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静;兰志勋;蔡兵;谢东篱
目的 分析绵阳市2006~2010年度院前急救流行病学变化趋势,为制定合理的院前急救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依照事先确立的入组标准,以2006 ~ 2010年度经绵阳市紧急救援指挥中心受理的绵阳市城区急救患者为调查对象,以性别构成、日期分布、时间分布、疾病谱等为观察指标,将资料分年度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急救总人次有逐年递增的趋势,性别构成上无变化,2007年度的日期分布有集中现象,其余各年度日期分布无集中趋势.各年度均有急救高峰时间段,但高峰开始的时间在逐年提前(F=29.3271,P=0.0000).疾病谱的构成中,车祸及非车祸所致损伤排前两位,但构成比在逐年下降(x2=92.7787,P=0.0000).地域分布仍以主城区为主,但构成比也在逐年下降(x2=441.1486,P=0.0000).结论 合理调配急救资源,提高院前急救水平,扩大院前急救的服务范围,方能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作者:李银先;叶红梅;冯守映;汤道雄;骆贵强;邓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骨髓细胞免疫表型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与再生障碍性贫血(AA)的临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单克隆抗体-生物素-亲和素酶标法对本院4年内初诊未治疗的23例AA患者、19例MDS患者及5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对照组)骨髓细胞免疫表型进行检测,统计分析CD3、CD5、CD10、CD13、CD19和CD33抗原在三种疾病中表达差异.结果 AA患者骨髓细胞CD3和CD5抗原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MDS组(P<0.05),CD10、CD13和CD33抗原表达在AA组与对照组间无差异(P>0.05).MDS患者骨髓细胞CD13和CD33抗原表达率均明显比对照组和AA组高(P<0.05),CD19表达低于AA组和对照组,CD3抗原表达在MDS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髓细胞免疫表型对于AA与MDS的鉴别有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余修中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经皮及切开技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12月~2011年7月将58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微创复位技术,并以螺钉或钢板微创内固定技术治疗29例,男27例,女2例;年龄20 ~72岁,平均41.5岁.B组采用常规L型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骨折29例,男26例,女3例;年龄18 ~69岁,平均42.0岁.Sander's分型均为Ⅱ型及Ⅲ型.使用AOFAS踝后足评分表对两组患者评分,统计比较两组的手术后及健侧X线片评价Boeler's角的差值△,以及切口长度、切口并发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2、4、6月的AOFAS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10~15个月则无统计学意义差异,X线片评价Boeler's角恢复上无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A组较B组切口长度明显缩短,有较低的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费用亦明显降低(P<0.05),A组手术时间较B组无明显缩短,且术中透视次数明显增加.结论 微创治疗技术治疗跟骨关节内跟骨骨折较切开技术,利早期功能康复,有较低的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且损伤较小、经济支出较低,其推广有较好的社会及经济意义.
作者:巫宗德;徐强;张宇;王小兵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双源CT血管造影在活体肾供体术前综合评价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28例活体肾供体术前的双源CT血管造影及血管三维成像资料,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28例双源CT血管造影横断面CT及MPR显示双肾大小、形态位置、肾实质密度均正常.VR、NIP显示双肾动脉粗细、形态亦正常;12例VR及MIP也较好显示了双侧肾小盏、肾盂及输尿管上段.其中共计显示了58支肾动脉,包括左肾副动脉2例;57支肾静脉,包括1例左双肾静脉;29支肾盂输尿管,包括1例右侧双肾盂双输尿管.28例活体供体手术结果与双源CT影像所见完全吻合,准确率为100%.结论 双源CT血管造影作为术前活体肾供体的有效筛查技术,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娜;蒲红;赵原;陈加源;蒋瑾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舒利迭(50/500μg)在重度COPD稳定期的治疗疗效.方法 我院呼吸内科81例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A、B和对照组C各27例.对照组C给予解痉、祛痰等基础治疗,试验组A、B在此基础上分别给予舒利迭50/500μg、50/250μg吸入治疗,2次/d,1吸/次,疗程3个月.分别对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肺功能指标进行观察对比,评价药物疗效.结果 81例患者有9例因COPD急性加重退出试验,A组25例、B组24例、C组 23例.试验组A、B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A、B治疗前后肺功能FEV1 、FEV 1/FVC、FEV1%预计值,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C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及肺功能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利迭治疗重度COPD患者疗效肯定,能提高患者肺功能,改善症状.而舒利迭50/500μg治疗重度COPD稳定期疗效优于舒利迭50/250μg.
