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液基细胞学技术在胸腹水检验中的应用

蒋康

关键词:胸腹水, 液基细胞学
摘要:目的 探讨液基细胞学(Liquid-based cytology)技术在胸腹水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40例胸腹水标本分别采用传统细胞涂片法与液基细胞学方法进行检查,将两组结果进行比较,数据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本次试验传统涂片确诊癌4例(10%),细胞薄层技术制片确诊癌12例(30%),两种制片方法阳性细胞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胞薄层技术能够提高被检胸腹水的涂片质量,大大提高了恶性细胞的检出率,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可靠的诊断依据.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16例死胎孕妇的心理特点及护理

    目的 探讨死胎孕妇在分娩期间的心理特点及护理方法,以减轻死胎孕妇的悲痛.方法 对16例死胎孕妇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做好各项的护理措施.结果 16例死胎孕妇经过有效的护理后,无1例出现并发症及产后心理障碍.结论 及早发现死胎孕妇的心理变化并及时护理,有针对性制定护理措施、加强心理护理,通过有效的护患沟通,可缓解抑郁焦虑的情绪,为优生优育打下良好的基础,有重要意义.

    作者:牟红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创伤控制理论在严重多发伤中的应用进展

    严重多发伤伤情复杂,机体内环境严重紊乱,对全身各个系统功能均可能产生严重的损害,病死率高.大部分严重多发伤伤员送达急诊科时已处于重度失血性休克等危及生命的状态,均须立刻手术治疗.如按照常规进行长时间确定性手术,往往伤员难以承受手术所带来的第二次打击,术后也极易出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systemic inflammation reaction syndrome,SIR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s disfunction syndrome,MODS).

    作者:蒋智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依托急诊、整合资源,打造烧伤救治新平台

    烧伤是平时和战时常见的损伤之一.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快速发展,烧伤的发病因素和致伤原因更加复杂,除交通事故(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生产事故、自然灾害(地震、火山爆发……)和战伤外,又增加了以爆炸和中毒为特色的突发意外性损伤,其特点为:群体伤为主,复合伤多,伤情复杂,救治难度大[1].

    作者:张兵;胡卫健;王强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固尔苏联合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46例分析

    目的 探讨治疗早产儿NRDS的佳方法和时机.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新生儿科2006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46例早产NRDS患儿,平均胎龄(32.5±3.4)周,平均体重(1670±354)g.根据其治疗方法分为两组,以固尔苏(PS)替代加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呼吸(nCPAP)联合治疗的21例为观察组,单以nCPAP治疗的25例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nCPAP参数、用机时间、氧疗时间、严重并发症及预后.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nCPAP参数明显降低,用机时间和氧疗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4例改机械通气治疗,其中3例发生肺气漏且死亡,观察组无1例肺气漏和死亡.结论 PS联合nCPAP治疗比单一应用nCPAP治疗效果更显著,可以治愈绝大多数早产儿NRDS,且严重并发症减少,病情危重期缩短,存活率提高.

    作者:钱向明;李花;李陶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缺氧状态下雌二醇对H9c2细胞钠泵活性及其亚单位表达的影响

    目的 应用H9c2心肌细胞系,力图发现雌二醇对缺氧状态下心肌细胞的钠泵活性及其β1亚单位表达的影响.方法 使用0,1nm,100nm浓度的雌二醇分别作用正常培养状态和缺氧培养的H9c2细胞5min,10min,20min、30min作为雌二醇对钠泵活性的短效作用研究;使用0,0.01nm,1 nm,100nm和1μm的雌二醇作用24h,作为雌二醇对钠泵活性及其β1亚单位表达影响的长效作用研究.结果 两种浓度的雌二醇不存在对钠泵活性的短效作用.缺氧能显著降低钠泵活性及其β1亚单位的表达(P<0.05),同时100nm和1μm的雌二醇能有效逆转上述作用(P<0.05).结论 钠泵活性和表达的降低可能参与了缺氧状态下心肌细胞的病理生理改变,雌二醇可能对缺氧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刘辰庚;王培昌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硬性输尿管镜嵌顿于输尿管内的处理

    目的 探讨硬性输尿管镜嵌顿于输尿管内的处理方法.方法 对20例行输尿管镜手术时硬性输尿管镜嵌顿于输尿管内的患者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2例输尿管镜嵌顿于输尿管内直接退镜时致输尿管撕脱,18例经直肠辅助退镜和摆动输尿管镜镜体退镜成功.结论 硬性输尿管镜嵌顿于输尿管内时强行退镜时将导致输尿管撕脱,经直肠辅助退镜和摆动输尿管镜镜体是硬性输尿管镜嵌顿于输尿管内较为理想的退镜方法.

