑膦酸钠治疗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疼痛、骨密度、血生化指标和副反应的变化.结果 经6个月治疗后,患者疼痛明显改善,腰椎、股骨颈和髋部骨密度增加,血清25-(OH)VD(25-羟维生素D)水平升高,BAP(骨型碱性磷酸酶)水平下降,PTH(甲状旁腺素)变化不明显,不良反应轻微且耐受性好.结论 阿仑膦酸钠治疗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症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作者:林勇;李龙英;熊萍;甘莉;苟小琴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对临床胃息肉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探讨内镜下治疗胃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138例胃息肉患者,共197例息肉的位置、形态、大小、病理情况、治疗方式以及治疗后的复发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97例息肉分布的部位以胃体、胃窦为主,分别占27.41%和31.98%;息肉的形态主要为隆起无蒂形(40.10%);息肉的大小以0.5 ~1.0cm的为主,占59.39%;病理类型主要为增生型和炎性,分别占40.10%和43.65%.197例息肉中,23例息肉行内镜下粘膜切除术,89例息肉行氩离子凝固术,46例行内镜下圈套电凝电切,39例息肉行电凝烧灼.本次调查的138例患者治疗后半年随访,两例出现复发,复发率为1.45%.结论 内镜下治疗胃息肉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具有复发率低、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点.
作者:徐世琴;王小明;黄林;邓树忠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总结多边外固定架应用于交腿皮瓣的手术方法、疗效及优点.方法 2009年11月~2011年8月,采用多边外固定架固定37例交腿皮瓣.男30例,女7例,年龄16~60岁,平均37.5岁,一侧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并骨和(或)肌腱外露创面11cm ×26.5cm~7.5cm×13cm.结果 固定可靠,皮瓣全部成活,没有皮瓣血供障碍,没有压疮形成,膝踝关节功能正常,疗效满意.结论 多边外固定架用于固定交腿皮瓣,手术操作简便、固定牢固,可获得较好疗效.
作者:邹文;许海燕;邹勇;刘容珍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经距跟关节外侧小切口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8年8月~2010年8月采用经跟距关节外侧小切口有限切开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40例临床资料回顾分析.结果 本组40例,全部获得随访,时间6~18个月.术后无切口感染、皮缘坏死、延迟愈合等并发症.跟距关节、跟骨高度、宽度、长度均恢复满意.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优23例,良15例,可2例,差0例.结论 经距跟关节外侧小切口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并发症少,临床疗效满意,是一种较好的选择方法.
作者:吴大斌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在小肠淋巴瘤与小肠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选择2000年1月~2011年10月收治的肠肠淋巴癌24例和小肠腺癌28例,采用多层螺旋CT行诊断.结果 小肠淋巴瘤范围较广,累及肠壁好发小肠远段,并通过三维血管成像(CTA)可发现“肿瘤包绕血管”征象;小肠腺癌好发小肠近段,范围较局限,以环形累及肠壁为主:并通过CTA病灶出现“肿瘤染色”征象,可伴有肝脏转移,出现肝内外胆管、胰管扩张等征象.结论 在双期增强扫描及MPR、3D-CTA上小肠淋巴瘤与小肠腺癌各具有一定特征性.
作者:苏平昌;何毅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 对我院急诊科收治的96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护理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 87例轻中度酒精中毒患者于急诊室治疗6h后在家属陪同下出院,8例重度酒精中毒患者在急诊ICU住院治疗3~7d后好转出院,1例重度酒精中毒患者并发消化道出血,转入消化内科进行治疗.结论 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采取及时、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大程度地减轻过量乙醇对患者的危害.
作者:贺萌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非公立医院,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医院面临的市场化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正确的认识到自身的优劣势以此来制定合理有效的发展战略对医院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作者:李红樱;宋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复杂多平面下肢动脉闭塞的外科干预手段.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1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58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传统外科手术12例,血管腔内治疗15例,杂交手术31例.结果随访53例,平均随访时间3~6个月.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无严重并发症,症状不同程度得到改善,ABI值升高.结论 多平面下肢动脉闭塞,发病部位复杂,合并症多,需要个体化的手术方案,才能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和远期通畅率.
作者:杨辉;周翔宇;施森;钟武;刘勇;何延政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布托啡诺静脉预处理减轻异丙酚注射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例拟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下行择期妇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Ⅰ组(0.5mg布托啡诺组)、Ⅱ组(1mg布托啡诺组)、Ⅲ组(利多卡因组)和Ⅳ组(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50例.所有患者在给药前均先以橡胶止血带阻断其局部静脉回流.Ⅰ组和Ⅱ组分别经静脉给予布托啡诺0.5mg和1mg;Ⅲ组给予利多卡因20mg;Ⅳ组给予生理盐水2ml.1min后松开止血带,并推注1/4预计量异丙酚,同时记录注射部位疼痛评分.结果 4组患者术中异丙酚注射痛发生率分别为:0.5mg布托啡诺组68%,1mg布托啡诺组46%,利多卡因组52%,生理盐水对照组88%.布托啡诺组和利多卡因组注射痛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1 mg布托啡诺组注射痛发生率低于0.5mg布托啡诺组(P<0.05).结论 布托啡诺静脉预处理可以有效减轻异丙酚注射痛.
作者:马玉姗;柳慧;林雪梅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车前番泻颗粒治疗老年帕金森病便秘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70例帕金森病便秘老年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选用车前番泻颗粒治疗,疗程2周;观察组选用乳果糖治疗,疗程2周.观察排便次数、大便性状的变化及伴随症状的情况.结果 车前番泻颗粒和乳果糖均可使多数老年帕金森病便秘患者大便的次数、性状恢复至正常或缓解,且车前番泻颗粒的疗效明显高于乳果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车前番泻颗粒为一种治疗老年帕金森病便秘安全、非常有效的药物.
作者:张莉;代小松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选择颜面部基底细胞癌切除后的修复方法.方法 应用各种邻近局部皮瓣修复颜面皮肤基底细胞癌切除后的创面56例.结果 56例皮瓣均一期愈合,供区及受区无并发症,随访1个月~5年,术后外形满意,肿瘤无复发.结论 局部邻近皮瓣可以作为面部基底细胞癌切除后创面修复的首选方法.
作者:卢帆;邓晓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调查慢性肾脏疾病(CKD)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的发病率,评价药物及手术治疗CKD 继发SHPT的效果.方法 回顾统计CKD导致SHPT的发病、治疗方法,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本研究中CKD进入肾功能衰竭期,SHPT发病率为49%,大剂量间歇冲击方案服用活性维生素D3个月,可使甲状旁腺素(PTH)降低50%以上,采用小剂量持续口服法PTH降低20%.甲状旁腺次全切除术(SPTX)复发率为12.9%,甲状旁腺全切术(TPTX)后低血钙发生率为54.5%.结论 CKD导致SHPT的发生较普遍,根据患者甲状旁腺素(PTH)水平应用不同剂量活性维生素D 可有效降低PTH,难活性SHPT采用甲状旁腺切除术.
作者:周福荣;王华;梁国君 刊期: 201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