作者:胡玲;李伟铭;高兴 刊期: 2012年第10期
1 临床资料例1,女,43岁.因偶然发现右颈部包块1周于2007年4月3日住院,肿块无疼痛感,表面皮肤无红肿,偶有声嘶,无吞咽及呼吸困难,无低热、乏力及盗汗等症状,体重无明显变化.入院体检:体温36.5℃,脉搏82次/min.浅表淋巴结未扪及.颈前区偏右侧可触及一3cm×4cm大小包块,位于甲状腺上极,质中,表面光滑无压痛,随吞咽上下活动,与伸舌活动无关,未闻及血管杂音.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分类正常,血小板正常,血红蛋白104g/L;肝、肾功能正常;血糖正常.胸部X线正侧位摄片未见异常.
作者:王雅凡;吴晓梅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分析细菌性角膜溃疡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方法 收集近三年我院住院确诊的细菌性角膜溃疡98例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8例细菌性角膜溃疡中,角膜溃疡位于角膜中央的74例(75.5%),位于周边的24例(24.5%).溃疡直径以1~ 3mm为多见,共45例(46.0%).溃疡深度>2/3角膜厚度的46例(47.0%),38例(38.8%)伴不同程度的前房反应,细菌培养阳性15例,主要的是表皮葡萄球菌4例(4.1%),链球菌3例(3.1%).经治疗后大部分患者视力有所改善,治疗有效率80.6%,出院时<0.05者仍有50例,致盲率51.0%.结论 细菌性角膜溃疡危害严重,及时行微生物学检查和采用合理的治疗方法是挽救视力的关键.
作者:刘盛春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硬性输尿管镜嵌顿于输尿管内的处理方法.方法 对20例行输尿管镜手术时硬性输尿管镜嵌顿于输尿管内的患者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2例输尿管镜嵌顿于输尿管内直接退镜时致输尿管撕脱,18例经直肠辅助退镜和摆动输尿管镜镜体退镜成功.结论 硬性输尿管镜嵌顿于输尿管内时强行退镜时将导致输尿管撕脱,经直肠辅助退镜和摆动输尿管镜镜体是硬性输尿管镜嵌顿于输尿管内较为理想的退镜方法.
作者:万旭辉;赖建平;王海峰;付光华;李兴斌;李健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在楔状缺损修复前使用两种排龈方法对其牙周组织及充填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50例全口至少有3个楔状缺损位于龈缘或龈下的患者(150颗患牙),每例患者的患牙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直接树脂修复,实验组分别用ULTRA排龈线,Expusyl排龈膏排龈后再充填.分别在治疗后记录牙龈出血(BOP)及患者主观感受,1年后记录患牙牙龈指数(GI),并参考改良USPHS评价系统进行综合临床评价,观察充填体脱落,继发龋及边缘密合情况.结果 充填后疼痛发生率:排龈线组与排龈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排龈线组有5例出血;1年后两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牙龈指数和边缘密和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种排龈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充填体脱落率和继发龋三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楔状缺损修复前进行排龈,可有效地保护牙周组织,提高充填质量.两种排龈方法均可达到理想临床效果,无创性排龈较排龈线操作时间短,简便舒适.
作者:王聪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颈部深筋膜间隙感染的临床特性和探讨其治疗经验.方法 复习病历并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耳鼻咽喉科及颌面外科收治的27例颈部深筋膜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颈部深筋膜间隙感染的病因来源分别为:牙源性6例,咽及食管异物15例(其中伴有糖尿病7例),上呼吸道感染伴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3例,医源性1例,原因不明2例.24例治愈出院,3例死亡.结论 颈部深筋膜间隙感染因为可蔓延多间隙而使病情复杂化,一经确诊应积极治疗.重点防止发生呼吸道阻塞、血管破裂、上纵隔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同时需加强伴有糖尿病等全身疾病患者的个体化治疗.