    作者:万旭辉;赖建平;王海峰;付光华;李兴斌;李健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小切口、持续负压引流与传统切开引流治疗聚丙烯酰胺水凝胶隆乳术后乳腺脓肿的比较

    目的 探讨小切口、持续负压引流治疗聚丙烯酰胺水凝胶隆乳术后乳腺脓肿的效果.方法 20例患者采用小切口、持续负压引流和20例患者采用传统切开油纱填塞引流治疗聚丙烯酰胺水凝胶隆乳术后乳腺脓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小切口、持续负压引流组在愈合时间、换药次数、疼痛程度、瘢痕大小等方面均明显优于传统切开引流组.结论 持续负压引流组可以明显缩短愈合时间,减少换药次数,减轻换药痛苦,减少瘢痕形成.是治疗聚丙烯酰胺水凝胶隆乳术后乳腺脓肿理想方法.

    作者:郑轲;何山;刘兵;刘美宏;冯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术前应用地塞米松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目的 对地塞米松术前静脉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的作用进行观察,评价其减轻术后炎症反应、改善术后症状、缩短住院时间的效应.方法 择期LC手术的患者共148例,随机分为地基米松组(A组,75例)和非地塞米松组(B组,73例),A组患者在术前给予地塞米松10mg静脉缓推,B组患者给予生理盐水2ml静脉批注对照,常规给予咪唑安定、丙泊酚、顺苯磺酸阿曲库铵、芬太尼静脉诱导,术中以丙泊酚和芬太尼维持适宜麻醉深度,观察两组术后24h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和疲倦、疼痛的评分,并比较两组患者炎症指标CRP、血沉、住院时间、激素相关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 和B组患者相比,A组患者术后24h恶心、呕吐发生率以及疲倦积分和疼痛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CRP、血沉、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显著缩短(P<0.01),肢端水肿发生率则更高(P<0.01).结论 LC术前使用地塞米松,有利于减轻患者术后不良反应,降低炎症指标,缩短住院时间,且不良反应相对较小,对于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卢静;兰志勋;蔡兵;谢东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联合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型肺癌疗效分析

    目的 评价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联合化疗治疗不能手术或拒绝手术的局部晚期(WHO分期ⅢA、ⅢB)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2006年8月~ 2009年2月期间,我院治疗的110例符合入选条件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联合化疗.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单次处方剂量50%等剂量曲线为350cGy~400cGy,1/d次,共12~14次,总剂量49Gy~56Gy.化疗:采用紫杉醇+顺铂方案,于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治疗后1周左右开始,平均4个周期.对照组:常规放射治疗联合化疗.采用60Co体外照射,放射剂量为50Gy~54Gy,180cGy ~200cGy/次,每周5次,5~6周完成.化疗方案同治疗组.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1年、2年生存率和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81.94%、65.28%、47.22%、3.57%.对照组:有效率、1年、2年生存率和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63.16%、39.47%、23.68%、16.67%.结论 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联合化疗对不能手术或拒绝手术的局部晚期NSCLC有效,不良反应轻微.

    作者:李崇国;李昌林;唐汉军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医学论文的撰写要点及常见问题解析

    医学论文需要具备科学性、创新性及逻辑性的基本要素,论文主要由题名、署名、摘要、关键词、前言、资料与方法、结果和讨论组成.从编辑的角度,总结分析在医学论文撰写中常见的问题,以供医学论文撰写者和编辑同行参考、交流.

    作者:肖尧;王刚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恩替卡韦联合银杏叶片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恩替卡韦联合银杏叶片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4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予恩替卡韦0.5mg,1次/d口服,治疗组2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银杏叶片,2片/次,3次/d口服.两组均以6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1V型胶原(Ⅳ-C)]、Child-Pugh积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及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结果 治疗组HA、PC-Ⅲ降低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Child-Pugh积分均减少,ALT、AST、HBV-DNA水平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恩替卡韦联合银杏叶片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能协同改善肝功能及预后.

    作者:吴剑;肖霞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组织胶注射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的护理

    目的 探讨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的方法及护理.方法 对28例胃底静脉曲张患者采用50%葡萄糖注射液-组织胶-50%葡萄糖注射液“三明治”法进行注射治疗,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和心理护理,术中密切与术者配合,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并给予健康教育.结果 28例患者均治疗成功,其中4例治疗2次,2例治疗3次,4例发生少许渗血,1例出血较多,经处理均止血,操作中发生2次堵针,未发生阻塞钳道的情况.结论 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术治疗胃底静脉曲张是安全、有效的,“三明治”注射法可有效的避免堵针及阻塞钳道,充分的术前准备、良好的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阳运超;周丽华;陈琼;秦芩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髓心减压并自体骨髓移植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目的 探讨自体骨髓移植在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的应用.方法 对18例(23髋)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髓芯减压并自体骨链移植治疗后的疗效进行总结.结果 治疗后髋关节功能明显改善,关节活动范围明显扩大,尤其是外展功能恢复明显,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4~ 12个月后X线表现死骨有吸收,坏死区明显减小或消失.结论 髓芯减压并自体骨髓移植是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的有效方法.对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患者可有效的恢复髋关节的功能,阻止坏死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席天平;邱伟;余利民;贾涛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几种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耐药性的动态分析

    目的 对我院2008 ~ 2010年几种常见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细菌的检出、分布,耐药性等状况进行统计分析,为临床用药和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我院近三年来分离的非重复性的1331株肠杆菌科细菌,采用Vitek-2 Compact金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系统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采用WHONE5.5软件进行药敏结果分析.结果 在分析的肠杆菌科细菌中,检测出产ESBL菌有513株(49.51%).泌尿外科、呼吸内科、新生儿科、普通外科等科室分布靠前.呼吸道、尿液、分泌物等标本检出比例较大.近三年产ESBL菌株检出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产ESBL阳性菌株的敏感率明显低于ESBL阴性菌株.对ESBL阳性菌株而言,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的敏感性较高;而对头孢菌素三代、喹诺酮类、氨苄西林/舒巴坦等敏感性较低.结论 细菌耐药性在目前仍呈增长趋势,产ESBL细菌的耐药性增长尤为明显,加强耐药性的监测,对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有较积极的作用.

    作者:邓树琴;李熙建;龙琴;刘影;谭同均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老年抑郁症认知功能障碍诊治进展

    老年抑郁症是指60岁以上老人发生的抑郁症.我国60岁以上人群已超过2亿,其中70岁以上老人有5%~20%存在不同程度抑郁状态[1].老年抑郁症患者常伴有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65岁为8%,≥85岁为40%),甚至表现为假性痴呆[2],并有约40%老年抑郁患者逐渐符合痴呆标准而住院.罗鹏等[3]认为老年抑郁症是MCI的原因之一,并与痴呆转化率关系密切[4].有随访发现每年有9% ~25%老年抑郁症患者从可逆性痴呆发展为永久性痴呆,为普通人群的2.5 ~6倍,一旦发生转化尚无有效治疗方法[5].因此,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进程加快,老年抑郁症发病率逐年增高,若早期识别、关注MCI,对早期防治AD意义重大.