作者:冯勇;奚玲;余晓旭;何刚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绩效考核在基层医院护理管理工作中的效果.方法 根据我院实际,制定护理岗位绩效考核标准.比较绩效考核标准实施前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和护理质量等指标.结果 实施护理岗位绩效考核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率明显上升(P<0.05);护理差错事例显著减少(P<0.01);护理质量显著提高(P<0.01).结论 基层医院护理岗位实施绩效考核标准,能够显著提高护理人员业务水平,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龚子霞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全麻下行胶质瘤手术后患者回病室6h内不同体位对其舒适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全麻下行胶质瘤手术后生命体征平稳的患者1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79例.试验组采用头颈下垫枕、抬高床头15~30°,术后2h主动帮助患者翻身的改良体位,对照组采用传统去枕平卧头侧位,6h后翻身.监测两组患者ICp,头痛程度,颈肌、腰肌酸痛,呕吐窒息发生率以及心率,呼吸频率,血压等,并进行比较.结果 各组患者生命体征均平稳,试验组与对照组呕吐窒息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ICp,头痛,颈肌、腰肌酸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ICp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头痛程度较对照组轻,术后舒适感优于对照组.结论 胶质瘤手术后患者在生命体征平稳的前提下,回病室6h内采用睡枕头,抬高床头15~ 30°、2h主动翻身较去枕平卧头侧位,6h后翻身能降低患者ICp,减轻头痛,增加患者舒适度.
作者:杨前美;方丹;罗秀萍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系统性心理行为干预对银屑病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110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59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性心理行为干预.两组患者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6个月、12个月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皮肤病生命质量指数(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银屑病PASI(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评分法测评,分析比较两组疗效及干预后6个月、12个月有效率.结果 两组有效率在干预后6个月和干预后12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SAS、SDS和DLQI在干预前、干预后6个月和12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有效率在干预后6个月和干预后12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SAS、SDS和DLQI在干预前、干预后6个月和12个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性心理行为干预能显著改善银屑病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有利于皮损症状的改善,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复发率.
作者:刘艳;路永红;黄晶;卞彩云;陈启文;方建蓉;胡涛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依托咪酯联合舒芬太尼用于高血压患者无痛胃镜检查的麻醉效果.方法 80例行无痛胃镜检查高血压患者,年龄40~65岁,ASA Ⅰ~Ⅲ级,随机分为依托咪酯组(E组)和异丙酚组(P组).先静脉推注舒芬太尼0.1 μg/kg,2min后E组和P组分别静脉推注依托咪酯0.15~0.30mg/kg和异丙酚1.0~1.5mg/kg.记录麻醉前(T0)、诱导后准备进镜前(T1)、胃镜经食管入口平面(T2)、检查结束(T3)、苏醒时(T4)的HR、SBP、DBP、SpO2.记录胃镜检查时间、苏醒时间,检查中呛咳、体动及其它不良反应.结果 与T0比较,两组HR、SBP、DBP、SpO2在T1 、T2、T3时点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组比较,E组下降幅度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胃镜检查时间、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依托咪酯联合舒芬太尼麻醉对心率和血压的影响较小,心血管稳定性较好,更适用于高血压患者无痛胃镜检查.