    作者:王定超;陈文利;李建红;汪子琪;罗会玲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与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细胞免疫表型比较分析

    目的 探讨骨髓细胞免疫表型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与再生障碍性贫血(AA)的临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单克隆抗体-生物素-亲和素酶标法对本院4年内初诊未治疗的23例AA患者、19例MDS患者及5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对照组)骨髓细胞免疫表型进行检测,统计分析CD3、CD5、CD10、CD13、CD19和CD33抗原在三种疾病中表达差异.结果 AA患者骨髓细胞CD3和CD5抗原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MDS组(P<0.05),CD10、CD13和CD33抗原表达在AA组与对照组间无差异(P>0.05).MDS患者骨髓细胞CD13和CD33抗原表达率均明显比对照组和AA组高(P<0.05),CD19表达低于AA组和对照组,CD3抗原表达在MDS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髓细胞免疫表型对于AA与MDS的鉴别有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余修中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腺苷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无复流现象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腺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中无复流的治疗效果.方法 PCI术中无复流的患者52例,随机分为腺苷治疗组(n=26)和对照组(n=26),观察用药后靶血管前向血流的TIMI分级情况、心电图变化情况、心动过缓及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情况和主要终点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腺苷组术后靶血管TIMI血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90 min心电图明显改善,1周内主要终点事件中死亡、缺血性胸痛、再次心肌梗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中并发严重心动过缓及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率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腺苷可以有效改善PCI术中无复流现象并减少术后1周内主要终点事件发生.

    作者:刘思泰;袁明;刘朝晖;贾东霞;唐焕君;胡腾;李德才;蒋涛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30例皮肤结核的临床分析

    目的 提高对皮肤结核病的认识和诊断能力.方法 对30例确诊为皮肤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组织病理学,误诊原因及治疗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皮肤结核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症状不典型,初诊易误诊成其它皮肤病;后行组织病理学、结核杆菌检查、PPD试验、诊断性抗结核治疗明确诊断.结论 皮肤结核的发病率较其他脏器低、表现多样性,易误诊,对可疑患者需行组织病理学、结核杆菌检查、PPD试验、诊断性抗结核治疗共同协助诊断.

    作者:肖燕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18F-FDG PET检查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18F-FDG PET检查在恶性肿瘤放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临床已经确诊并拟行放射治疗的65例恶性肿瘤患者在放疗前行18 F-FDG PET全身检查,所有患者经PET检查后,测量兴趣区标准化摄取大值(SUVmax),病灶区SUV≥2.5为阳性.结果 65例患者PET检查后新发现区域及远处淋巴结转移9例,远处脏器转移4例,6例临床分期提高,3例分期降低;共有16例患者放射治疗方法发生变化;7例扩大了照射靶区,4例缩小了照射靶区;10例调整了放疗剂量.结论 恶性肿瘤放疗前行PET检查,有助于转移淋巴结的确认,排除可疑病灶组织,可提高肿瘤的诊断和分期的准确性,为放疗靶区的精确勾画、放疗剂量的确定提供有力的依据,进一步提高放疗疗效.

    作者:任丽;郑伟;谭新劲;刘云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几种多重耐药细菌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我院2008~2011年临床分离的几种多重耐药细菌的分布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用药和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共收集非重复的1812株临床分离细菌,采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对菌株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采用WHONE5.5软件进行药敏结果分析.结果 共分离2998株细菌,其中大肠埃希菌占21.11% (633/2998),克雷伯菌占14.28% (428/2998),肺炎链球菌占1.20% (36/2998),葡萄球菌占23.85% (715/2998).大肠埃希氏菌,克雷伯氏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beta-lactamases,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58.93%(373/633),43.22% (185/428),肠杆菌科中产ESBLs株对药物的敏感率比非产ESBLs株低,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的敏感性仍较高.肺炎链球菌分离株中青霉素中介的肺炎链球菌(penicillin-intermediate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PISP)和青霉素耐药的肺炎链球菌(penicillin-resistant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PRSP)的检出率分别为16.67%、13.89%,对左氧氟沙星、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莫西沙星仍保持较高的敏感性.葡萄球菌中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比例平均为12.87%和50.21%,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耐药株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其它测试药的耐药率显著高于甲氧西林敏感株,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替加环素和利奈唑胺仍是敏感性较高的药物.结论 细菌耐药性仍呈增长趋势,尤其是多重耐药菌的增多,对临床构成严重威胁,加强耐药性的监测,临床应结合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作者:李熙建;肖亚雄;王昌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