作者:莫利群;吴刚明;袁梅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教育中利于接受和实践的饮食教育方式,观察仿真食物模型对糖尿病患者饮食管理和血糖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6月~12月在我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饮食健康宣教,实验组加用食物仿真模型进行饮食宣教.比较两组患者教育前后饮食相关知识测评及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相关知识测评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FBG、2hPBG、HbA1c均有下降,实验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仿真食物模型能有效帮助糖尿病患者理解和掌握具体食物热量和体积的关系,有助于患者的饮食管理,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胡敏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排龈线和排龈膏此两种排龈方法的排龈效果,以及二者对牙周局部健康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于我院行金属烤瓷单冠修复的患者38例76颗牙作为研究对象,38例行金属烤瓷单冠修复的患者随机分为排龈线组40颗牙和排龈膏36颗牙两组,比较两组的排龈效果及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牙周出血指数(GBI)与牙周袋深度(PD)的变化情况.结果 排龈膏组总记录时间、留置在龈沟内的时间均明显短于排龈线组(P<0.01).两组在牙预备体、印模、修复体边缘方面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排龈膏组无疼率明显高于排龈线组(P<0.01).排龈线组治疗后1周、治疗后4周以及治疗后6个月GBI均较治疗前有显著变化(F=3.721,P <0.05),且治疗后1周、治疗后4周以及治疗后6个月其GBI值较排龈膏组存在明显差异,而排龈膏组除治疗后1周GBI较治疗前升高外,而治疗4周及治疗后6个月后其GBI较治疗前未见明显变化.两组治疗后1周的PD值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排龈线组较排龈膏组变化更显著,而两组治疗后4周的PD值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但较治疗后1周明显降低,且排龈线组较排龈膏组变化更显著.结论 排龈线和排龈膏排龈效果基本相似,但排龈膏对排龈技术要求较低,且排龈过程中对牙周组织无损伤,同时患者不会感受到明显的痛觉,且操作时间短.
作者:方文静;王松;钟秋;童庆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sis mycobacterium,以下简称NTM)的流行病学特征,观察和分析NTM的耐药情况,为NTM肺病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6~2010年期间收集的分枝杆菌进行药物敏感性测定、菌种鉴定,对鉴定为NTM的病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5年间对765个菌株进行了结核分枝杆菌和非结核分枝杆菌的菌型鉴,确诊为NTM的为79株(10.32%),其中77株对异烟肼、对氨基水杨酸钠、乙胺丁醇、利福平、链霉素等常用抗结核药物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耐药率高达97.46%,且大多菌株同时对多种抗结核药物耐药.结论 NTM对抗结核药物具极高的耐药性.为此,对可疑肺结核患者应尽可能进行痰分离培养和多种抗结核药物敏感性测定.研究、探索抗NTM的新药及更为有效的诊断方法是当务之急.
作者:李定越;饶正远;杨筠;张旭东;刘兴菊;郑德福;蒋绍双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治疗早产儿NRDS的佳方法和时机.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新生儿科2006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46例早产NRDS患儿,平均胎龄(32.5±3.4)周,平均体重(1670±354)g.根据其治疗方法分为两组,以固尔苏(PS)替代加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呼吸(nCPAP)联合治疗的21例为观察组,单以nCPAP治疗的25例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nCPAP参数、用机时间、氧疗时间、严重并发症及预后.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nCPAP参数明显降低,用机时间和氧疗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4例改机械通气治疗,其中3例发生肺气漏且死亡,观察组无1例肺气漏和死亡.结论 PS联合nCPAP治疗比单一应用nCPAP治疗效果更显著,可以治愈绝大多数早产儿NRDS,且严重并发症减少,病情危重期缩短,存活率提高.
作者:钱向明;李花;李陶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自制通道经脐单孔腹腔镜技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手术体会.方法 采用由一个聚碳酸脂倒锥形装置和一个无菌手套制作而成的自制通道,实施经脐单孔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25例,其中左侧精索静脉曲张16例,双侧9例.结果 25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并发症发生,平均手术时间单侧20min,双侧50min,切口愈合好,无明显瘢痕,外观满意,术后随访3~13个月,无复发.结论 我院自制通道在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中操作简便,手术安全可行,切口微创、美观,是一种较理想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四文;孙菊元;田维云;贾其磊;殷波;林思进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控制痰液粘稠度对脑外伤气管切开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126例脑外伤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行神经外科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给予控制痰液粘稠度的护理干预措施.护理2周后观察对比吸痰时间、吸痰负压、氧合指数、颅内压、肺部感染率、格拉斯哥(GCS)评分等指标.结果 两组吸痰时间、吸痰负压、氧合指数、颅内压、肺部感染率和格拉斯哥(GCS)评分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控制痰液粘稠度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颅内压及肺部感染发生率,有利脑外伤患者康复.
作者:石艳 刊期: 2012年第10期